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是消费者拥有的第一种原始生产要素。在影响劳动者劳动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中,工资水平被看作是劳动供给函数的自变量,即劳动的供给量随工资的变化而变化。若以成年劳动者为例,那么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就可以通过个人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过程来推导。

劳动是消费者拥有的第一种原始生产要素。劳动供给是指劳动服务的供给,是作为劳动者的消费者愿意在有收益的活动中工作的时数。上一节厂商面临的劳动要素供给曲线不是指某一劳动要素所有者的个人供给,而是指厂商面临的全部劳动要素所有者的供给。为什么呢?就劳动要素所有者个人而言,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要素商品,这种商品潜藏于劳动者个人身上,其供给是由劳动力本身决定的而不是由厂商决定的,如果从劳动要素所有者个人角度出发来考虑要素供给,那么此时最优劳动要素供给量决定的原则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而不是厂商利润最大化。

在影响劳动者劳动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中,工资水平被看作是劳动供给函数的自变量,即劳动的供给量随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其他因素包括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选择的偏好、人口规模、受教育程度等都被看作是劳动供给函数的外生变量,即劳动的供给量不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外生变量只作为影响劳动供给曲线移动的外生变量。在此我们假定其他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固定不变,只研究劳动供给量与工资的关系。

一、单个劳动者的最优劳动供给量决定原则的再次说明

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劳动要素的供给决定问题的实质是时间资源在劳动和闲暇之间的分配问题。现在假定劳动在技能上是同质的,岗位的吸引力相同,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消费品价格不变,劳动者个人花费自己的全部收入,因而收入的增加直接转化成消费的增加。式(9.3)及其推导式体现的是基数效用分析思想,还可从假设条件更加宽松的序数效用思想角度再进行分析。

(一)劳动和闲暇的假定

在劳动者个人既定的时间资源中,假定他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16小时(24小时-8小时睡眠),且这16小时只使用于劳动与闲暇两种用途。劳动是有报酬的活动,而闲暇是无报酬的活动,经济学家将闲暇定义为一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看电视剧、玩电子游戏、外出旅游等。闲暇是个人特色培育、生活质量提升的源泉。对于闲暇时间的分配取决于个人偏好,但在此假设所有的闲暇都是纯消费性质的,即所有的闲暇都是可以直接带来效用的。

在上述假定之下,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实质上就是消费者如何决定其既定的全部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之间进行分配。这两种时间分配转化为进行两种“消费品”的消费,即“享受工作”和“享受闲暇”。“享受工作”可以带来收入,收入可购买商品,商品消费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效用。所以“享受工作”带来的效果是间接效用,而“享受闲暇”带来的效果是直接效用,消费者通过对这两种“消费品”进行合理组合,以实现总效用最大化目标。

(二)单个劳动者的最优要素供给量决定原则的再次说明

享受闲暇是有代价的,放弃工资收入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这可以用实际工资率来度量。如闲暇1小时,就失去1小时收入,而这些收入就是实际购买力,可购买商品用于消费。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工具,通过图9-6可进一步说明式(9.3)表明的单个劳动者最优要素供给量决定的原则,亦即单个劳动者的工作和闲暇时间分配的最优选择。设横轴l为每日闲暇时间,纵轴Y为货币收入或商品消费[2]为非劳动要素收入,U0、U1、U2为劳动者关于收入与闲暇之间的无差异曲线,U0<U1<U2,即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较高的效用水平。假设个人每天有单位的时间和单位的固定非要素收入,且通货膨胀率为零。如果l为0,即全部时间用于劳动的供给,将得到的要素收入则为从而全部收入为如果则全部收入为因此,连接K、E线,就是消费者关于收入与闲暇的预算线。在切点G*上,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图9-6 要素市场供给的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

根据预算线斜率的定义,该预算线的斜率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这是因为无差异曲线是二元函数U=U(Y,l),当U=U0时,Y=U0φ(l)在坐标图中的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

