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2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在农村技术市场满足供需双方的利益,并不断调整,以达到均衡。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不应仅停留于单独地对某项资源的节约,而要进行统筹安排。

4.2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在农村技术市场满足供需双方的利益,并不断调整,以达到均衡。在此过程中,供给方和需求方各自获得自身所需要的技术价值,因而产生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由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所服务的对象是弱质性较强的农业和需求弹性较低的农产品,往往使得消费者剩余大于生产者剩余。因而,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要保持持久性和稳定性,需要国家完善的支持体系和对供给主体的激励,以及对需求者技术需求的有益引导。

4.2.1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的影响因素

4.2.1.1 微观因素

第一,技术本身。一项农业技术必须要同时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才能充分适应农业生产部门的发展。然而,现实中部分农业技术科研与生产相分离,一项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使得技术的适用性不强。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如农业部牵头的大型课题,以单个作物或某类作物为主,横向纵向为一体,横向包括育种研究体系、工程技术研究体系、产业经济研究体系,以及各种相关配套研究体系,纵向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局部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基地和试验站等,并不断延长和拓展科研链条,从全方位进行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来说,只有把它放到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才能更好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就技术结构来说,虽然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改善资源短缺的现象,从而保证粮食安全。但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除种植业之外的其他农业产业和项目,如水产业、畜牧业,以及农机化等。中央文件多次提出将农民增收放在农业的重中之重地位和首要地位,但是,仅靠种植业来增收显然是不够的。种植业增收带来的是源头性涨价,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容易受到投机的影响,带来价格的大幅波动,从而使得农民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2010年夏收粮食由于上一年度的灾害天气,部分减产,引起价格小幅度波动是正常现象。然而,由于投机者的介入,夏收粮食的价格一度高涨,带来下游产品的全线涨价,从而使得CPI涨幅居高不下。在保证种植结构的同时,应尽量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多元化生产,才能有效减少“谷贱伤农”的现象。因此,农业技术的研究也必须多元化,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不应仅停留于单独地对某项资源的节约,而要进行统筹安排。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是有差别的,但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不能仅停留在解决眼前的资源短缺状况上。如土地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不能单独研究推广节地型农业技术,也应该为水资源的节约做出努力,不仅是为了满足长期的水资源需求,而且对其他地区水资源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对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来说,本身的周期较长,收益较慢,对资源的节约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更应该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致力于长期的资源节约。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更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谋福利,达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均衡,为高效低耗农业做贡献,提升农业整体水平,以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竞争力。

第二,供给主体。在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业贸易的发展为农业技术的跨国传播提供了契机,技术贸易往往存在许多限制,但蕴涵于产品中的农业技术削减了贸易障碍,为农业技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按照农业技术来源的国别,可将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供给主体分为外源性供给和内源性供给。

外源性供给是指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引进技术或资金,为我国农业生产服务。当互相贸易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经济特性时,引起的农业技术变革是不同的。如果农产品贸易是互补性的,将会引起国内农业生产中的水平创新,当技术创新在一国国内得到发展后,会通过国际贸易与技术转移,出口到其他国家,带来农业技术的“溢出效应”;如果农产品贸易是替代性的,将会引起国内农业生产中的垂直创新,由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对低质量旧产品的淘汰也在进行着。这些通常也表现在农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上,由于各国对产品特性的要求不太一样,因此在进行农产品出口贸易时,应先了解目标出口国对产品各种含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如在“低碳”农业的倡导下,进口农产品时,可能对农产品的节能特性有严格的要求。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具有资本缺乏的特征,技术是以资本为载体的,资本的国际流动,必然带来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郭剑雄,2004)。农业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得其追逐利益的自由性增强,资本会流向投资报酬率高的部门和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缺乏,其他要素所配备的资金量有限,边际生产效率较低。当发达国家进行资本输出时,能使其他资源与资本形成最优的配置比例,从而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除此外,国际间还通过人力资本的流动产生不同层次的技术供给。跨国公司的发展包含了各要素之间的流动,通过规模效应,达到全方位渗透。农业的国际化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调节作用,促进不同国家在农业技术研究领域中广泛开展合作,提高了现代农业技术的供给能力。

