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禁止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

禁止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3.4 禁止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外源强制型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这些区域可以尝试发展生态旅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

11.3.4 禁止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外源强制型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这些区域可以尝试发展生态旅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下面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说明: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对于保护江河源头的生态系统,保护青藏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极”自然景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区域凭借珍贵而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试点。

(1)编制高水准规划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青海省旅游局共同编制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自2007年12月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实地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完成了大量访谈、调查问卷,于2008年底通过评审。

《规划》确定三江源地区的总体定位是“融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江河源型国际级生态旅游目的地”(114)。青海将投资18.4亿元在三江源地区建设35个生态旅游重点项目,规划6个重点景区,包括可可西里、年保玉则、阿尼玛卿雪山、勒巴沟、达那寺峡谷和黄河源景区。《规划》强调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的保护,强调游客体验和环境教育,强调社区居民和生态移民的参与,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最优化

对于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策划,《规划》明确定位“以高端产品为主”,力图让游客的整个旅程成为体验生态文明和保护生态的过程。有以“三江之源”水源地生态与环境体验、“康巴、安多”藏文化原生态体验、以黄河源生态体验、长江源生态体验、澜沧江源生态体验、雪山冰川攀登探险、青南自驾游等为主打的系列产品,涵盖了游、住、行、食、购、娱六方面的内容。

(2)建立新考核机制

2005年,青海省确定三江源地区的发展思路以保护生态为主,并决定对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果洛、玉树两州不再考核GDP,取而代之是对其生态保护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指标进行考核(115),即实行“一增一减”:“减”指经济发展考核类别少了GDP和招商引资两项指标;“增”指社会发展考核类别中,环境保护一项的进行了核除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外,增加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

现在,对干部来讲,保护好生态就是政绩,他们不再提工业化口号,着力发展不破坏生态的生态旅游、民族工艺品制作、土特产加工等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同时,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防治、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等生态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2006年至2007年监测数据显示,三江源出境水量有所增加,从412.7亿m3增加到492.76亿m3。草地生产力也有所恢复,沙障方格的设置有效控制了沙粒的移动,逢大风天气治沙区不再黄沙弥漫,对公路的危害明显减轻(116)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第一、发展并重”的思想,是开创三江源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外源强制、政府主导是禁止开发区循环经济模式的特征。应在国家实施强制保护的前提下,转变政绩观和发展观,以生态旅游这一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作为自然保护区等特殊区域的突破口,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复习思考题11

11.1 分析四个层次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11.2 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功能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注释】

(1)张扬.循环经济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36—237.

(2)徐业滨,秦慧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循环经济[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51—252.

(3)房忠华,叶国明,李孔浩等.“鸭稻共育”技术示范总结[J].中国农技推广,2005,(11):29—30.

(4)章家恩,陆敬.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分析[J].生态科学,2002,21(1):6—10.

(5)丁疆华,温琰茂.基塘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23(5):12—14.

(6)章家恩,陆敬雄,黄兆祥等.鸭稻共作生态系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科学,2005,24(1):49—51.

(7)赵建军,郭玲利.“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的技术经济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7(02):239—242.

(8)张全国,杨世关,徐广印等.中部地区生态果园的沼气系统[J].太阳能学报,2003,24(1):85—89.

(9)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01—103.

(10)赵玉环,黎华寿,聂呈荣.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几种典型模式的生态经济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4):1—4.

(11)郑海金,左长清等.“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效益分析水土保持应用技术[J].2008,(1):46—48.

(12)李幼霞.沼气系统在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J].环境导报,1994,(6):29—31.

(13)阎竣,陈玉萍.西部户用沼气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J].农业经济导刊,2006,(8):116—120.

(14)占明珍.杨春梅循环经济下制造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J].经营与管理,2007,(12):22—23.

(15)李永清.李芬循环经济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经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9):125—126.

(16)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70—274.

(17)惠兴伟,王丽慧,阎强.鞍钢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现状及改进建议[J].矿业工程,2008,6(1):50—51.

(18)曹辉,王焱,孙树臣等.鞍山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冶金能源,2006,25(5):3—6.

(19)丽丽.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88—90.

(20)单胜道.循环经济学[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5:160—162.

(21)余忠,李秀珠.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思路.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38—41.

(22)黄朴,王进东.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5):55—57.

(23)齐伟超.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J].商业时代,2006,(12):35—36.

(24)万君康,梅小安.生态工业园区的内涵、模式与建设思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1):92—94.

(25)HJ/T 409—2007,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S].

(26)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1—77.

(27)敬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园区改造途径分析[J].新疆财经,2008,(2):55—59.

(28)谢家平.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4):15—22.

(29)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7—227.

(30)冯薇.产业集聚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51—55.

(31)蔡小军,李双杰,刘启浩.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J].软科学,2006,20(3):12—14.

(32)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5—187.

(33)李同升,韦亚权,周华.生态工业园及其规划设计探讨[J].经济地理,2005,25(5):647—650.

(34)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1—77.

(35)王震,刘晶茹,王如松.生态产业园理论与规划设计原则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3):152—156.

(36)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5—187.

(37)张春艳,韩宝平,赵钰.生态工业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状况[J].能源与环境,2007,(4):23—26.

(38)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5—187.

(39)邱德胜,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研究,2005(2):175—178.

(40)HJ/T 273—2006,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S].

(41)HJ/T 274—2006,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S].

(42)HJ/T 409—2007,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S].

(43)HJ/T 275—2006,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S].

(44)张春艳,韩宝平,赵钰.生态工业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状况[J].能源与环境,2007(4):23—26.

(45)马荣,周宏春.生态工业园的实践与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2006(46):21—24.

(46)尹建华,王兆华.生态工业园:我们在产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9—11.