这一推导式的含义是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的收入量等于必须减少的收入量W。如果则意味着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超过“供给给市场”的边际效用;如果则意味着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小于“供给给市场”的边际效用。

单个劳动者的时间在劳动与闲暇之间的最优分配,或者可以称之为“时间预算”,这种“时间预算”受到的限制要比收入预算严格得多,因为每天只有小时可供自由支配。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时间的最优分配即总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预算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也就是说,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G*是最优组合点。此时,闲暇对收入的边际替代率MRS等于劳动者能挣得的工资率W。可以证明,在切点G*上,有:

设要素所有者的效用函数

求全微分:

由于在无差异曲线上有dU=0,故有

解之即得

与式(9.6)的结论一致。

例如:闲暇对收入的边际替代率MRS=2,即消费者为增加1单位的闲暇愿意放弃2单位的收入。如果某一工人的实际工资为4单位,即多工作1单位时间可挣得4单位收入,然而,因为多工作1小时可多得到2单位(4-2)的收入,即此时的工资率是MRS的2倍,这不符合总效用最大化的要求。因为,多工作1小时可多得到2单位(4-2)的收入。在此情况下,闲暇变得昂贵了。所以该工人会减少闲暇,直到工资率等于边际替代率为止,此时才能实现要素供给总效用的最大化。

二、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推导

劳动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两种。若以成年劳动者为例,那么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就可以通过个人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过程来推导。

从比较静态分析看,单个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不是既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取决于其愿意付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大小。这样,单个劳动者就面临着如何在收入与闲暇之间取舍的问题。在图9-6的基础上,用图9-7找出长期中单个劳动者多个工作和闲暇的最优组合点,这一系列最优组合点的连线称之为价格扩展线PE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图9-8推导出劳动供给曲线。

如图9-7,假设纵轴为收入Y,横轴为休闲量H。假定劳动价格即工资为则最大可能的收入为于是EK0就是消费者在工资为W0条件下的预算线,EK0与无差异曲线U0相切于A点,最优闲暇量为H0,如工资上涨到W1,再上涨到Wn,则预算线绕着E点顺时针转动到EK1和EK2,分别与无差异曲线U1和U2相切于B点和N点,所对应的最优闲暇量分别为H1和Hn,把一系列诸如A、B、N等均衡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叫价格扩展线,它表明了工资变化过程中,消费者对工作和闲暇选择的最优组合的变化。

图9-7 时间在闲瑕与工作之间的分配

图9-8 长期劳动供给曲线

进一步,可利用价格扩张线推导长期中单个劳动者劳动供给曲线。当工资从W0,W1,…,Wn的变化过程中,消费者的最优闲暇量为H0,H1,…,Hn,则相应剩下的时间就是用于工作的时间,于是劳动供给就是(16-H0),(16-H1),…,(16-Hnn),另建纵轴为工资W、横轴为H的图9-8,于是可在图9-7中得到劳动供给曲线上的a点(W0,16-H0),b点(W1,16-H1),…,n点(W2,16-Hnn),把a、b、n这样的既定工资下的最优劳动量供给的点连接起来,称劳动供给曲线,它表明了工资变化过程中,满足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劳动供给量的变化。

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与一般商品的供给曲线不同。图9-8描述的劳动者短期供给曲线有一正的斜率,然而长期中的劳动供给曲线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逐步上升,劳动者会逐步减少闲暇,逐步增加劳动供给量。但是,当工资涨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量不但不会逐步增加,反而会逐步减少。劳动供给曲线的这个特点也可以从图9-7中看出,工资从W0上涨到W1的过程中,消费者的闲暇量从H0减少到H1,但是当工资从W1进一步上涨到Wn的过程中,消费者的闲暇量反而从H1增加到Hn了,闲暇量的先减后增,也就意味着劳动量的先增后减。

