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划分是如何划分的?

区域划分是如何划分的?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区域划分目前,我国主要有5种区域划分方法。一是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经济协作区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地域生产综合体,它由围绕中心城市、专业化部门的相互关联的省级区域组成,在性质上是一种极化区域。三是七大区的划分。
区域划分_中国区域竞争力研究

1.区域划分

目前,我国主要有5种区域划分方法。一是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经济协作区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地域生产综合体,它由围绕中心城市、专业化部门的相互关联的省级区域组成,在性质上是一种极化区域。其划分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区经济的计划指导,使各区逐步形成不同水平、各具特点、自成体系和各自为阵的农、轻、重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计划经济色彩较为浓厚。二是东中西部的划分,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梯度转移理论对生产力进行布局的。其中心思想是:根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力布局的重点,经济建设的顺序应是先东部、次中部、后西部,实行梯度开发。对于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和生产力布局起到了一定作用。尽管西部包括中部曾提出“反梯度理论”,但事实上梯度差异符合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割裂了省际的经济联系,无形中助长了区域间的差距。三是七大区的划分。七大区域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各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是第一次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划分经济区,按照不同区域的特点,从比较大的范围考虑区域经济布局以及省、区、市之间的联合发展,以形成全国、区域和省区3个层次,各层次得以有机联系起来的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地区上交叉重叠多,行政区划被打乱,不利于经济活动的组织。四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总结过去划分方法的优缺点后,系统提出的把中国划分为八大区,确保国内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3个都市圈的完整性,充分考虑了流域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新划分出黄河中游区和长江中游区,比较容易为各方所接受。五是正在全国陆续开展的功能区划分,这是以县级行政单位为最小划分单元,依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今后开发强度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性工作,与上述区域划分的宗旨有明显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