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源危机”后“大众化”时代的定数

“生源危机”后“大众化”时代的定数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些指标来看,我国不应该如此早地产生“生源危机”。产生“生源危机”肯定还有更为深层的因由,那可能就是“政策与策略”的问题了。

三、“生源危机”:后“大众化”时代的定数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列世界第一,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年授予博士学位数居世界第三,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遇到新的挑战:一方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参加高考的人数在下降,许多学校招生不足,遭遇所谓“生源危机”。教育部相关数据表明,全国高考人数呈现下降情况:1999年开始扩招,当年全国高考人数为288万人,此后年年攀升,一直攀升到2008年的1050万人的最高点。但随后,全国高考人数开始持续下滑,一直下落到2011年的933万人,3年间减少了117万人。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新生录取规模却屡创新高,从1999年的160万人持续增长到2011年的675万人,录取率则由56%增至72.3%。一增一减,让身处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专科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难。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向高教界喊话:生源危机来了!《人民日报》2011年9月20日却以带有疑问的口气发了一篇报道:《生源危机真的来了?》报名人数为何逐年减少?考生上大学是否更容易?对全国2000多所高校来说,一场“生源危机”是否已渐渐逼近?它对高校又意味着什么?

“生源危机”产生之深层原由何在?从数据分析角度反映出来是两股主要力量导致了“生源危机”: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适龄受教育人口不断减少;二是自1999年以来的大规模扩招,使大学的招生规模翻了好几番。但是,我们应该深刻地分析所谓“生源危机”存在的不合理性,因为存在的并不是就是合理的。一是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些指标来看,我国不应该如此早地产生“生源危机”。一个指标是高校毛入学率,我国在2010年仅为26.5%,而美国为82%,英国为63%;另一个指标是每10万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我们国家大概是7%,而很多发达国家超过20%。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些指标同发达国家相比如此大的差距的时期,都产生了所谓“生源危机”,那么,我们国家要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将怎么办?再者,在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我们又如何实现这个指标呢?那么,我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又将显得遥遥无期了!二是从绝对数量上看,中国的高校不算多,生源不算少。美国目前有4000多所高校,平均7万人就拥有一所高校,但中国只有2000多所高校,平均43万人才拥有一所。如此比较,我们的高校数量也不算多。可就读大学的适龄人口中70%多不能进入大学就读,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潜在生源量是很大的。由此看来,所谓“生源危机”是否来得太早了!?产生“生源危机”肯定还有更为深层的因由,那可能就是“政策与策略”的问题了。现在大部分省市初中学生遇到了一次“小高考”——“中考”。在初中毕业生经历“中考”之后,有50%左右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只有50%左右的学生可以进入高中就读,这一“政策与策略”就必然导致毛入学率最多超不过50%,即实现不了“普及化”,因为这50%的高中生中有的辍学、有的弃考、有的出国、有的落榜。例如,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弃考,这占到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近1/10。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选择留学的人数可能达到35万人。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最大的海外留学生和海外本科生生源地,2011年美国在华录取的本科生数量超过排在第二和第三的韩国与印度的总和。[1]

高校生源危机说到底不是数量危机而是质量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是社会大众传媒不满意高校目前人才培养质量。温家宝总理向来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对教育现状的基本评价就是“两个不适应”。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第35中学听课,明确指出了教育工作的“两个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教育质量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绝对质量是上升了,而相对质量确实是下降了,同时也得承认人才培养特色仍旧没有凸显出来。何谓绝对质量?绝对质量是指根据具体的质量标准与要求将实际人才培养质量作历史性纵向衡量比较的结果。绝对质量的提高是毫无疑问的,这也可以解释我们高等教育的整体进步之事实。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支撑了我国连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何谓相对质量?相对质量是指根据社会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期望与需求作为参照标准将实际人才培养质量作共时性的横向比较的结果。相对质量确实不很令人满意。我们需要的是世界一流人才,能够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在全球化视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种期望值是越来越高了。一旦人才培养的绝对质量提高的速度不能够超过社会发展的速度,相对质量就可能出于“负值”状态。世界的发展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在演进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只有顺势而动,否则就会招致不同程度的埋怨。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相对质量,使相对质量处于一种“正值”状态。只有如此,高校才能起到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否则只能滞后于社会。滞后于社会的结果就是只能起到“传承”知识与文化的作用,而不能起到引领或创新知识与文化的作用。我们不但需要“传承”,我们更需要“创新”。因此,媒体“炒作”的这场所谓“生源危机”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倒逼”中国高校改革,让短期内凭借国内生源基数大的特点保持“国内一流”的高校警觉起来,深刻地知道目前的办学与育人方式绝非长远之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