长期中单个劳动者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曲?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其实也就是闲暇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上斜。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劳动的供给就是闲暇的需求的反面。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两者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关系。其次,劳动的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了一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入——工资,于是工资也就是闲暇的价格;所以,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也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我们知道,对于正常商品而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例如,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如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消费者对该消费商品的选择会增加;而由于收入效应的存在,消费者会变得相对更穷一些,于是消费者就会减少甚至不买该商品。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都使得需求量减少,从而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但闲暇商品则不同。首先,当工资上涨时,从替代效应来分析,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转向其他替代品,这一点与其他正常商品一样。其次,从收入效应来看,闲暇商品完全与众不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一般商品,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但闲暇价格的上升却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消费者将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结果,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相同。这样一来,在一般正常商品场合在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闲暇商品场合却起相反的作用。因此,随着闲暇价格的上升,闲暇商品的需求量究竟是下降还是上升要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于是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于是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如果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不随其价格变化而变化,于是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不会受到工资变化影响。而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哪种效应更大,又取决于劳动者个人价值判断的变化。经验数据表明,在较低的收入水平阶段,当工资上涨时,人们一般会增加工作时间,从而挣得更多工资,工资上升时闲暇的替代效应会大于收入效应;在较高的收入水平阶段,当工资上涨时,人们一般会减少工作时间,从而赢得更多休闲,工资上升时闲暇的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中国改革开放的35年中,工资水平有了巨大的增加,但人们的工作时间却并没有多大变化,就是一个例证。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前述中提到的“其他条件不变”这一前提条件很重要。如果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消费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则单个劳动者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就不成立了。综合几种不同情况的结果,就可以得到向后弯曲的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如图9-8所示。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市场均衡及工资的决定

完全竞争条件下,将所有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尽管许多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却不会如此。因为劳动总供给量受以下因素影响而变动:单个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数、愿意工作的劳动者数量以及劳动力地区流动(移民)状况。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工人也许不肯提供较多的劳动,但高工资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科技进步加快,人们在接受教育与培训过程中日益积累起更多的有价值的技术与知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工资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妇女与未成年人参加劳动的比重也大幅度提高,劳动总供给量增加,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如图9-9的SL

将图8-5(b)描绘的向右下方倾斜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L的市场需求曲线DL和本章描绘的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市场供给曲线SL综合起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如图9-9,劳动市场需求曲线DL和劳动市场供给曲线SL的交点E点为市场均衡点,此时的均衡工资为W0,均衡劳动数量为L0。当工资水平高涨至W1时,劳动供给超过了劳动需求;当工资水平下跌至W2时,劳动供给不能满足劳动需求。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工资水平的变化,进而引起劳动供求变化,最终达到均衡状态。

图9-9 均衡工资的决定

四、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者工资决定取决于劳动者在劳动供求市场的实际地位,而实际地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总量供给及劳动者作为卖方在劳动市场中的组织化程度,并通过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变化表现出来。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市场有两种极端类型: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时劳动市场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产品市场非完全竞争时劳动市场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本章只讨论前一种情况。

(一)买方垄断情况

买方垄断市场下,假设市场只有一个买主,

图9-10 买方垄断市场下的劳动均衡

如图9-10,这时唯一买方面对着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SL。但买方垄断厂商并没有单一的要素需求曲线,买方垄断市场的劳动要素需求就是买方垄断厂商的劳动要素需求,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要素需求曲线,而只存在大致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要素需求曲线。若此时的均衡点为E,则劳动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分别为W1、L1

