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5- 1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1.小岛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促进资源效率的观点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单纯的资金流动,而是技术和管理嵌入型资本的转移。这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了贸易竞争力。通过对小岛清模型的扩展,可以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提升贸易竞争力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影响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比较复杂,资源效率、技术和交易成本是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比较重要的三个因素。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作用于这三个因素来影响外贸竞争力的。图5- 1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图5-1 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竞争力影响示意图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资源效率

国际直接投资能够提高资源效率的一个直观解释就是: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当用资本的边际效率表示资源效率时,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导致行业内的资本总数下降,从而使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源效率)得到改善,即

式中,MEI表示资本的边际效率,K表示国内剩余资本总数,I表示对外直接投资额,A表示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的其他因素。

这种直观解释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规模经济和资源的结构性问题。为了从理论上更好地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资源效率的关系,先简单介绍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的投资与贸易互补的思想中所隐含的投资能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观点;然后基于小岛清模型进行理论上的扩展。

1.小岛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促进资源效率的观点

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单纯的资金流动,而是技术和管理嵌入型资本的转移。与蒙代尔关于投资与贸易相互替代的观点不同,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并非生产要素的一般流动,而是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中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同一产业中的特定企业的要素转移。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假定投资国A的资本比较丰富,而东道国B的劳动力较丰富。只有当A、B两国的技术差距较小时,A国的先进生产函数才能比较容易地转移到B国。又假设A国与B国都生产两种商品x和y,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A国在生产x、y两类商品时,均采用先进的生产函数。与B国相比,A国与B国在y商品上的技术差距很大。所以A国选择对B国的商品x进行直接投资(参见图5- 2)。

由于小岛清理论的核心是先进生产技术的移植,他认为以货币形式出现的资本流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A国在对B国进行直接投资之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没有发生变化,仍旧维持原来的AA水平。而B国在接受先进生产技术之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由原来的aa线变为aa*线(参见图5- 3)。流动后,A国的贸易条件由原来的P线变为P*线。这表明A国在y商品上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生产y商品的资源效率提高),而其原来在x商品上拥有的比较优势变小甚至变为比较劣势。所以,A国生产最佳组合点由原来的Q点变为Q*点,从而增大y商品生产,减少x商品生产。假定A国消费无差异曲线在C点与其贸易条件线P*相切,则决定了A国x、y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在对B国x商品进行投资后,A国出口EQ*量的y商品,进口CE量的x商品。

图5-2 A国投资前后的情况

图5-3 B国接受投资前后的情况

A国对B国直接投资后,B国的贸易条件不变,生产最佳组合点位于点q*。假定B国消费无差异曲线(图中未画出)在c点与交易条件线p*相切,从而决定了B国对x、y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可以推知B国在接受A国投资后,出口q*e量的x商品而进口ec量的y。如图所示,A国三角形CEQ*与B国三角形q*ec必定全等,所以A、B两国通过在x、y两种商品生产、贸易和消费上的互补,同时达到了均衡。这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了贸易竞争力。

2.基于小岛清理论的扩展

小岛清的模型中,虽然隐含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提升资源效率从而提高贸易竞争力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将这种隐含的观点明确表述出来。通过对小岛清模型的扩展,可以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提升贸易竞争力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1)模型假设。

①假设存在A、B两个国家;A国资本丰裕,而B国劳动力丰裕。

②A、B两个国家都生产两种商品x、y;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商品x、y都同时需要资本和劳动力,只是比例不同。

③商品x规模报酬不变;商品y规模报酬递增[10]

④由于A、B两国在商品x上的技术差距较小,因此国家A对国家B进行产业x上的直接投资。

(2)对商品x的资源使用效率的分析。下面通过一个模型来说明商品x的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图5- 4中,横轴表示A、B两国的资本拥有数量,两个纵轴分别表示国家A、B在商品x上的资本使用效率。

一开始,国家A拥有生产商品x的OD数量的资本,国家B拥有生产商品x的O*D数量的资本,很显然A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的使用效率处于G点的位置,而B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的使用效率处于M点的位置;A国生产商品x的总产量为梯形AGDO的面积,B国生产商品x的总产量为梯形BMDO*的面积。

图5-4 商品x的资源使用效率

由于各种原因[11],国家A对国家B在商品x的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投资的数量为CD。此时,A国国内生产商品x的资本为OC,但是劳动力没有改变;B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为O*C,显然有

