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十一五”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工作总结

浙江省“十一五”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十一五”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工作总结一、总体情况自专项开展以来,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专项组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省及全国在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经反复调研和讨论,经省科技厅领导批准,确定了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领域的研究方向。

浙江省“十一五”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自专项开展以来,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专项组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省及全国在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经反复调研和讨论,经省科技厅领导批准,确定了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领域的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安全事件防御研究以及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2)恶性肿瘤诊治技术;(3)老年病、危重病、代谢病、心脑血管病防治技术;(4)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和生殖健康技术;(5)重要污染物对健康危害因素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6)其他: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中医药防治技术,生物治疗和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技术。包括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发展等三方面,通过严格地审核、科学地论证、全力地推动、谨慎地考核相关优秀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全省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本专项咨询专家组在“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过程中努力工作,对全省的重大与高发疾病及防治技术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高质量、切合实际的调研报告;专家组主动参与设计了在本专项领域关系全省民生并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重大项目;并推荐了6个科研团队作为浙江省创新团队;专家组在几年的专项开展基础上,遵循原有制定的指导方针,结合本省最新的情况,组织召开了多次课题立项可行性分析会议,通过会议评估商讨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并多次组织专家对“十一五”期间立项的重大、重点项目以及部分面上项目进行检查,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论证并指导项目承担人员合理调整实施方案;本专项组的立项项目数在各专项组中位居首位,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在省科技厅的领导下,专家组辛勤而又愉快地工作,使得本专项顺利实施,取得较好成绩。

二、主要实施绩效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安全事件防御及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研究

立项11项,重点关注目前流行的手足口病、甲流,以及长期关注的耐药菌、肺结核快速诊断和医院安全防范和应急联动处置等问题,尤其是针对手足口病、耐药菌等课题的研究,为近期国内外较为热门的手足口病、超级耐药菌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针对目前社会上影响较大的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结核病等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传染病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有望提高这些传染病的快速诊断及防控技术。该方向课题共申请专利4项,发表论文18篇(SCI论文3篇),获优秀论文三等奖1个。

其中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联合杭州市儿童医院、宁波慈溪市人民医院及台州市中心医院相关科室建立了研究协作网,开展的手足口病早期诊治和防控技术研究共计对81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早期预警、早期干预、实验室检测、重症病例的抢救等协作研究,通过该项目技术方案的改进,在重症108例中死亡仅4例,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初步获得全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掌握了病原谱变化特征,构建系统树,对指导全省手足口病防控有重要应用意义,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了相关防控建议。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全省12家单位参加的浙江省重要耐药细菌控制及治疗策略研究项目,开展耐药菌株收集及监控工作。至今连续收集各耐药菌共2700株,已建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LST分型方法,为控制该菌传播,提高疗效打下基础。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第18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5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09联合会议上获优秀论文三等奖。浙江省血液中心负责的阻断经输血传播HIV、HCV、HBV和血液微生物污染新技术的研究项目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输血传播病原体(HIV、HCV和HBV)核酸一步法多色荧光检测技术,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建立了血液微生物污染的监测体系和鉴定方法;建立了血液微生物快速诊断的技术;并建立了HIV、HCV和梅毒抗体以及HBsAg同步检测的液态芯片技术,使本省的输献血更为安全。

2.恶性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优化与推广

立项14项,涉及肺癌、胃癌、淋巴瘤等高发的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的研究,共申请专利10项,发表SCI收录的论文17篇,其他中文论文18篇,获省一等奖1项。

肿瘤诊断及治疗技术研究上,浙江大学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妇产科医院等分别开展了本省发病较普遍的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白血病、宫颈癌、肝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理及综合治疗模式的研究,获得多项专利以及技术创新,诊断新方法的运用使得本省上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大大提高,并且治疗新模式的运用有效提高了相应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效益十分显著。其中基于呼吸特征气体检测的肺癌早期诊断仪器开发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篇。常见恶性肿瘤(大肠癌及白血病等)的质谱诊断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获得2008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HPV基因型检测新技术及其在宫颈癌普查普治中的应用项目对本省宫颈癌筛查方案进行了优化,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提出了三类筛查方案。按本省每年1千万育龄妇女和15/10万的宫颈癌发生率计算,每年浙江省宫颈癌新发病例1500人。通过有效筛查,可减少宫颈癌发生1350人,按每个宫颈癌1万元治疗费用计,每年可减少因宫颈癌的医疗支出约1350万。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发表了相关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专利申请号201010155872.7),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登记号2006SR06883)。

