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熟练掌握通货膨胀含义及衡量指标、发生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治理,了解菲利普斯曲线。国民党统治区延续12年的通货膨胀,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熟练掌握通货膨胀含义及衡量指标、发生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治理,了解菲利普斯曲线。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失业现象和物价趋势。

导入案例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为国民党政府推行通货膨胀政策铺平了道路。由于国民党政府过分依赖增发货币来为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融资,在从1935年法币开始走上中国历史舞台至1949年的短短十几年间,法币经历了一个持续而且不断加速的贬值,最后完全形同废纸。且看100元法币购买力:1937年可买大牛两头;1941年可买猪一头;1945年可买鱼一条;1946年可买鸡蛋一个;1947年可买油条1/5根;1948年可买大米两粒;其贬值速度简直超乎人们的想象。国民党统治区延续12年的通货膨胀,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在通货膨胀下,物价不断上涨,而工资的提高却极其缓慢,按货币计算的名义工资虽有所增加,而实际工资则大幅度下降,工人、职员、知识分子的生活日益贫困。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的顽症,任何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无法避免,失业和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总收入下降和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本案例即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各种经济政策主要被用来设计对付这两种经济现象,因此失业与通货膨胀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介绍经济学有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理论。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的含义

1.失业的定义及衡量

失业这一概念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想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即指劳动的完全闲置状态。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存在失业问题。有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没有职业,但自身也不想就业的人,不称为失业者。对失业的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往往有所不同。在美国,失业者是指那些失去工作,而且属于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者:①寻找工作达四周的人。②暂时被解雇正在等待恢复工作的人。③正等待在四周之内到新工作岗位报到的人。

2.失业的种类

一般地说,失业按其形成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和现行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范围。

(2)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性质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的供给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备,厂商找到所需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

(3)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的生产具有受季节变化影响而引起的失业,比如农业工人在收获期充分就业,但一年中却有几个月无事可做,其他如建筑业、捕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也都如此。

自愿失业与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自愿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不矛盾。

(4)非自愿失业或需求不足失业。非自愿失业的概念是凯恩斯提出来的。它是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率与现行的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一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太低,不能为每一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即想就业的人数超过了以现行工资率为基础的职位空缺,由此而产生的失业即为非自愿失业或需求不足型失业。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经济循环失业,即因为经济周期运行在衰退与萧条阶段因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二是增长不足型失业,是指因为需求的增长速度慢于劳动的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而产生的失业。

(5)结构性失业与就业低下。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就业低下是指大批熟练工人必须从事低于本身能力的工作。大批非熟练工人必须从事报酬低于贫困线的工作,大批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必须从事几乎无须受教育的工作。

除了这几种主要失业类型外,经济学中常说的失业类型还包括隐藏性失业,所谓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产出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人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隐藏性失业。

3.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本意是指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已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经济状态。但两方经济学中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作用,他们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人和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他们推论只要人有了工作,也就意味着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就业是指想要工作的劳动者,都没有多大困难地找到按现行货币工资率付酬的一种经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概念必须排除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和季节性失业,因为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存在的。因此,充分就业并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在美国4%的失业率一般是作为临时性失业的正常比率,也是对充分就业来说可以容忍的最高失业水平。

二、失业理论

1.传统经济学的失业理论

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解决各种矛盾,因此,经济社会中不存在失业,充分就业是一个始终存在的倾向。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认为商品的买卖,实际上只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只是在瞬间起到媒介作用。因此,产品总是用产品来购买的,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就是卖,卖就是买,买卖是完全统一的,商品的供给会为自己制造需求,社会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然是相等的。这样,资本主义社会就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是假定人们出售商品后,立即购买商品,如果人们出售商品后并不立即把全部收入消费掉,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可以通过利息率的调整来实现。他们认为储蓄代表货币资本的供给,投资代表对资本的需求,利息率的调节作用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以储蓄永远等于投资。具体来说,当货币资本的供给(储蓄)大于对货币资本的需求(投资)时,利息率会下降;反之,当货币资本的供给小于对货币资本的需求时,利息率就会上升。利息率的这种自动调节作用最终使储蓄等于投资,从而失业不会发生。

2.现代失业理论: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现代经济学的失业理论称为有效需求不足失业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失业理论,它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是有效需求理论。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说明失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社会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完全接受了传统经济学关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理论,但是他认为西方各国除了这种“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自愿失业”。凯恩斯认为这种非自愿失业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是指全体厂商雇用一定量的工人进行生产时所要求得到的产品总量的最低限度卖价。总需求价格是全体厂商雇用一定量的工人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导致经常存在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形成失业。

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即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结果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所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是指资本家增加一笔投资时预期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是由成本(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凯恩斯认为,一方面由于增添的资本设备的成本(供给价格)将随着投资的增加而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设备预期的收益将下降,从而随着投资增加,预期利润率下降,对投资的吸引力减少,投资者对未来也将失去信心,这就引起对投资品需求的不足,即投资不足。

灵活偏好又称为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财富的愿望。人们之所以希望以货币形式经常保持一部分财富在手中,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支出,或是为了应付意外突发事件的支出,或是为了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利息就是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放弃这种流动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是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货币的供给数量是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的,货币的需求决定于人们的灵活偏好。

综上所述,凯恩斯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上述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导致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不足,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是不足的,失业的存在便是必然的。

