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产品品种多达3000多个,凸显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工业强省”战略重要支撑。这意味着,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甘肃省装备制造产业的主导。这更意味着,以风电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将给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全新的格局。目前,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成为国内产业规模最大、产品型号最多、配套能力最强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一、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形势

近几年,甘肃省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启动实施了《甘肃省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加大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产业重组和产品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通过实施改制、破产、重组,大多数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产值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名牌战略初见成效。“SPARK”牌数控车床、“兰电牌”690KV及以下中小型发电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截至2008年末,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92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86%;从业人员91121人,占全省的13.56%。200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64.56亿元,占全省的5.22%;实现工业增加值81.06亿元,占全省工业的7.14%。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6%;实现利润9.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61%。

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必将成为带领甘肃走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两高一资”困局的“主力军”。就单位产值能源消耗而言,冶金工业的能耗强度是1.76,石化工业是1.3,而装备制造业仅为0.18。而且,它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广泛吸纳多种人才就业。为此,甘肃省通过“一五”布局,“三线”建设,使甘肃省装备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产品品种多达3000多个,凸显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工业强省”战略重要支撑。淘汰落后的传统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迈进,这既是甘肃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但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欠发达等因素制约,特别是地处西北内陆,运输成本比较高,许多产品的原料、市场“两头在外”,发展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困难不少。当然,为了克服诸多方面的客观困境,部分市县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天水专门设立了700万元的装备制造业扶持基金,用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自主创新。只要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或者生产经营上台阶等,就可以奖励其50万元。

从2005年起,甘肃省就对酒钢集团天成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推动风力发电设备的国产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寄予厚望。由于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具有这种能力。2009年前,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还是零。当时,全省装备制造业经过60年的积累,年销售收入存量为80亿元,以兰州、天水为主。但是,2009年8月8日,全国首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开工建设。同一天,首台风机成功下线,装备制造业在酒泉实现零的突破。年底,酒泉风电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就达到64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当年全省装备制造企业前三家销售收入的总和,占到全省装备制造销售收入的80%。2010年,酒泉续写着装备制造业的新神话。10月底,已完成销售收入195亿元,是2009年全省的2.44倍。不仅如此,2010年11月3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提前竣工,二期工程正式启动。这为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新跨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加上风电装备在风电场建设投资中占比高、设备体积大、长途运输易损坏、运输成本高,酒泉当仁不让地成为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这意味着,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甘肃省装备制造产业的主导。这更意味着,以风电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将给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全新的格局。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按照部署,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在1月6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透露了一系列有利于新能源的政策规划,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源、煤层气等在内的新能源推广利用。2010—2020年,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累计拉动5万亿元的投资,其中包括发展新兴能源的投资。在风电开发方面,张国宝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风电开发,统筹落实市场消纳,做好输电规划,继续建设大型风电基地,争取并网风机累计达到5500万千瓦”。在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当中,风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据专家介绍,风力发电技术已趋成熟,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风电的成本会逐步降低,最终会明显低于传统电价。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风电装机总量达到4182.7万千瓦,较2009年同比大增62%,首次超越美国,从而正式成为风电装机世界第一大国。

(二)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崛起

在风能发展方面,甘肃捷报频传。近日,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传来消息:2010年12月30日,风电装机总量达到550万千瓦,提前超额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目标;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一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34亿元,累计达到298亿元。落户酒泉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目前,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成为国内产业规模最大、产品型号最多、配套能力最强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据测算,风电场建设期间一年用工15000人,运行期间2500人,装备制造方面可吸纳5000人就业,第三产业也可拉动5000人就业。

2011年元旦期间,华电新能源甘肃分公司所属瓜州201MW风电工程、玉门96MW风电工程相继并网发电。至此,华电新能源甘肃分公司在甘肃地区已投产风电容量达到近300MW。目前,华电新能源甘肃区域尚有在建和已核准风电、太阳能项目容量110MW,并有多个新能源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在近日举行的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年会上,甘肃酒泉、平凉同时入选15个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城市,甘肃省瓜州县被推荐为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甘肃在风能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气象部门风能评估,酒泉市风能资源的理论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年有效风速时间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时间达2300小时,无破坏性风速,对风能利用极为有利,适宜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天时地利人和齐聚,让甘肃收到了众多来自政府与企业的橄榄枝。日前,由国家质监总局投资建设、国内第一家风电设备检验基地—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基地在甘肃已经开始建设。这个检验中心检验基地将为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撑,可对风力发电机组及重要部件的制造、安装、调试等指标进行评价,检验能力覆盖西北并面向全国。

2009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一期工程启动以来,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名企相继入驻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2009年,金风科技生产风机200台,实现产值19.2亿元;华锐科技生产风机300台,实现产值29.2亿元;中材科技生产叶片300幅,实现产值1.62亿元。均是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据数据显示,华锐科技是我国第一家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300兆瓦,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在酒泉完成投资4.43亿元,产值达到95亿元。金风科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也是国家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重大项目的承担者,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535兆瓦,行业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五,在酒泉完成投资1.1亿元,产值达到49亿元。东方电气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中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一流的综合技术开发能力,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911兆瓦,行业排名中国第三、全球第七,在酒泉完成投资9800万元,产值达到5.6亿元。在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还有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中国水电四局等,总共有17家。