3.老年病、危重病、代谢病、心脑血管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共立项11项,分别针对目前高发的老年病(2项)、心血管疾病(5项)、代谢病(4项)等,目前已开展了该领域的病例资料、标本的收集并建库,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共获得专利3项(1项申请中),发表科普著作1篇、SCI收录的论文9篇、中文论文13篇。

浙江医院牵头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人群防治技术研究项目已建立约500名心衰患者的资料管理数据库,将已建立的心衰早期诊断系统应用于社区人群——杭州市拱墅区和睦社区,结果发现诊断评分系统对心衰的总体诊断率为81.56%。推进心衰指南可视化建设,基本建立了心衰危险分层评估和优化治疗决策模型,在社区初步应用,从而为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心衰防治决策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文章7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申请专利2项。

4.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和生殖健康技术的研究

立项4项,分别针对目前广大民众比较关注的关于新生儿缺陷的产妇产前筛查和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症等问题。通过大量的随访、筛查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且共申请专利4项,发表SCI收录的论文4篇,中文论文6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开展的青少年肥胖、代谢综合征防治技术研究项目已分别在杭州、温州、宁波对肥胖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组分进行研究,建立了800份资料和血样的样品库进行MS相关SNPs检测以及小于胎龄(SGA)相关动物模型。同时还设立了与临床互补的网络平台(www.cxcz123.com),访问量已达9万次以上,有效开展了宣教工作。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试剂盒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建立26种常见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诊断技术,将目前筛查病种由2次实验完成2项扩展到1次实验完成26项。借此推广开展异地诊断,建立以现有新生儿筛查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及综合诊治研究体系,串联质谱试剂盒的国家专利已获授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承担的出生缺陷相关疾病植入前诊断的临床应用和推广项目已完成开发建设全省产前筛查管理软件,并已在杭州、宁波、嘉兴、湖州、台州、温州、舟山、绍兴等地区安装和试运行1年余,为全省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数据统计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各地出生缺陷和遗传病婴儿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效益显著;至今已开展早中孕联合筛查及随访2千余例,其中间期核转化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专利号:ZL200610052319.4)。优化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化管理项目则在临床上开展规模化的染色体病PGD,目前已对140多例患者进行了PGD,临床妊娠率接近30%,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课题组还成功建立了部分家系的PGD技术,完成了DMD和XLA家系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其中DMD家系诞生了PGD后的健康新生儿,XLA的PGD为国际首次报道;另外我们对EPPK的产前诊断也为国际首次报道。

5.重要污染物对健康危害因素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

立项5项,主要开展了对本省的污染物的系统普查、一些污染物的检测以及污染物与人群肿瘤、肺部疾病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为本省的污染源监测和疾病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其他中文论文11篇。

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人群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疾病研究项目,从浙江省几个地区水碘、盐碘,及当地居民膳食射入碘、尿碘的水平测量入手,分析人群碘营养水平与人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等甲状腺相关疾病关系。该项目关系社会民生,社会意义显著,目前已取得一定关联数据。该项目的实施有望结合人群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碘营养水平以及人群碘盐食用情况,对照其他省份以及国际健康组织的研究,综合探讨浙江省食盐加碘的适宜浓度以及人群补碘的策略,制定不同碘浓度食盐产品的标准。

6.新技术的研究

共立项19项,该方向囊括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中医药防治技术、生物治疗和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

其中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的研究共确立了16项,分别针对眼病治疗、实体器官移植、骨骼修复、人工关节、人工牙种植、皮肤再生、结肠穿孔修复等方向开展了诊断新方法和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共申请专利22项(4项待批),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中文论文8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奖。中医药防治技术的研究确立1项,中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主要涉及防感香书制备工艺,0~3岁婴幼儿中医生理状态评估方法,穴位贴敷防治哮喘,粗针治疗面瘫,保健食品研发,椒枝软胶术,小儿清热栓剂等中药研发,促进了我省的中药事业发展。生物治疗和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技术关键技术立项2项,研究干细胞技术在骨组织损伤和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共申请专利8项(4项申请中),发表论文25篇(SCI论文19篇,中文论文6篇)。

