首页 百科知识 东盟与印度

东盟与印度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东盟—印度双边关系发展1.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12月13日在东盟与印度举行的第4次首脑会议上,印度承诺将与东盟和东亚国家一起“推动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莫迪在2014年第12届东盟—印度峰会上明确表示“东向政策”已经变为“东向行动政策”。东盟已经成为继欧盟、美国之后,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印度驻东盟大使称,印度将东

(一)东盟—印度双边关系发展

1.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1年,印度实施“东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1992年,印度在经济和发展合作等领域成为东盟的对话伙伴。

(2)第二阶段。1995年12月,印度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此阶段印度与东盟在政治及安全领域开展了部长级的合作,并参加了亚太地区唯一的讨论安全事务的论坛——东盟地区论坛(ARF)。

(3)第三阶段。2002年印度和东盟首次举办峰会,并商定峰会将每年举办一次;2004年11月,东盟—印度峰会在越南和老挝举行。

2.印度的“东向战略”

印度自1992年开始实施“东向战略”,初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随着印度与中国和东盟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东向战略”逐渐有了许多实质性的内容,并且还会被注入更多的实质内容。但是,直到2002年决定建立东盟—印度自由贸易区后,“东向政策”战略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这一年,印度终于从一个十足的局外人发展成东盟的对话伙伴,即所谓的东盟“10+1”(印度)。2003年10月,印度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印总理向东盟提出在2011年建成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5年12月13日在东盟与印度举行的第4次首脑会议上,印度承诺将与东盟和东亚国家一起“推动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将亚太地区作为其获得资本、技术、资源、能源、市场、技能、安全环境、和平周边以及稳定的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支撑。印度外长在2014年8月访问越南期间主持的印度外交使团会议上,提出印度不仅要“向东看”更要“向东干”,这表示莫迪政府将奉行“东向行动政策”。莫迪在2014年第12届东盟—印度峰会上明确表示“东向政策”已经变为“东向行动政策”。“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亚太战略最为显著的新发展。升级后的“东向行动政策”为印度亚太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既是国际合作强化的大势使然,也是双方各有所需的结果。从政治角度看,东盟的国际影响力不容忽视。印度与东盟在战略上无重大分歧,在众多地区和全球问题上也有着共识,双方密切政治合作关系,印度可赢得东盟在国际事务中更大支持,增大其外交回旋空间;东盟也看好印度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希望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打出“印度牌”,平衡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在安全层面上,东盟地处两大洋结合部位,是连接亚太和南亚地区的战略枢纽。印度加强与东盟安全领域的合作,进可找到挤进亚太地区的突破口,退可改善周边安全环境。新加坡、越南也看好印度的军事影响力。

经济因素是推动双方进一步靠拢的“黏合剂”。印度和东盟已在机车、橡胶、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渔业、电力、信息、保健、航空和旅游等11个优先领域展开了贸易和投资合作,双方贸易额达130亿美元。对东盟来说,印度不仅是拥有1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而且经济结构互补性较强,与东盟在能源、农业、信息产业领域均有巨大的合作前景。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曾经将印度、中国形象地比喻为东盟经济腾飞的“左右两翼”。而印度在看好东盟市场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迫切需要东盟更多的技术和投资,为经济改革增添后劲。

在印度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上,印度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加强高层互访与对话,就具体问题与这些国家建立相应机构,通过加强对话和磋商来消除东南亚国家对印度的偏见和误解,争取它们的政治支持,进而谋求更多的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合作。一方面,印度与东盟建立各种经贸合作机构,在宏观上协调和推动印度与东盟总体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印度积极建立和扩大东盟各个国家的经贸合作,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除了印度和东盟建立的上述经贸合作机构外,1997年6月,印度加入“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BIMSTEC),2000年11月,印度加入“湄公河—恒河合作计划”(Mekong-Ganga Cooperation Scheme)组织。后者于老挝首都万象宣布成立,参与国家包括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主要的合作内容是旅游、文化和教育合作。这个组织的成立使印度可以参加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不过,该组织真正开展的合作很少。

(二)经贸合作与FTA进程

1.经贸合作

东盟与印度的自贸协议涉及贸易额达数百亿美元,印度是东盟的第7大贸易伙伴,2007年双方贸易额为370亿美元,增长27%。2007年东盟国家对印度出口增长了65%。东盟已经成为继欧盟、美国之后,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从具体国别来看,2004年印度在东盟成员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目前,新加坡是印度的第四大进口国,印度则是新加坡的第十四大贸易伙伴,是近年来新加坡发展最快的贸易伙伴。从产业的角度看,印度的软件业发展较快,制药业、生物工程、纺织业等发展迅速,是世界第五大散装药生产国。纺织业是印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行业,产出占GDP的6%左右,为35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是世界第五大服装出口国。在农业方面,印度利用其资讯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的优势,加速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现代化,为扩大与东盟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创造了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也正想方设法开拓东盟市场,例如印度的汽车巨头塔塔公司已经进入泰国,摩托车制造商巴贾吉公司也已在印尼投资建厂。