(二)卖方垄断情况

在西方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市场的卖方垄断是以工会组织出现并有效运作为标志的。工会的主要手段是组织工人罢工,以实施集体退出劳动要素市场的威胁。尽管工会组织的势力一直呈下降之势,但是只要有工会组织的存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劳动要素的卖方垄断。在对要素市场卖方垄断情况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要做以下两个假定:第一,假定不考虑工会领导人的个人抱负,他们只是表达全体会员意愿的代言人;第二,假定工会组织能有效运作,短期中他们能将劳动者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形式向劳动市场提供劳动,以增强劳动市场的垄断势力。因此,可以将一些西方国家的工会看作是劳动市场的卖方垄断组织。工会有多种劳动供给点的选择,短期它常常通过迫使厂商增加劳动需求、限制劳动供给、工资水平集体谈判甚至通过政治程序等来提高劳动工资水平,以夺走厂商的一部分垄断利润和(或)资本收益,帮助实现工人的收入水平与就业水平的最大化,除非厂商能走通技术进步之路以抵消工会组织有效运作的影响。但工会组织通过上述方式争取利益的前提是所在产业有租值存在[3],获得的短期利益却是以工作岗位长期损失为代价的。但是,中国工会现阶段暂时没有西方国家工会那样的职能和作用。一般情况下,工会组织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来与劳动需求方共同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如图9-11所示。劳动的初始需求曲线D0与劳动的供给曲线S相交于E0点,决定了均衡工资水平为W0,均衡就业水平为L0。在劳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在厂商已经投入了机器设备、厂房等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工会代表劳动者集体与雇主谈判: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否则将受到罢工等手段的威胁与制裁。雇主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后,劳动的需求曲线由D0向右平行移动到D1,新的劳动需求曲线D1与劳动供给曲线S相交于E1点,决定了均衡的工资水平为W1,就业水平为L1,工人的目标得以实现。现实中工会迫使资方增加劳动需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增加出口,限制进口;二是反对用机器替代工人,反对失业;三是限定工作时间,使一人做的工作分出部分给他人做而增加就业量。

图9-11 工会增加劳动需求

(2)减少对劳动的供给。如图9-12所示。劳动的初始供给曲线S0与劳动的需求曲线D相交于E0点,决定了均衡工资水平为W0,均衡就业水平为L0。现在的工会可以代表劳动者集体与雇主谈判,从而可以通过增加对劳动者用工的约束来减少对劳动的供给。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对劳动者进行约束:一是强制退休;二是禁止使用童工;三是限制移民;四是减少工作时间。如果工会与雇主进行谈判时雇主不愿与工会达成一致意见,那么雇主就将受到罢工等手段的威胁与制裁。劳动的供给减少后,劳动的供给曲线由S0向左平行移动到S1,新的劳动供给曲线S1与劳动需求曲线D相交于E1点,决定了均衡的工资水平为W1,就业水平为L1,结果就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上升,就业水平却下降。工人的目标部分得以实现。

图9-12 工会减少劳动供给

图9-13 工会工资集体谈判

(3)工资水平集体谈判。这种谈判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工会代表劳动者集体与雇主谈判;二是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将工资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由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集体与雇主谈判比单个劳动者与雇主一对一谈判更具有的优势,凭借这种优势就可以形成垄断势力,从而有利于为劳动者争取更大的福利。如图9-13所示。劳动的初始供给曲线S与劳动的需求曲线D相交于E点,决定了均衡工资水平为W0,均衡就业水平为L0。现工会代表劳动者集体与雇主谈判。如果工资率低于W1,雇主将得不到任何劳动力;而在W1的工资水平上,将可以得到L1的劳动力;当工资水平高于W1时,雇主可以得更多的劳动力。但也容易在某程度上忽略劳动者的个体差异而把工资平均化,会直接导致在议定的工资水平之上愿意提供劳动的L1L0的劳动者被挤出劳动市场,同时还吸引L0L2的劳动者加入劳动市场,两部分的迭加将导致数量为L1L2的劳动者失业;不仅如此,由此引发的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排队找工作、委托中介等交易费用就可能增加,并因此抵消工资增加的一部分,实际工资并没有因为最低工资法而得到意愿中的提高幅度,充分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4)通过政治程序。第一,工会可以组织其会员积极参与要求提高最低工资的斗争;第二,工会可以积极呼吁要求更加安全的工作条件和高就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第三,工会可以积极支持限制童工与女工就业门坎的运动和打击非法用工、限制移民、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等,这些都有利于实现工人的收入水平与就业水平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