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40年以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广州一港对外贸易,并设置诸多条款,限制在华外商活动。同时,外国金融业迅速侵入上海,促进了上海现代金融业形成。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和经济中心。首先民以食为天,上海市民的饮食品种最先受到影响。开埠后西方生活用品大量进口,迅速改变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开埠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获得合法地位。

1840年以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广州一港对外贸易,并设置诸多条款,限制在华外商活动。随着对华贸易量增加,英国要求清政府增加通商口岸,遭到拒绝。由此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清政府与英国在江宁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新增通商五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外国人和外资纷纷涌入,来自苏、浙等周边省份的移民和海外移民一起构成上海的新人口。英方率先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个租界——英租界,之后美租界、法租界等相继划定。在这片沃土上,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租界划分、开办银行、建设道路等等。从此,上海在西方文明影响下,经历了东西文化交流和思想观念碰撞的变革。开埠后,上海城市基础建设全面开展,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市民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上海逐渐从一个传统小农经济社会向现代化大都市转型。

上海位于中国海岸线中点,滨江临海,是中国沿海南北货运最佳交汇点。开埠前,上海已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繁荣的贸易港口。而且它自明清以来就继承良好的商贸传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手工业也相当发达,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后,出现船舶修造厂、船厂,轻工业出现面粉厂、汽水厂、制药厂和印刷厂等。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家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成为近代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中心(注:徐占春.上海开埠后江南地区的变化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3(3):103.)。

同时,外国金融业迅速侵入上海,促进了上海现代金融业形成。事实上,鸦片战争后不久,外商银行就接踵而至,尤其是英商银行。1847年英商丽如银行在上海开设分行,这是上海开设最早的外商银行。那时上海“还只有3名外籍医生,律师的脚步还没有踏上这里。”(注:《中国金融史》编写组.中国金融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147.)随后,英商呵加剌银行、有利银行等,法商法兰西银行相继开设,到1860年,上海已有6家外商银行。外商银行在华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辅助该国商人对华贸易的便利”。(注: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182.)到19世纪末,上海占全国外贸总值53.44%(注:唐振常,沈恒春.上海史研究:二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47.)。至20世纪30年代,近代航运、铁路运输也早已发展起来。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和经济中心。

各国企业和公司带来许多新商品和服务,大大改变了上海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首先民以食为天,上海市民的饮食品种最先受到影响。通商后大批外国人侨居沪上,西方餐饮习惯和食品随之传入。到西餐厅开洋荤、吃西餐——时人称为吃“大菜”成为一种时尚,各种洋饮料如咖啡、苏打水、汽水、柠檬水、香槟酒、啤酒等也广为流传,销路很好。《大菜间请客之热闹》有云:“环福州路一带之大餐馆多至数十家。……各省人士之至沪者,往往不喜中国菜而喜大餐。故各大菜馆之生意皆非常兴盛。……鱼虾汤格外鲜腴,加以胡椒之辣,猪牛排非常松脆,佐以番薯之甜,勃兰地小饮开怀。……安得不令我怡情哉。”可见猪牛排、薯条、白兰地等洋食物非常受当时民众欢迎,国人饮食增加了新元素。

晚清西风东渐,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观念传入中国,相沿数千年的包办婚制受到极大冲击与挑战。中外缔姻、西式婚礼(当时称“文明结婚”或“文明婚礼”)成为上海一种社会时尚。如《图画日报》第四十七号第七页专栏“上海社会之现象”——《文明结婚之简便》写道:“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屏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记者曾于西门西园见之。礼法简易,举止简朴。……较之鼓乐喧哗,俗尚奢侈者,其繁简实不可以道计也。”

因为现代婚姻引入,妇女地位也有所变化,部分学堂、社会职业对女性的接纳使她们走向社会,扩大了生活范围和社交。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步被接受。如《图画日报》刊有《妇女上街手携皮袋之轻便》描绘妇女逛街“携轻便皮袋,袋里放香水瓶、小木梳、小镜子、香纸粉、胭脂盒、外国巾还有情郎小照。”摩登女郎的形象跃然纸上。另有《妇女竞戴金丝眼镜之时尚》、《妇女听书之自由》、《女书场之热闹》等生活写照,将上海女性的社交娱乐活动一一呈现。

开埠后西方生活用品大量进口,迅速改变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19世纪末上海出现中外合资药房,兼杂货零售业。药房内除琳琅满目的中外药品外,还可以购买香水香皂、照相器具、电气鞋垫等物品。销路非常好,可见西式生活必需品、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已在当时上海风行。

开埠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获得合法地位。除兴建教堂在华人中传播教义外,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会和以英美传教差会为代表的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了天文台、博物院、藏书楼、学校、医院等一系列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教会事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

教育制度改革是其影响之一。上海各类新式学堂纷纷兴建,既有教会背景的学校,也有中国人受西方影响后兴办的学校。新式教育逐渐取代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有文介绍龙门师范学校:“学科经学、国文、历史、地理、算学、理化、博物、体操等俱备。”南洋中学也在开埠后建立起来。此外,女子教育渐渐发达。西人所开的宏开女塾和沪绅设立的务本女塾颇为著名。务本女塾甚至兼设幼稚舍。目的“改良家庭习惯、增进普通智识、发达女子固有之能力。”女塾“设师范本科、预科及中学、小学两科。其学科分修身、国文、算学、地理、体操、乐歌、历史、理科等。规模井然。”(注:环球社.上海之建筑[N].图画日报,第31号第2页,第64号第2页.)

