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十一五”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工作总结

浙江省“十一五”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专项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共计立项48项,其中在资源再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方向安排20项,在污水处理污泥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5项,在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7项,在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11项,在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5项。

浙江省“十一五”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工作总结

一、专项基本情况

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专项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共计立项48项(含重大项目2项),其中在资源再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方向安排20项,在污水处理污泥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5项,在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7项,在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11项,在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置技术方向安排5项。所立项目的主要研发内容基本上符合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专项实施方案规划的技术领域和攻关方向。从项目内容看,已经立项的48个项目内容涉及的技术领域和攻关方向为:①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开发;②各种污水处理污泥的干化、焚烧及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发;③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和高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④生活垃圾转运、破碎和焚烧处置的关键技术开发、设备研制和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技术;⑤畜禽养殖过程的废弃物减排处置及农业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技术及示范。

在48个立项项目中,按经费资助方式分类为:事后补助21项,占43.7%;分期补助21项,占43.7%;拨款+后补助5项,占10.4%;贷款贴息1项,占2.2%。从立项项目的承担单位来看,企业承担项目30项,占62.5%;高等院校承担项目11项,占22.9%;科研院所承担项目3项,占6.2%;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承担项目4项,占8.3%。

根据对2006—2009年已执行的48个项目的检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良好,基本上达到了专项实施方案的预期效果。通过专项实施,提高了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参与国家级项目的配套示范和竞争力;培养了一批从事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研究、装备设计和制造的中高级人才;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专项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本省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及力度,使本省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大量产业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对本省生态省建设和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专项实施成效

1.专项成果、效益和人才培养情况

本专项2006—2009年立项42个项目中期检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9月,已申请受理或已获授权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78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论文65篇,已累计形成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新技术、新产品60余种。通过项目实施,已累计培养博士、硕士42名,高级职称人员20人,973首席科学家1名,培训技术人员数超过200名。已立项项目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1亿元,新增销售额约7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

2006—2007年立项项目24项已基本结题验收。2008—2009年立项项目(24项)绝大多数按计划进度实施,预计可按期完成项目计划任务指标,并按时验收。个别项目由于示范工程进度、关键技术路线调整等问题,进度将有所推迟。

2.专项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和应用,废物资源得到妥善处置或循环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目前在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领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方向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广泛的应用:

(1)污水处理污泥综合处置技术:浙江大学、杭州中兴化工装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污水污泥的蒸汽干化技术、干化污泥的直接焚烧利用关键技术以及污泥在燃煤锅炉内的掺烧技术,浙江郎地环境公司等单位在电镀污泥、生活污水污泥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等污泥处置的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本省污水污泥处置产业的纵深发展,本专项将在该方向上继续大力支持高效、清洁、环境友好的先进污泥综合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工程示范。目前,该方向上已在省内累计实施污泥综合处置项目十多个(杭州、平湖、绍兴、宁波、温州等地),实现总投资逾10亿元,日处理污水污泥超过6000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同时,污水处理污泥的成套技术,已全部实现国产化,比同类进口设备投资节省4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随着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一批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污泥处置项目的建成,浙江省污水污泥一体化集成处理产业已从前几年的起步状态走向纵深发展。