据悉,2010年工业对酒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4%,拉动经济增长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4.2个百分点。而新能源产业直接推进了酒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众多名企的引进,将为这一地区带来长久而深远的变革。

(三)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调整与振兴

甘肃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特色。从起步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是“一五”、“二五”期间,国家在甘肃布局建设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二是“三线建设”时期,搬迁一批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企业,初步形成兰州、天水两个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三是改革开放以来,非公经济迅速崛起,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甘肃装备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三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甘肃装备制造业的鲜明特色,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概括起来,就是“初具规模、区域聚集、产品为主”。特别是2002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通过“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和品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甘肃省装备制造业,行业门类比较齐全,主要集中在石化通用、电工电器、机床工具、农业机械、军工及电子信息、通用基础件、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及汽车制造等行业,特别是石化通用行业和电工电器行业在国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产品品种多达3000多个,涵盖了主机、辅机、成套设备、关键部件、维修配件及技术服务等。有少部分代表国家或行业水平的产品,主要表现在:石油钻采系列成套设备,石油化工和炼油成套设备;真空获得与应用设备;各类大中型交、直流电机和发电机,包括小型水轮发电机组和兆瓦级风力发电成套设备;126kV及以下各类电器元件和成套设备;钻机电传动系统控制设备及矿井提升控制设备;集成电路封装;航天器材;大型成套直缝焊管制管线成套设备;大型数控卧式车床、数控轧辊磨床、大型数控剪切中心;系列凿岩机、履带式液压凿岩钻车;各种特色阀门;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中药制丸生产线及配套设备等方面。有的品牌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如“兰石牌”钻采炼化设备、“长城电器”、“兰电牌”大中型电机、“SPARK”牌数控车床、“燎原牌”风动工具、“兰真牌”真空设备等,其中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的“兰电牌”690KV及以下中小型发动机、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的“SPARK”牌数控车床都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在保持和发展石化通用、电工电器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甘肃省积极引导企业开拓风力发电装备、汽车及环保设备等领域,重点扶持了一批装备制造业发展项目,开展了培育工程总承包公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甘肃初步具备了风力发电机组几大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成套风电机组研制工作取得新进展。①风力发电机。兰州电机是国内首家研制开发出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企业,目前已具备1.5MW、2MW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生产能力,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3MW正在研制中。②风电塔筒。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原47l厂)已能够按国际通行的VEsTAs标准批量生产风电塔筒。2007年,该公司又开发了2.5MW级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制造技术项目。甘肃科耀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在瓜州投资兴建了风电塔筒制造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满足了瓜州风电塔架生产、塔机安装需要,而且可以延伸覆盖到玉门、新疆及内蒙古等地。酒钢机械制造公司已有多年生产制造风力塔架的经验,新建的酒钢(集团)瓜州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已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年生产风力塔架150套,年销售收入近亿元。此外,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兰州电力修造厂等企业都有生产塔筒的能力。③风电控制系统。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正在着手风电控制系统的研发,项目已被列为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将对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风电装备制造业有重大的意义。④风轮叶片。兰州理工大学成立了甘肃风力机工程技术中心,正在自主研发大型风力机叶片设计技术。此外,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中科宇能公司等叶片生产企业已分别在酒泉、白银开工建设叶片制造厂。其他部件。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计划实施风力发电机组功能部件产业化项目(偏航仓、塔架、法兰等);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计划实施风力发电关键件制造项目(轮毂、齿轮箱等);天水海林轴承厂也计划研制风力机轴承。⑤在风电成套机组研制方面,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迈出可喜一步,已自主研制出lMW成套风电机组样机,并在玉门风电场成功安装进行工业性试验。

汽车制造业有了新起色。兰州市引进吉利汽车生产线,工程设计年产量为5万辆轿车,主导产品为吉利集团自主研发的自由舰三厢中级轿车。目前,以吉利整车装配为龙头,正在组建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网。

