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进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圈”建设的途径

推进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圈”建设的途径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圈”建设的途径张婧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之一。通过旅游推介活动,有效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进“国际旅游圈”建设进程,以提升我州

推进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圈”建设的途径

张婧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云南旅游的代名词。与其他旅游胜地相比,我州旅游资源凸显三大优势。一是自然景观名不虚传。西双版纳保存着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原始风貌最为完整的热带雨林,森林覆盖率78. 3%,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被评为“ 2009中国高负离子城市美誉榜首”、“2010年最佳低碳经济州”,是天然大氧吧、疗养院、养生地。二是人文环境显而易见。西双版纳是中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傣族历史文化悠久,众多的历史遗迹、佛塔建筑、民族村寨、民族节日、宗教和民族风情,还有南传上座部佛教、贝叶文化、傣医药等,构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三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是云南边境线最长、口岸最多,唯一拥有水、陆、空立体口岸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澜沧江—湄公河和昆曼国际大通道纵贯西双版纳全境,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门户之一。

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在云南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下,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力度的加大,西双版纳州已被推上了与东盟互动的关键位置,围绕全面实施“旅游强州”战略和建设桥头堡主阵地这一目标,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在桥头堡建设中,推进我州“国际旅游圈”建设的路径。

一、继续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沙漠带上最后的“绿洲”,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列为联合国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源资本、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保护好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旅游强州”战略、建设桥头堡主阵地以及推进“国际旅游圈”建设的前提,是我州发挥旅游优势,打造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宝贵财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双版纳是全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我们应以制度为保障,继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呼吁全社会、全人类保住“黎明之城”的丛林和绿色。在继续做好全州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东南亚邻国之间生态保护的交流与合作,加大跨境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共筑国际生态屏障,以促进我州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扩展海内外旅游市场

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持续稳定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732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7. 3%,实现旅游总收入50. 3亿元,增长22. 2%; 2010年1—6月,接待国内外游客446. 48万人次,同比增长18. 3%,旅游总收入35. 18亿元,同比增长20. 1%。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增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西双版纳须站在与国际接轨的高度,进一步推进高层次区域旅游合作。围绕“热、傣、水、边”和“三个好地方”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加强与中老泰边境地区六方(中国西双版纳、老挝琅勃拉邦省、波乔省、南塔省和泰国清迈府、清莱府)的交流与合作,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共同合作开发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产品,互荐旅游产品、互送游客、互相投资等,形成统一旅游市场,着力把中老泰边境地区打造成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圈”。另外,在着力推进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的同时,继续巩固拓展更广阔的海内外旅游市场空间。加快推进西双版纳沿边开放旅游区建设和跨国旅游项目建设,拓展磨憨口岸、打洛口岸、澜沧江—湄公河水上跨境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国际生态游、边境休闲度假游等具有边境特色的高端旅游项目。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州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到省外或国外进行旅游开发和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探索建立国内外旅游合作途径,拓宽旅游合作渠道,积极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目前我州已在北京、上海、郑州、济南等大城市和老挝会晒、泰国清莱等地设立了西双版纳旅游形象店和营销中心,泰国曼谷的旅游形象店正在筹备中,为双方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拓展文化旅游方式,提升旅游文化美誉