式中,MEK表示资本的边际效率。该不等式表明A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使用效率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后提高了。具体地,假设商品x的生产函数符合C- D形式,即

这个偏导数可以用来表示资本的使用效率。资本的使用效率对资本的偏导数,即产量对资本的二次偏导数:

这说明A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了其国内资本的边际效率。在C- D函数的形式[12]下,其资本的平均效率为

其资本的平均使用效率在对外投资之后亦会提高。这里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A国国内生产商品x的劳动力相比以前会有所剩余;二是世界的总福利比没有进行投资前增加了。第一个问题将在下文对商品y的资源使用效率的分析中进行详细说明。这里先来简要分析第二个问题。

A国对B国进行直接投资后,EKCD会作为利润流回A国[13]。A国的福利增加了EKG,B国的福利增加了EMK,世界总福利增加了EMG。这说明A国投资到B国的资本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

综合来看,对于劳动密集型商品x,对外直接投资从两方面提高了资源的边际使用效率和平均使用效率,从而拉大了两国的比较优势,增加了贸易量,增强了投资国的贸易竞争力。

(3)对商品y的资源使用效率的分析。上文分析了A国在产业x对B国的直接投资对商品x的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结论是提升了A国国内生产x产品的资源效率,但A国国内产业x却出现了剩余劳动。在这种情况下,A国国内产业x的工资必然下降,劳动力必然流入产业y。这种劳动跨部门流动必然会造成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从而又会吸引一些资本进入产业y[14]

一方面,由假设可知,A国的产业y是规模报酬递增型的,则资本的平均效率将会提高,具体来说:f(sL,sK)/sK>sf(L,K)/sK=f(L,K)/K。式中第一个不等号用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

另一方面,考虑A国产业y中资本与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可以得到

所以,随着产业x中剩余劳动力的进入,资本对劳动力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会下降,即产业y的资本的边际效率得到了提高(参见图5- 5)。

图5-5 商品y的资源使用效率

综合来看,A国在产业x上对B国进行直接投资之后,A国国内产业y的资本的平均使用效率和边际使用效率都提高了。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

传统的观念认为,一国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主要途径是购买国外技术及其设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等,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意味着先进技术的输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表明,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

以下通过建立一个3×2×3(三个国家、两种商品、三种要素)的模型,从理论上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进而达到提升贸易竞争力的目的。

1.模型的假设

(1)假设世界上存在三个国家A、B、C,其中A国是发达国家(譬如欧美国家),B国是发展中国家(譬如中国),C国是落后国家(譬如非洲的一些国家)。

(2)三个国家都有两种产业x和y,生产x和y两种商品,其中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的。

(3)商品x和y都需要劳动力L和一般资本K,而商品x还需要特定的沉淀资本Kx,商品y还需要特定的沉淀资本Ky

(4)劳动力L和一般资本K可以在两个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而沉淀资本Kx和Ky不能流动。

2.国家B对国家A直接投资的技术促进作用

国家B对国家A的直接投资选择资本密集型的产业y,其目的是一种技术寻求,或者是技术学习。国家B对国家A的直接投资必定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即国家A包含新的管理和技术的资本会以各种形式流回国家B。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提升国家B在产业y的技术水平。

这种B国对A国的直接投资存在一种资本流动效应,即部分资本会不断地在两国之间进行流转。当这种技术嵌入型的资本部分重新流回B国后,会对B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技术的溢出作用(当然也存在资源的重新配置)。当这种技术嵌入型的资本在流动周期回到B国后,资本存量从K0增加到了K1,产出由Y0增加到Y1;产出的增加由两部分组成,Y2-Y0表示资源配置效应,Y1-Y2表示技术溢出效应。图5- 6中F2表示技术进步前的生产函数,F1表示技术进步后的生产函数。

图5-6 资本的技术溢出效应

(1)关于区域容纳力和容纳成本的定义。任何一个区域,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都存在一个容纳力。一个区域经济体容纳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必定有一个上限。容纳劳动力必须提供相应的日常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培训机构、厂房、交通等劳动者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需品;同理,资本的容纳也有一个上限。因此,本书定义容纳力的上限为边际经济增长率为零时社会容纳劳动力和资本的能力。同样地,我们定义劳动力的容纳成本为每接纳一单位劳动力社会所付出的各种成本之和,资本的容纳成本为每接纳一单位资本社会所付出的各种成本之和。这一部分用资本劳动比的提高表示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进步可以理解成资本和劳动的有机构成的提高。

