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_公共管理简明读本(三)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人在行为上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个体行为受一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个性心理因素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能力、气质、性格等。至于角色知觉,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角色及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认识。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三)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人在行为上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个体行为受一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个性心理因素

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能力、气质、性格等。

1.能力。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是个体“掌握和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的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2]。要准确把握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包括活动的速度、水平和成果的质量等的心理条件。譬如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判断力、想像力、概括力都可以称之为能力。

其次,单一的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实际上,任何一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多种能力因素的组合。这种组合,我们往往称之为才能。比方说,一个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往往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果断的判断力、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相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的超常水平,我们称之为天才。天才是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组合。

再次,能力与素质、知识、技能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人的体能和神经系统的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并非绝对的更非充分条件。知识日益成为一个人的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只有当知识能够被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时,它才能转化为能力。

2.气质。气质通常又可称之为性情,它是一个人在他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进行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关于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首先,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气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气质与人的社会成就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据研究,普希金有明显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有多血质的特征,而果戈理有抑郁质的特征。然而,他们都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一个具有某类气质的人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能否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自己的气质特征。

其次,尽管气质本身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由于人的神经类型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气质也可以变化与发展;同时,又要注意人的神经类型的可塑性还是具有一定限度的。

3.性格。著名性格理论家萨而瓦托·马迪认为,“性格是一组稳定的特点与倾向,它们决定人们的心理行为(思想、情感与行动)的相同与差异之处,它们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并且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时社会与生物学诸压力的唯一产物。[3]”我国心理学者普遍认为,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性格的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首先,性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是个体经过长时间的社会认知与实践,积淀而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性格是一成不变的。

其次,相对于一个人的能力和气质而言,性格直接表明了个体为人处事的态度,具有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因此一直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

最后,性格不仅包括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对待现实的观念和情感态度,还指一个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即不仅是观念性的,也是实践性的。

社会心理因素

1.社会知觉。是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Bruner)在知觉研究中首次提出的,该概念之产生,主要是为了表明知觉过程中群体的社会决定性,也就是说,知觉不仅仅只决定于客体本身,而且还受到知觉主体的目的、态度、价值观以及过去经验的制约。因此,“社会知觉”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人对社会客体以及社会客体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整体感知和认识,既包括了对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同时还包括了对人的个性特点以及人的行为的判断和理解。

社会知觉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四类:他人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所谓他人知觉是根据他人的言谈、行为、表情、仪表风度等,对其内在的动机、意图、观念、信仰、品格、性格、能力以至人生观、世界观的认知。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和组织成员的角色、品质、为人等方面的认识。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个体作为一个社会和组织成员的角色、品质、为人等方面的认识。人际知觉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和对他人行为方式的知觉。至于角色知觉,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角色及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认识。对管理者而言,他人知觉的存在可以做到“知人善任”。自我知觉帮助组织成员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至于角色知觉的意义在于帮助管理人员通过一定的方式,加强员工的角色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每一角色的作用,以确保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它不仅决定着个体追求的目标,而且制约着个体的是非判断。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对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在心目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在同一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比如在同一组织里,有人对地位看得很重,有人则看重金钱,还有人注重工作成就,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所致。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强烈的引导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人们行为的动机受到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认为是可取的需要,才能转化为行为的动机,其价值越大,动机则越强烈,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比如有的人注重工作成就,有的人注重金钱报酬,而有的人则注重权力和地位。由于他们的价值判断不同,行为动机也就不同,进而行为指向也有所不同。价值观在其中起到了导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