拓展文化旅游方式,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趋势。实施旅游“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再创辉煌”发展战略,不能忽视文化的助推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文化旅游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西双版纳要以文化作为旅游交流的平台,加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力度,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是打造一批旅游小镇,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结合我州实际,加快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充分利用文物古迹、文化小镇、博物馆等,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历史文化遗韵、地方特色突出的旅游小镇或旅游特色村。着力打造一批如勐仑旅游小镇、象明孔明山、易武古茶镇、勐腊望天树森林公园等的文化旅游精品。积极倡导并推出自驾车游、自行车体验游、探险游等一批创意新、利环保的低碳化旅游发展方式,将生态和低碳理念融入旅游业发展中。此外,结合西双版纳寺院建筑特色,发展宗教生态旅游,也是实现我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让游客在自由自在的旅游途中,既能饱览自然风光,又能体验民族风情,还能品味文化内涵,促进传统以观光型为主的旅游方式向休闲度假、康体疗养型转变。二是鼓励和支持举办旅游交流推介活动、旅游文化演出等。澜沧江—湄公河是连接国内外文化和文明的纽带,是连接着六国的黄金水道,是一条观光六国神秘奇异风情的黄金旅游线路和传承东亚、东南亚文明的文化之路。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紧密相连,应利用好澜沧江—湄公河,推进国际旅游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发展思路,以定期举办中、老、缅、泰、柬、越六国艺术节为平台,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对外拓展文化旅游。通过旅游推介活动,有效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进“国际旅游圈”建设进程,以提升我州旅游文化美誉。

四、创新旅游促销方式,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一要突出重点,主动出击,对重点海内外客源市场集中力量创新促销方式。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想方设法利用多种渠道,多角度地加大民族化、特色化、差异化和品牌化宣传力度。其一,主动出击、外出宣传。要充分借助重大外宣、招商、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在政府的主导下,宣传促销西双版纳旅游;鼓励新闻媒体策划制作更多的旅游宣传节目和栏目,扩大公益性旅游宣传。其二,邀请外媒、展示形象。主动邀请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州主要海外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新闻媒体、重要旅行商来西双版纳考察、采访和报道。利用外媒让世界了解西双版纳,通过外媒向世界介绍西双版纳,提高西双版纳的国际知名度。其三,相互报道、联合宣传。尽快与澜湄次区域各国合作开发客源市场,充分利用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外国媒体合作,联合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各自向本国民众介绍对方的风土人情,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共建旅游线路及旅游景区点的合作机制,形成与澜湄次区域市场一体化和辐射东南亚、南亚的旅游体系。二要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络信息合作平台、网上预订服务等信息系统,及时把握游客需求动态,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旅游预定、投诉受理、紧急救援等全面、优质的市场信息服务。逐步建立与周边主要客源地互动的功能齐全的旅游行业管理业务网和旅游电子商务网,实现网上发布旅游信息,开展网上旅游交易和服务,形成资源共享、联合营销、共同发展的旅游格局。

五、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提升优质服务意识

制定面向全州旅游业各类从业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和在岗培训,全面提高旅游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导游服务质量和宣教水平。树立“人才兴旅”观念,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高层次旅游人才,实行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考试制度,建立完善人才选拔、培养聘用和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培养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旅游业干部职工队伍,提升我州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各级政策研究室还应汇集高层次旅游研究人才,组成智囊团,加大对旅游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的投入力度,开展全州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为我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开展互送游客业务,提升各级酒店的优质服务意识,为发展旅游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与服务意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州现代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

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一要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的支持,以优越的投资环境为契机,加大对有较好前景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借用八方民智,千方百计吸引各地客商到西双版纳跨省跨国生财,参与我州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政府间投资进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建立健全重大旅游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一条龙”全程化服务。二要着力完善我州水陆空等各项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澜沧江—湄公河水道(西双版纳境内段) ,完善航运基础设施;加快州内主要旅游景区(点)的支线公路以及泛亚铁路中线(玉溪至磨憨段)的建设,促进西双版纳和周边国家主要城市间的区域旅游合作;稳步推进西双版纳机场的改建扩建,使其成为面向东南亚的中型枢纽机场,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机场和商贸中心,通往南亚次大陆通道上重要的航空基地。同时,还要以人为本,结合发展需要抓好日常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高中低档宾馆建设,提高旅游车辆档次,在主要景点建设一批环保型旅游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有条件的城市公园要逐步实行免费开放等。

如今,站在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前沿阵地,作为位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结合部、交汇点的西双版纳,必须牢牢抓住桥头堡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及建设桥头堡主阵地的作用,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合力推进“国际旅游圈”建设,提升旅游文化知名度,着力把我州打造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旅游环境与人居环境俱佳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推动我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张婧,女,汉族,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助理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