(47)张春艳,韩宝平,赵钰.生态工业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状况[J].能源与环境,2007(4):23—26.

(48)HJ/T 409—2007,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S].

(49)王震,刘晶茹,王如松.生态产业园理论与规划设计原则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3):152—156.

(50)戴永务,刘燕娜,郑晶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48—50.

(51)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7—225.

(52)王发明.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和风险研究——以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J].财贸研究,2007(5):14—18.

(53)王寿兵,吴峰,刘晶茹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7—225.

(54)王发明.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和风险研究——以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J].财贸研究,2007(5):14—18.

(55)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73.

(56)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68—188.

(57)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80—285.

(58)肖华茂.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7,(04)52—55.

(59)张卫莉,苏振锋,翟淑君.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逻辑关系[J].学术论坛,2005,(12):64—66,147.

(60)林维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管理观察,2009,(06):23—25.

(61)史小红.构建循环型社会消费体系研究[J].中州学刊,2007,(5):58—60.

(62)王增倍,胡镭.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58—59,108.

(63)习近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管理世界,2005,(7):1—4.

(64)许崴.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58—62.

(65)郑迎飞,赵旭.我国企业的环保战略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J].环境保护,2002,(6):42—47.

(66)王晓光.基于循环经济导向的生态工业系统实现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6,(5):167—168.

(67)明庆忠,舒小林.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运行体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3):78—81.

(68)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1):36—42.

(69)黄震方.旅游业推行清洁生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110—113.

(70)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1)陶卓民,芮晔.旅游景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117—120.

(72)王红,汤洁,王筠.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5):661—665.

(73)牟子平,吴文良,雷红梅.浏阳农业结构类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4):628—635.

(74)赵新勇.黑龙江省山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研究[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5M):60—61.

(75)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62(4):339—350.

(76)汪琴.北京市清洁生产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前景展望[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8,63(3):53—58.

(77)刘俊海.中石化集团推行清洁生产的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121.

(78)张玲玲,陈亢利.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清洁生产[J].消费导刊,2008(3):70—71.

(79)黄贤金,朱德明.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3):1—4.

(80)张建杰.工农协同型循环经济模式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7(18):106—107.

(81)于成学,武春友,王文璋.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7(6):135—140.

(82)肖华茂.面向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7(7):119—121.

(83)任勇,陈燕平,周国梅,冯东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137—172.

(84)郭奔胜,徐寿松.长三角16城市2008年GDP突破5万亿大关但增速回落[N].中央政府门户网,2009—02—25.

(85)陈其珏.长三角“3+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型[N].上海证券报,2008—01—23.

(86)闫敏.江苏发展循环经济之路[R].经济视角,2007(4):31.

(87)宋卫彬.江苏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情况调研与思考[R].江苏统计分析资料,2005—12—31.

(88)陈如俊.上海推进循环经济动态介绍[J].上海建设科技,2005(3):39—40.

(89)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化学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回顾与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2008(11):27—28.

(90)杜欢政.循环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法宝[J].浙江经济,2005(21):26—28.

(91)任勇,陈燕平,周国梅,冯东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137—172.

(92)晓月.浙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经济视角,2006(11):28—30.

(93)广东省统计局.2008年珠三角人均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N].广东人民政府网,2009—02—09.

(94)黄永健,唐华.“绿色供应链”助力“珠三角产业模式”升级[N].国际商报,2006—10—09.

(95)朱晖,邝国良,齐昌玮.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J].生态经济,2007(9):91—93.

(96)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关键技术”绘就循环经济新画卷——广东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发展综述[J].广东科技,2008,178(1):56—59.

(97)齐海山,孙英威,任鹏飞.循环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振兴”[N].人民网,2005—07—18.

(98)马永欢,周立华.我国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与区域发展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8(2):82—88.

(99)高慧斌,周福刚.东北发展新格局:三纵五横[N].辽宁日报,2007—08—23.

(100)曹泓,叶剑波.白山市注重“接续替代”,壮大循环经济[N].吉林日报,2009—03—23.

(101)徐金波.武汉城市圈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设起步良好[N].中国新闻网,2009—03—12.

(102)刘春燕,姚德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开启32块试验田[N].长江商报,2008—10—07.

(103)龙滢.推行板块建设探路循环经济,“汉南经验”将向城市圈推广[N].楚天都市报,2009—03—22.

(104)聂春林.武汉城市圈两型方案启动[N].21世纪经济,2008—10—07.

(105)余桃晶,王杰芳.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环保奠基[N].中国环境报,2008—10—08.

(106)袁宏明.柴达木西部循环经济“路线图”[J].中国投资,2007(11):94—101.

(107)阿罗.“青海省要重点发展循环经济”—访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J].新财经,2008(8):70—71.

(108)孙发平,詹红岩.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现状及启示[J].青海科技,2007(2):6—8.

(109)龙新.让藏区农牧民更好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全国农业系统援藏工作纪实[N].中国农业部网,2008—04—22.

(110)拉巴次仁,冯雷.西藏自治区整合1亿多元资金扶持农牧业特色产业[N].中国政府网,2006—12—18.

(111)陈菲、吴晶.西藏农牧民成为科技发展巨大受益者[N].新华网2008—09—25.

(112)马胜杰.以科技进步促进西藏现代农牧业发展[N].西藏日报,2009—01—12.

(113)胡星,刘元旭.西藏探索出“温室+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N].新华网,2007—06—18.

(114)钱荣.青海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步伐[N].新华网,2009—03—20.

(115)刘鑫焱.只要生态好就算有政绩,三江源不再考核GDP[N].中国环境报,2007—10—25.

(116)李有军.三江源:该如何呵护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3—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