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案例

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案例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4.2 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案例全国目前有关省、市在循环经济规划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导下,江苏省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企业、园区、社会消费领域以及村庄、乡镇、县(市)、市等不同层面。

13.4.2 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案例

全国目前有关省、市在循环经济规划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外,许多省市在循环经济的某一方面进行了试验示范,或正在积极准备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工作(34)(35)(36),还开展了包括企业层次、产业领域的循环经济规划。这里主要介绍区域层次的循环经济案例。

1)国际化大都市的循环经济规划——以上海市为例(37)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主要考虑了:①循环经济的国际动向;②工业废弃物处置与清洁生产;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生态农业;④建筑废弃物的处置利用;⑤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⑥废旧汽车的回收利用;⑦包装物减量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置利用;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⑨废纸回收利用;⑩市郊县(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规划;img337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法规及政策等11个方面。

为了实现污染总量,特别是各类固体废弃物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规划建构一个包括生产和消费在内的整体配套的经济产业体系,重点关注以下10个工作领域:①城市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②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③城市分质供水问题和实施污水回用(中水工程);④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⑤能源消费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⑥商业销售绿色产品和实行环境标志问题;⑦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⑧居民大件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和回收利用;⑨促进企业在原料系统中使用再循环产生的物料;⑩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等。

为了保障上海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顺利建设,提出10个方面的行动举措:①研究新世纪初期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趋势,制定系统的上海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②由城市综合部门牵头,建立综合决策和协商机制,从决策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给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③加强与循环经济有关的立法和执法,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贯穿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利用的产品生命全周期,制定有利于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和资源化的地方性法规。④将发展循环经济同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⑤在生活领域提倡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避免废弃物产生原则,将消费过程纳入循环系统。⑥抑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过度包装现象,将减少和回收利用各种包装废弃物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⑦通过减税等经济手段支持和扶植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使各类生活废弃物尽可能转入新的经济流程。⑧组织力量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进行系统研究,为上海的经济运行向循环经济转化提供第一时间的经验和启示。⑨加强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进程,特别是开发各种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⑩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大众媒体宣传循环经济的知识和理念,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上海公众的共识,为上海经济转轨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2)全面设计的循环经济规划——以江苏省为例

结合生态省建设,江苏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5年实施),并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较好进展。

(1)循环型工业规划

循环型工业是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循环型工业规划主要体现在产业生态结构重组,即依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共生结构及其食物营养链网关联原理,按照工业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要素,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形成生态工业系统。循环型工业的实践重点是推进绿色产品研发,全面展开企业清洁生产,加速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示范区和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

(2)循环型农业规划

循环型农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把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核心是运用食物链原理,优化农业产品以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结构,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方法是把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将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3)循环型服务业规划

进行循环型服务业规划的做法是,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服务产业内各行业部门,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餐饮业等活动。由于服务产业本身特有的“流通和服务”特性,循环型服务业规划具有链接其他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循环型第一、第二产业和循环型社会的共生发展。

(4)循环型社会规划

循环型社会规划是循环经济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要求将绿色消费与生活模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尽可能回收、再利用废旧物资,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在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导下,江苏省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企业、园区、社会消费领域以及村庄、乡镇、县(市)、市等不同层面。围绕“3R”原则,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且凭借较雄厚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对循环经济较深刻的认识,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循环经济实践呈现出方法先进、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的特点。

3)空间引导型的循环经济规划——以山东省为例

以《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为依托,山东省将循环经济试验示范融入生态省建设之中,初步建立了“点、线、面”循环经济规划形式。

所谓“点”,就是在企业层面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具体做法是推行清洁生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限定在标准许可范围之内,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所谓“线”,是按行业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即运用循环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特点,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形成一个或多个行业组成的生态园区,园区内各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建立“线”上的循环经济,分行业制定和实行引导性标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是重要的政策措施。

在社会区域层面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即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4)重工业城市的循环经济规划——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38)

唐山市循环经济系统建设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①建立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循环经济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是组织协调好各部门、行业、企业内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流通环节。组织是保证循环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②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重点项目。结合唐山工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在煤炭、钢铁冶金、陶瓷、水泥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中重点推出一批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与单位;以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为起点,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工程建设。③建设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型企业系统、生态园区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工业固体废弃物系统、生活垃圾系统、管理系统、配送与回收系统等。④建设生态农业区,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⑤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⑥建立政策法规支持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保证(见图13.5)。

图13.5 河北省唐山市发展循环经济规划体系

5)资源依赖型的循环经济规划

(1)以生态系统脆弱、经济总量相对弱小为基本特征——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39)

贵阳市2004年发布了《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该《规划》是经过贵阳市人大批准,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坚持生产与消费环节并重,充分考虑城市总体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其总体思路是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改革为突破,以科技为动力,将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生态城市建设整合起来,为贵阳市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跨越式的规划发展。