东盟与印度1992年就启动了对话,但自由贸易协定直到2003年才开启,进展缓慢。2009年双方仅落实货物贸易协议。目前刚刚完成投资与服务贸易谈判,这意味双边自贸协定更加完整。在此期间,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都与东盟签订了全面双边自贸协定。2012年,双边将印度与东盟的对话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并致力于推动东盟与印度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合作。各方承诺加强相互投资,提高人员和技术的交流。2011年,东盟—印度双边贸易达749亿美元,提前实现签署自贸协定时确定的到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00亿美元目标。2012—2013年,印度和东盟贸易额达760亿美元。两国设定了2015年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目标。印度驻东盟大使称,印度将东盟摆在印度“向东看”政策的核心位置,希望能与东盟加强三个支柱的合作,特别是2015年东盟共同体建成之后。目前,印度是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677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增至1000亿美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

2.FTA进程

2008年8月,东盟与印度宣布完成东盟—印度自由贸易协议有关货物贸易的谈判,表示将在拥有17亿人口、2007年综合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23810亿美元的地区建立开放的市场。双方承诺,到2012年12月31日使71%的商品关税降至零;到2015年使另外9%的商品关税降至零,使双方敏感进口商品清单中8%~10%的商品关税降至5%。印度—东盟FTA的建成使区内贸易在2010年前由2008年的380亿美元增长到500亿美元。上述协定涵盖的产品包括石油、经提炼的棕榈油、咖啡、胡椒和茶。双方还表示会尽快把服务贸易和投资作为独立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谈判,争取于2009年在这两方面的协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最终建成印度—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CEPA)。谈判将采纳单一承诺的原则。服务贸易协定的协调国为新加坡,投资协定的协调国则为马来西亚。

印度—东盟FTA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双边贸易95%的商品零关税。第一阶段减税从2008年6月开始,第二阶段从2010年1月开始。未来十年内,印度96%的产品贸易都将对东盟开放。在这份被印度舆论誉为“历史性”的纲领性文件中,印度和东盟承诺将共同促进贸易、投资、旅游、文化、体育以及民间交流,双方确定2011年和2016年分别为印度与东盟5个经济发达国家和其他5个经济欠发达国家实现自由贸易的期限。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业,在该协议涵盖的内容中并不包括印度的汽车业。但该协议的内容包括棕榈油、茶、咖啡和橡胶等部分敏感农产品的关税减免。印度同意将非关税减让特殊商品数目由原来提出的约1400项减少到300项是这次谈判成功的关键。其中包括农产品、纺织品和化工产品。经过磋商,印度棕榈油的关税最终为37.5%,印尼和马来西亚均表示接受该税率。印度表示,还将在未来十年内继续削减茶、咖啡和橡胶的关税。

2014年,印度与东盟(ASEAN)正式签署一项有关服务和投资的自由贸易协定。至此,印度与东盟的自贸区的三个支柱文件签署完毕。印度官员认为,此举将促进印度专业人士在东盟地区的流动和服务领域的投资,充分发挥印度在金融、教育、医疗、电信和运输等领域的竞争优势,还将特别有利于平衡印度与东盟国家在商品贸易中的赤字。

3.印度与新加坡的FTA协定

2005年,印度与新加坡签署全面经济合作协议。内容涉及投资、银行业开放、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关税等多个领域。该协议于2005年8月1日生效。这份协议规定,印度允许新加坡的三家大银行—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在印度设立独资分支机构,在开设分支机构的数量、地点和风险管理标准上享受与印度本土银行一样的待遇。相应地,已经在新加坡营业的印度银行也将获得完全的从业资格,即可以经营电汇和清算业务,并进入当地的ATM银联网络。8月1日起,印度和新加坡相互免去506种商品的关税,这些商品占两国双边商品贸易的80%,同时将放宽对127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签证限制。有数据显示,2004年到2005年度,印度和新加坡的双边贸易额为64亿美元。印度还将特许新加坡投资机构淡马锡集团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持有印度本土公司20%的股份。而根据印度政府的相关规定,外资公司只能持有其本土公司最多10%的股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