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危机时代影响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的要素分析

后危机时代影响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的要素分析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中印双边关系正处于良好发展的上升阶段。在中印双边高层会晤磋商中,双方对于加强经贸领域的互补合作达成共识。多年来中印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印证了中印贸易互补大于竞争。

后危机时代影响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的要素分析

高 巍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印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向、中印关系中的大国因素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等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要素分析,展望后危机时代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的机遇与空间。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中印双边贸易 持续良性发展 影响要素

中印双边贸易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亮点。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使得主要贸易大国的市场需求急剧下降,贸易保护主义肆虐,给全球贸易蒙上了阴影。展望后危机时代,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内部需求下降,反而成为促使中印经贸关系深入发展的契机。

一、中印双边关系发展趋向对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两国在政府层面达成了政治互信,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双边关系有了全面接触与发展,并呈现出合作大于分歧的态势,为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双边政治外交关系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天然的盟友,尤其在南南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传统。中印两国在联合国和WTO的国际组织中有着共同的视角与立场,在对待不结盟、世界多极化发展、多哈回合谈判等国际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双方都主张:在新世纪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继续成为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为人类实现和平与发展创造条件的基本指导原则。双方承诺共同努力并与国际社会一道,长期、持续和全面地加强全球反恐框架(1)。2012年9月初,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访问印度时表示,中印两国毗邻而居,和则两利。近年来,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呈现健康稳定发展的势头,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扩大,中国愿意与印方共同努力,以长远眼光、包容心态,不断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推动中印两国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也表示,印中都是新兴大国,实现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符合两国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目前,印中关系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印方愿意与中方密切交往,加强合作,为促进两国两军关系的全面发展、维护地区和平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

从政治外交层面看,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进入到新阶段,双方的政治互信逐步增强。进入新世纪,中印两国高层互访和政治对话频繁。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印时双方决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被认为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一大里程碑。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印,进一步巩固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使之实质化。在双方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确立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10项战略。2008年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华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指出,中印有义务超越过去曾干扰两国关系的争端和问题。中印共同的边界是和平的,双方都有决心维持边界的和平。2010年5月,印度总统帕蒂尔访华,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同年1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印,双方将2011年定为中印交流年,两国举行首轮战略经济对话,把双方的交流活动推向新的高潮。2012年9月4日,印度总理辛格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时,积极评价印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意义。并表示,印度非常重视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愿意与中方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印中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化层面看,中印两大文明古国已有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尽管两国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一度中断,然而,“已经模糊了的历史脚步仍然在我们的血液里跳动”(泰戈尔)。中印崛起必须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文化交流最能体现“软实力”的内涵。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双方开展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活动。文化领域的互动交往包括:印度文化部长访华、中国文化代表团访印、修复印度那烂陀玄奘纪念堂、互办电影节、互译两国文学名著、进行体育友好交流,以及在印度举办“陕西文化周”等。2007年是“中印旅游友好年”,旅游的实质就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经过这两个友好年的互动合作,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得到展现,为发展两国人民悠久的文化交流和持久友谊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中印交流年的民间交流活动涵盖了电影、美术、教育等诸多文化领域。

目前,中印双边关系正处于良好发展的上升阶段。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发展新环境,中印两国关系发展趋向于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寻求更有利于两国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二)双边经贸关系

政治互信是经济合作的基础。近年中印两国高层互访或会晤不仅对于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拓宽和深化两国经贸合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中印两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1.中印贸易互补大于竞争

尽管中国和印度在初级产品、部分工业制成品和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竞争,但在更多方面存在互补。在中印双边高层会晤磋商中,双方对于加强经贸领域的互补合作达成共识。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先生说:经贸合作是新型印中关系最为核心的要素。印度总理辛格认为,在双边贸易领域,印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促使对华出口实现多样化。此外,中印之间存在扩大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特别是在建筑和工程领域、教育领域、娱乐领域和卫生领域。双方将努力促进在石油化工、钢铁、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汽车等传统领域的双边投资。在生物技术、高级材料、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方面,双方也应挖掘合作机会。这反映了印度方面希望扩大与加深中印之间经贸合作的意愿,也表明中印之间有广泛的合作领域。多年来中印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印证了中印贸易互补大于竞争。

2.中印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多年来中印双边贸易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成为中印关系的一个突出亮点。200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仅为29亿美元,而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2011年又突破了7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达617.6亿美元,这是在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在2009年中印双边贸易下降16.2%的基础上实现的恢复性增长。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2011年1-12月,印度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744.1亿美元,增长26.4%。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191.1亿美元,增长9.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6.2%,下降1.6个百分点;印度自中国进口553亿美元,增长33.8%,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1.9%,上升0.2个百分点。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61.9亿美元,增长52%。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继续保持着印度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同时也是其第三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印双方又确立了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1 000亿美元的新目标。