(2)模型的构建。假设B国原有资本为K0,有效劳动力是L0(说明劳动力有剩余),产量是Y0,技术水平是直线m的斜率(劳动与资本的比值),斜率越大,表明资本劳动比值越小,技术水平越低。当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流回B国后,B国拥有的资本存量增加为K1,产量增加到Y1,技术水平提高(直线n的斜率)。

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流回B国后,引起的产量提高可以分解为资源配置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作一条与直线n平行并且与曲线Y0相切的直线。K2-K0表示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K1-K2表示资源配置效应的高低(参见图5- 7)。

图5-7 资本回流后的两种效应分析

(3)进一步的分析。首先,考虑追求产量最大化的情况。假设劳动力的容纳成本[15]为CL,资本的容纳成本[16]为CK,再假设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安排就业和容纳投资的能力是一个定值,记为C,则有下式成立:

L×CL+K×CK=C

这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可以用产出最大化表示,也就是

max Y(L,K)

s.t.L×CL+K×CK=Cmin L×CL+K×CK s.t.Y(L,K)=YL=L(CL,CK,Y) K=K(CL,CK,Y)

这样,一个地区必定存在一个容纳劳动力数量以及投资的最优解,这个最优解必定是就业成本、投资成本以及地区容纳能力的函数,即

我们将之记为DL和DK。将DL和DK代入产量函数,得到这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最优产量是Y(DL,DK)=Y(CL,CK,C),即最优产量(代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劳动力的容纳成本、资本的容纳成本以及地区容纳能力的函数,我们将之记为V(CL,CK,C)。

其次,追求社会负担最小化的情况。当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用产量表示)给定的时候,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使社会的负担减轻。社会的负担可以用上文提到的社会容纳成本和容纳能力表示。这样就有

这个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必定是关于劳动力的容纳成本、资本的容纳成本以及目标产量的函数,即

我们将之记为HL和HK,则社会最小成本(即社会最小负担)为HL×CL+HK×CK,我们将上式记为E(CL,CK,Y)。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L,K,λ,CL,CK,Y)=L×CL+K× CK+λ(Y-Y(L,K))。运用包络定理,可以得到第二组等式:

最后,我们将上述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上述两个问题具有对偶性。则可以得到:当Y=V(CL,CK,C)时,H(CL,CK,Y)=D(CL,CK,C)。

同理,当C=E时,H(CL,CK,Y)=D(CL,CK,E(CL,CK,Y))。

上式等号两边对CL求导,则有

第二个等号运用了第二组等式中的HL=E/CL

这里,等号右边第二项测定的是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第一项测定的是资源配置效应的大小)。发展中国家B通过对发达国家A的直接投资,流回资本存在的一种技术溢出效应会快速地提高国家B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国家B的贸易竞争力。

3.国家B对国家C直接投资的技术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B对落后国家C的直接投资也会促进国家B的技术进步,但是这并不是C国对B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因为假定C国比B国落后),而是对外投资的本地技术诱导效应。

很多文献都指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沉淀成本。这种沉淀成本是特定产业中的超固定生产要素,一旦投入使用就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和漫长的时间。下面通过一个模型来说明当存在沉淀成本时,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技术促进作用。

考虑B国产业x的一家具有沉淀成本的企业,一开始这家企业处于均衡状态(图5- 8中的E点),此时工资水平为W,利率水平为R。

图5-8 沉淀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

如果这家企业决定对国家C进行直接投资,则一部分一般资本K必将流出,这样会导致新的相对价格水平W*及R*。如果没有特定的沉淀成本,企业会选择在B点生产,这里的新的边际替代率与新的相对价格是相等的,表现在图中就是相切的关系。但是事实上,沉淀成本作为一种超固定要素的存在不可能使这种情况发生。这样,B国的这家企业在对C国进行直接投资后,由于沉淀成本的作用,最佳选择只能是图中的A点,A点位于等产量曲线与禀赋轴的交点上,明显地,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企业也可以选择由新的等成本曲线和禀赋轴所确定的情况进行生产,但是由于等产量曲线对于一家不存在技术进步的企业来说是固定的,因此这种选择必然导致一种产出的低效率。

