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供给理论模型

货币供给理论模型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供给理论主要研究货币供给量的规定性、供给渠道或程序、决定因素以及中央银行调控等,它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货币口径的不断扩大与货币乘数的不断复杂化,货币供给量逐渐由外生变量演变为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减弱,因为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很多是由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所决定的。信用创造理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主要研究货币供给量的规定性、供给渠道或程序、决定因素以及中央银行调控等,它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供给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货币供给的定义。②货币供给的形成和传导轨迹,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资产负债的账户关系,以及派生存款的形成。③货币供给的三个要素,即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决定。④不同经济模式下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可能程度及其操作。

一、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客观背景

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具有自动调节机制,人们不需要去研究货币怎么供给、如何控制,而在纸币流通时期,这个问题就至关重要了。因为纸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它本身并没有价值,要使它像足值的金属货币那样具有无限清偿能力,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就必须由国家权力保证其流通,集中统一发行。

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诞生,货币发行就作为代表国家的中央银行的一项特权而存在。实践证明,货币供给并非是一个既定的量,中央银行对货币量的调节和控制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说,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是货币理论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也使人们有必要去深入研究货币供给问题。这是因为:

(1)中央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货币发行多少适宜的问题。如果货币发行过少,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就会出现“货币饥荒”,人为地阻碍商品生产的正常发展和商品流通规模的正常扩大,减缓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反之,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多,超过了经济发展对它的客观需要量,就会出现物价上涨、币值下降的通货膨胀现象。

(2)中央银行还有一个对货币量的调节问题。经济的发展有伸有缩,有快有慢,货币量也就必须做相应的增减变化。在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的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的增减不可能自发完成,而必须由中央银行主动调节。

可见,在纸币流通完全可能取代金属货币流通,以及在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之后,客观经济形势就迫切需要人们对货币供给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了。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演变特点

从18世纪信用创造说开始到20世纪各种学派的争论,人们对货币供给的研究与认识不断发展,尤其是1952年J.E.米德发表《货币数量与银行体系》一文后,推动了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飞速发展。其发展演变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供给口径不断扩大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接受的是狭义的货币供给口径。他们认为货币的基本作用在于增进交易效率与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其功能是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从数量上主要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即M1=C+ D,这被称为“狭义货币供给量”,持有此种观点的经济学家主要有彭迪生、费雪、凯恩斯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家纷纷抨击狭义货币说,提出广义的货币定义。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和《美国的货币统计》等书中,都专门讨论了货币的定义问题。他们将货币定义为“能使购买行为从销售行为中分离出来的购买力的暂栖所”,认为货币应包括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即M2=M1+ Ds+ Dt,这一广义范围的货币同经济的关系最密切、最稳定。托宾、格利和肖等人进一步扩展了货币的定义,认为各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接受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应包括在货币中,即M3=M2+ Dn

后来,1959年拉德克利夫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中又将货币的范围扩展,即M4=M3+ L,其中L代表金融机构存款以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银行账户的创新如ATS、NOW账户等促使货币供给口径进一步扩大。

2.货币供给模型不断复杂化

人们普遍接受的货币供给基础模型来源于公式“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由此,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成为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

关于货币乘数,学者的观点是不同的,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货币供给模型。最早对货币乘数进行研究的是菲利普斯,将货币乘数简化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倒数。后来将货币乘数不断进行演化的经济学家有萨缪尔森、米德、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卡甘、乔顿、贝尔格、文特劳布、泰根及史密斯等,他们定义货币乘数的角度及考察的因素各不相同。

3.对货币可控性争论不断

随着货币口径的不断扩大与货币乘数的不断复杂化,货币供给量逐渐由外生变量演变为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减弱,因为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很多是由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所决定的。

历史演进来看,主张狭义货币说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是外生货币供应论者,如费雪、凯恩斯等。主张广义货币说的经济学家大都认同内生货币供应论,如格利、肖、托宾等,他们与《拉德克利夫报告》的作者共同创造了“新观点”的货币供给理论,其特点之一就是认为货币供给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外生变量,而是一个内生变量,它决定于经济过程本身。

