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供-求的贸易理论

基于供-求的贸易理论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国际贸易的产生、结果及影响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要了解国际市场价格在何处确定。但这些内在联系紧密的贸易理论对中国粮食的研究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基于贸易基本理论的指导,有必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就中国粮食产需与中国粮食进口及世界粮食产需与中国粮食进口展开对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及结构问题的研究。

在对国际贸易的产生、结果及影响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要了解国际市场价格在何处确定。与国内市场一致,国际市场价格的确定也是国际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只分析国际贸易中的供给或需求中的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就犹如孤掌难鸣或独木难支,难以看清国际贸易的全貌。垄断竞争模式、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供求因素相互作用而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现象进行了较合理的解释。

张伯伦运用垄断竞争模式对战后国际贸易进行了解释,强调了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及生产者规模经济的共同重要性。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存在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垂直差异表现为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档次的选择,主要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制约,水平差异表现为消费者对同类、同档次产品的不同规格、外形、色彩等的选择,主要受到生产者规模经济的制约。基于消费者差异化需求与生产者规模经济的相互关系,垄断竞争模式认为,各国生产者为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将仅生产少数几种反映国内大多数人需求偏好的差异产品以迎合国内大多数人的需求偏好,并出口部分产品满足国外少数人的需求偏好,而国内少数人的其他需求偏好则以进口差异化产品来满足。

20世纪70年代,在佛丹恩、巴拉萨等经济学家的经验型研究的基础上,格鲁贝尔、劳尔德等经济学家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理论性研究。他们认为,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及偏好相似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受财力、物力、人力及生产技术约束,各国不可能在具有比较利益的部门生产所有差异性产品,因而每一产业内部的系列产品经常产自不同的国家;但消费市场的需求却是多样化的,使各国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差异性特点产生了相互需求,从而产生了产业内的差异化产品贸易。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最普遍被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规模经济的存在刺激各国各自专于该产业部门某些差异产品的发展,再相互进行产业内贸易来满足彼此市场上多样化的需求。偏好相似则是对林德理论的应用,即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基本相同,相互或重合需求大,形成了他们之间大量的产业内贸易量。

1990年,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于各国的竞争格局各不相同,各国不可能在所有产业或绝大多数产业上拥有竞争力,而是至多能在国内环境中最具有动力和最富挑战性的一些特定产业竞争中胜出。波特进一步将竞争优势归为四类,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等,并从动态层面上将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即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和财富推动阶段。根据这一理论,一国要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须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既重视企业的创新供给力量,也重视国内的市场需求力量。

诚然,由于上述各贸易理论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贸易现象所进行的解释,难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但这些内在联系紧密的贸易理论对中国粮食的研究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总规模来看,中国粮食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供给优势。中国耕地总面积约18.37亿亩,占到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左右。粮食生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分别在1949年、1966年、1978年、1984年和1996年年产量超过1、2、3、4、5亿吨,并占据了21世纪初期世界粮食产量30%以上的比重。但从人均水平来看,中国耕地资源处于显著比较弱势地位,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约为4.8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则仅1.3亩左右。尽管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取得了“十连增”的成绩,但其占世界粮食产量的比重已不足20%。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粮食需求规模的扩大以及需求层次的提高,中国粮食进口规模的增长速度也远快于中国粮食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中国粮食净进口规模越来越大。可见,特定的供给、需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粮食的国际贸易方式与结构,而供给与需求条件的变化也改变了中国粮食进口贸易的规模与结构。因此,基于贸易基本理论的指导,有必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就中国粮食产需与中国粮食进口及世界粮食产需与中国粮食进口展开对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及结构问题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