现在,用一个函数关系来表示这家存在沉淀成本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后,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时的亏损量:QL=f(|AX|)。式中,QL表示禀赋轴和新的等产量线的交点A以及禀赋轴上代表对外直接投资后的点X的技术距离的亏损量。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亏损必然诱使企业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来重建均衡状态,甚至可以降低成本。此时可以认为,B国产业x中的企业在对C国进行直接投资后,技术水平存在潜在的压力需要提高。下面对这种潜在的可能变为现实进行分析。

所有根据禀赋轴改变等产量曲线簇的对外直接投资都能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企业必须将现有技术知识要求的隐含经验类知识资本化,并且在正规的研发活动中进行投资。当企业到达均衡状态时,说明B国的x产业的技术有了提高,此时,边际替代率和新的等成本线再次相等。

为了将等产量线沿着禀赋轴向X点移动,所需技术提高的成本可以用一个左侧的距离公式表示:CTI=g(dXA)。式中,CTI表示B国产业x中的企业对C国直接投资后,由于本地诱因提高技术水平的成本。这样,图中的等产量曲线必然会发生变化,即等产量曲线簇向X点方向移动。

如果B国产业x中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后,选择停留在技术水平A点,则产出是无效率的;相反,如果企业选择新的技术水平X,一方面可以避免产出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必须支付技术提高所需要的成本,以便使企业在对外投资后能够至少和位于原有等产量曲线时生产得一样多。

此时,应该用利润最大化来描述企业对外投资后是否愿意将技术升级压力变为现实的决策过程。企业对外投资后,其利润函数为P=R(dAX)-CTI(dXA)。式中,R表示对外投资后,通过针对新的要素价格进行调整得到的总收益,也可以认为是与技术水平A相比,通过技术引进避免价格减少和产出无效而实现的生产成本的降低。换句话说,就是将技术水平沿着禀赋轴移动得到的收益,包括在A点的总成本的降低。CTI(dXA)是促使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创新成本,通过禀赋轴上A和X两点的距离dXA表示。利润最大化标准使得B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后能够在原先给定的技术水平下确定技术应该提高多少,表现在图中,即为在禀赋轴上移动的最佳距离。

由此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是在对外投资后,由于无法获得资金流转带来的技术溢出,并且存在不可忽视的沉淀成本决定的,这种技术进步必然能够提升B国产业x的贸易竞争力。

三、国际直接投资与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及其核心概念——交易成本的广泛应用,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广泛兴起,对国际投资和贸易行为开始更多地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研究。

前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研究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其贸易竞争力的文献主要是基于内部化理论进行的。这种观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建立内部化市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外贸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效率。跨国公司之所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完善内部市场,以减少由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带来的交易成本。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可以减少外部市场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这是因为在外部市场上进行原材料和中间品的交易,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质量、性能、规格缺陷以及交货和结算延误等不确定因素往往会给企业造成额外成本,成本的增加所引起的价格上涨又将直接危及企业的贸易竞争力。二是跨国公司在内部化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转移定价,而转移定价与其贸易竞争力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就是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可以把利润从高税收国家转移到低税收国家以扩大公司的整体利润规模,而且可以在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利用转移价格将资金投入到最有利的区位。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真正需要资金的子公司及时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通过转移定价能够以较低(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给子公司供货,直接降低子公司的生产成本,帮助其在当地市场战胜竞争对手。

随着内部化理论的逐步成熟,近年来,“市场厚度原理”(Market-thickness Principle)成为研究交易成本在国际投资与贸易问题中的作用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因此,我们首先对“市场厚度理论”进行一个模型上的扩展,然后再吸收空间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知识进行建模分析,以期望得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交易成本影响贸易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1.国际直接投资、“市场厚度”与交易成本