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是失业产生的根源,因此,凯恩斯认为,只要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就可能消除失业,实现充分就业。他提出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刺激私人投资,为个人消费的扩大创造条件。第二,促进国家投资。主张国家调节利息率和实行“可控制的通货膨胀”,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以促进生产的扩大和商品供给的增加,还强调扩大军事开支对增加国家投资、减少失业所起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及其度量

通货膨胀是货币理论中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已成为普遍的国际性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是居民手中持有的货币财富的贬值。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和收入(主要是财富)再分配效应,这种再分配效应,主要是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富再分配,是债权人财富向债务人的转移。考察通货膨胀问题,必先弄清通货膨胀的定义。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

(1)“货币派”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普通上升,而且这种上升是由于货币过度供应引起的。即“过度的货币追逐相对不足的商品和劳务”。

(2)“物价派”观点。主张用一般物价水平或总价格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当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引起的有效需求的增加已没有增加产量和就业的作用,物价便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作同比例的上涨。

以上观点都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通货膨胀的内涵。为从经济现象上方便观察,我们把通货膨胀的定义归纳为:通货膨胀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现象,要注意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前提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在足值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货币过多、物价上涨的现象。因为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它可以通过自身数量的变动,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控制物价上涨,使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而现代信用货币没有这种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它的充分条件是货币发行过多,必要条件是物价上涨。

第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纸币贬值,一般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但我们不能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还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所致。通货膨胀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总的物价水平的上涨;局部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必须广泛地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内,并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品价格上涨表现出不均衡性:紧俏商品价格上涨快于一般商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快于非生活必需品;垄断产品价格上涨快于非垄断商品;工业品的价格上涨快于农产品;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快于出口商品;货币集中投放地区商品价格上涨快于其他地区。

第三,通货膨胀中物价上涨的特征。在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而不是偶然的、一次性的、暂时性上涨。换言之,在真正的通货膨胀过程中,个别物价虽有升降,但一般物价则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第四,关于物价上涨与货币发行速度问题。通货膨胀初期,物价上涨速度慢于货币发行速度,物价刚开始上涨,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物价的暂时波动,一般会等待价格回落后再购买商品,而暂时将货币储存,其结果必然造成市场上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导致对流通中必要的货币需求量增多,从而增加货币发行;通货膨胀中期,物价上涨速度与货币发行速度互相接近,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物价上涨速度逐渐加快,人们认识到物价上涨可能遭受货币贬值的损失,纷纷抛出手中的货币,购买商品以保值,其结果造成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相对过多;通货膨胀后期,物价上涨速度快于货币发行速度,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之后,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不相适应,这时又增加货币发行,更使物价急剧上涨。因此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上涨与货币发行速度螺旋上升。

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两个阶段中,通货膨胀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货膨胀预期是指人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感受,预测通货膨胀即将发生或将继续发展,这种预测决定人们的经济行为。通货膨胀预期心理往往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速度与幅度。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与存在,导致投资者不愿持有货币,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导致企业囤积商品,减少对商品的供应,扩大供求矛盾;导致企业提前涨价,推动物价迅速上涨。因此,通货膨胀会导致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又会加速通货膨胀的发展。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总水平上涨,因此通过计量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就可以大致测定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都用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物价指数是报告期商品价格与基期商品价格的比率,用以说明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动。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价指数。

1.批发物价指数

又称生产价格指数(PPI),是根据大宗商品,包括最终商品、中间产品及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以批发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其优点是对商品流通比较敏感,批发价格是在商品进入零售,形成零售价格之前,由中间商或批发企业所订,其水平决定于出厂价格或收购价格,对零售价格有决定性影响。这种指数局限性在于统计范围狭窄,它能够反映商品流通的物价变化情况,但不能反映劳务价格情况。由于批发价格的变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在用批发物价指数来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时,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的现象。

2.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开支编制,它包括所有消费商品和劳务(包括耐用消费品),中国从1984年开始编制消费物价指数。许多国家根据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特点,进一步编制出不同阶层的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能够衡量消费者一定时期内生产费用上升或下降的程度,能够反映消费者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因为消费物价指数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并且消费物价的变动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在度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时候,这个指数在检验通货膨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这是涵盖范围较宽的指数,它的定义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实际上就是名义GNP与实际GNP的比值。该指数包括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最广泛,与GNP核算范围相对应,不仅包括全部物质产品和涵盖计入GNP的全部服务产品,也包括进出口商品。理论上,它能最全面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这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优点所在;其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公布频率不如消费物价指数快。多数国家通常为每年一次,即使在国民收入统计制度最完善的国家,目前也只能做到每季度一次,所以不能迅速地表达通货膨胀的程度和动向。

以上三种指数,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较为适当,因此也最普遍地被采用为度量通货膨胀的尺度。但这两个指数也并非是最正确的尺度,因为两者都不同程度地遗漏了一些资产的价格。两种指数都只计算当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并未计算以前生产的实质资产及金融资产,如房地产、古董、名书字画、金银宝石、股票债券等价格的变动,因此不能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特别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些资产已深入人们生活。实际上,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出于保值需要,往往将货币转化为其他资产,从而导致上述实质性资产及金融资产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成若干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分为温和型通货膨胀、严重型通货膨胀和恶性型通货膨胀

