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推动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

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推动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推动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在2010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刁殿伟2010年4月8日同志们:经研究,决定召开2010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推动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在2010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刁殿伟

2010年4月8日

同志们:

经研究,决定召开2010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和“十二五”时期全省改革发展形势,以与时俱进的作风、科学求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推动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十一五”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和改革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成效显著,初步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取得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成绩。

(一)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进展明显

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经过两轮发动,截至2008年底,全省16个州(市)列入前三年深化国企改革考核范围的企业达2 351户,改革面达到92%以上。二是省属企业整合重组迈出新步伐,2009年重组成立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省旅游产业链最为完整、具有较强投融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旅游产业集团。三是制度建设有效推进,特别是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业绩考核以及企业重大决策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优质资源向优势行业和企业聚集的进程明显加快。五是省级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州(市)一级初步建立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省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省属企业年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7.7%、净资产收益率为6.1%、总资产报酬率为5.14%,经济效益指标均达到良好水平。

(二)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云发〔 2008〕7号),紧紧围绕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目标任务,在发展战略、政策保障、市场主体培育上求突破,在艺术表演团体、出版、发行、电影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和新闻媒体、文化市场等分类改革上求实效,积极推进体制机制、艺术创作、运作方式三个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科技、企业三个结合,提高了全省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了一批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再创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同时,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效,舞蹈云南、文学云南、音乐云南、影视云南等享誉全国,在全国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我省在201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交流的《以改革创新促进文化大繁荣》典型经验,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肯定和与会各方的好评。我省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36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5.9%,位于全国前列。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较大实效

2006年以来,我们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和主体先行、配套跟进的方式,加大了以明晰产权为主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林业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森林资源流转体系和森林管护体系建设等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底,我省15个州(市)确权工作基本结束,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迪庆州也将于2010年底全面完成确权工作。随着林改的深入推进,我省“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的局面将得到有效改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我省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07年以来,在省政府统筹安排与周密部署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机关作风不断好转,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各项工作不断规范。2010年起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是我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行动,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呈现“法治政府狠抓落实、责任政府巩固延伸、阳光政府坚持完善、效能政府全面实施”的良好态

势,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进,促进了全省的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了我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

(五)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一是坚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多渠道筹集资本金、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的原则,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先后组建了电力、铁路、城投、旅游等15家专业投资公司。各专业投资公司紧紧围绕全省的投资需求,参与了许多重大项目及重点工程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着力完善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加快项目审批核准的长效机制,先后出台了《云南省省级重点项目并联并行审批或核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拓宽了投融资渠道、开放了投资市场、扩大了投资规模、提高了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六)改革试点取得丰硕成果

昆明市、红河州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我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国家发展改革委2009年批准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将我省列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旅游产业发展改革试点联系点,石林县等8个县(市、区)自2009年起积极开展扩权强县试点,镇雄县等3个县(市)积极开展财政直管试点。同时,在曲靖市麒麟区开展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在怒江州兰坪县开展了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通过试点先行与典型引路,带动和促进了全省大面工作的深入推进。

作为全省综合改革的两个试点地区,昆明市先后出台了《昆明市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项目、环节、办事程序、审批时限等,市级审批项目由506项精简为9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172项减至95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红河州加大统筹城乡改革工作力度,在解决征地失地农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方面积极探索,完成了红河州剩余的6户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启动了个旧市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试点,健全完善了招商引资政策,实施了教育综合改革后续配套完善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州内文化产业集团的管理机制,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各项改革等,相关改革举措走在了全省前列。

近年来,全省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力度,全省各项改革工作逐步走向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省发展改革委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认真制订年度改革意见并督促实施;着力加强对改革试点的指导,直接参与红河州改革试点方案的制订;策划并促成省政府批准兰坪县开展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圆满完成建国60年成就展组织工作,成功将独特的云南元素和云南风采展现在全国、全省成就展中;牵头组织完成了《云南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型文献的编撰出版;开展了多项重要课题的调研,完成了“十二五”改革思路研究,编撰了系列《云南改革报告》,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指导的结果,也是同志们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对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为:在思想认识上还有重发展轻改革的倾向,在工作机制上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总体工作上还需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在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还需力争突破,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还需继续加强等等。我们要总结成绩以增强信心,找准差距以明确方向,不断把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二、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着力推进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当前改革形势作了全面阐述,就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就编制“十二五”重要领域改革规划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了突出强调。我们要在深入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工作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推动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深入开展。