内源性农业技术供给包括对国外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等模仿型技术供给,以及自主创新技术供给。受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许多技术的引进,需要对技术本身进行改造和再创新,才能达到适用的效果。这种对引进技术的改造过程,在不断的摸索中积累经验,也有利于提高国内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国内自主创新按照不同的主体分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近些年兴起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受到政府财政支持,需要完成不同的科研任务,对于项目和课题的自主选择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机构纵横交错,易产生重复立项,评价体系混乱的局面。但由于科研院所体系覆盖各级地区,使得其获得的资料和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高等院校具有科研实力,在选题上也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高等院校独立于科研院所,以至于不能利用全国性资源为科研过程服务。高等院校最普遍的现象是在某一个地区建立实验或实习基地,这样得到的技术创新往往不具有广泛推广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不直接面对采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主体,即农户和农业企业等,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具体研究上,也可能与现实相偏离。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管理,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较大贡献。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属于农民自愿组织,以资金、土地或其他要素入股,这种自愿组织需要由能力较强的领导人,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协调。大部分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以某项农产品或某类农产品为主体,如果木经济合作社、油菜经济合作社、香菇菌类经济合作社等,围绕一类农产品进行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管理,如果对这类产品进行技术创新,需要有多年的实践经验,还需对这些产品的最新动态进行学习了解,在实践中加入创新成分,形成“干中学”式的技术创新,以达到对资源的节约和效益的提高。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资金实力上不如农业企业,因此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多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且农业企业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高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以及企业从高校引进人才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多大型企业都设立研发部,并建立自己的示范基地,使技术创新辐射到周边地区。近年来,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并不局限于产中,而是产前、产后都有所经营,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且,很多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比较先进,对资源价值的认识较一般农户要高,对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有着较大的积极性。

农垦集团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扩散优势更明显,它们不仅有自己的种子繁育基地,还有条件进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试种,并在农业技术扩散上具备小农户所没有的优势,集中优势力量研发、集中推广、集中种植,其扩散路径呈直线型。农业技术面对分散的小农户时,这种优势不复存在。

因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供给在不同的主体之间,供给效率是存在差异的,在供给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区域实际问题,利用好农业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的辐射作用,达到多方面、全方位向广大农户渗透。

4.2.1.2 宏观因素

第一,科技体制。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不能像美国、日本那样通过市场机制诱导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尽管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公共品特性较明显,但政府的调节作用不能替代市场作用,当政府干预成分和计划成分过多时,市场就不能充分发挥价格指导和调剂余缺的作用。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结合不尽合理,使得市场机制下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偏离均衡状态。

我国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这与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且不利于科研力量向基层靠近。示范基地的建立、科技人员的下派,无法改变我国70%的农民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不足的状况。在研究内容上,科研院所和高校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如农业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地方研究系统接近生产部门,使得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衔接不上,造成科技资源浪费。在农业技术的评价体系上,研究成果不与效益挂钩,使得很多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成为表面文章,不能形成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实际要素。

因为科研院所和高校自身性质和特点的限制,使其不能很好地与市场进行衔接,从而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不当的问题就难以改善。为了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也只能起到调控的作用,在农业技术市场体系上为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供给提供必要的宏观支持。因此,需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来促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以协调总量增加农业生产与农户追求微观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倡导下,农业生产技术创新采用的是节约土地与节约劳动力并举的措施,只考虑到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状况。然而,诱导创新发展模式需要同时考虑文化和制度因素,并从四要素之间的制约和影响关系,确定农业技术目标,进行技术创新的选择(见图4-2)。其中,资源禀赋和技术状况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诱导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文化因素影响着资源禀赋、技术状况和制度因素,同时又受制于资源禀赋、技术状况和制度因素的互动影响。

图4-2 诱导创新发展模式

Fig4-2 Development model of induced innovation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之后,才能使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更好地联系起来,达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供给与需求平衡,以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即改变依靠投入提高科技进步的局面,通过结合实际需求和生产需要,确定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更好地将科技力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达到资源节约、效率提高的目的。

