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适用于全体消费居民的“消费倾向规律”

适用于全体消费居民的“消费倾向规律”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由资产阶级独占,无产阶级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有出卖劳动力遭受剩余价值的剥削才能维持生活。从上面两项统计数字可以充分看出,美国全体消费居民中,贫富悬殊、收入分配极为不均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境地。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这个基本心理规律,对这一类严重贫困消费居民的消费动态和消费心理活动,完全是不能适用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由资产阶级独占,无产阶级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有出卖劳动力遭受剩余价值的剥削才能维持生活。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4)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马克思亲自校正过的法文版中是:‘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15)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结构是: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占全体居民中的最少数,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占绝大多数。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分配关系,国民所得在各个阶级的分配极不平等,以美国1984年的家庭收入分配官方统计数字为例(见表7-1、7-2):

表7-1 美国不同收入家庭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美国统计提要》,1985年英文版,第136、443页。

表7-2 美国1977年、1993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统计表

说  明:最高的5%家庭分别占全部收入的15.7%、19.2%。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美国统计提要》,1979年版,第432页、第741表;1995年版,第475页、第733表。

从表7-2可以看到,1993年,前三级合计60%的家庭,只占全部收入的30.2%,比最高一级20%的家庭的46.2%还低大约1/3;前两级合计40%的家庭只占全部收入的14.2%,比最高收入的5%家庭占全部收入的19.2%,还少5个百分点。1977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严重程度也大体相同。

从上面两项统计数字可以充分看出,美国全体消费居民中,贫富悬殊、收入分配极为不均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境地。

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整个地说,收入是低的,许多人的就业机会很不稳定,经常失业或受到失业威胁,是属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之列的。具体分析起来,因从事工种和就业的稳定程度等情况不同,收入有高有低,贫困程度又有些差别。

以美国为例,在全体居民中,因阶级成分不同,贫困和富裕相差极为悬殊,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大体上可分下列四类:

(一)严重贫困户

他们的收入很低微,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劳动收入,全靠救济度日。其中一部分是经常失业或感到失业的威胁,有的失业时间很长,甚至长达丧失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一部分是非技术工人、农业工人、临时工人、半日工人、工资低微;一部分是属于年老或工伤等而丧失劳动力,又无储蓄,只靠为数极微的退休金或救济金度日。这些人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非常贫困,过的是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生活。

美国官方统计对这类人口的数目常常是尽力压低的。如美国1984年生活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为3526.6万人,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5%以上,(16)这是大大压缩了的数字。在经济危机深沉、失业人数剧增的年份,在通货膨胀严重、物价猛涨的年份,这类严重贫困的人数显著增加,接近美国人口总数的1/5。

这类严重贫困的人口,即使在暂时繁荣阶段,实际收入增加的机会和希望也是极小的。即使收入得到点滴增加时,也是挣一文,花一文,全部用在困苦生活的消费上。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储蓄。

当然,这类极端贫困人口有其独特的消费倾向——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那就是:经常而长期地挣扎在贫困线上,精心盘算如何把极为低微的收入,优先用于那种维持生命所必不可缺的物质生活;如有余力,才极为有限地满足一点儿文化、娱乐、教育方面的需要。如果实际收入有点滴增加,这时的消费倾向是:有的是用来偿还原来的负债,有的是用来改善生活——把物质生活的质量和数量稍事增长,把文化、娱乐、教育方面的生活略加提高。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这个基本心理规律,对这一类严重贫困消费居民的消费动态和消费心理活动,完全是不能适用的。凯恩斯用消费函数的混杂概念,强加在这一严重贫困户的头上,用“饱人不知饿人饥”的唯心主义规律,把这类严重贫困人口包括进去,简直是一种极端荒唐的嘲弄。

(二)一般贫困户

他们大多是一般的技术熟练工人、一般自由职业者、一般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等,收入比严重贫困户要高一些,就业和收入的稳定性要大一些。随着经济周期的发展,由经济复苏升到暂时繁荣,收入有可能少许增加(当然,这也是通过他们的斗争而得来的)。但是,他们过的生活仍然是从手到口,仅能勉强维持生活。

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动态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可分三种:大部分人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感到缺这少那,为了满足生活上的需要,利用美国消费信贷、住宅抵押贷款等资本主义信用渠道,“寅吃卯粮”地把尚未到手的收入提前预支,购买各种分期付款消费品、住宅或汽车等,债台高筑,每月拿到工资时,须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去清偿分期付款债务,负累很重;如遇意外事情发生,如生病、失业、死亡等,收入不足以支付这种阎王债时,则赊购的消费品、住宅、汽车等就会被没收,已付的价款付之东流。