贵阳市循环经济系统规划构建了“一个目标、两个关键环节、三大核心系统、八大循环体系”的规划框架。①一个目标,即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美好。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生产环节模式的转变;二是消费环节模式的转变。③三大核心系统,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架;二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生态保障体系的建设。④八大循环体系,分别是磷化工产业循环体系、铝产业循环体系、中草药产业循环体系、煤化工产业循环体系、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循环体系、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体系以及循环型消费体系(见图13.6)。

(2)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为基本特征——以抚顺市为例(40)

抚顺市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以“三三三三”原则为指导,以提高“两能两效”为主要思路,提出了抚顺市循环经济系统发展的“3+1”模式。①“三三三三”原则,即“三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统筹考虑、“三经”(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举、“三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并重、“3R”(原则)协同。②“两能两效”,即以获取资源的能力、驾驭资源的能力、运用资源的效率、运用资源的效果4个维度为指导思想。③“3+1”模式,在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大、中、小三个循环和资源再生产业(见图13.7)。

img339

图13.6 贵州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框架

img340

图13.7 辽宁省抚顺市循环经济产业规划体系示意

尽管各地循环经济规划实践模式的称谓多样,但基本覆盖了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可归纳为四种规划模式: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规划模式,如山东的“点”、辽宁的“小循环”等。二是循环经济的产业规划模式,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从企业在经济活动组织中的性质看,企业模式可以归并到产业模式当中;三是区域规划模式,即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结合的方式,或者说循环经济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关系和定位问题的解决方案;四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规划模式。

综上所述,现今需要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克服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在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能统一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模式和战略重点,为国家选择优先领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供平台。

复习思考题13

13.1 阐述循环经济规划的内涵及主要理论基础。

13.2 依据有关案例或其他循环经济规划,分析不同循环经济规划的异同。

【注释】

(1)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2)蔡晓明.生态系统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

(3)Peddle M T..Planne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view of the History,Literature,and Empirical Evidence Regarding Industrial Parks and Research Parks[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3,7(1):107—124.

(4)Cohen-Rosenthal Ed.A WaIk on the Human Side of Industrial Eco1ogy[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98,44(2):245—264.(October),88—93.

(5)Chertow,Marian R.Industrial Symblosis:Literature and Taxonomy[J].Annu.Rev.Energy Environment.2000,(25):313—317.

(6)循环经济激发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再生金属网[Z].2004—9—21.http://www.resource.com.cn/NewsFB/xhjj/2004921120132.htm.

(7)王晓光.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论—2004年中国区域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

(8)刘鸿亮.编制生态工业园区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思考—以南海生态工业园为例明.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

(9)郭怀成.环境规划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

(10)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1)崔铁宁.循环型社会及其规划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2005:1.

(12)庞丽霞.城镇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3)Chertow Marian R.The IPAT Equation and Its Variant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0,4(4):13—29.

(14)OECD.Environmental Indicators-Development,Measurement and Use[R].Paris:OECD,2003:13.

(15)Lu IJ,Lin SJ,Lewis C.Decomposition and decoupling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Taiwan,Germany,Japan and South Korea[J].Energy Policy,2007,35(6):3226—3235.

(16)Enevoldsen M K,Ryelund A V,Andersen MS.Decoupling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emissions in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Scandinavia[J].ENERGY ECONOMICS,2007,29(4):665—692.

(17)Vehmas Jarmo,Kaivooja Jari,Luukkanen Jyrki.Global trend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R].Turku,2003:9.

(18)Vehmas Jarmo,Kaivooja Jari,Luukkanen Jyrki.Global trend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R].Turku,2003:9.

(19)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for Economic Growth[R].Paris,2002:19—20.

(20)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for Economic Growth[R].Paris,2002:20.

(21)Lu IJ,Lin SJ,Lewis C.Decomposition and decoupling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Taiwan,Germany,Japan and South Korea[J].Energy Policy,2007,35(6):3226—3235.

(22)Wei Jie,Zhou Jie,Tian Junliang,He Xiubin,Tang Keli.Decoupling soil eros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in the 20th century[J].CATENA,2006,68(1):10—15.

(23)于法稳.中国粮食生产与灌溉用水脱钩关系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0):34—44.

(24)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and 2001[J].Transport Policy,2005,12(2):137—151.

(25)Tapio Petri.Decoupling has begun in Finland:Economic growth,traffic volume growth and the CO2policy of EU15 and Finland 1970—2001[R].Helsinki,Finland: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03:6.

(26)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and 2001[J].Transport Policy,2005,12(2):137—151.

(27)Ang BW.Zhang FQ.A survey of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J].2000,25(120):1149—1176.

(28)SUN J W.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A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odel[J].Energy Economics,1998,20(1):85—100.

(29)邓海军.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40—44.

(30)文家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模式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7(5):104—105.

(31)任勇,陈燕平,周国梅等.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137—142.

(32)任勇,周国梅等.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若干问题思考[R].国家环保总局调研报告,2004.

(33)张凯著.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4)石磊,张天柱.循环经济规划在立法研究中的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1—3.

(35)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http://210.32.205.64/index/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QBGSZGH&filename=200705301229.

(36)任勇,陈燕平,周国梅等.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137—142.

(37)李良园.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8)史宝娟.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9)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0)袁俊斌.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