2007年已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分别签订了合作建设吉利轿车塑料件及改性塑料生产线、合作建设吉利汽车专用涂料配套生产线及合作建设吉利轿车内饰件隔音隔热件生产线的投资协议。甘肃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是白银市招商引资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公司主导产品半挂汽车、自卸汽车。到2007年12月底已累计生产各种车辆2400余台,实现产值2.5亿元,公司主导产品半挂车在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和西藏等西北地区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向中亚地区拓展。自卸车、全挂车已入主西北市场并得到用户的好评。兰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由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陇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由甘肃驼铃客车厂改制成立的甘肃驼铃工贸发展有限公司等四方共同投资组建,主要生产适合西北地区道路运输条件的高、中、低档旅游客车和公路客车产品。培育工程总承包公司工作取得新进展。协调组织有关科研、设计单位及企业加强联合,发展工程总承包公司业务,延伸产业链条,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已初步确定了甘肃省发展工程总承包公司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批准成立了金川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选、冶炼工程总承包、兰州长城电工电力成套工程有限公司、天水锻压JCOE制管生产线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及兰州兰电新能源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等7户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近期,天水锻压机械有限公司中标了总承包建设1个大型制管生产线项目,合同金额达2亿多元人民币,项目周期18个月。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甘肃省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产学研联合,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新产品开发步伐,促进了甘肃装备制造业的长足发展。2007年,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超大容积高端汽车灯具镀膜系列装备与工业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产业化规模日益扩大,成效显著。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9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其中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兰州兰电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在保持传统优势产品和中频、双频、变频、双流及双电压电机技术领先的基础上,积极研制开发风力发电机及成套设备。已具备生产1MW、1.5MW、2MW风力发电机生产能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了核心技术。3MW风力发电机,已进入样机试制阶段。2007年兆瓦级风力发电机订货合同已达1422台,213万KW。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度共安排新产品试制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新产品4项,省级新产品15项。年内新产品产值达到121294万元,新产品产值率为39.88%,研发投入8594万元,占销售收入的2.9%。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积极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作用,当年完成新产品29项,其中国际先进2项,国内领先24项,国内先进3项,新产品产值贡献率达到60%以上,数控产品产值率达到40%左右。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项目——大型数控超精密菲涅尔透镜加工设备项目于2007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标志着该公司在重大科研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加强了与国内外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一些初步合作意向。西电集团拟与甘肃省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合作,通过优势资源互补,形成完整的电工电器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与甘肃省签订合作协议,准备在酒泉投资建设风力发电整机制造厂。星火机床与法国索玛公司签订生产高、中档及普及型智能数控机床协议并投产。拟并购法国sOMAB公司,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该行业国际市场,得到被收购企业的技术和技术人员、客户渠道和公司的管理方式,利用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占领市场。随着星火品牌知名度持续上升,星火机床已经从产品经营进入了资本经营层面。甘肃省装备制造业虽然具有一定基础,但产业水平总体比较低,产业集中度低,具有核心技术、系统集成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少,从而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在274户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有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长城电工股份公司2户;超过l亿元的也只有33户。国企改革虽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包袱沉重、活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尽管有不少好的产品和技术,但总体上新产品研发能力比较弱,科技人才和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十一五”甘肃装备制造行业七大发展重点:(1)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石油钻机、修井机等石油钻采设备、重油催化裂化关键设备、大型加氢反应器、大吨位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大型板式高效换热器、大型石油天然气管道加工设备、烟气轮机、特殊阀门等,加快建设石油钻采装备制造基地和炼油化工装备生产基地。(2)发展大型、精密、高速及智能化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系列气动凿岩机及气动工具、重型导轨式液压凿岩机、全液压与高气压履带式露天潜孔钻车、重熔铝锭连续铸造成套设备等,力争在数控技术、快速成形技术等方面取得新进展。(3)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大型、专用、特种电机,节能电机以及中小型水电站成套设备,中高压开关电器元件及成套开关设备、电气自动化传动系统、大容量高压电力变压器;脱扣器、延时继电器、软启动器等智能化的低压产品;发展特种电缆,积极支持高温超导电缆发展。(4)发展真空镀膜机等真空应用和获得设备,半导体材料切割、研磨、抛光设备,农业机械,智能化多功能材料试验机,特种轴承等。积极与国内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煤化工设备及多晶硅生产设备重大技术装备等。(5)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技术,支持新型片式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敏感元器件以及各类传感器和光缆、医疗器械及检测仪器、制药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6)发展新型小排量轿车、半挂车、自卸车、大中型客车、农用汽车和汽车灯具、轮胎、挡风玻璃、轿车用铝合金、镁合金轮毂等零部件产品。研制开发矿用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等煤矿设备。发展井下无轨设备、选矿设备等矿山设备。(7)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发展机载舰载设备等军工产品。发展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加工制造和有色冶金的板、棒、线、丝和箔等延伸加工制造的装备。发展除尘、水处理、风机、输送、电控及消声等环保设备。

甘肃省对“十一五”期间的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做出原则性规定,具体而言,“十一五”甘肃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期间,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二)重点培育5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5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企业,初步形成以重大特色装备、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为支撑、一批“精、特、专、新”中小企业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产业格局,形成若干个具有特色、规模较大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具有甘肃特色的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全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努力达到30%。

(四)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重点企业的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省外、境外、国外和国有经济以外资本进入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环境,在合资、合作、并购及嫁接等资本重组上取得积极进展,培育3~5户上市公司。

(五)在2020年前,争取在重点优势产品的成套设备研制、参与国内外大型工程承包上取得新进展。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缺少规模较大的整机、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对关联企业带动作用小;二是工业设计能力弱,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三是骨干企业间关联度不高,分工与合作程度低。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形势变化的影响,这些问题更加凸现。部分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减缓,经济效益下滑。石油钻采设备、常规中小型发电设备、中小型普通机床以及部分石化通用设备受上游产业影响,市场需求萎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