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江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或模式

江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或模式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江西生态旅游发展优势、问题和对策李志茹[1]生态旅游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共环境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江西生态旅游发展优势、问题和对策

李志茹[1]

生态旅游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共环境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重要发展趋势。生态旅游在我国已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各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纷纷成为生态旅游的首选地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时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丰富而又积淀深厚的赣鄱文化,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历史、宗教、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为江西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石基础。

一、生态旅游的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大自然中进行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但因缺少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旅游者及经营者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就需要对旅游者及其经营者加以规范,使生态旅游及经营管理的行为沿着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科学、有序的轨道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旅游便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为宗旨,把开发旅游资源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思想。生态旅游的内涵本质是生态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其核心思想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实质包括三个要点:一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二是在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把旅游与保护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对游客进行有关环保教育,既使游客受到有关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教育,又能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收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良好效益。

生态旅游肩负三大使命:一是要刺激经济活动,减少贫困;二是要为弱势人群创造就业机会;三是要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可见,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这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更加符合社会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旅游开发中突出强调对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的保护,与谋利于当地居民相结合。生态旅游得到人们的推崇,已成为21世纪旅游事业的发展方向。

二、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江西实施生态旅游有着天然的优势。16.69万平方公里的赣鄱大地,三面群山环绕,地势南高北低,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生态系统;全省水系发达,有2400多条河流,有大小自然湖泊100多个,还有上千计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五河”水系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流入鄱阳湖。全省八条主要河流111个地表水断面,水资源基本良好,Ⅰ—Ⅲ类水质达76.5%高于全国的49.9%的平均水品。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最大的聚水盆,长江水量的巨大调节器,更是世界上六大著名湿地之一,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录;江西气候温湿,森林覆盖率达60.05%,居全国第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土地肥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场所,也为生态工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由于全省工业化程度不高,因而产生的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对较弱,2006年除九江、赣州两市空气质量达三级外其余9个地级市空气质量均达国家二级标准。这些都为实施生态经济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江西山清水秀,著名的名山大川,以及厚重的、独具江西特色的文化积淀,为江西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前提;江西积累了数年生态治理的经验,为实施鄱湖生态经济战略在理论、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大量准备,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江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有丰富的有形的文化资产,如庐山、三清山;我们也有丰富无形的文化遗产,如青铜文化、瓷文化、傩文化、书院文化,以及特有的山歌戏曲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大自然和先人对我们丰富的馈赠,是我们开展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

江西以丘陵山地为主,地貌呈不规则的环状结构,以鄱阳湖为核心,向外依次为平原与阶地相间的鄱湖平原,赣中南丘陵,其间镶嵌着不少山间盆地和谷地;外环为赣东北、赣东、赣南、赣西、赣西北边缘山地。名山、大川、森林、自然保护区、湿地构成天然的生态旅游资源。

三、江西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据统计,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70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15.87%;旅游总收入4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2%,约相当于全省GDP的8.5%。其中入境旅游人数66.4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9553.6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66%和40.06%;国内旅游人数6943.8万人次,同比增长15.73%;国内旅游收入448.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红色旅游接待人数2804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88.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4%,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40%和旅游总收入的40.6%。

(一)现状

江西的生态旅游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截至2007年,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44个,自然保护小区5000余个,保护区与保护小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13%。省级森林公园60个面积10.65万公顷,国家级36个,面积33.06万公顷。全省有国家级生态功能试点保护区2个,面积235万公顷,省级4个,面积33.06万公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3个县(市),面积955.49公顷。风景名胜区35处,面积3908平方公里。

1.生态旅游主要区域布局

南昌——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城名山名村瓷都文化游,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名城名山道教文化游,南昌或安源——井冈山——赣州——瑞金名山名城红色文化游,南昌——仙女湖——明月山——武功山名山胜水绿色休闲游。

2.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

①把南昌打造成为中国红色博览旅游之城,南方绿色休闲旅游之都,中部新兴会展旅游中心,全省旅游龙头和便捷的旅游集散中心;

②将井冈山打造成为中国红色旅游中心和会议休闲度假胜地;将九江·庐山·庐山西海打造成为国际会议中心和文化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③将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打造成为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胜地;

④将三清山打造成为国际峰石奇观旅游胜地;

⑤将龙虎山、龟峰打造成为国际道教文化旅游中心和丹霞奇观旅游胜地;

