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限制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

限制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3.3 限制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外源推动型限制开发区是资源承载能力较弱,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关系到生态安全的区域,应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有序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其目前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其中,柴达木地区的助推跨越型和西藏农牧区的原始提升型成为该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的两大主要类型。

11.3.3 限制开发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外源推动型

限制开发区是资源承载能力较弱,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关系到生态安全的区域,应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有序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其目前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该区域的循环经济正在点上试行,以逐步建立适合这些敏感地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其中,柴达木地区的助推跨越型和西藏农牧区的原始提升型成为该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的两大主要类型。

1)助推跨越型——柴达木地区

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和新兴工业基地,2005年10月,被国家六部委列为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柴达木盆地是独立的内陆水系系统,生态比较脆弱。依托盐湖、天然气等青海的特有资源,探索一条“资源—生产—再生资源”发展新路,以较小的成本换取较大的综合效益,成为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识。

(1)政府强力推动,构筑社会大循环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立和发展,为青海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创造了重要平台,从中央到省、州、市、县高度重视,从组织、政策再到总体规划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

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循环经济试验园区,2007年6月,“西部大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挂牌成立。青海省政府成立了以马建堂副省长为组长,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5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产业、信贷、税收、土地、招商、人才等政策上对试验区给予特殊照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青海省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就海西州编制《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等一揽子规划,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106)。该规划将体现全社会“大循环经济”的概念,不但对工业发展进行指导,对于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也将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布局。未来5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工业项目投资将超过1 300亿元人民币。在“十一五”后3年和“十二五”初,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乃至国际性影响的重点项目,将在柴达木盆地崛起。

(2)以保护促发展,独辟蹊径显成效

青海省已明确生态立省的战略。柴达木地区所有项目的,环保设施都必须同步设计、同步建设、达标排放;并对该区生态中最薄弱的水和沙两个环节进行重点保护、防风固沙、调控水价,将柴达木建设成西部特色产业园区和生态保护园区(107)

点状开发代替遍地开花。柴达木地区在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建设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大柴旦市、乌兰市四个园区,其他地方以保护为主。初步形成以支柱或优势产业为支撑、以大型骨干企业为引领的能源、盐湖、有色金属、煤炭等产业集群。建立以电力、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盐湖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采掘为主的冶金采选业,以焦化和煤化为主的煤化工业,以石棉、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以农副产品和中藏药为主的加工工业等六大工业体系。

与其他循环经济园区从资源废弃物利用开始不同,柴达木试验区是直接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始的。柴达木地区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品种组合好、产业关联度高、相互间的融合性较强,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很容易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108)。试验区着重引进资源深加工项目,以便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吃干榨尽”、物尽其用。其中,电力、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产业已横向链接起来,如形成了“油气—盐化工”产业链、“煤—焦—盐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产业链和“铁矿焦炭—钢铁”产业链等。目前,入驻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能够对企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及加工再利用,在未造成生态环境大破坏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突破资金、核心技术瓶颈,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引导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注重选商选资及生态补偿金制度促进柴达木地区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2)原始提升型——西藏农牧区

西藏是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使其生态功能远大于生产功能。因此,建立农牧循环经济体系,不仅是由无污染的自然条件决定的,也是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1)举全国之力破解区域建设难题

全国农业系统一贯对西藏等藏区积极扶持,促进当地的现代农业建设(109)。仅2006年、2007年,农业部共安排资金27.42亿元,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22.36亿元,农业财政资金5.06亿元;还帮助编制完成了《西藏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20多项规划。为保护好青藏高原草场,又将西藏增列为退牧还草项目实施区域,将其生态脆弱县全部纳入退牧还草工程,2006年、2007年共安排中央投资20.7亿元。

从2004开始,西藏立足自身优势,正式启动了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了牦牛肉、青稞、牦牛酸奶山羊绒、藏猪肉、藏鸡肉等特色产品。截至2007年,已经有8.3万户、43万名农牧民参与了特色产业项目,约占西藏总人口的1/7。“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在农业重点发展地区改良黄牛20万头,实现产值20亿元;建成粮油果蔬生产基地60万亩;建成规模达100万头(只)牛羊、藏猪藏鸡的养殖基地;扶持特色种养、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企业30家以上(110)

(2)用科技进步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现代农牧业的循环经济体系是以科技进步支撑的。有研究指出,到2007年,西藏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农牧民已成为科技发展的巨大受益者(111)

西藏的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112)。先后建成优质青稞生产基地、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绵羊短期育肥基地、牦牛育肥基地、天麻良种扩繁及种植基地、黑山羊生产示范基地、藏药材种植基地等12个种类的143个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农牧业区域化发展、农畜产品商品化生产和农牧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同时,还建成了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农作物原种繁育场、杂粮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以及拉萨市城关区科技产业综合示范基地、日喀则江孜生态农牧业科技园等,加快了西藏农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步伐。

近年来,西藏积极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原料环境条件下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探索出适合冬季寒冷地区的“温室+沼气池”能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13)。它以温室大棚为纽带,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温室大棚组合在一起,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达到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有效缓解了农民生活用能的缺乏,促进了当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循环发展。目前,该模式已经由小范围的试点示范发展到集中联片、整村推进建设,从单一的生活型扩展到生活生产型,与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牧业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沼气综合效益。

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延伸农牧产业链,关注民生,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西藏循环经济的前提与目标。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外源推动、自上而下是限制开发区循环经济模式的特征。应在以国家为首的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与援助下,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为核心,建立特色产业的循环经济体系,逐步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区域现代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