第二,资金支持体系。农业科研投入直接影响着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产出和供给,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增长较快,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的增长速度较慢,带来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偏低,一般不超过0.5%,而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投资强度均在2%以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欠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适宜比例在1%~2%之间。可见,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

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由于自身周期长、回报低、风险大等特点,使得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面向市场和社会吸取资金的难度较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农业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让出售的活跃程度远低于其他技术成果交易,如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只有全部种子企业的1/3。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其市场价值得不到体现,使得农业科研投资对广大社会投资主体的吸引力不高,进而影响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再创新和再扩散,不能为农业科研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

虽然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总量和强度上有所不足,但近些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水平提高时不争的事实。我国在保持农业科技投入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如农业大型科研设施和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使得农业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提高。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领域和节水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超级稻每公顷产量突破12吨(李秀峰,2006),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温室滴灌系统、大口径农用输水新型管材蓄水保墒耕作等提高了水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从农业科研投资的结构来看,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基础性研究由于其没有直接的效益而受到忽视,这导致农业技术的创新仅停留在研究对象上的革新,从原理上创新的很少。然而,基础研究是农业技术发展的源泉,也是技术创新的理论支撑,基础研究的不足会影响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持续有效供给。市场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忽视了利润的源头。基础研究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农业学科,但农业自然科学基金所占比例最小,资助金额也最低。

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有4项,包括土地、水、资源环境、农村公共服务,一般项目150项,应急项目2项,分别是生物质能和太湖水面源污染。其中,科技管理与政策的资助率为11.03%,2010年的重点项目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理论与政策研究,包括创新体系演化机制与模式、生态系统研究、国际知识流动机制研究、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际化战略,以及国际化评估系统等研究,说明我国开始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以基础研究为储备的周期性过程,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直接服务于生产的研究需要基础研究作为基石,从而带来农业科技创新质的飞跃。

第三,激励机制。按照信息决策观点,激励机制是组织者为了使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容,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在能力而执行的一种制度框架,这种制度框架可以是法律、法规,也可以是政策、条例,还可以是利用价值观进行的道德约束等。就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来说,系统的最高组织者是国家政府,组织成员是创新与扩散体系中涉及的众多主体,包括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农户和农业企业等。每个组织成员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参与某项活动的目标是收益或福利最大化,然而,作为一个体系而言,要达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这就使得组织与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因此,组织者对各个成员进行激励、协调,使成员在满足系统利益最大化的约束条件下,也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

从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激励机制来看,主要以科技成果奖励的形式对成员进行激励,这种激励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现行农业技术创新评估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实际成果与参与创新的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联系不紧密时,单位与成员只能获得间接奖励,或者很少部分的奖励。然而,科研人员希望创造性劳动能够得到肯定与支持,但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也不足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时,容易造成科研单位内部矛盾,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合作动力。

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激励需要建立在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上,首先应该明确评估细节与奖惩制度,使单个成员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科研单位的重要性得到认同。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形成完善的体制规定,部分条款和内容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促进现代农业技术供给的政策具有稳定性,让科研单位和人员不至于担心政策不稳定带来的技术创新的断断续续。政策激励为市场激励和产权激励等激励机制提供保障,在技术市场不完善、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政策激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在法律规定上进行硬性优化以外,还应从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进行软环境激励。如何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倾心为农民和农业服务,而不计较科研过程和成果的得与失,需要在福利上提高对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待遇。在他们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时,不用去担心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当人的行为摆脱物质条件的困扰时,对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追求会变得更加高尚,从而带动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提升。我国有一大批科学家尽心尽力致力于科研事业,不贪图安逸和享乐,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奋斗终身。致力于杂交水稻事业的袁隆平,以及致力于杂交油菜事业的傅廷栋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衣着朴素,兢兢业业,在田间工作的时间甚至超过普通农民,为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科研人员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主体,只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才能促进农业技术成果量与质的同时提升。现在逐渐兴起的科技下乡、科研人员下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为农业经济和农村事业的科技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些政策也是对农业技术的一种激励机制,可见,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引导和调节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4.2.2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