温和型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按照不太大的幅度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温和型通货膨胀发展缓慢,短期内不易察觉,但持续时间很长,通货膨胀率通常在2%~5%之间。事实上,这一界限正在不断提高。现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下即可认为是温和的通货膨胀。

严重型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按照相当大的幅度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上涨在10%以上,达到两位数水平,其程度介于温和型和恶性型之间。随着人们预期心理的加强,纷纷抢购商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从而使通货膨胀更为加剧。

恶性型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价格飞速上涨,物价无法控制,货币贬值严重,经济活动紊乱,最后导致整个货币制度、价格体系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完全崩溃。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界定,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的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平衡趋势的通货膨胀循环”。

按国际标准,恶性通货膨胀具有四项特征:公众不愿持有现金,宁可把金钱投放在外国货币或非货币资产上;公众利用外国货币,结算自己本国货币的资产;信贷是按借款期内的消费力损耗计算,即使该时期不长;利率、工资、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而3年累积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在日常生活中,公众能轻易感受得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一些知名例子中,德国20世纪20年代初的物价,曾在每49小时增加一倍;40年代初的希腊被德国占领时,物价每28小时上升一倍;匈牙利战后曾每15小时增加一倍,这种极端例子一般在战时发生,但近数十年亦时有出现: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前南斯拉夫的通货膨胀就曾每16小时增加一倍;乌克兰、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亦在80年代或90年代面对严重通货膨胀。最近期的例子为津巴布韦,据津巴布韦统计局公布,2007年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是66212%。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隐蔽型通货膨胀和公开型通货膨胀

所谓隐蔽型通货膨胀,又称为抑制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市场商品的价格受到管制的情况下,货币工资水平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的一种情况。在管制物价的前提下,市场机制作用不完全,物价由国家限定在一定的水平,这时职工工资或收入水平一般难以下降,社会需求压力过大,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供不应求,其结果是商品的黑市价格与官方价格有较大差异,货币流通速度可能减慢,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也明显下降。政府一旦放松管制,商品价格将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必然公开化。这种通货膨胀一般发生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

公开型通货膨胀,也称为显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的通货膨胀。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或对物价的管制比较少的国家,商品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市场商品供求对比关系的变动必然引起物价水平的波动,过度的需求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市场经济属于开放型经济,这种通货膨胀称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它一般用物价指数的变动来衡量。

3.按通货膨胀预期,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

预期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在市场上,人们已经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存在,因此,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都要将未来的通货膨胀率计算在内,从而无形中加重了市场的通货膨胀压力,引起物价的进一步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主要归因于一种心理作用,虽然看到了心理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根据却不是现实经济运行的结果。因此,很难解释通货膨胀产生的真正原因。

没有被经济主体预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物价上升,即为非预期通货膨胀。

4.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等

关于这种分类及其理论在下面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部分详细介绍。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也是相互交错、共同作用,最终导致通货膨胀,下面介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1.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1)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一国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主要有:

第一,动用历年结余。动用历年结余就是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收大于支形成的结余来弥补财政赤字。财政出现结余,说明一部分财政收入没有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在我国,由于实行银行代理金库制,因此,这部分结余从银行账户上看,表现为财政性存款的增加。当动用财政结余时,就表现为银行存款的减少。因此,只要结余是真实的结余,动用结余是不会存在财政向银行透支的问题。但是,财政结余已构成银行的信贷资金的一项来源,随着生产的发展而用于信贷支出。财政动用结余,就意味着信贷资金来源的减少,如果银行的准备金不足,又不能及时通过适当的收缩信用规模来保证财政提款,就有可能导致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因此,财政动用上年结余,必须协调好与银行的关系,搞好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平衡。

第二,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包括开征新税种﹑扩大税基和提高税率。但这些都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稳定可靠的方法。首先,由于税收法律的规定性,决定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增加税收,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这使增加税收的时间成本增大,难解政府的燃眉之急。其次,由于增加税收必定加重负担,减少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所以,纳税人对税收的增减变化是极为敏感的,这就使得政府依靠增税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意图往往受到很大的阻力,从而使增税可能议而不决。最后,拉弗曲线表明增税是受到限制的,不可能无限地增加,超过了纳税人的承受能力,必将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三,增发货币或向中央银行贷款。增发货币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方法,至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采用这种方法。但是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将带来恶性后果。因此,用增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而直接向中央银行贷款将造成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从而直接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第四,发行公债。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这是因为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行公债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购买者都有好处,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也最易于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但是政府发行公债对经济并不是没有影响的,发行公债也有两种结果:一是向中央银行和公众推销,中央银行购买的公债在公债发行总额中占的比重往往很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的增加;二是以公债为抵押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对政府发放贷款,易形成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的财政收入或支出,变相增加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以这些存款为基础,向公众和工商企业发放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货币数倍增加,最终导致货币供应总量增加。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会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因此,政府以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并不意味着一国经济由此而避免了通货膨胀压力。

