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梁实秋的廉政观

梁实秋的廉政观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梁实秋的廉政观杜 鸣杜鸣,1965年6月生,从事过税务宣传教育、纪检监察等工作,现为兰州市国家税务局正科级巡视专干,喜欢读书看报,偶尔写一些有感而发的文章,2011年写的《苦辣酸甜都是歌》获全市国税系统廉洁从政征文活动一等奖。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梁实秋在台湾担任“国立编译馆”的负责人期间。

梁实秋的廉政观

杜 鸣

img29

杜鸣,1965年6月生,从事过税务宣传教育、纪检监察等工作,现为兰州市国家税务局正科级巡视专干,喜欢读书看报,偶尔写一些有感而发的文章,2011年写的《苦辣酸甜都是歌》获全市国税系统廉洁从政征文活动一等奖。

提起梁实秋,给人的第一印象似乎就是一个反动文人,在20世纪20年代他因为某些学术上的观点受到某作家的攻击,所以至今留给人们的印象并不佳,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事实的真实面貌后,自己的看法也许就会改变。在梁实秋所写的自传《清华八年》和怀念夫人《槐园梦忆》等几本书中,可以看出,梁实秋无论是对国家、对单位、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个责任感十分强的人,而且他的文学艺术水平,特别是散文小品和译作,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这里我想说的不是他的社会贡献和学术贡献,而是他在廉政方面的思想观念和留给我们的启示。

梁实秋作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1926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先后任大学教授、报刊主编等职务,1949年去台湾后,曾在台北师范学院、国立编译馆等单位任职,著作甚多。他虽然没有写过有关廉政方面的文章,而且他一辈子从事的行政工作时间加起来并不算长,当的官也不大,但在他参与有限的行政事务中,他用自己的亲身行为书写了令人称道的廉政观。从下面这两则小故事中,足以说明。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实秋虽然作为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仍然抛弃小家,不顾生命安危,共赴国难,从北京赶到重庆,投效政府。抗战期间,不仅冒险带队慰问抗日前线将士,同时,在后方也积极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当时在重庆各种物资供应紧张,梁实秋所在的单位“国立编译馆”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就成立了合作社,自己负责后勤物资采购,并推举梁实秋为负责人,梁实秋也不负大家的厚望,在负责物资采购的几年里,在记账方面据实一笔一笔记载,受到大家的信任和好评。但是,在每个月盘点时,总是会出现一些账面数字和实际数字不符的状况,对此,梁实秋要求财务人原状保留,言明本月实际收支数目较账面数目溢出若干或亏损若干,然后他签字负全责,并且据以公布,欢迎查阅。到了政府部门每年派出的审计人员考核后,不仅没有因为账面不符批评他们,而且还充分肯定了他们实事求是的做法。一个审核人员说,他从没有见过一个合作社把数字不符的情形公然记在账上,这足以证明这个账是真的。梁实秋说,合作社的业务,涉及金钱与物资,欲求办理成功,必需经办人员清廉自守,公私分明,而且肯积极服务,其实,这点道理又岂止于合作社为然?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梁实秋在台湾担任“国立编译馆”的负责人期间。当时,梁实秋作为副职代理馆长行使职权,每日的应酬非常多,诱惑也非常大。对此,梁实秋自己有些不太适应,感到压力很大,很痛苦,后来在夫人程季淑的建议下,硬是辞去了行政职务,脱离了编译馆,专任师大教职,重新拾起了教书育人的职业,终于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后来,回顾这一时期的经历,梁实秋写道,我任事之初,从不往来的人也登门求问,我卸职之后则门可罗雀,其怪遂绝,芝麻大的职位也能反映出一点点的人性

从上述梁实秋的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梁实秋在廉政观方面确实没有什么高谈阔论,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廉政观点,就是做人不贪不占,做事真实不弄虚作假。梁实秋能做到这点,究其原因,除了他能认清时事,适时把握住自己外,还在于他有一个贤内助。梁实秋夫人程季淑曾说:假设有一天,朋比为奸坐地分赃的机会到了,你大概可以分到大股,你接受不?受则不但自己良心所不许,而且授人以柄,以后永远受制于人;不受则同僚猜忌,唯恐被你检举,因不敢放手胡为而心生怨怼,必将从此千方百计陷你于不义而后快。

梁实秋作为一位有影响的学人,在遇到的难得掌权机会中,不仅没有为自己捞好处,而且在改变不了社会现状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急流勇退,退出官场,在今天看来可能脑子有些不正常,肯定会受到某些人的嘲讽。但正是他的不搞虚假、不贪不占的廉政观,才让他在那个污浊的社会独善其身,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梁实秋的人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比他的文学成就更令人敬佩,同时也为现代社会带来一缕清新的风气,给那些沉迷于官场贪腐不能自拔的人敲了一记警钟。

作者单位:兰州市国家税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