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企业规模来看,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骨干力量是大中型企业。在全省278户装备制造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38户,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户,过亿元的企业仅有27户。
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征_2008甘肃发展报告

一、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始于“一五”、“二五”计划时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形成于“三线”建设时期大批东部企业的内迁和军工项目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我省在石油钻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风动工具、真空设备、无线电整机、集成电路和国防设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部分还表现了突出的产品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06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78户,资产总额219.43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5.64%和7.33%。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2.7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3%;实现工业增加值54.82亿元,占全省当年工业增加值的7.10%;销售收入13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3%;实现利税8.53亿元,增长51.04%,对当年全省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2.89%。

表一 2006年甘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分行业主要指标

img30

续表

img31

资料来源:《2007甘肃年鉴》

分行业来看,全省装备制造业的产值规模和盈利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专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最高的行业为专业机械制造业,达到40.18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次之,为36.15亿元,分别占到整个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28.15%和24.63%;实现工业增加值方面,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最高,达到18.77亿元,专业机械制造业次之,为11.4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专业机械制造业以38.42亿元居第一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紧随其后,为34.71亿元;普通机械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最高,为1.05亿元,专业机械制造业次之,为0.97亿元;实现利税最高的仍然是专业机械制造业,达到2.29亿元。

企业规模来看,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骨干力量是大中型企业。2006年,在全省的装备制造企业中大中型只有38户,占装备制造企业数的比重不足14%,但却拥有装备制造业70%的资产,完成了61%的总产值,实现了63%的主营业务收入。

在地域分布方面看,兰州和天水是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区。2006年,全省77%以上的装备制造企业和90%以上的装备制造业资产分布在兰州和天水两市,当年两市完成的装备制造业产值也占到全省的90%以上。其中,兰州市是全国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主要生产基地,并在通用机械、仪器仪表、真空设备、电机和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具有一定基础和实力;而天水市是全国六大中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在电子设备、数控机床、风动设备、电线电缆制造等领域有一定的实力。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我省装备制造业曾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省的装备制造企业大多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冗员过多、历史包袱沉重,加之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偏小,发展步伐缓慢,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全省278户装备制造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38户,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户,过亿元的企业仅有27户。2006年,企业户均拥有资产0.8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0.38亿元,分别比全省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低53.3%和73.4%。与全国相比,甘肃装备制造业在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偏小,从所列指标来看,均在全国一半以下,如反映盈利能力的利润总额所占比重比全国低21.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额所占比重分别比全国低27.5和20.6个百分点。近十多年来,受投入不足,机制不灵活,以及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装备制造业一直处于徘徊和低速发展状态,使得部分曾经拥有的相对优势也已不复存在,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产业的集群效应难以发挥,规模化经营和集团化运作困难。

二是技术创新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装备技术水平落后,信息化水平低。装备制造业现有的一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多数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之上,属于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特别是核心性、关键性技术成果很少。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缺乏有效的消化吸收,重大项目特别是竞争性项目储备不足,项目的研究、筛选、论证工作过于滞后,谈不上再创新和自主研发。不少企业的装备技术仍然停留在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水平,设备陈旧落后、基础工艺落后,产品品种少、种类单一,除个别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外,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装备水平处在较低水平,固定资产净值占原价的比重仅为64.58%,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低3.99个百分点。许多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基础设施差,创新技术资源分散,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差,研制开发水平低,难以持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产品仍以低端为主,制造过程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是人才总量不足,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高级研发人才、领军人才和熟练的技工尤其缺乏。工程技术、科研骨干、高新技术人才、熟练工人等人才十分短缺,机械、电气等行业大专以上专业人才和中高级技工人才都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如机械动力人才需求量很大,而设置相关专业的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却很少,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和流失。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合理,多集中于高校和科研单位,而装备制造业却得不到所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大量中高级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与此同时,在持续多年的“孔雀东南飞”过程中,工程技术人才也大量流失,不仅加剧了装备制造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而且严重冲击了装备制造企业正常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使得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更加困难。

四是装备制造业的转制步伐缓慢,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企业多数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重大的体制性障碍虽已突破,但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存在,尚未解决的具体体制、机制问题还很多,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做不到规范的公司制管理和运行,市场化的企业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到位,旧的体制、机制的影响和新的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仍对企业发展形成阻碍。

五是企业融资困难。由于金融体制和企业现状的双重障碍,民间资金的总量不足,积聚力弱,且缺乏民间资金进入的正常机制。加之区位弱势造成引资困难,使得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在融资方面困难重重,即便是一些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和产品、以及市场状况良好的企业也难以及时便捷地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筹集资金难、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长、项目见效慢,已成为制约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