(2)信用膨胀。信用膨胀是由于信用扩张所提供的通货供应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通货需要量,造成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所谓通货,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各种票据,它们作为支付手段、购买手段或流通手段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放到市场上去的,起到了货币的作用。因此,过度的信用扩张,必然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信用膨胀通常指银行信用膨胀,因为商业信用膨胀、消费信用膨胀或国家信用膨胀,最终都表现为银行信用膨胀。就银行本身的作用机制而言,它之所以有可能过多地发放贷款,形成信用膨胀,主要是靠派生出来的存款的增长来自动平衡信贷收支;发行银行即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取得信贷收支平衡。国家信用、商业信用往往使银行信用膨胀得更加剧烈。当各种信用规模的扩大,超过了流通的需要,使货币供应量超过必要量时,通货膨胀就必然出现。信用膨胀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其一个重要根源是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各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都存在信用膨胀现象。

(3)国际传递。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国际上一些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国际传散的主要途径如下:

价格途径。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价格存在差异,价格较低的国家尽量出口商品,向价格较高的国家出售。价格较低的国家因出口量增长,导致国内市场供应减少,价格上升;而价格较高的国家因进口商品增多,又导致国内该种产品价格下降。

需求途径。出口商品的国家由于出口增加,需求增加,刺激国内生产,当生产量不能再增加时,同样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物价上涨。例如,国际大米价格受需求影响表现强劲,主要出口国供应吃紧控制出口,而进口国增加进口,2008年以来呈持续大幅上涨态势,创下了34年来的最高水平。由于多个亚洲国家减少了大米出口量,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1000美元,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主要大米生产国实施出口限制导致了米价的迅速上扬。国际粮价的“大步前进”,带动了国内粮价“小步慢跑”。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1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的价格分别上升98.2%、24.6%、79.1%和20.2%,而同期的我国粮价只上涨了5.7%,内外价差很大,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不小的困难,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收支途径。当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增多,为了收兑外汇,向市场投放大量本国货币,造成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成因之一。在我国,经济外向型程度大幅提高,外汇储备较快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国际收支顺差迫使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推动了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之一。

2.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1)需求拉上说。这种学说认为通货膨胀是因为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而引起的。一般把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的是在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如生产资源和要素已接近充分就业,或达到充分就业,商品供给和劳务供给的增长受到了限制,或没能随有效需求的增长而相对地增长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或者说,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超过了按现行价格的供给的增长,使太多的货币去追求太少的商品和劳务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这种理论以凯恩斯为典型,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这一理论。

根据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自发性需求拉上型,其总需求的增加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由于预期的成本增加。②诱发性需求拉上型,主要是由于成本增加而诱发了总需求的增加。③被动性需求拉上型,由于政府增加支出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说。和需求拉上型相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非货币因素引发的,根源在于总供给方面。所谓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在当代世界各国,存在各种强大的、对市场价格具有操纵力量的利益集团。例如,组织严密的工会、人为控制物价的卡特尔,以及具有不同程度垄断性质的大企业,它们可以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或不顾总需求趋势如何的情况下,独立地以人为的方式提高供应价格。这种价格变动,由于并非源自需求增加,所以短期内必然引起价格上涨。

成本推动说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方面产品成本的上升。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①工资与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的增长引起成本的增加,商品价格上涨;物价上涨后,消费增大,要求工资再一次增长,生产成本继续提高,物价继续上涨,如此循环造成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②垄断商品的价格垄断。当垄断企业操纵某些垄断产品及其价格后,往往造成以该产品为原材料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带动了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③追求高额利润。其前提条件是存在着商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没有哪一方能任意操纵价格。但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卖主就有可能操纵,使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以赚取高额利润,如果这种行为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总之,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产品成本的增加,企业在保证既得利润率的前提下,必然提高产品价格,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由于存在通货预期,必然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无论是工资推进、价格垄断还是追求高额利润,目的都在于解释: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也会产生物价上涨。所以,总需求给定是假设前提。既然存在这样的前提,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下降,相应的必然是就业率的降低。因而这种条件下的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主要为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所倡导。他们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了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失业增加与物价上升同时并存的新现象。

(3)部门结构说。这种观点认为: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化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部分结构不适应变化了的需求结构而引起的。这类通货膨胀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它可以分为以下四种:①需求移动型: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于是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涨,而需求减少了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因此,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②部门差异型:即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是不同的,但两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却趋向同一,加之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就引起了物价的全面上涨。③二元经济结构型通货膨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在农业生产结构僵化,农产品供给弹性不足,资本短缺,需求结构变化迅速,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低和货币化程度低等结构因素的制约下,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通过赤字预算,多发货币来积累资金,从而会带动物价全面上涨。④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其依据是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的“小国开放模型”。这里的“小国”不是针对国土和人口而言的,而是指该国在世界市场上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能决定商品的国际价格。对于北欧一些开放经济的小国来说,经济结构可分为两个部门:一是“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制造加工业等;二是“非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服务业等。而在世界市场上,小国大多是价格接受者,这样世界通货膨胀就会通过国际贸易等渠道传递到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使它的通货膨胀率向世界通货膨胀率看齐。一旦小国开放经济部门的价格和工资上涨后,又会带动非开放经济部门的价格和工资上涨,这就导致了小国全面的通货膨胀。这是一种国际输入型的通货膨胀。