其中重要实体供器官有功能存活的应用研究,第一次将肿瘤生物学表现纳入肝癌肝移植标准中,创新性提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标准——杭州标准,引起国际移植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使用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核苷类似物预防乙肝复发方案,成为目前国际肝移植界的主流治疗方案。该成果作为核心部分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12月,成功帮助印度尼西亚开展活体肝移植手术,使我省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大幅度提升印尼肝胆胰外科及器官移植的整体医疗水平,对巩固和发展中印尼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产生积极的影响。耳聋基因的分子诊断与药物性致聋的预防控制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09年)、温州市永乐医药科技成果奖特等奖(2009年)。基于干细胞技术的组织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项目建立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和分离纯化的相关产品,推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的进程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了我省干细胞生物技术创新,有助于抢占国际干细胞专利技术市场。另外该项研究制备了仿化的PLGA/HA复合纤维支架,创造发明了基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组织分阶段灌流培养技术,为临床骨骼组织损伤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项目共发表研究相关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共计9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新型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的研发项目已经实现实验室样机及产品样机研制开发,完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国家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及产品临床验证,即将进入市场销售阶段。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2项。该眼科设备的研发可填补我省乃至我国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精密医疗设备领域的空缺。

三、专项实施存在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专项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医疗卫生公共安全还不能完全适应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障的要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处在较高水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食品质量事故、火灾与爆炸等各类安全事故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水平尚有待提高;重大基础医疗装备、生物医用材料产品的竞争实力尚有待加强。科技创新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距“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民生等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

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尚存在项目较为分散、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不够平衡,良莠不齐、经费使用不够集中等问题。项目略显分散,使得专项不能集中投入精力到关系全省医疗卫生及民生的重大、关键课题中;项目组织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某些类似课题重复研究,对于已有的成果、资源、团队尚欠缺合理的整合利用,因而限制了这些项目的纵深发展;而经费不够集中也限制了某些具体重大潜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项目的进一步推进。这些问题都在“十二五”期间有待解决。

四、技术发展趋势及对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一)技术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这一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2003年美国NIH正式提出转化医学,并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转化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在其间建立起直接的关联,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方法。其核心就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与了解病人实际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特别集中在基础分子生物医学研究向最有效和最适合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转化医学的意义及其价值已引起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催生战略行动,我国也已将转化医学上升为医学研究的重点部署领域之一。

近年来提出的“4P”医学模式(4P medical model),即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为国内外医学界人士广泛推崇。“4P”医学模式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完成后出现的新的医学模式。该医学模式将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很多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为基因科学产业化提供了重大的机遇。

因此转化医学和“4P”医学模式对于我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见及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与强调执行力是“顶层设计”的三个特点。在专项实施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有助于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课题,运用系统论的方式,自高端开始进行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使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从而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项目进行统筹考虑,强调从理想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进而保证立项的先进性及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过程管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对于项目管理,要在立项可行性分析会议、中期考核会议以及项目验收会议的基础上,再采用形式多样、多元化的项目管理模式,配合专家组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这有助于专家组及时发现并调整项目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指导项目承担人员调整项目实施细节,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是强调转化医学、“4P”医学模式。转化医学致力于弥补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为研究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开辟出了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有限的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就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的转化,以及临床工作向公众决策的转化。另外“4P”医学模式的提出,有助于实行个体化诊疗策略,加强疾病的早期检测,对病程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并使病人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维护过程中,这对于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专项在“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强调转化医学和“4P”医学模式。

四是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联合攻关,坚持“转化医学”与“产学研用”的研究路线,加强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支持,设立公益性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基金,加强推广用资金的投入,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五是加强农村与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农村社区基层普及型医疗器械的开发与推广普及,加强癌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重大高发疾病的农村与社区预防保健技术开发与推广普及、提高农村与社区广大人口的身体保健、疾病预防与大病初诊及时水平,减少危重疾病发生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