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文化传播体系,增强沈阳文化的影响力

构建文化传播体系,增强沈阳文化的影响力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传播力是指实现文化信息有效传播的能力。文化传播力反映文化生产力,决定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构成元素。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努力形成与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成为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文化传播力是指实现文化信息有效传播的能力。文化传播力反映文化生产力,决定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构成元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近些年来,沈阳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传播力明显提升。但是,与沈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与沈阳市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相比,沈阳市的文化传播能力还不相适应、存在差距。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努力形成与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成为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提升文化传播力的理性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已经对社会生活形成了全方位的覆盖,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辐射作用,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断融合发展的新时期,研究探讨提升沈阳文化传播力,必须对其重要性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提升文化传播力就是打造城市驱动力。文化既是一个城市的凝聚力、民众的向心力和事业的创造力,也是经济的驱动力和支撑力。文化是发动机,文化愈深厚,动力愈充足,发展愈持久;文化传播是动力传动,传输越持续,控制越迅速,驱动越有力。文化传播力是原动力、文化传播力是传承力,文化传播力是驱动力。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崛起,则城市崛起。近年来,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2010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37亿元,占深圳市GDP的比重为6.7%。这其中,文化传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沈阳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需要好好进行盘点、盘活,扩大其传播,释放其能量,彰显其魅力,从而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发展驱动力。

提升文化传播力就是扩大城市影响力。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准确反映城市的灵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因此,传播最终以影响力作为判断。文化发展的再好,传播的途径狭窄,文化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历史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四大发明走向世界,都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史上的壮丽篇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取得巨大成功,是中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新的里程碑。通过成功举办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沈阳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世界也重新发现了沈阳。传播好,大有益,互借鉴,相学习。现阶段的文化传播主要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为主渠道。报纸的质量、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互联网的点击率,决定着这些文化传播样式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文化传播力的程度,决定着城市影响力的大小。

提升文化传播力就是释放城市生产力。文化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既是无形的影响力,又是有形的生产力;既可以发挥出比货币更强的渗透力,又可以产生出比资本更高的利润率。文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是生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最终目的是要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是说要让文化产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传播到人们的心坎上去。这个传播力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经济繁荣,文化就会更快地向那里转移”。在美国,电影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现已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0%;在日本,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汽车产业,动画产品出口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在韩国,影视、游戏等产业从无到有,文化产品出口利润率高达35%。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文化及其产业在全球的传播。

提升文化传播力就是增强城市竞争力。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教育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等共同构成的。文化传播力代表和反映着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谁占据了文化传播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当下,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日益决定着其产品的竞争力。例如,国外一些高档品牌,价格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之所以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关键就是文化含量重,品牌的知名度高。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继联合推出500余集电视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之后,2009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投资600多万元的动漫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创造了900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成为牛年当之无愧的最“牛”动画大片。因此,文化传播力的提高,不仅仅能实现文化自身的发展,而且能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提升沈阳文化传播力的基本方略

方略即方针和策略。方略指引方向,明示路径,决定成败。文化要实现“以文育人”,必须以文化传播为传承载体。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播水平,一方面在于传播什么,怎样传播,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方略统领传播。提升沈阳文化传播力,应该把握以下基本方略:

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性。历史、传统和民俗等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基础资源,但又必须与时俱进。它需要运用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的策略和技巧,以达到消除文化差异、增进了解、相互适应的传播效果。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为日本动漫最大的出口市场。一项对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青年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8.8%的人表示看过日本动漫,其中51.3%看过超过10部。日本动漫在中国风靡的几十年,可以看作是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日本巧妙运用了中日在语言文化的接近性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对日本的影响,如中国饮食文化元素、建筑文化元素、服饰文化元素以及中国功夫、中国图腾龙等。沈阳是全国动漫基地,在制作动漫产品的时候要很好的理解和发挥这种文化接近性的优势,用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自觉,赋予沈阳历史文化资源鲜明的时代气息,使沈阳文化传播焕发生机、永葆活力。