McLaren(2000)假定一国某产业的产业链是由上游和下游企业两个环节构成的,这个产业链的两个环节共存在n对上下游企业,每一个上游企业在进行了一定的沉没成本投资后生产一种不可分割的、供下游企业使用的专用中间产品,由此必须面对被下游企业“锁定”的难题。如果上游企业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其他与其产品匹配的下游企业,那么它在与任何下游企业进行谈判时就具有一定的谈判力和对下游企业垄断的阻止力。这一机制形象地看,就好像整个市场厚度比以前有所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厚度原理”,或者说n对上下游企业中形成的非一体化企业越多,那么上游企业面临“锁定”难题的概率就会越小。纵向一体化具有负的外部效应,因为它会导致其他企业难以通过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如果两个国家有相似的产业,且面临着锁定的难题,那么对外开放不但会增加上游企业的谈判筹码,而且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因而也有利于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下面通过一个模型来具体地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厚度”与交易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假设有A、B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只生产一种商品x,即都只有一个产业x。假设产业x拥有一条完整并且成熟的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中共具有m个环节;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内,产业链每个环节上拥有的企业数相同,但是两个国家产业链同一个环节上的企业数不一定相同。设A国产业链每个环节上的企业数目为a,B国产业链每个环节上的企业数目为b。上游企业在进行了一定的沉没成本投资后生产一种不可分割的、供下游企业使用的专用中间产品,由此必须面对被下游企业“锁定”[17]的难题。

在A国对B国进行直接投资之前,A国的市场厚度的上限为am-1,下限为1。这里市场厚度被定义为产业链中给定任一企业,这个企业能够寻找匹配企业的总组合数。很显然,当产业链中任何环节的企业都能与上下游企业自由匹配时,市场厚度最大,达到am-1;当每一个上游企业都被相应的一个下游企业完全“锁定”时,市场厚度最小,仅为1。由此可以定义市场的“锁定”力量。记市场厚度为L,则市场“锁定”力为1/L,而交易成本与市场“锁定力”成正比。

如果A国对B国进行直接投资,这种产业之间的匹配就会发生改变,产业链中每个环节上的企业数目变为a+b。这样,A国通过对B国的直接投资,其市场厚度发生改变。这里需要考虑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当A国刚刚进入B国市场时,B国市场对A国的进入企业并没有产生“锁定”,此时,A国市场厚度的上限为(a+b)m-1,下限为(1+b)m-1。显然,同A国没有进行直接投资时相比,市场厚度增加,市场“锁定力”减小,交易成本降低。当A国资本进入B国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有可能发生变化,即B国的企业会对A国的上游企业进行锁定。在这种情况下,A国的市场厚度的上限在区间(am-1,(a+b)m-1)内,而A国市场厚度的下限在区间(1,(1+ b)m-1)内。

由此可见,随着A国对B国的直接投资,A国的市场厚度会增加,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进而增强了贸易竞争力。

2.国际直接投资、经济集聚与交易成本

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产业的空间分布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地体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经济集聚,从而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我们将通过把“自由资本模型”(FC模型)应用到对外投资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中来说明这一作用机制。

(1)模型假设。

①假设世界上存在两个国家:A国和B国。

②A国和B国都拥有两种产业x和y,其中产业y是垄断竞争下的多样化商品组合,产业x是完全竞争下的单一商品。

③产业x和y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L和资本K;其中劳动力只能在同一个国家内自由移动,而资本可以在国家间移动。

④资本所有者将对外投资的收益全部汇回。

(2)模型的建立。沿着“自由资本模型”的基本思路,在Dixit-Stigliz产品多样化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认为每家企业只生产多样化商品中的一种,记整个经济中的商品种类为nw,A国和B国生产的商品种类分别为n和n*。由“核心—边缘”理论可知,每个国家的代表性消费者都具有双重效应:第一层是指消费者把总支出按不同比例支付在商品x和y上时的效用,且产业y是垄断竞争下的多样化商品组合;第二层效用是消费者消费产业y不同商品的效用。显然,第一层意义上的效用函数满足C- D形式,而第二层意义上的效用函数是不变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这样消费者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0<μ,ρ<1,σ>1,CM和CA分别表示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y的消费和对单一商品x的消费;μ表示在商品y上的支出份额;ci为消费者对y商品组合中第i种商品的消费量;ρ表示消费者多样化偏好强度。第二个式子中的第二个等号使用了变量替换,这将方便下面的计算分析。

此时可以清楚地发现,生活成本的降低是由商品交易成本的降低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由于A国对B国直接投资造成了生产转移,生产转移造成了商品交易成本的变化,越接近商品生产地,交易成本越低,生活成本也就越低。

这个分析过程是将空间经济学中的“自由资本模型”引入对外投资中,以便从空间经济集聚的视角说明对外投资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增强了投资国的贸易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