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凯恩斯消费倾向规律

凯恩斯消费倾向规律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凯恩斯对消费倾向这一所谓基本心理规律作了如下的解释:除了所得水平的短期变动而外……战后美国举债消费的赊购活动,如消费信贷、住宅抵押贷款等,发展十分惊人,花样日益增多,这也能够有力地驳倒上述凯恩斯消费倾向的虚妄说教。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规律对这两类贫困人口是完全不能适用的。

凯恩斯对消费倾向这一所谓基本心理规律作了如下的解释:

除了所得水平的短期变动而外……一般而论,所得的绝对量愈大,则所得与消费之间的差距也愈大……设实际所得增加,则储蓄在所得中所占比例增加……任何现代社会大概都适用下述基本心理法则:当一社会的实际所得增加时,其消费量不会以同一绝对量增加,故所储蓄的绝对量增大。(19)

战后美国举债消费的赊购活动,如消费信贷、住宅抵押贷款等,发展十分惊人,花样日益增多,这也能够有力地驳倒上述凯恩斯消费倾向的虚妄说教。现将1950—1984年美国可供支配的个人所得和个人消费负债统计数字列于下表(表7-3)。

表7-3 1950—1984年美国可供支配的个人所得同消费者信贷、住宅抵押贷款的统计数字

资料来源:(1)1950年1~4户住宅抵押贷款数字见[美]《现代商情概览》,1969年5月号。

(2)其余数字见[美]《美国统计提要》。1950、1960、1965各年,见1979年版,第443、537页,第728、876、877表。1970—1984年见1985年版,第433、501页,第717、839、840表。其中1984年可供支配的个人所得数字见[美]《现代商情概览》,1985年11月号,第6页,第21表。

(3)两项债务总数及其占所得的百分比,由引者计算,四舍五入而得。

从表7-3中包括全体消费居民的将近35年笼统的、不作任何阶级分析的数字,可以看出:1950—1984年期间,美国居民举债消费的个人债务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可供支配的个人所得的增长速度。具体数字如下:

(1)可供支配的个人所得增长1254%,增长12倍半。

(2)消费者信贷增长2032%,增多20倍多。

(3)1~4户住宅抵押贷款增长2282%,增长约23倍。

(4)两项个人负债总额增长2400%,增长24倍。

(5)增长得最惊人的是:消费者信贷占所得(可供支配的)的百分比,35年期间,有的几乎增长了1倍,有的则超过了1倍。如前者由1950年的12.0%,上升到最高年份的1979年竟达23.2%;其他年份则盘旋于19%~21%之间。后者由1950年的33.8%,上升到最高年份的1984年,竟达68.8%,超过了1倍。

从上述统计数字所表明的具体特点,现在试作下列两个步骤的分析。

首先,上面的所有数字都是笼统的(包括美国全体居民在内的超阶级性的数字),这正符合凯恩斯所惯用的“总的说来”、“平均说来”的辩护手法。这就是说,这些笼统数字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掩盖了美国各个阶级的实际收入悬殊、消费信贷和住宅抵押贷款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等真实情况。但是,尽管这些数字具有这么大的缺陷,但仍旧可以确切地得出下面的结论:美国战后几十年内,消费者信贷,1~4户住宅抵押贷款等赊购活动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个人可供支配的总收入之增长率。这也就是说,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的消费债务表明,即使“总的说来”、“平均来说”,通过举债消费的便利,当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会“寅吃卯粮”,消费债务增长率超过所得增长率。这是对凯恩斯消费倾向规律一个强有力的否定。

不论是消费者信贷还是住宅抵押贷款,都是消费居民把尚未到手的未来收入预付出去。从事这种赊购活动的居民,在这种债务负累的限度内,不仅没有储蓄,而且有“负储蓄”——负债。在这个限度内,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既不是小于一,也不是等于一,而是大于一。美国战后几十年来,这类居民购买力的预支幅度愈来愈大。如1950年消费者信贷只占可供支配的收入之12.0%,而到80年代则上升到超过20%了。如把住宅抵押贷款加在一起,1950年只把可供支配的购买力的33.8%预付出去,而到80年代前期,则这种预付率竟接近于或超过70%,1978年竟高达75.2%。

这样,凯恩斯所说的“设实际所得增加,则储蓄在所得中所占比例增大……储蓄的绝对量增大”这种理论,同上述预支消费购买力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合。足见消费倾向这种说教是完全错误的,是不能确立的。

其次,我们不能满足于上述笼统数字得出的结论,必须进一步对美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负债的分配,进行如下的阶级分析。

在这种收入分配极不平等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公布的上述关于可供支配的个人收入,消费者信贷和住宅抵押贷款等笼统的统计数字,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

在信贷赊购方面,消费者信贷1~4户住宅抵押贷款主要集中在上述一般贫困户(参见本章7.2)的身上。严重贫困户挣扎在贫困线上,有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没有偿还消费债务的经济能力,垄断资产阶级的赊购信贷机构不肯把信用贷给他们。所以,严重贫困户是被排斥在消费信贷的领域之外的。在资产阶级方面的特种巨富户,收入高得十分惊人,他们完全用不着利用消费者信贷和住宅抵押信贷去赊购消费品和住宅。至于一般富裕户,一来收入很高,生活富裕,家底很厚,并不缺这短那,添购并不殷切;二来垄断资产阶级的消费信贷机构对贷放债款,条件十分苛刻,利率很高,对赊购者十分不利。富裕户有用现款购买的能力,用不着经受消费债务的重利盘剥。所以,他们也基本上不属于消费债务范围内的顾客。这样,“寅吃卯粮”的赊购负债主要集中地压在前述第二类居民——一般贫困户的肩上。他们对这种赊购债务所受的负累程度,比上述笼统数字所表明者不知要严重多少倍。一家美国资产阶级刊物曾经说:日益增重的债务,“正在使愈来愈多的家庭受到破产的威胁,……过高的债务正在吞没着千千万万的家庭”(20)

综括上述,在占美国总人口中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中,严重贫困户挣扎在贫困线上,根本没有取得消费者信贷的资格,告贷无门,消费水平只能以现有的微小收入为极限;一般贫困户则困扰在举债消费、负累还债的艰苦困境中。他们的消费心理中,哪里有什么“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有所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之大”的因素呢?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规律对这两类贫困人口是完全不能适用的。凯恩斯在编造的消费倾向规律时,一口咬定说:当实际收入增加时,人们把新增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使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而小于一。这样,储蓄就成了凯恩斯消费倾向规律中的“原始罪恶”,而战后美国几十年的现实经济情况证明:严重贫困户根本没有什么储蓄;一般贫困户则靠举债赊购来维持生活,处于债务负累沉重的艰苦困境中。这样,在全国总人口中占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的两类贫困户,同凯恩斯的储蓄动机这种所谓“原始罪恶”,完全没有丝毫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十五章绪言中指出:“社会的消费力,既非由绝对的生产力,也非由绝对的消费力决定,而是由那种在对抗性的分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消费力决定。这种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会使社会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减到一个只能在比较狭隘界限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消费负债的实质是什么?赊购者有增加消费的强烈欲望,但他们没有支付现款的“有效需求”,于是不得不“寅吃卯粮”,把尚未到手的未来购买力提前预付,即把未来的有效需求移作现在的有效需求。他们的收入为什么如此微薄,以致消费不足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对抗性分配关系使社会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减到一个只能在比较狭隘界限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不足的关键。但凯恩斯根本不愿、也不敢正视。

这就是凯恩斯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的致命要害之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