把握机遇和挑战的推动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包括文化发展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面临机遇,创新最关键,面对挑战,信心更重要。我们应进一步树立文化传播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品牌意识,化挑战为动力,抢抓机遇,提升文化传播的创新能力,精心构建沈阳文化传播体系,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新跨越。作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性改革试点城市和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着力抢抓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实现并提高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0年,沈阳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240亿元,占GDP值高达4.64%,位列全省之首。目前,沈阳文化产业正在推动一场以产业集群化为目标的深远变革,并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点子,落实在载体和产业链上。通过立足地域产业优势,明晰产业定位,吸引资源集聚,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深度整合资源,拉动相关产业与周边区域的发展。

发挥政府和市场的积极性。提升沈阳文化传播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在规划、设计、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统筹,以凝聚各方力量、提高整体传播效果。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传播领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运用规划、财政、金融、价格等行政手段,在财税优惠政策、投资引导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人才培养计划、国际营销措施等方面,对文化传播领域的发展进行组织协调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的作用,使文化传播充分获得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有效降低文化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推进文化传播手段、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使资源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突出的部门和产品倾斜,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文化传播的竞争优势。

(3)提升沈阳文化传播力的根本措施

当前,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比,沈阳市的文化传播力还较弱。主要表现在:传播平台和知名品牌缺乏,传播内容贴近市场不够,传播方式亟待整合,传播人才队伍素质偏低。因此,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传播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沈阳文化,提升沈阳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彰显文化传播战略的国际化。有专家指出,发达国家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可能会出现把文化产业制造中心甚至是研发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情况。沈阳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提升文化传播的国际化水平。要树立文化传播全球化战略思维,学会“中国元素、国际表达”。改革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作手段,改变内宣化、功利化的狭窄倾向,按照大开放大外宣的要求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拓展国际传播网络。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走出去”和“请进来”。要加强文化传播战略体系建设,把文化传播纳入文化发展战略,以文化传播能力的提高带动城市软实力的战略性提升。塑造文化国际品牌,吸纳百家之长,不断增强沈阳本土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体现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城市文化品牌。大力加强文化传播国际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知识、精通涉外业务的文化传播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韩国影视剧《大长今》不仅带来了强大的收视率,还传播了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了国家的品牌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十一五”时期,沈阳由“东西南北”空间布局形成的4个文化产业基地,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逐步增强,初步形成了四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期间,沈阳要加速完成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链延伸战略、品牌提升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全球扩张战略;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要依托东部棋盘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开发集旅游文化、创意设计、数字动漫、影视传媒、会议会展、物联网于一体的创意产业群项目;要立足南部浑南动漫产业集聚区,将沈阳打造成中国“动漫之都”;要加快建设西部胡台包装印刷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北方包装印刷产业重点区;要围绕沈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沈阳(法库)陶瓷文化产业园、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做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提升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一个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够广为流传。在传播手段上,要高效率地采用新技术,电视、网站、手机、户外视频等所有可能的现代化传播媒介,进行点对点、多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的放射性传播,通过加强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间的多媒体互动融合,构建起传输更加快捷、覆盖更加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在传播方式上,要选择文化受众群体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大力拓展现代传播渠道,不断提高文化传播的覆盖力、穿透力。要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围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和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产业,制定一系列扶持、保障措施,不断开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推动文化传播在创新中发展。

实现文化传播效应的最优化。深入研究传播主体、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和规律,提高文化传播体系的运营效率。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文化团体和个人的文化传播主体的作用。在发展和运用好传统主流媒体的同时,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合作、节目交换、引进国内外人才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新媒体,占据发展先进传播力的制高点。继续推动政府间文化交流活动,把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国内外文化贸易结合起来,把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交易平台,培育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充分认识文化内容是决定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用好用足沈阳文化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能力优势的转换。研究受众群体的文化心理,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的文化传播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发挥整合与重构的优势,吸收、借鉴和融合外来优秀文化因素,形成互动、互渗和互补的文化传播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