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供给角度的贸易理论

基于供给角度的贸易理论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经验可知,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这表明供给因素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及结构变动有着决定性作用。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决定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此决定了该国的对外贸易结构。

由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经验可知,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这表明供给因素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及结构变动有着决定性作用。正因如此,从早期的重商主义思想,到后来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当代新兴贸易理论等,大多都是基于供给视角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及结构变动进行了探讨。事实上,供给条件对于贸易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的改变来实现的。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决定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此决定了该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以贸易理论所依据的不同的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可将基于供给角度的贸易理论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下的贸易理论、不同生产要素禀赋下的贸易理论和不同生产规模状态下的贸易理论。

1.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下的贸易理论

作为供给条件的关键性决定因素,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一国生产与供给结构的变动。最早的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说认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即体现了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从事国际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看来,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存在绝对或相对差异,导致各国所生产的同一产品存在价格差异,对这种价差利益的追求成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则从动态的角度阐释了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贸易结构变动间的关系。波斯纳(1961)提出的技术差距论把国家间的贸易和技术差距联系起来,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从而可以出口技术领先产品;而当一国创新的技术被其他国家所模仿时,其他国家会因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技术创新国与模仿国之间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这类创新产品的国际贸易额会逐渐缩小;但在动态的国际经济社会中,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的国家会不断通过技术研发创新而产生新的技术差距,创造新的国际贸易,推动国际贸易格局的改变。1965年,基辛、格鲁伯等人提出的研究开发要素说也指出,发达国家研究开发要素比重大的产品,其国际竞争力也越强。1966年,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说重点解释了战后制成品国际贸易流向的动态变化过程。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在国家间的传递与扩散,某个发达国家领先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会逐步传递和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而与该新技术相伴的产品在经历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其贸易流向也逐步由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转向创新国进口、模仿国出口。

2.不同生产要素禀赋下的贸易理论

在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一个多世纪后,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提出了如何解释比较优势理论中两国成本比较差异的问题。他认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各国资源禀赋状态的不同以及在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柏蒂尔·俄林进一步指出,国际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的商品能在某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便宜地生产出来。按照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的基本思想,一国应出口使用其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其高额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在新贸易理论中,不少经济学家从更为具体的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的产生进行了解释。基辛的劳动熟练说认为劳动的熟练程度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劳动的熟练程度不易也不能迅速达到,发达国家熟练劳动所占比重要大于欠发达国家熟练劳动的比重;二是劳动的熟练程度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三是劳动跨国移动成本高导致国际劳动边际生产力的非均等化,而资本跨国移动成本低带来了国际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均等化,因此,主要靠劳动和资本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由劳动的熟练程度来决定。舒尔茨则用人力资本差异对国际贸易的产生进行了解释。人力资本是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的结果,表现为人的文化水平、生产技巧、熟练程度、管理才能、健康状况等方面。由于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人力智能的高低、众寡不同,人力资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也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如在生物能源产业需要较高、较多的人力智能,人力资本丰富的发达国家显然在这类产品的出口上更具比较优势。1978年,梅吉和罗宾提出了原料周期说,着重对世界主要原料贸易的发展进行了解释。他们将初级原料产品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派生需求繁荣阶段、供应和需求来源代替阶段、合成代用品和/或研究与开发的介入阶段。在原料贸易早期,发展中国家凭借自然资源优势而成为主要的原料出口国;但发达国家则凭借后来合成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占据了合成原料贸易的优势,原料进口不断减少,合成原料出口逐步增加。

3.不同生产规模状态下的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发达工业化国家间以及同类产品间贸易量大增的新倾向,这些倾向用“资源配置”已无法进行解释。侧重供给角度,克鲁格曼和艾瀚南于1985年提出的规模报酬递增说用规模报酬的概念较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新倾向。他们认为,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时,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进而取得成本优势,可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可见,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至于规模报酬之所以会递增,则主要源于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后能更充分地发挥各项生产要素的效能,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能进一步提高厂房、机器设备等的利用率,便能取得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若能更好地利用周边自然资源、交通运输、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便还能获得企业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然而,当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是内部规模不经济与/或外部不经济时,规模报酬则可能趋于递减,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也将随之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