(4)混合类型说。现实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即所谓的“拉中有推,推中有拉”。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增加时,物价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应提高,必然会使总供给减少,为保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政府不得不增加支出,总需求再次增加,从而形成由需求冲击开始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与其相类似的也可能发生由供给冲击开始的通货膨胀。当发生一次性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时,如果需求并不增加,通货膨胀则不会持久。但如果供给的减少导致政府为避免经济下降和失业增加而扩大需求,则必然发生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案例研究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而已探明的原油只占世界储量的2.2%,石油的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均值的8%。过去10年中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年进口石油超过1亿吨,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有可能形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吗?如果形成了,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飙涨,7月,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曾一度暴涨至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位。油价上涨,不仅对工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直接作用,还导致油品消费群体的生活成本增加;提高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控制的难度;使粮食转化为生物能源的冲动加剧,从而更加收紧粮食供应,激发食品价格上升。因为石油是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石油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厂商生产成本的上升,极有可能演变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即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的“大滞胀”,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油价的大幅上升。对策有三条:一是增加石油供应,可以通过扩大进口或是增加国内石油勘探、生产的规模;二是节约石油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三是尽可能寻找到替代品。

第三节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西方经济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曾就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形成三种观点:即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三种观点

(1)通货膨胀促进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其理由是:首先,当政府财政资金匮乏时,常常借助于向中央银行借款以解决财政开支,若政府将膨胀性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只要私人投资不降低或者降低幅度低于政府投资,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水平,促进实际增长。其次,由于人们通货膨胀的预期调整比较缓慢,会使名义工资的变动滞后于价格的变动,这样通过转移分配,从而增加高收入阶层的储蓄。由于通货膨胀提高了盈利率,因而还会扩大私人投资。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高收入阶层的储蓄总额增加,转化为投资,导致实质经济增长。这样,一方面增加政府投资,一方面刺激私人投资,无疑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通货膨胀促退论。这种观点认为持续通货膨胀会通过降低效率的效应阻碍经济增长,并且带来严重的危害,如物价上涨,社会政治动荡和人心不安等,最严重的后果是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具体来讲就是:

第一,通货膨胀降低储蓄。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削弱了人们的储蓄能力,造成本币贬值和储蓄的实际收益下降,使人们对储蓄和未来收益产生悲观预期,为避免将来物价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们的储蓄意愿降低,即期消费增加,致使人们的储蓄率下降,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降低。

第二,通货膨胀降低投资。首先,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从事生产和投资的风险较大,而相比之下,进行投机却有利可图。其次,投资者是根据投资收益预期而从事投资的,在通货膨胀环境中,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去了所有的调节功能,投资者无法做出投资决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经济效率大大下降。最后,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变成了利润,这种虚假利润也被政府征税,因此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将会下降。

第三,通货膨胀造成外贸逆差。本国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他国。一是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而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并刺激进口的增加;二是使国内储蓄转移到国外,导致资金外流,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给本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第四,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飞涨的价格,已经不能再反映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信用关系也会产生危机。这样就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甚至令其崩溃。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虽然可以给政府带来收入,可以在短期内呈现出良好的初始效果,但当通货膨胀持续进行的时候,人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手中的货币数量多了一些,但可购买的商品却少了;工商企业发现销售收入虽然扩大了,但成本上升了,这就迫使他们把工资和物价抬得更高,否则,将遭受通货膨胀的损失。于是,恶果开始出现:被抬高的物价、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连在一起。如果不采取强硬措施有效制止通货膨胀,这种恶果将愈演愈烈,不仅破坏市场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经济混乱和危机,而且将带来政治的动荡。

新剑桥学派也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的严重疾病,它从多方面危害经济社会生活。首先,通货膨胀是一种极不合理的收入再分配,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力量强大的集团,不利于社会的贫弱阶层。在通货膨胀中,最能捞到好处的是大集团,它们可以不断地从物价上涨中攫取更多的超额利润;而对大部分的从业者来说,他们的货币收入的增加总是落后于物价的上涨。在这个时差中,他们的损失变成了投资者或资本家的收益。那些失业或退职人员,既没有提高收入的希望,又得不到通货膨胀的好处,这种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加剧了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其次,通货膨胀打击了生产与投资,不利于经济发展。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从事生产和投资的风险较大,相比之下,进行投机更为有利可图。因为在通货膨胀下,货币价值不断下跌,而物质财富的价值不断上涨。特别是在预期作用下,人们将提前抬高各种资产的现值,这样一来各种资产就成为投机的对象。而资金也从生产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服务于投机活动,生产资本减少,经济衰退。最后,在现代的开放经济中,通货膨胀容易形成外贸逆差。只要汇率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通货膨胀的幅度,通货膨胀就将打击出口而有利于进口。因为在通货膨胀中出口成本增加,国内价格上升,降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阻碍出口,而进口商品则因有利可图便源源不断地涌入国内,造成国际贸易的紧张局面,出现外贸逆差。

(3)中性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它是中性的。因为公众的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所以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就会相互抵消,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中性的。

2.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理论上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资源利用状况。

(1)通货膨胀与短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水平。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如果存在资源闲置,此时经济系统中的现实产量低于最大潜在供给,由于需求的增加,使被闲置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产量相应增加,因此保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可能刺激经济的短期增长。当在无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无可调控的闲置资源,不管怎样增加需求,产出也不会增加,意味着市场需求开始膨胀,但总的产出保持不变,这就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2)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动态地看,生产能力应是不断提高的,通常生产能力的提高先于需求的扩张,企业扩大需求是以其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前提的,生产能力提高意味着供给的增加,总需求也随之增加,需求增加到一定程度导致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导致生产能力的进一步上升,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作用过程。