4.2.2.1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科研机构布局不适合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由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资源禀赋和自然格局的农业生产状况不尽相同。然而,科研布局以行政区划为主,农业生产以自然经济区划为主产生了矛盾,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协调不力,造成渠道堵塞,上通下达的作用得不到体现,从而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研究中心,或者说研究中心起不到辐射带动作用。

农户采用和模仿新技术不会造成技术总量的变化,即具备公共品的排他特性,因此而产生的“搭便车”现象,使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极为困难。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中,也同样存在弊端,主体推广机构以政府机构为主的情况下,由于推广人员不足,个体农民缺乏技术参与上的充分表达机制,使得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停留在概念阶段,无法充分到达农户,并快速应用到实践中,易带来供给与需求相分离的局面。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农户分散经营,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条件差,以及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带来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农户较多关注短期收益,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农村机会主义倾向,盲目决策的行为使得农业生产陷入“蛛网散发模型”状态。当预期增产增收的目标不能实现时,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可能在宣传阶段就受到否定,久而久之,农户则会不选择新品种和新技术来规避自身的风险,通过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等现代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4.2.2.2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

整个农业科技投资机制呈现不健全的状况,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投资机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进行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创新开发时,既要注重对技术的钻研,也要注重成果的转化。成果的转化能带来直接的收益,但是,难免分散农业科研力量,试图以来市场机制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是不可行的。因为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公共品特性,且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的调节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所以,作为农业科研投入主体的政府,应加大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和使用情况都存在配置不当现象,资金的筹集和动向没有建立完备的信息库,缺乏统一调配的标准,容易带来资金的浪费,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政府的公共科研投资基金大部分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得,当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时候,“寻租”行为也会带来资金的浪费。当科研支持体系表现为严放宽收的特征,即对项目、课题的申请进行严格把关,而对项目成果和课题报告不加以严格的评审时,农业技术科研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不能事无巨细地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与指导,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适当地引入私营机构将会带来投资效率的提升。在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上,政府与私人机构向结合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基础设施,如沟渠、管道等,由政府出资修建,部分经营权由政府放开给私人机构,私人机构在经营期间的收益归各自所有,效益好的经营活动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经营权费,效益差的经营活动则纳入税费减免的行列。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私营机构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更有利于公共品的供给,为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供给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4.2.2.3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按照政府和市场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将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分为诱导技术创新、行政驱动技术创新和双重驱动技术创新三种模式(陆迁,2003)。

诱导技术创新的优点在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创新时,充分考虑了农户的技术需求,并对此作出反应,确定创新方向与类型,使得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但诱导技术创新需要农户的知识水平能够对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提出较强的需求,且生产要素的价格能够真实反应资源的稀缺程度,而这些条件在现今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背景下,将难以实现。要实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诱导技术创新,需要对自然资源的产权进行明确界定,并要充分提高人们对资源价值的认识,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体系和法律规定进行约定,但这将需要很长一段时期去实现。

行政驱动技术创新是我国目前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它的优点在于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跨学科、跨区域的研究活动,但由于组织结构复杂交错,在运行过程中,对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低。科研活动容易受到政府目标的限制,带来科技创新供需脱节的现象。农业科研人员担任政府计划的执行者,自主权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又因为科研经费缺乏、福利待遇低等因素,难以对农业科研人员,尤其是基层科研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

双重驱动农业技术创新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诱导性农业技术创新与行政性农业技术创新各自的优点,将市场力量与政府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的高效运转。对基础性、公益性和重大性的科研活动,以及私人物力承担的技术活动,由行政力量进行推动,保证这些活动得到足够的支持。对于一些容易物化、商品性较强的农业技术研发,实行市场配置,通过市场自动调节供需均衡。在具体技术的选择上,具有宏观的导向性和微观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加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供给。

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来说,应该利用好诱导性农业技术创新与行政驱动型农业技术创新,发挥强大的宏观调控力量,并利用市场调节引导科技资源向需求较强的技术类型集中,达到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