当然,客观地说,随着货币供给口径的扩大,货币的内生性应该不断增强,但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始终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绝对的货币供给的外生论与绝对的货币供给内生论都不是十分科学,货币供给的内生与外生两者应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三、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萌芽期

信用创造理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有关资料,货币供给理论的萌芽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菲利普斯(Phillips)1921年出版的《银行信用》一书中最先使用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概念。到了60年代,众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货币供给问题,货币供给理论才作为货币学的一个热点为世人所瞩目。根据时间排序,18世纪中央银行就垄断了货币发行,19世纪下半叶信用创造学说已经完善,而货币供给理论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萌芽,到了60年代,由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逐渐失灵,加上新货币主义的出现,货币供给理论才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逐渐得到重视。

(二)成长期

货币供给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施瓦茨(Anna J.Schwartz)、卡甘(Phillip Cagan)、乔顿(Jerry L. Jordan)、布伦纳(Karl Brunner)、梅尔泽(Allan H.Meltzer)、泰根(Ronald L.Teigen)和史密斯(Warren L.Smith)等人在货币供给理论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早期影响最大的是米德(J.E.Meade)和丁伯根(Jan Tinbergen)两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整个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量做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货币供给理论。

1.米德的贡献

米德在《货币数量与银行制度》一文中阐述了在各种银行制度下货币数量如何决定的问题。他将银行制度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中央银行发行纸币,金币不流通;二是中央银行的纸币发行与存款负债的黄金准备比率相等;三是中央银行的纸币发行量等于其黄金存量。

2.丁伯根的研究

丁伯根在研究美国1919~1932年的经济循环时,推导出了一个货币供给方程式。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有:中央银行可以操作的存款准备率、黄金存量及政府债券持有量、商业银行可以操作的对中央银行的净负债及库存现金,以及一般公众愿意持有的通货量。其中,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及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具有最大的支配力。

3.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理论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关于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体现在两人合著的《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中。

首先,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将现代社会的货币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货币当局的负债,即通货;二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即银行存款。如果分别以M、C、D代表货币存量、非银行公众所持通货和商业银行存款,则有下列公式:

M=C+D

而根据高能的货币定义,又有:

H=C+R

经推导得:

M=H[D/R(1+D/C)]/(D/R+D/C)

因此,决定货币存量有三个因素: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D/R,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所持通货之比D/C。其中,D/R、D/C同时也是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还认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高能货币量取决于政府的行为;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取决于银行体系;存款与通货的比率既取决于公众的行为,同时还受到银行存款服务水平和利率的影响。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利用上述分析方法检验了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高能货币量的变化是广义货币量长期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D/R比率和D/C比率的变化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运动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D/C比率的变化还对货币存量长期缓慢的周期性变化起重要作用。

4.菲利普·卡甘的研究

菲利普·卡甘(Phillip Cagan)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系统地研究了美国85年中货币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并于1965年出版了专著《1875—1960年美国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及其影响》,这一研究成果是对近100年来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分析。

卡甘也将货币定义为公众手持通货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卡甘货币供给模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由M=C+D和H=C+R,有

D/M=D/(C+D)=1-C/M

R/M=R/D×D/M=R/D(1-C/M)

H/M=(C+R)/M=C/M+R/M=C/M+R/D(1-C/M)

  =C/M+R/D-R/D×C/M

此式是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它表示货币存量由强力货币乘以货币乘数决定。这一模型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模型相似,但有两个特点:一是卡甘将通货比率定义为C/M,即通货与货币存量的比率,并以此取代存款与通货比率;二是卡甘将准备金比率定义为R/D,即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并以此取代存款准备金比率。

此外,卡甘还侧重研究了各因素在货币存量增长率或下降率的周期性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各决定性因素自身变动的原因,如高能货币、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自身变动的原因。他得出了以下结论:高能货币的增长是货币存量长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货币存量的周期性波动则主要取决于通货比率的变动。通货比率长期的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与城市化。至于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则主要归因于法定准备率的变化。

虽然各个学者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货币供给量由强力货币(亦称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大家都普遍接受的货币供给模型,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用公式表示为:

Ms=mB

因此,所有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成果都可能用Ms=mB来概括,同时,全部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的也都是从Ms=mB这个模型开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