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北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

东北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东北传统婚俗的淡出受所谓提倡简约、效仿欧美、追求时尚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东北农村的婚娶、婚礼,均出现了“快餐化”的趋势。这也是考察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发展演变,首选婚俗的最重要原因。

1.东北传统婚俗的淡出

受所谓提倡简约、效仿欧美、追求时尚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东北农村的婚娶、婚礼,均出现了“快餐化”的趋势。除非特别“偏远”、特别“守旧”的地区或家庭,否则东北绝大多数农村的婚事,都基本简化为“交钱”、“吃饭”这两个环节。中国的传统婚俗,开始从现代东北农村中淡出。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考量,这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趋势。中国农村,自古以来,均视婚姻为家庭、家族中的头等大事。这在东北地区,亦不例外。因此,婚俗典礼,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乡土社会中,文化习俗的凝聚和标志。这也是考察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发展演变,首选婚俗的最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无论满、汉、回、蒙古,抑或辽、吉、龙江、东三盟,传统婚俗大致都要经过一系列“繁而不冗”的程式。其中,尤其以汉族群众的婚娶仪轨最为考究。其中在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拜堂等环节,都因袭古来的传统,一丝不苟。婚俗中仪轨之考究、庄重,意在向新婚夫妇、姻亲眷属昭示婚事之庄重、庄严。稳定、和谐的个体家庭,既是一个家族血脉谱系不断承继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繁荣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慎重婚嫁,庄严婚俗,其中蕴藉的教育意义,重大且深刻。

2.尊师重道货币化趋势

近年来,受商品经济、功利主义、独生子女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东北农村中尊师重道的传统也发生了“异化”。尊师重道中本应具有的“情谊”、“恩义”,被厚度不等的“货币”置换。这种货币化的趋势,渐有愈限愈显、愈管愈惯、愈演愈烈的迹象和态势。这不但与东北文教的风俗相抵触,更与中国承继三千余年尊师重道的传统相悖离。近代以来,东北地区虽然文风不盛,但是依然大致承袭了中国古代尊师重道的传统。“尊师”与“孝亲”一样,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维系社会伦理、社会秩序健康运行的关键。因此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改变,经济建设如何开展,尊师重道一直在包括东北农村在内的全国范围内承袭延续。在尊师重道问题上,“束脩”酬谢,本无可厚非,但在当下已完全变质。“束脩”在传统社会,其意义或效用是多重的。首先,对于塾师教员来说,接受“束脩”,是获取酬劳的重要途径;其次,对于诸位家长而言,贡献“束脩”,是向肩负教养使命的塾师教员表达敬意的主要方式;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对各位学生而言,通过这次恭恭敬敬的酬师礼,他们接受的,是一场何谓“尊师重道”的人生教育。至于跪拜先师孔子像、祭拜孔庙文庙等,也是如此用意。但是,当下的东北农村,这些仪式、仪轨,或被省略、或被简略。最后剩下的,只有数量不等的“货币”。冰冷的钞票,承载不了师生之恩情。

3.东北民间信仰新变化

当前东北的民间信仰,既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理论问题。据笔者掌握的情况而言,东北农村已经出现了本土信仰弱化,外来宗教强化,“自觉信仰”让位于“自发组织”的态势。如果从宗教信仰自由的角度分析,信佛、信道、信萨满、信基督、信天主等等,但能求得内心的平静和谐,而且既不危害他人,也不危害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从文化多元性、文化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连续性的角度考量,任由个别外来信仰在外来干预(这里特指资金、物资、技术等)的支撑下,通过“自发”组织的方式,在东北乡村社会“自由”发展,这对于东北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而言,未必是一个“福音”。有学者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和个别领导干部,不愿意触碰诸如“家庭教会”等问题,这种现象极不正常。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当代东北农村信仰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

4.天人合一观念颠覆

在经济利益的巨大驱动下,东北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势头已经不可阻遏。数十年来,东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北的农业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东北农民在近乎“盲目”的利益诉求中,东北农业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敬天法祖、慎重农事等等优良传统,基本上被农药、机械等“现代农业”之利器,腐蚀、打磨殆尽。东北广大农村彻底颠覆传统农业文化的现实,充分印证了国内外学者经过深刻反思而得出的结论:农业“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断送可持续发展的明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有其选择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但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任由“现代农业”过度发展,而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和规范,必然导致这样的局面:民富庶,田贫瘠,有发展,无未来,小实惠,大损失。因此,颠覆传统农业“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鼓励、任由现代农业“过度”发展,未必是东北民众之福,但肯定是中国环境之祸。

5.东北“二人转”现象

经过多年的商业化运作,“二人转”俨然已成为东北农民娱乐的主要形式、东北农村娱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东北“二人转”在娱乐大众、繁荣文化等方面,曾经并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眼下流行的曲目而言,东北“二人转”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至少在反映的时代背景、题材类型等方面,尚未真正触及东北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实质。因此,对东北“二人转”的认识、评价,都要实事求是。东北“二人转”,不是东北农村传统文化的全部,也不是东北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包装等问题上,东北“二人转”尚有一段融合发展的道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