⑥将景德镇打造成为国际陶瓷文化旅游中心;

⑦将赣州打造成为世界客家风情旅游胜地;

⑧将瑞金打造成为国内最具典型性红色旅游名城;

⑨将婺源打造成为中国生态文明·乡村风情旅游经典;

⑩将萍乡安源打造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冬夏令营体验基地;

⑪将宜春明月山打造成为月亮文化旅游胜地;

⑫将武功山、仙女湖、三爪仑、三百山、陡水湖、大觉山等打造成为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目前,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态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自然保护区、农林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含义与具体实践矛盾的问题

生态旅游真正的含义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开发者与经营者必须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二,在市场方面,生态旅游参与者应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就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者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因此,参加生态旅游消费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而目前,我省很多生态旅游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生态旅游“走进自然”,而忽略了“保护自然”的目标。有些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从生态旅游的基本目标保护环境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据资料显示,我省有的自然保护区存在30%的垃圾公害、12%的水污染、10%的噪声污染、3%的空气污染。譬如庐山自然保护区,本身就只有302平方公里,可是每天接待的游客达30万之多。加上原地居民,人均0.001平方公里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大部分是山体,平地甚少,人满为患。不利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生态旅游被当地当做促进经济发展的标签

通过发展当地经济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目的所在。因此,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生态旅游的又一个重要目标。生态旅游是通过吸纳当地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当地对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达到造福一方之目的。可是,有的地方把生态旅游当成了一种标签和市场上招待客源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虽然,在生态旅游初始阶段会吸引众多的“眼球”,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这不仅对旅游者产生了误导,还严重损害了当地的声誉,造成环境永久的破坏,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更有挬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

3.生态旅游对旅游者生态知识的普及教育未达应有的标准

生态旅游区别一般自然观光旅游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生态知识的普及教育。首先,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实施,如博物馆、展厅、标示牌、录像等,无法满足有人的需要。其次,缺乏专业导游人员,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特色、意义等讲给游客听,而是牵强附会,胡编乱造。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4.生态旅游区应主动吸收当地居民真正参与其中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社区对资源的利用。而当地保护区建立自我创收机制,开发利用时,往往会造成保护区与当地居民对资源的争夺,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所以,保护区应对当地原居民,加强他们的技能培训,吸纳他们为保护区合同工,长期固定工,负责人等。从而调动原地居民的积极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才能兴旺发达。

(三)存在问题成因剖析

1.外部原因

(1)生态旅游市场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设定位于高收入、高教育背景和高环保意识、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者群。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一般旅游者有20.7%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而生态旅游者中,这个比例高达64.9%。从目前情况看,来江西的国际入境的主要兴趣点还在于江西的古老文明,景德镇瓷业。而国内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观光、度假旅游上,虽然大多数旅游者都希望回归自然、接近自然,但自然环保意识不强,而且追求娱乐是主要目的。生态旅游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大力开发各种娱乐设施。这样,对环境造成损害则在所难免。

(2)生态旅游企业存在的外部环境欠缺

真正生态旅游活动的完成,有赖于无数个把环境保护纳入战略目标的企业的支持。目前,在现有的统计制度和会计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效果完全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是衡量其经济在GDP的权重。这就与生态旅游的多重目标产生了本质上的冲突。在绝大多数企业尚未考虑环境成本,唯独要求生态旅游企业把环境目标纳入企业的整体目标也是不够公平的,也是行不通的。但是,作为生态旅游区的企业如果在经营中不考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势必会出现大肆招揽客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弊病。

2.自身发展中的原因

(1)对生态旅游认识模糊

生态旅游应该定位为高层具有责任感的旅游群体。目前,对传统大众观光旅游和高层次的生态旅游客源没有区分,大批观光游客的进入,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另外,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套搬到生态旅游区,从而造成了环境破坏。

(2)生态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生态旅游是由生态学和旅游学两门学科组成的,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有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缺乏。同时,生态旅游开发依托的资源多分属不同部门管辖,大多环保部门又参与同时搞开发,作为旅游管理机构的旅游局对其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参与意见。这样,无论从专业背景或经营管理水平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开发经营人员的多样化需求要求。

(3)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则

生态旅游专业性很强,同时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区经济的发展等多重目标,所以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专家、还要吸纳当地居民参与,而现状的生态旅游开发规划队伍任沿用传统的大宗旅游规则的人员结构和规划方法,这已经不符合生态旅游规则的要求。其次是规划重保护意识淡漠,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和技术,也是开发失误的又一原因。

