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内投资分配效应

区内投资分配效应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区内投资分配效应自由贸易区区内投资分配效应方面的代表作是Puga和Venables、Montout和Zitouna的研究成果。1国和2国是自由贸易区成员国,3国是非成员国。假设有A、B、C 3个国家,A国和B国结成自由贸易区,A国和C国的公司进行双寡头竞争,B国不参与竞争,只有唯一的一个销售市场在A国。

二、区内投资分配效应

自由贸易区区内投资分配效应方面的代表作是Puga和Venables(1997)、Montout和Zitouna(2005)的研究成果。

(一)Puga-Venables模型

Puga和Venables(1997)发表的《特惠贸易安排与产业布局》中提到: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不完全竞争下公司之间的投入-产出链接关系会使自由贸易区内部产业聚集效应扩大,并且当贸易壁垒下降到一个水平之后,将会导致产业聚集,使一些国家获利,而另外一些国家受损。在“中心-外围”这样的贸易安排中,中心国家将会获得比外围国家更加多的利益,贸易自由化使得中心国家产业聚集效应更为突出,从而加大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利益分配差距。

模型假定:该贸易系统里有M个国家,唯一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有两个生产部门:一个是完全竞争的产品部门,该部门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同质产品;另一个是不完全竞争的产业部门,该部门规模报酬递增,生产异质产品。

1.没有产业聚集的自由贸易区协定

当贸易壁垒τ高于一个特定水平τ*[7]时,将不会出现产业聚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关心的两个变量d n(公司数目变化)和d V(实际收入变化)可以表示为:

dn=θ-1{(1-σ)(1-μ)(I-μθ)[Iμ(2σ-1)t-θ(μ2σ+σ-1)]-1-I/t}dθ

dV=-γ[Iμ(2σ-1)-θ(μ2σ+σ-1)/t]-1[(1-μ)/t]dθ

式中:θ是贸易政策的参数矩阵,θ越大表示自由化程度越高;dθ表示贸易政策的变化[8]

令m=3,国家1和2成立自由贸易区,国家3是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可以得到:

这两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在自由贸易区内部,因为1国和2国贸易壁垒的降低,自由贸易区内的公司可以比区外的公司更多地出口它们的产品,使得利润增加。而利润增加的多少与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规模有关,规模越大利润越大。

img12

上式表明成员国的实际收入会随着1国和2国贸易壁垒的下降而增加,而非成员国的实际收入会随着1国和2国贸易壁垒的下降而下降。

而在“中心-外围”贸易安排之下:

img13

1国为中心国家,2国、3国为外围国家。上式表明:与外围国家相比,中心国家能以更低的贸易成本向2国、3国的消费者销售自己的产品;与外围国家相比,中心国家的实际收入也增加得更多。

2.产业聚集时的自由贸易区协定

当贸易壁垒τ低于一个特定水平τ*时,将会出现产业聚集。

图2.5表示成立自由贸易区后贸易壁垒指数τ与产业占有率之间的关系,图2.6表示成立自由贸易区后贸易壁垒指数τ与福利效应的关系。1国和2国是自由贸易区成员国,3国是非成员国。

图2.5中,1.51<τ<1.85为自由贸易区的第一阶段,τ由1.85下降为1.51。此时1国和2国的产业增长保持一致,3国的产业出现萎缩;τ<1.51为自由贸易区的第二阶段,此时1国的产业占有率增加到一个很高的水平,2国的产业占有率随着τ的下降出现先减少后增加,但一直低于1国,3国的产业占有率随着τ的下降而减少。

图2.6中,1.51<τ<1.85为自由贸易区的第一阶段,此时1国和2国的福利增长保持一致,3国的福利下降;τ<1.51为自由贸易区的第二阶段,此时1国的福利效应增加到一个很高的水平,2国的福利随着τ的下降稳步上升,最后与1国处以同一水平,3国的福利水平随着τ的下降而减少。

img14

图2.5 自由贸易区各国家的产业占有率

img15

图2.6 自由贸易区的福利效应

由此可以知道,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可能会使得某些国家出现产业聚集,从而带来更大的福利效应,同时其他国家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福利损失。当地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当地对中间投入消费的比重越大,产业聚集的力量越大。所以,在轮轴—轮辐结构中,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居于轮轴地位的国家具有更强的产业聚集能力。