3.中印两国可以形成紧密的分工关系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中印两国都存在偏重某一产业发展,而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已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级制造业大国,印度则被普遍认为将是未来的服务业大国之一。中印两国不同的发展特色增强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

从产业链角度看,两国在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纺织产业、钢铁产业和旅游产业等领域各有竞争优势,如在信息产业的软件与硬件方面各有所强,在生物制药产业的研发与生产方面各具优势,在纺织产业的原材料生产与纺织加工方面各有所长,在这些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合作方面具有较大互补性,在产业内也可通过利基领域的合作,将竞争变成合作的新机遇。

从贸易角度看,中印两国的贸易模式和贸易结构存在差异,中国的商品贸易开放度远高于印度的商品贸易开放度水平,印度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则高于中国,中印两国有互补合作的巨大空间。印度已经在信息科技、制药和金融服务外包等领域开拓出了利基市场。用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来交换印度在服务方面的专业技能,以中国的电子信息硬件产品换取印度的电脑软件,诸如此类的互补贸易,将使双方互惠共赢。

4.中印两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认同

中印两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又是多个区域性组织的共同成员或观察员,两国在得到多边贸易体制保障的同时,仍然受到多边贸易体制的制约。面对多边贸易体制内无休止的贸易争端和WTO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间旷日持久的谈判,中国和印度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自身乃至地区利益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仅是规避经济全球化潜在危机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避免边缘化、拓展国际经济活动空间的有效手段。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到来,中印两国都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并且都把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对象。亚洲这两大巨人若要共存,相互竞争与摩擦在所难免。但至少双方正在加强对话,也在着手建立防范未来冲突的机制,并且增强了彼此开展双边贸易谈判的意愿。中印同是《亚太贸易协定》(原为《曼谷协定》)的重要成员,并且,中国已经成为南盟观察员,中印在南亚地区已初步搭建起区域经济合作的平台。在东亚,印度不断加强与东盟的关系,建立双方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印度与中、日、韩的关系亦取得实质性突破,正在努力争取与各方达成自由贸易安排。印度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中印“双方支持和鼓励区域一体化进程。积极看待彼此参与区域合作进程,同意在包括东亚峰会在内的各个地区合作机制中加强协调和磋商,将加强在亚欧会议框架下的协调,共同致力于巩固和深化亚欧全面伙伴关系。积极看待彼此参与观点相似国家间的次区域多边合作进程,包括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和上海合作组织”(3)。在后危机时代,中印需要有新的紧迫感和新途径来提升双方合作的层次。为了促进中印两国的崛起,中印两国应该把组建自由贸易区(FTA)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互利共赢的高水平的合作平台。

二、大国因素对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的影响

中印双边贸易能否持续良性发展,首先取决于两国之间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双方合作意愿的协调与统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印两国与大国关系的调整趋势以及世界经济中大国关系格局也都是影响其合作进程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和印度抓住由大国推动的世界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工厂”,印度则适时地发展信息产业,并为其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尽管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不同,但都在这一轮世界规模的产业转移中找到了适宜自身发展的位置。由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至今远未完成,因此,中国和印度借助低成本劳动力生产要素参与大国推动的国际产业分工也将维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

全球化促进了中印两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的紧密联系和经济互动。随着中印两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两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的提高,发达国家日益重视中印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主动调整、积极发展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中印两国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在两国对外经贸关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印度总理辛格在2008年访华时的演讲中指出,世界多极化正在发展,主要大国经济上相互依赖、寻求互利合作是很自然的事,印度和中国必须参与这一合作框架。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适时调整各自的内政与外交政策,力争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中印两国对于世界新格局有着共同的认识,即认同并积极参与世界多极化发展,而且中印两国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克服大国因素对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印关系可以超越大国的影响力。

三、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的影响

随着中印两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作为中印两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的重要依托条件,将会对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

自2007年8月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进而引爆欧债危机,最终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中国和印度经济也受到负面影响。受负面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和印度的股市。至2008年7月中旬,中、印股市分别下跌40%和36%,此后仍然跌势不止。与资本市场相比,中印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滞后效应。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达9%,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依然存在。印度2008-2009财年经济增长速度达7.3%,然而,随着欧债危机的扩散,拖累了中印经济发展的脚步。2011年中国整体经济增速为9.2%,但却逐季减速,2012年仍延续减速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为2011年11月以来首度跌破50%,创出9个月来新低,显示中国经济仍在下行过程中。印度经济201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率为5.3%,为连续4个季度回落,经济增长率跌至近10年最低值。印度央行将2012年GDP增速预期从7.3%下调至6.5%。面对全球性经济发展困局,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挽救经济下滑。2012年9月,欧洲央行推出新的购债计划,美联储对于QE3也有宽松表示,这些政策都有助于稳定经济,对于全球经济也有利好刺激。