文化传播方面,随着洋人在中国办报、办书局,报纸逐渐成为每位市民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1850年就有了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1861年出现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从这时起,上海新闻出版业开始大发展。1872年《申报》的创办和1884年其附属出版物《点石斋画报》的出现,都是中国近代报业史的重要事件。《申报》成为上海销量最大的报纸,以致在相当长时间里,“申报纸”成为新闻报纸的代名词。19世纪末,在上海问世的外文报纸就有近百种之多,上海报坛的中文报纸也进入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1900年前后,上海发展成全国报刊的出版中心,同时也是国际性报刊出版的重镇(注:张伟.沪渎旧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68.)。

《图画日报》第一百六十三号第七页《报馆晨起卖报之拥挤》(图1-4)生动展现了上海报馆的热闹场景:“沪上自风行报纸后,以各报出版皆在清晨,故破晓后卖报者……恐后争先,拥挤特甚。足证各报消畅之广。”

图1-4 报馆晨起卖报之拥挤

(文献来源:环球社《图画日报》第一百六十三号第七页)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各地开设一批医院,现代医学开始传入。国人也自己创办西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就是典型代表。沪上居民一切受伤猝病等都可送往该医院诊治。医院逐渐成为社会医疗常态,上海市民的就医习惯发生很大改变。

上海开埠后,英国人率先在黄浦江西岸设立租界,引入西方城市管理模式。开始创办路政,开筑道路,引进近代交通工具,初步建立城市照明系统和供水网络……新的市政管理逐渐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空间格局。

开埠后,英租界于1846年修筑界路,是上海第一条近代道路。工部局、水路工程局相继成立,开始大规模道路建设。除车行道外,还专门修建人行道。并建有阴沟,两旁植树,每日扫除,道路干净整洁。

交通工具方面,上海首先引入西洋马车。它轻巧便捷、舒适,很快取代中国传统马车。19世纪70年代出现东洋车,即人力车,又称黄包车。因价格便宜,利于走街串巷,迅速成为上海市内交通工具的主角,为平民阶层所乐用。1876年6月30日,吴淞铁路上海至江湾段试行通车,后延长至吴淞口。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机车被命名为“天朝”号。

1862年7月,大英自来火房成立。1865年,上海街头出现煤气灯。这种具有清洁、便利、亮度等多方面优点的煤气灯进入公共照明系统,从此上海成为一座“不夜城”。1882年,上海又出现电灯。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自来水的出现促进了城市市政体系形成,也彻底改变了市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租界出现自来水公司和自来水塔。伴随着自来水进入人们生活,健康、卫生等新观念逐步被接受。

城市消防设施的设立也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英界救火局“百数十人。局内有蒸汽水龙五座……闻警钟声不过三十秒钟,即……赶临火场,奋勇扑救”(注:环球社.上海之建筑[N].图画日报,第69号第2页.)。

这些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提升了上海城市现代化水平。

另外,新兴公共建筑在租界大量兴建,这些建筑大多以当时流行的西式建筑结构与风格建造,使上海城市风貌发生剧变,代表建筑有大英公馆、洋人总会等。

西方的生活方式中公共文化设施是很重要一块。开埠后,西人在上海兴建博物院和公共花园,革新了上海城市公共休闲生活。

《图画日报》第六十五号第二页描画了《博物院》(图1-5)陈列品:“英界北京路北首博物院屋高厂,陈列繁多。楼上为物品室,共两间。右间所贮者悉属兽类。此外以贝介为一类。蛇一类。鱼一类。矿石一类。左间所贮者统系禽鸟……其余如蛾蝶为一类……该院任人游览……诚开通智识之一助也。”

图1-5 博物馆

(文献来源:环球社《图画日报》第六十五号第二页)

1868年,英国人在黄浦江边一处滩地建造一座公园,取名“公家花园”。这是上海第一座公园。它不同于私家园林,能供公众游览、休憩。公园属西方园林形式,内有宽广草坪,草坪上有音乐厅,外国乐队定期在这里演奏,也是上海夏天避暑好去处。

由以上城市图景可以看出,上海开埠后,资本主义城市经济已确立,近代产业结构调整也基本完成。上海逐渐发展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工业、商业、文化、新闻出版和娱乐中心。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西人入沪,带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