(3)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存在着经济发展停滞与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并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通称为“滞涨”。关于“滞涨”的原因,经济学家各有不同的看法。凯恩斯学派认为,“滞涨”主要来自于供给方面,如能源危机、工资上涨等,导致失业率与物价同时提高。货币学派认为,各国政府不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引起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最终使失业率与物价上涨同时存在。供给学派认为,各国政府奉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增加政府收入,提高税收,使企业投资意愿及个人工作意愿降低,导致失业率提高。

二、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

在不能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引起所得和财富的再分配。一般说来,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而债务人则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

1.收入分配

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各阶层收入的重新分配。尽管存在着通货膨胀预期,但预期产生时间、程度不同,预期的结果不一定与通货膨胀程度完全符合,总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通货膨胀都或多或少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就所得的再分配而言,有固定的收入者在通货膨胀期间因其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从而会使实质收入减少;相反,有非固定收入者在通货膨胀期间能够及时调整所得,从而获益于通货膨胀。事实上,在通货膨胀中,除固定收入阶层比较明显地受到通货膨胀的侵害外,其他阶层是否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名义收入是否得到及时调整,调整幅度与物价上涨速度是否一致。

2.财富分配

当通货膨胀出现后,对各阶层所拥有的财富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同时多数还有负债,其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与债务价值之差。一般情况下,实物资产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而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面值固定的金融资产,其价值随着物价上涨而下跌;各种变动收益证券和实物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会因价格上涨而使其持有者的实际价值发生改变;至于收益和价值不定的金融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收益增长与其价格上涨并非一致,因此,其持有者是否获益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变化。

3.资源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发挥着引导资源流动、分配社会资源的作用,使社会各种生产要素最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但是,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特别是在非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随这种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资源的分配被扭曲。一是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改变和资源不合理分配;二是通货膨胀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三是通货膨胀打击储蓄意愿并会降低资本的积累速度;四是妨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将极大地降低。

三、通货膨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使流通领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使正常的流通受阻。由于物价上涨不均衡,商品会冲破原有的渠道,向价格上涨快的地方流动,打乱了企业原有的购销渠道和计划,破坏商品的正常流通。与此同时,由于生产投资的获利性下降,又常常导致商品在流通领域反复倒手而不退出流通进入生产的不正常现象。其次,通货膨胀还会在流通领域制造或加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抢购惜售,投机者又大搞囤积居奇,使本来供、需平衡的市场状况变得失衡。市场供需的不平衡又会反过来推动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使供需矛盾加剧。再次,通货膨胀期间,由于货币贬值,潜在的货币购买力会不断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货币供应扩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这就使通货膨胀不断加深,投资不如投机,存钱不如存货,流通领域更加混乱。

四、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减少了人们手中的实际收入,而实际收入的减少意味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消费水平的下降又限制着下一阶段生产的发展,从而影响下一阶段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所受的损失不一样,因而也加剧不同消费层次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造成的市场混乱和市场供求之间的矛盾使一般消费者损失更大。

五、通货膨胀与社会秩序

1.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可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来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一种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近100年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显示,当失业率降低时,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大;当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小时,失业率会上升。由于价格与工资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价格上涨与工资提高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其他经济学者进而从货币工资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导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原先的菲利普斯曲线转换成了更广为人知的一种形式。经过转换之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

第一阶段,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菲利普斯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比较稳定的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在失业率较低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快,而在失业率较高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慢,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第二阶段,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新现象,弗里德曼认为,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失业率下降,即在这一时间间隔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但是,这种情况只是短期的。因为人们一旦发现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就会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此时工人就会发现实际工资并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于是他们便要求进一步提高工资,而企业也发现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并未提高,于是拒绝提高货币工资的要求,并且压缩减少生产规模,解雇原先多雇的工人。这样,失业率就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第三阶段,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自1973年以来,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同时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滞胀现象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正值。此时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虽然经济学界曾有不少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但至今仍未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2.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由于通货膨胀使收入和财富重新分配,有可能激发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甚至可能形成社会各阶层的对立,尤其是低收入者,本来收入较低,实际值更少,容易产生对高收入阶层、官方或投机商的不满情绪。由于通货膨胀使投机利润增加,挫伤了投资者、劳动者的积极性,助长了投机钻营,使社会风气与道德败坏。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各不相同,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总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会提高,财富会增加,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会降低,财富会减少。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一般来讲,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任何有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不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支付双方之间就会发生这种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如果双方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这种再分配效应就不再存在。

3.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利息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投机盛行,引发经济社会危机。

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风潮。由于通货膨胀加大了政府宏观管理的难度,措施往往不尽如人意,加之老百姓心理预期,容易形成与政府的对立,导致政策执行难,严重时会导致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

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因此,各国政府在未遇特殊的情况下,总是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虽然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均衡,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而货币量过多的原因是政府错误的政策和行为所致。所以,要制止通货膨胀,唯一的办法是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即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降到接近经济增长率的水平,物价才可能稳定下来。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有: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可运用的信贷资金总额,缩小派生存款,减少投资额,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这种手段简单易行,见效快,对控制货币供应量效果较好。但明显缺乏弹性,对经济震动过大。

2.提高再贴现率和利率

中央银行提高对商业银行再贴现率,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对企业提高贴现利率,导致企业利息负担加重,利润减少,从而抑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此减少投资,减少货币供应量。