(2)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浙江大学、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等在医疗垃圾、工业危险废物的无害化清洁焚烧处置关键技术及装备,浙江大学、浙江省固废监督管理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在重污染土壤的多功能修复技术及装备等危险废物处置的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方向已累计建设了4个地级市的医疗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累计投资近3亿元,日处理各类医疗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约150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初步建成了3个不同功能区搬迁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示范工程,对今后工业用功能区搬迁后的土壤修复提供了直接参考和示范,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3)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技术: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维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在乡镇小型生活垃圾无害化、燃料化处置技术及装备开发,浙江大学在城乡生物质垃圾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杭州浙大高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等单位在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技术和填埋场污染防控技术,长兴中科兴机械有限公司、金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等单位在生活垃圾的破碎和转运装备开发,浙江锦顺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在垃圾焚烧炉用新型耐酸耐碱浇筑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该方向通过设立重点项目研发攻关,所获得的多种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及相关新型材料,为本省偏远乡镇的生活垃圾合理、高效处置,城镇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效果的技术对策和解决方案,对改善本省一些地区乡镇生活垃圾的大面积无序、低水平处置的现状可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资源再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浙江省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各种工业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通过本专项设立重大重点项目支持,大大推动了企业和相关院校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资金和研发力量投入,在各种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开发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茧丝绸废弃物的利用、餐厨畜禽加工废弃油脂的利用、制革废弃物的利用、废弃煤矸石和铅锌尾矿的利用、废弃橡塑的利用、化工精馏残渣和含钙类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废蓄电池再生利用、废旧电器线路板和节能灯的资源回收利用、焚烧飞灰的建材利用等。上述技术的突破为本省各种产业过程产生的特殊废弃物处理找到了较好的出路,变废为宝,不仅大大节约了处置成本,较大程度地节约了资源、能源,对创建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社会和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承担单位的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和竞争力,争取国家级项目成绩显著,对本省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本省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置,在过去一些年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通过专项“十一五”期间的重大重点项目实施,更进一步提升了本省针对不同种类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能力,使技术对策更加多样化、处置装备更具先进性,同时也使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使省内各单位在多项国家级项目的竞争角逐中脱颖而出,国家级项目的支撑和示范,带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科研投入,形成了企业需求、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企业示范、政府监督引导、企业研发能力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将对本省相关产业的健全和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本省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整治以及节能减排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在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方向,浙江大学、杭州大地环保有限公司等单位获得我国危险废物处置的首个863计划重点项目“危险废物焚烧关键技术与示范”、“危险废物(预)处理关键技术与示范”(总资助经费647万元),杭州大地环保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等单位获得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1项“多氯联苯类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国拨资助经费721万元,其中本省单位负责课题总经费511万元),浙江大学还获得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二恶英减排与控制技术”(资助经费93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焚烧阻滞二恶英产生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子课题(资助经费110万元),使本省危险废物处置技术的科研竞争力获得极大的提升,也使本省在该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仍然走在全国前列。在污水处理污泥综合处置方向,浙江大学获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污泥燃料化焚烧集成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浙江大学牵头、杭州国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获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城市污水污泥减容减量、稳定化和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总资助经费1300余万元,项目首席专家为浙江省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长江学者严建华教授);浙江农晨饲料有限公司通过“利用餐厨畜禽加工废弃油脂生产饲用油的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发,已经掌握了较大规模的利用废弃油脂生产饲用油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并对企业现有生产线提出和实施了改进,使产品质量和厂区环境质量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另外,通过多年凝练,由浙江大学牵头,于2010年成功申请获批973计划项目1项“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研究”(总资助经费3000余万元,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浙江省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长江学者严建华教授),该项目是我国固废处置领域的第一个973计划项目,不仅是对本省在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工作的肯定,也是本省在未来新一代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研发方向的新起点。

4.通过专项的实施,带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

通过专项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对2006—2009年48个立项项目中期检查的结果统计,截至2010年9月,通过专项项目实施,承担单位及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已实际投入研发经费2.1亿元,企业关键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明显加快,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专项的科研培育,较大地提升了省内企业和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和实力,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持续技术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5.专项实施有效推进了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产学研密切合作

通过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本省高水平科研机构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密切合作,也进一步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本专项几乎每一个项目均为多个单位联合攻关或交叉研究:重大项目“污水污泥焚烧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及工程示范”由浙江大学、浙江省环科院、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菲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承担;重大项目“工业废弃物处置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由浙江省固废监督管理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巨化集团公司、石化建材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承担;“废蓄电池工业化无污染再生铅技术”由长兴超日蓄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联合承担;“浙江省典型危险废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与示范”由省固废监督管理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承担。发挥产学研各方的优势,将技术和资金、工程等有机结合,既高质量完成了专项项目,又培养造就了自主创新团队,完成了企业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升级,同时也使合作单位之间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合作方多赢的局面,使技术或产品竞争力获得极大提升。专项在实施过程中,依托浙江省科技厅支持,专项专家组通过整合省内在固废综合处置方向的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成立了环保公共服务平台固废子平台,以及首批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团队,使省内在该专项上的优势单位得以在新的广阔平台上进行深入合作和交流,互促互进,这将有力推动本省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和固废综合处置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