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北农村传统文化稀薄的主要原因

东北农村传统文化稀薄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受断裂式历史发展进程制约东北地区,如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因此,当代东北农村中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先天不足的严重缺陷。因此,探究当前东北农村传统文化发展问题,势必要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进行分析。十年后,数十年后,东北广大农村中,已经很难再嗅到纯正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1.受断裂式历史发展进程制约

东北地区,如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之后,又历经殷商、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日伪等数个历史阶段的锤炼。新中国建立后,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东北诸民族数次崛起并建立起民族政权。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元、满洲(满族)人建立的清。这些以东北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政权,或独霸一方,或一统华夏。不但对东北、甚至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都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东北农村,在上述政权的不断更替中,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变化。受政权更替的强烈影响,东北农村文化经历了数个“断裂式”发展的阶段。其中以金元之际、明清之际的两次政权更替,对其发展进程的影响最大。由于这两次战火,东北地区数十百年间集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多付之一炬。清政权建立后不久,又对东北地区实施“封禁”政策。期间,除了个别府、县及将军驻地,吉林、龙江等的绝大多数地区,最后一点“繁华”,都在奉行“封禁”的二百余年间,凋零落尽、重归草莽。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曾称之为“东北社会的间歇性”。如此概括,亦未尝不可。总之,在这样的“断裂式”或“间歇性”的发展中,东北农村中本就薄弱的传统文化,屡受冲击,屡遭困厄,数百年间,始终没有获得充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因此,当代东北农村中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先天不足的严重缺陷。

2.受近代移民浪潮的强烈冲击

人,是文化的参与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中最基本、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探究当前东北农村传统文化发展问题,势必要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进行分析。当前的东北农村,是典型的移民社会,这肇端于近代以来不断高涨的移民浪潮。东北广大农村中,真正意义上的“土著”居民寥寥无几。占人口绝对多数的,都是“闯关东”的后世子孙。清末以来,数百万移民,背井离乡,涌人东北。这股规模空前的移民浪潮,给东北带来的,不仅是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还有他们身心浸润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受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劳动力的文化素养、对迁居地的文化认同,都是非常有限的。加之清及民国政府的“不作为”、割据军阀和日伪当局的“乱作为”,新移民社会中,本就支离破碎的中国传统文化,经数十年颠簸后,基本消磨殆尽。以构筑社会秩序核心要素的乡党邻里、宗亲师友关系为例。这些来到东北逃荒、淘金、闯荡、创业的“关里”人,在疲于安身立命、耕耘收获的同时,非但没有意愿、没有能力,维系其与原籍的宗亲关系,就是在迁居地新结成的姻亲关系,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和维系,渐行渐远。这种两相疏离的代价,就是与传统文化的隔膜,甚至是隔断、隔绝。出现这样的局面,无论如何,都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有学者致力于探讨所谓的“近代以来的移民文化”。实际上,所谓的“移民文化”研究,与其说是研究“移民的文化内涵”,不如说是研究“移民与文化疏离的文化现象”。这种围绕着“文化疏离现象”的探讨,有助于理解当前东北的传统文化缘何会如此稀薄。

3.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裹挟

20世纪初年的“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兴起,并发展成为席卷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之狂飙,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偶然。在这场空前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上。从而将斗争的矛头,直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对当时、甚至当下的中国文化,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东北的广大农村也有如此境遇。受“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思潮的裹挟,敢于质疑一切旧传统、旧风俗,敢于与一切旧传统、旧风俗划清界限,毫无差别地反对旧家庭、旧伦理、旧道德,不仅仅是城里人的主张和实践,同时也是东北部分农民的谈资和时尚。思想解放是人性解放的根本和关键,但是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反传统”的“彻底”,与“思想解放”的“究竟”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内在的关联。早在“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之初,就有人提出过“穆姑娘”(MissMoral)的口号。“穆姑娘”口号的提出,其初衷,意在弥补新文化运动中“德先生”+“赛先生”理论之不足,意在救赎底线甚低的伦理革命、人性解放等主张。可惜,这种意在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张,未能形成气候。于是乎,这场明显“任性”的“思想”洗礼,强烈冲击了中国文化传统。维系中国社会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颜面扫地。数十年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革命”,又给奄奄一息的传统文化以致命一击。十年后,数十年后,东北广大农村中,已经很难再嗅到纯正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4.受当代西方异质文化的挤压

近年来,以基督教为代表和主体的西方宗教,开始在东北的广大农村传播,从而形成所谓的“家庭教会”。在东北农民的观念中,耶稣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神”,想必是有无上的神通。加之,本土的宗教信仰,要么不规范、不系统,没有固定的组织,没有成文的教义;要么是在“反封建”的运动中“声名狼藉”,荣光不再。在信仰缺失的状况下,选择信仰基督等外来宗教,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由于现实的原因,东北农村中究竟有多少基督信徒,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有研究者曾对吉林省桦甸市的一些乡村开展实地调研,结果在走访中发现,在只有40余户人口的某村,不到5年内,就已发展了14户、20余名基督信徒。这样的传播速度,是不容轻觑的。由于基督信徒,都有传教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不难想象,如果不加以规范和控制,基督教及其代表的西方文化,终究有一天会在东北地区形成“燎原”之势。有人指出,基督教强调信仰的唯一性,因此往往将其他神祇,都贬斥为魔鬼。这样看来,基督教在东北农村的广泛传播,必将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基督教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冲击和挑战。有调查表明,基督信徒在调解村民家内矛盾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定性为“天主与魔鬼”之间的“感化与被感化”。这种处置方式,固然也能暂时收到息事宁人的效果。但是,维系中华民族数千年之久的“孝亲”观念,自此也被置换成“天主对魔鬼的爱”。东北农村中的“人伦关系”一旦被“诸神之争”普遍置换,其深远影响,想必已经超出“文化研究”所能讨论的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