提高储蓄存款利率,鼓励居民增加储蓄,把更多的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减少直接需求,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利率是控制货币供应量比较有效的手段,但也有一定的负作用,主要表现是:会直接降低企业的投资,导致经济衰退;直接增加企业贷款成本,容易使企业提高商品价格,出现成本推动,加剧通货膨胀;高利率会诱使大量境外资金涌入,掌握甚至控制本国经济等。

3.加强公开市场业务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从而减少整个社会货币存量;同时,出售政府债券会减少债券的需求,债券的价格下跌伴随着市场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促使人们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从而使消费需求减少;它还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上升,从而对投资需求也有抑制作用。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抑制通货膨胀的工具。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抑制或压缩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它往往是在已经或将要出现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的趋势下采取的。它的典型形式是通过财政盈余压缩政府支出规模。因为财政收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财政盈余意味着将一部分社会总需求冻结不用,从而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实现财政盈余,一方面要增加税收,另一方面要尽量压缩支出。如果增加税收的同时支出也相应地增加,就不可能有财政盈余,增加税收得以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就会被增加支出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应所抵消。运用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有以下几种方式: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减少,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降低需求;削减财政支出,包括减少军费开支和政府采购,限制公共事业投资等,以平衡预算、消除财政赤字,从而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开支,从而起到抑制个人收入增加的作用;发行公债,用发行公债代替发行货币,回收市场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

三、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就是指利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统筹运作,改变全社会的总收入与总支出情况,控制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主要有三条措施。

1.控制消费支出

控制消费支出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提高税率,特别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率,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过货币政策,提高储蓄利率,吸纳社会资金,减轻资金流动性泛滥带来的压力。两者可以单独也可协调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关键作用是抑制社会总需求。通过实行市场准入、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等措施,加强对新上项目的引导、控制和监督,优化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它制约流动资金的需求,因为投资规模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大,这将对银行信贷规模构成一种压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会使财政支出膨胀;固定投资规模中必然有一部分转化为消费基金,扩大对消费品的需求。可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仅能约束投资需求本身,还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约束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历次通货膨胀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膨胀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总是把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点措施之一。

3.控制政府支出

影响政府支出的主要因素是办公经费、国防支出、社会福利支出等。这些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方面。控制总需求的重点是控制政府支出。但是,由于政府支出的刚性,因而控制幅度是非常有限的。

四、供给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如果说调节、控制社会总需求可以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话,那么增加有效供给则是稳定货币的根本措施。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供应学派认为,治理通货膨胀、摆脱滞胀困境,治本的方法在于增加生产和供给。增加生产意味着经济增长,从而可以克服停滞;增加供给意味着消除过剩的需求,从而可以克服通货膨胀。其主要措施有:

1.减税

降低企业税率,刺激企业投资。降税后,企业投资的税后收益增加,投资的边际收益率提高,这就会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降低个人税率,提高个人工作意愿,从而增加劳动供给。

2.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这一方面,可削减财政赤字,以消除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又可杜绝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心理,促使人们更多地工作,从而使失业减少。

五、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其原因在于:因靠财政信用紧缩的政策虽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但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和大量失业的代价往往过高,尤其是当成本推进引起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工会或企业垄断力量导致市场出现无效状况时,传统的需求管理的措施对通货膨胀将无能为力,必须采取强制性的收入紧缩政策。收入紧缩政策主要是政府为了控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抑制成本推进的冲击,其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陷于“滞胀”。具体可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1.指数化方案

又称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对与货币有关的契约或协议附加物价指数条款,使与货币有关的收入和支出能够与物价指数连锁变动的政策,即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收入随物价的变动而变动的政策与措施。这种指数化措施主要有两个功效:一是能借此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所获得的收益,杜绝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二是可以借此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克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分配不公。借此还可以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微观主体行为,避免出现抢购商品等使通货膨胀加剧的行为。

指数化方案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可以使固定收入者的名义工资收入得到及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经济的正常发展,但是指数化方案强化工资和物价交替上升的机制,有可能使物价更加不稳定,而不是有利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例如,假定农产品的歉收使得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了10%,在一个充分指数化的经济中,这将使所有的名义收入都上升10%,从而使得下一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进一步以接近于10%的比例上升。然后各种名义收入再次上升,并进而引起新一轮的价格水平上升。如此继续,当这一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最终停止时,价格水平可能已经上升了好多次。因此,指数化也只是一种消极地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

2.道义规劝

也就是政府劝告工资和价格制定者们“负责任”地采取行动,鼓励雇员和雇主在较低的工资增长水平上达成和解,自动限制产品价格和工资的上涨幅度,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其效果取决于协议双方是否认可现有工资水平并愿意遵守协议规定。

3.以税收作为手段限制工资增长

即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和物价的增长。如果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奖励;如果超过界限,就以增加强制税收作为惩罚。这一办法可使企业有所依靠,拒绝工会超额提高工资的要求,从而有可能与工会达成工资协议,降低工资增长率。例如,英国在1977~1978年间,工党政府曾经许诺,如果全国的工资适度增长的话,政府将降低所得税。澳大利亚也于1967~1968年实行过这一政策。