(二)Montout-Zitouna模型

Montout和Zitouna(2005)发表的《北南一体化影响跨国公司战略了吗?》中提到:区域一体化意味着交易成本的持续下降,从而影响外国公司战略和向区域内直接投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将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南北联合组成自由贸易区,交易成本、固定成本和工资差异将会影响外国公司投资的动机,从而影响生产或投资地点的选择。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跨国公司通常会有3种战略选择:①躲避关税动机(The tariff-jumping motive),如果区域内关税很高而开设一家新的工厂固定成本较低,那么跨国公司将会选择FDI而不是出口的方式;②出口平台动机(The export platform motive),如果区域内关税有所下降,而开设一家新的工厂固定成本较高,跨国公司可能倾向于向一个工厂进行投资,然后以工厂所在国家为平台出口到其他国家;③如果区域内关税继续下降,使得跨国公司与区域内公司的竞争增加(increased competition),跨国公司有可能选择离开市场,即使区域对外关税仍然保持不变。

假设有A、B、C 3个国家,A国和B国结成自由贸易区,A国和C国的公司进行双寡头竞争,B国不参与竞争,只有唯一的一个销售市场在A国。那么A国公司有下面两种选择:①在国内生产,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额外的可变和不变成本,但是生产可变成本要高于在B国生产,因为ωA>ωB,即A国工人的工资高于B国工人的工资;②投资到B国进行生产,然后再出口到本国A,这种情况下需要支付在B国生产的固定成本F B和再出口到本国的交易成本t B,可以享受到B国低工资带来的利益。

C国公司有3种选择:①在本国生产,出口到A国,此时需支付交易成本t C;②投资到A国进行生产,此时需支付固定成本F A*;③投资到B国进行生产,再出口到A国,此时需支付固定成本F B*和交易成本t B,同时可以享受到B国低工资带来的利益。

两国公司进行的是两阶段的产量—选址竞争(子博弈纳什均衡):第一阶段,两国公司选择生产的地点;第二阶段,进行一个典型的古诺产量竞争,如表2.1所示。

Case 1表示C国公司选择在本国生产出口到A国,而A国公司选择在本国生产和销售[9];Case 2表示C国公司选择在A国生产和销售,而A国公司选择在本国生产和销售;Case 3表示C国公司选择在B国生产出口到A国,而A国公司选择在本国生产和销售;Case 4表示C国公司选择在本国生产出口到A国,而A国公司选择在B国生产和销售;Case 5表示C国公司选择在A国生产和销售,而A国公司选择在B国生产和销售;Case 6表示C国公司选择在B国生产出口到A国,而A国公司选择在B国生产和销售。

表2.1 两国公司战略

img16

1.躲避关税动机

假设A国在本国生产,那么A国要吸引C国投资到本国,需要满足:

ΠA*(case 2)>ΠC*(case 1)

此时得到一个C国公司选择投资到A国还是在本国生产的临界交易成本:

img17

tC大于这个值,C国公司选择投资到A国生产;小于这个值,选择在本国生产。可以看到,这个临界值是固定成本FA*的增函数,即在A国生产的固定成本越大,临界值越大,C国更可能选择在本国生产,而不是直接投资到A国。

2.出口平台动机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降低区域内的关税,使得区域内成员国的交易成本下降。假设只有两个成员国,那么第三国投资者很可能选择其中固定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投资,然后再出口产品到那个固定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这就是出口平台动机。即如果北方和南方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区,外国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到南方国家,然后再出口到北方国家。

类似于躲避关税动机条件下临界交易成本的推导,也可以得到C国公司选择投资B国作为出口平台的临界交易成本[10],其值取决于A国和B国的工资差异、C国投资到A国的交易成本、C国投资到A国、B国的固定成本。

得出的结论是:出口平台动机战略取决于工资和区域内外贸易壁垒的差异,当区域内交易成本下降时,这些差异越大,外国投资者更愿意投资到B国(固定成本较低的成员国)。

3.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公司对区域内非成员国公司的反应——驱逐效应

文中考虑到:如果南北结合成立自由贸易区,由于要素成本的差异,再加上区域内交易成本的下降,北方国家很有可能会把生产转移到南方国家,从而与非成员国的公司形成竞争。竞争的结果与自由贸易区区域内交易成本、B国的固定成本的高低有关[11]

如表2.2所示,当区域内交易成本和在B国的固定成本处于一个中间值的时候,将会发生驱逐效应:C国公司根据临界条件ΠB*(case 3)>ΠC*(case 1),本来要投资到B国进行生产,但此时如果A国公司也选择B国作为其生产基地,那么C国公司的利润将会减少,不如在本国生产的丰厚(ΠC*(case 4)>ΠB*(case 6)),此时C国公司将会选择退出自由贸易区投资而选择本国生产,出现成员国公司把区域内非成员国公司驱逐出自由贸易区的现象。

表2.2 驱逐效应

另外,当南北方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区时,可能会出现成员国公司对区域内非成员国公司FDI的驱逐效应,其发生的条件取决于自由贸易区区域内交易成本和南方国家固定成本的高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