小部分人能在节约度日的前提下,勉强维持生活,做到收支平衡。当通过斗争而薪金略有提高时,消费水平也就能稍微提高一点。

更小部分人含辛茹苦,尽量克制消费欲望,从收入中储蓄少许,作为自己年老、生病和失业等困苦情况的准备之用。

这种一般贫困户在美国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一般年景中,大约占总人口的40%~50%。

这类一般贫困户是垄断资产阶级消费信贷机构猎取的主要对象。它们利用这类消费户的经济特点:(1)收入比较稳定,有清偿分期付款债务的能力和保证——消费信贷机构最看重这一条件。(2)他们消费水平不高,缺这少那,有改善生活的欲望和要求,而又苦于无力用现款购买,于是忍痛赊购,经受分期付款信贷的重利盘剥。事实上,这类消费户中大部分已经成为消费信贷或住宅抵押贷款的顾客。至于尚未进入赊购圈套的消费户,资产阶级的商业广告、商品装潢的花样翻新和推销人员经常多方对他们进行劝说,引诱他们进入赊购盘剥的圈套。

战后美国赊购办法极为盛行,消费信贷和住宅抵押贷款数字迅速增加(以后还要对它另加论述),大多是由这类一般贫困户的赊购消费所形成的。这些赊购户把尚未到手的购买力“寅吃卯粮”地预付了。如果实际收入有点滴增加的话,则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是小于一,其中有小部分人可能是等于一,而更多的人是大于一。这样,凯恩斯的所谓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与这类一般贫困户也不能适用,这是完全无疑了。

综括以上两类贫困消费户,在一般年景中,合计大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60%~70%。在经济危机和严重通货膨胀的年份内,比例还要增大一些。这两类居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他们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消费群众,他们的生活安排和消费动向完全不按凯恩斯的所谓消费倾向规律办事。凯恩斯消费倾向规律实在严重地歪曲了社会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消费需要的真相。

(三)一般富裕户

这类包括一般资产阶级家庭、一般土地所有者家庭,以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各类高级人员,如高级政府官员、高级企业管理人员、高级自由职业者(名律师、名会计师、名工程师等)等,他们收入很高,消费水平很高。他们每每用现款购置消费品,不愿忍受赊购消费的重利盘剥。他们有储蓄,当实际收入有所增长时,他们的消费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如收入增加之大,而把新增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这类消费户在美国人口总数中占少数。凯恩斯的所谓消费倾向这一基本心理规律对这类消费户是能够适用的。

(四)特种富豪户

这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家庭、极高级政府官员、极高级企业管理人员、极高级自由职业者等,在全国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极小,他们的收入高得极为惊人。他们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一般而论,他们的生活水平和享乐境界完全不受收入增减的影响。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这一基本心理规律与这类巨富们也是毫不相干的。

综括以上关于全体消费居民的阶级结构、收入水平、消费动向和生活安排的分析,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这一基本心理规律,对占美国总人口大多数的贫困户(不论是严重贫困户或一般贫困户)是不能适用的,与一小撮特种富豪户也是不相干的,只对总人口中仅占少数的一般富裕户才算有意义。凯恩斯把只对总人口中占少数的一般富裕户能够适用的消费心理规律,用混杂的消费函数这种虚妄概念,强加到全体消费居民——特别是强加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贫困户头上,以偏概全,完全是错误的。

凯恩斯在侈谈消费倾向这一虚妄概念时,加以种种界说,硬说什么“一般而论”、“平均说来”、“总的实际所得”和“总的消费”等(17),把这个抽象的、超阶级性的、唯心主义的所谓“规律”装扮成“科学定律”的假象。他的要害性错误在于完全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习性和消费心理的阶级差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以美国为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分野是极为严酷而明显的,贫富悬殊。资产阶级有它自己的消费习性和消费心理,无产阶级有它自己的消费习性和消费心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绝对不能混淆。这是铁的事实,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懂得,甚至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事实。而自命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大师”的凯恩斯面对这种事实却熟视无睹,闭口不谈,并且玩弄“总的概括”、“平均说来”等虚妄手法,硬把无产阶级的一般贫困户、严重贫困户同资产阶级的一般富裕户、特种富豪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混淆起来,加以“平均”,加以“总括”,以偏概全地虚构出消费倾向这么一个笼统的、超阶级性的、唯心主义的所谓基本心理规律,妄图用它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富裕中的贫困”这一痼疾的最后根源,确实是极端错误的。

总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分配关系,贫富悬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心理动向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本不存在消费倾向这么一个笼统的、超阶级性的、唯心主义的心理经济规律。他的这个所谓基本心理规律,根本不能成立。凯恩斯主义者把消费倾向这个伪科学规律称颂为凯恩斯就业理论结构的一个基石。(18)通过上述关于各类消费户之经济现实情况的阶级分析,证明这个虚妄的“基石”破产了,建立在这“基石”之上的就业理论体系也势必随之破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