4.工资、价格管制

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在某些时候,甚至实行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加以冻结这种严厉的管制措施,这其中包括:对工资和价格进行直接控制,规定厂商和工会不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价格;对工资和价格规定指导性指标,一般在战争时期较为常见。但是当通货膨胀变得非常难以对付时,和平时期的政府也可能求助于它。例如,美国在1971~1974年就曾实行过工资—价格管制,特别是在1971年,尼克松政府还实行过3个月的工资—价格冻结。较近一些的例子则有:1985年的阿根廷和以色列,以及1986年的巴西都曾将工资—价格管制作为它们反通货膨胀的“一揽子”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收入紧缩政策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如果是温和性政策或税收政策,其效果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能否通力合作;强制性的收入政策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市场是通过价格信号来指导生产和要素流动的:如果禁止价格上涨,价格限制也就等于取消了资源转移的动力;如果在价格管制的同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措施,公开的通货膨胀则变为隐蔽型的通货膨胀,一旦重新开放价格,通货膨胀会加快爆发。因此,收入政策并不是治理通货膨胀的“灵丹妙药”,它充其量只能作为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一种补充。

六、币制改革

通常这是在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后而采取的措施,其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制定一些保证新币稳定的措施。目的是消除原来货币流通混乱的局面,在新的货币制度基础上实现稳定的货币流通。也有的是通过新旧币兑换,附带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但必须指出的是,币制改革本身不能保证消除通货膨胀,关键在于能否实施币制改革中的各项稳定措施,为消除通货膨胀提供条件。例如,巴西政府为了对付恶性通货膨胀,自1967年以来已经进行了5次币制改革,每改革一次,就删去几个零,或者干脆改换货币名称。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由需求引发的通货膨胀,导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一次币制改革,即原来的一万元旧币兑换新人民币的一元钱。

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应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五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菲利普斯和加拿大经济学家利普西发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后提出了该曲线的原始模型。第二阶段是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根据自然失业率假说,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解释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之间的根本区别。第三阶段主要是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家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否认,提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根本不存在有规律的替代关系。

一、原始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如图9-1所示。

图9-1 原始菲利普斯曲线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失业率从U1降到U2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从OW/W1上升到OW/W2

二、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者在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时所用的预期概念是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他们根据适应性预期,把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这说明,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三、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理性预期学派所采用的预期概念不是适应性预期,而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其特征是预期值与以后发生的实际值是一致的。在这种预期的假设之下,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由此得出的推论就是: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本章小结

1.失业与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大顽症,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无法避免。失业这一概念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想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即指劳动的完全闲置状态。

2.失业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等不同的种类,此外,还有一种失业被称为隐蔽性失业。

3.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解决各种矛盾,因此经济社会中不存在失业,充分就业是一个始终存在的倾向。

4.现代经济学的失业理论称为有效需求不足失业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失业理论,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说明失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社会的“充分就业”。

5.通货膨胀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和收入(主要是财富)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是居民手中持有的货币财富的贬值,这种再分配效应,主要是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富再分配,是债权人财富向债务人的转移。

6.物价指数是报告期商品价格与基期商品价格的比率,用以说明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动,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测定指标主要有: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7.通货膨胀可分成若干类型: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等;按通货膨胀预期,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隐蔽型通货膨胀和公开型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分为温和型通货膨胀、严重型通货膨胀和恶性型通货膨胀。

8.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也是相互交错、共同作用,最终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国际传递等;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供给不足等。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包括自发性需求拉上、诱发性需求拉上、被动性需求拉上等;成本推动是指由于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要求以及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垄断价格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结构因素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包括产业结构、部门结构、比例结构等的失调,也会引起通货膨胀。现实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即所谓的“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9.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济学界大致形成三类观点: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是通过收入分配、财富分配、资源分配等来体现的;通货膨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表现为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使正常的流通受阻、加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投资不如投机,存钱不如存货;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是减少了人们的实际收入,加剧不同消费层次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表现在就业、财富、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方面。

10.治理通货膨胀的工具主要有: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调节和控制需求、增加有效供给、调整收入政策、实行币制改革等。

11.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曲线,现代经济学认为,在短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即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来牺牲失业率换降低通货膨胀率,反之也成立。

基本概念

失业      失业率      充分就业隐蔽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通货膨胀      消费物价指数

批发价格指数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结构性通货膨胀

思考与练习

1.怎样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它有哪些类型?

2.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3.简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4.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5.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哪几种?

6.某经济社会三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0%、2%、15%,为使每年的实际利率不低于4%,那么名义利率应分别为多少?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是多少?若名义利率为10%,而实际利率仅为5%,则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多少?

案例分析

“八九风暴”(指1989年8、9月份全国各地发生的挤兑、提款、抢购风潮)标志着通货膨胀预期在我国的形成。1988年、1989年,我国通货膨胀从1987年的7%上涨到18%。1991年我国通货膨胀再次攀升,从2%跃到20%以上。物价上涨了,钱不值钱了。标准粉原来每斤0.18元,涨到每斤1.00 元;好大米从0.23元涨到1.70元;瘦猪肉1994年年初还是4.50元,到年终变成了7.50元;一双皮鞋从十多元、数十元涨到了数百元。所有的物价都成倍地上涨了。根据通货膨胀的特征和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准,我国1988~1989年的情况,完全构成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是一回事吗?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单元实训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过几次大的通货膨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