(4)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

作为生态旅游主要载体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在部门归属上属多头领导,分别归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水电部门等管理。作为主要行业管理者的国家旅游局很难有所作为。以自然保护区为例,生态旅游诸多问题的产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制原因。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采取的分部门、分类型、分级别管理的体制。但实际上,保护区均是由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林业、环保、资源、农业等行政部门管理,或市、县林业、环保、资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有的国家级保护区甚至由乡政府管理。在保护区一哄而上搞开发的时候,这种管理上的错位和缺位必然引发对环境竭泽而渔的利用。

四、发展鄱湖生态旅游业的建议

1.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加速旅游产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交,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领导、支持和推进工作。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环境,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扶植。大力营造有利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大气候、大环境。

2.创新科学高效的旅游发展模式

创新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发展模式,关键要促使江西旅游业从单纯数量型增长向科学质量型增长方向转化,从资源高耗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化,为加快江西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变提供体制保障,加快理顺景区管理体制,重点理顺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旅游区的管理与经营体制。加快以资产为纽带的旅游企业集团和股份制企业建设,促进旅游区和旅游企业向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

3.科教兴旅全面提高江西旅游业整体竞争力

建设江西旅游经济大省,动力在人才,潜力在科技。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胆进行旅游业知识创新、人才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的促进机制和引导机制,全面提升江西旅游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我省旅游高等教育体系,调整旅游专业结构和学历教育层次,重点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岗位培训,走全社会开放式旅游培训的发展道路,建立起省、市、县、企业四级旅游培训网络体系。实施“江西数字旅游”计划,加强旅游产业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专业化、标准化“六化”建设,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用现代化科技促进旅游行业技术进步,不断增强江西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内联外拓,强化区域协作

要努力打破行政壁垒,摒弃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方式,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坚持内联外拓、全方位开放,为旅游业的跨区域发展打好基础,共同营造旅游经济要素畅通大环境,引导、协调区域间的旅游协同发展。各地区间要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共同发展”原则,积极推进跨地区、跨景区合作,实现省内无障碍旅游;通过区域协作,推动建立银旅合作、科旅合作、文旅合作、教旅合作、体旅合作等多种合作机制,在全省形成一种全开放外向型的大旅游格局,以区域大开放形成旅游大协作,获得大发展。加强与全国特别是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努力建设省际无障碍旅游区;赣湘鄂联手打造南昌一武汉一长沙“华中旅游极”;赣湘协作开发湘赣边以韶山—安源—井冈山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基地;赣闽合力推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社会风情旅游线;赣皖浙共同推广千岛湖一黄山一婺源一景德镇旅游线;在“泛珠三角旅游协作区”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探索建设“泛长三角旅游协作区”的可行性,实现旅游接待地与旅游客源地的良性协作对接。建立江西省旅游营销协调中心,制定统一的全省市场营销计划,将江西旅游产品打包上市,统一出击,形成市场营销的合力,努力提高江西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5.加快旅游企业改革步伐,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提高江西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企业。积极推进国有旅游企业的改革;建立起符合现代科学的企业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管理的体制,努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使之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要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分明、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步伐,引导和支持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旅游企业参与改革和重组;促进旅游企业向市场化、品牌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推进旅游饭店连锁化、景区集团化、旅游运输联合化和导游服务公司化,促进市场主体规范化、市场分工合理化、市场竞争有序化。

6.保护生态、环境与文化,实现我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各地必须坚定地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生态与环境,让江西的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清新,形成全省旅游和生态和谐发展的局面。走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稳定相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在旅游开发经营的过程中,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和节约观,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旅游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旅游区内的污水、烟尘、垃圾等的处理设施必须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林学会主编.绿色生态江西行.[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邹统纤.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肖 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5]邵 鸿,黄细嘉.旅游业深度开发与发展规划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许怀林.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刘宜柏,王晓鸿,黄国勤.生态经济与生态江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徐俊如,吴文峰.情系旅游圣地江西.[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彭崑生.江西生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0]David A.Fennell,张凌云 译.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11]朱建军.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发展刚要.[J].2006.10.26

[12]刘良源,李志萌,曾新方等.东江源区生态资源评价与环境环保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注释】

[1]李志茹,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