尽管中印两国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在经历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放缓的困难时期,但中印经济仍处于崛起的过程中,其经济较快增长的动力还在。此外,虽然美国的进口正在下降,但美国进口占全球进口的比重已较从前有所下降,这降低了美国经济放缓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进口占全球进口的比重为14%,而2000年时为20%(4)。中印两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印两国的工业化道路还很长,两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更为遥远,因而,两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需求依然强劲。中印两国在公路、铁路、电站、港口等大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方面,以及医药卫生、教育、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都有互惠互补的巨大空间。

然而这次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的危害是罕见的,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时间之久,都远超过人们的预想。在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内需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和印度的对外贸易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5)美欧等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中、印面对以往这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环境更加恶劣。正如所谓跨国危机对中印的影响是一损俱损,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1-9月中印双边贸易大幅下滑,2009年1-9月,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309.69亿美元,同比下降26.4%,这种急剧下降在中印双边贸易发展中是不可预料的。

中印双边贸易量剧减,但这并非是两国贸易政策有所对立所造成的,而是全球性经济衰退和贸易下降所致。中印之间已开展了定期贸易对话,以解决贸易争端中的误解和矛盾,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例如,2009年3月中印双方贸易代表经过磋商,解决了印度禁止中国玩具进口的贸易纠纷,中国同意就印度提出的安全担忧采取相应措施,使印度取消了针对中国进口玩具的大部分禁令,中国重新获得贸易额达5亿美元的进入印度玩具市场的机会。经过其他贸易磋商,印度的几种蔬菜水果也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四、结论

面对全球经济动荡和贸易衰退,中印双方加强经贸互补,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的迫切性进一步增强。中印两国应利用全球经济下滑这一“危机动力”,深化经贸合作,以贸易自由化扩大内部市场规模,加强区域内的国际分工,以逐渐减少两国经济对外部市场、尤其是对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分依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多地实现自主经济增长,保持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

展望后危机时代,中印两国面对的机遇大于挑战。正如印度总理辛格所说,世界具有充足的空间,可容中印两国友好地发展各自的经济,而不产生冲突。(6)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内部需求下降,反而成为促使中印经贸关系深入发展的契机。中印两国在应对危机、促进内需的同时,相互之间的经贸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双方应寻求更多合作机遇,以减少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例如,2009年中国推出促进经济发展的4万亿投资措施,2012年9月,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国家发改委又连续批复了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涉及城轨规划、公路建设等市政类项目和港口、航道项目。在实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钢材、水泥的需求强劲,将带动对印度铁矿砂等原材料的进口。中国在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印度的服务外包和医药产品等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印度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方面,对内大力促进农业,把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优先,并增加对电力部门的投资。这也将为中国的钢材、化肥、水利设备、机电设备等带来更多贸易机会,并为中国工程承包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以印度的电力市场为例,目前印度装机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电力缺口达9%~10%,印度经常出现断电现象,2012年7月30日爆发的大面积停电,影响人数达6亿多。电力缺口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发展的步伐,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电力。印度必须提高电力装机容量,建设更多的发电厂。据悉,目前印度的电力设备有近40%来自中国。随着印度电力改革的推进和电力市场的开放,将给中国电力设备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遇。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将为中印经贸合作开拓更多渠道,有利于中印双边贸易持续良性发展。

无论主要经济大国的经济走向如何,无论中印两国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印两国都应抓住后危机时代经济调整的机遇,增强互补合作,共度危机,发展壮大“中印经济体”(7)

参考文献

[1]张蕴岭.世界区域化的发展与模式.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世界贸易体制——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与政策.张乃根,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高巍,等.中印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王国中.中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比较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6).

[5]张宇燕,张静春.亚洲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印关系.当代亚太,2006(2).

[6]侯松岭.印度“东向政策”与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当代亚太,2006(5).

[7]左连村.中印对外开放模式比较.当代亚太,2005(2).

[8]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深圳大学学报,2007(3).

【注释】

(1)中印总理签署二十一世纪共同展望文件.http://www.sina.com.cn,2008年1月14日.

(2)梁光烈与印度国防部长举行会谈.http://www.mod.gov.cn,2012年9月5日.

(3)中印总理签署二十一世纪共同展望文件.http://www.sina.com.cn,2008年1月14日.

(4)美国经济尚未严重拖累全球.http://www.ftchinese.com,2008年2月20日.

(5)http://www.ftchinese.com,2009年5月11日.

(6)HANDS ACROSS THE HIMALAYAS SEEK PROSPEROUS AGE OF“CHINDIA\”.James Lamont in New Delhi.http://www.ftchinese.com,2009年11月16日.

(7)“中印经济体”崛起令世界惊叹.参考消息,2007年6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