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假设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假设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3.2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假设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性善则是人为的。完全由于不忍人之心而然。其极归于天人合一,以自然为中心。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Z理论”。而到了清代王夫之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学说,即人的本性不是天生而成的,是在新故相推的环境中变化发展的。

3.3.2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假设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讨论了两千多年。中国人两千多年来读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学生孟子提出来的;而“性本恶”出自荀子的《性恶篇》。

荀子的性恶说。荀子在性恶篇劈头就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这里“伪”即“为”字之意。就是说:人性本是恶的,但其所以善是人为的。他认为人顺本性去做,一定闹出乱子来,必须靠教育礼法来裁制及诱导才不致为恶。譬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是本性。欲做到“饥见长而不敢先食;劳而不敢求息”,则完全依赖后天教育之功,并非本性所能。总之,天生成的便是“性”属恶;人力做的便是“伪”,才能善。虽然他认为人性完全是恶的,但断言“涂之人可以为禹”。即一个平常人,也可成为圣人。可见人有为善的可能,看重学习之功,仍有善端。荀况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性善则是人为的。人的本性就是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是人的性情。荀子的这种性恶论就是西方行为科学的“X理论”。

孟子的性善说。孟子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可见人性皆善。他又举例证明人性之善,譬如见孺子将入于井,无论何人,必立即趋而救之。其所以去救,“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完全由于不忍人之心而然。他从心理上建立性善之论据,以为人有仁义礼智是基于心,良能不学而能,良知不虑而知,理义为人心之所同然。他对恶之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由这些话可知,自然状态未能证明人性之本善,适正于环境之不良;而善性存于心,往往受环境的影响,把原来的善端压抑丧失了,以致成为恶人。所谓恶人,并非本来就恶,一样可以为善。但孟子之主张,人性若不靠后天力量的改进,就无法自立为善,即使有善,亦无以发挥,是其缺憾。孟轲在《孟子·告子上》中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后人编的《三字经》中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孟子的这种性善论就是“Y理论”。

老庄的自然主义说。老庄崇自然不以善恶言性,其自然主义说有二意义:一为泛神论的意义,老子说:“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自然为极,而无高居于其上者,以自然为第一原理。庄子亦谓:“道无所不在通天下一气耳。”所以老庄言天言道言自然,皆以其为遍于万物,是为泛神之说。二为放任说的意义,老庄崇自然,极于放任,不加干涉。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一切皆以自然为本旨。庄子亦说:“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此皆放任自然,不加人事。其极归于天人合一,以自然为中心。老庄有同样的毛病,根本未提性字,既不敢承认人性为恶,亦不敢承认人性为善,但仅主张无情无欲以免危害天性。其崇尚自然,实过于消极无为。

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Z理论”。而到了清代王夫之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学说,即人的本性不是天生而成的,是在新故相推的环境中变化发展的。他根据环境影响人的本性的理论,认为要教育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必须从改造现实环境入手,做好“适其性”的工作。王夫子的观点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