(一)进一步认清改革形势

从全球看,“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平衡调整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国际分工将产生重大影响,贸易与增长、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都将出现新的变化。国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约束、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等,将使我国在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全国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目前正处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改革推进过程中,既存在着旧体制改革不彻底遗留的老问题,又面临着新体制培育中产生的新问题,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多样,并集中暴露出来,各项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更加明显,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非常艰巨。

从全省看,一是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任务艰巨。“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投资与消费、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将更大。二是我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将不断加快。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是46.6%,而我省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我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将不断提升到新的水平,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将随之发生重大调整,人口不断向城镇流动,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不断壮大,城市和农村、农业和非农业关系将有重大变化。三是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消费需求作用。

(二)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深化改革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改革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加以推进。如: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七大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08年我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统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更加坚定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批准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7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全国改革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2004年以来,国务院每年都下发年度改革意见,历年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都把改革工作作为主要内容之一,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2010年六大主要任务之一。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始终将改革开放视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作为引领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深化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改革工作,2008年在全省发动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定》(云发〔 2008〕6号),省政府每年都下发改革意见指导全省改革工作,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了改革是推动我省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的重要思想,并把改革作为全省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任务之一。这是省委、省政府以改革的手段解决我省思想解放不够、办法措施不多、开放引进不足、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的有效举措,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决策。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深化改革是我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粗放型格局。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深化改革是实现全省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社会,要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就必须改体制、创机制、建制度,全力推进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构筑和完善社会保障这一社会的“安全网”和经济调节器,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省人民,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深化改革是推动我省“两强一堡”战略实施的强大动力。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及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我省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新时期我省要充分发挥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多年来的开放成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多个区域合作机制,利用两种资源、开辟两个市场,促进我省经济活动与国外高效率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规则的对接,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吸收和利用先进文明成果,加快“走出去”步伐,形成改革促开放、开放促改革的良好局面,以确保“两强一堡”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深化改革是发展改革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的基本要求。发展改革部门是政府宏观经济运行、调节和管理的综合部门,肩负着推进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职能职责。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翼齐飞”,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把改革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发展。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国内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我省遭受百年不遇旱灾,全省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困难和矛盾时刻,迫切需要发挥改革的作用,迫切需要借助改革的动力,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努力破除发展的障碍,真正做到“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三)进一步突出目标要求

1.关于“十二五”时期的改革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对“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委对“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进行了研究,牵头负责的《云南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研究》课题已于2009年底通过了评审。2010年,我委将再次组织开展“十二五”重点改革专项规划,继续对未来五年改革思路、目标和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和规划,请同志们积极思考,建言献策。关于“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的主要工作,作如下三点强调。

把握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云南实际,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改革促发展。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公平竞争,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

明确目标要求:通过“十二五”时期的改革,使我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有实质性转变,国有企业活力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财税、金融、价格等为重点的经济调节机制更加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落实八大任务:一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二是围绕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是围绕生态大省建设,建立完善资源有序开发、环境有效保护的体制机制;四是围绕“桥头堡”建设,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五是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六是围绕规范和完善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七是围绕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八是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开展改革试点。

2.关于2010年的改革工作。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对“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改革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已印发给大家了,请同志们对文稿再次进行认真修改完善。关于2010年的主要工作,作如下两点强调。

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部署,构建和完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加快改革试验区的探索步伐,协调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我省增投资、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任务:一是围绕抓转型、调结构,加快推进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推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为桥头堡建设构建畅通有效的开放合作机制。二是围绕保民生、促稳定,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改革。围绕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新提高的目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核心,继续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的工资监管,继续深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围绕转职能、强服务,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继续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的同时,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稳步推进州(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四是围绕求创新、促发展,加快推进试点地区的体制改革。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试点,破解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推进昆明、红河综合改革试点,为全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借鉴和示范;认真做好扩权强县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全面启动怒江州兰坪县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为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寻新模式;深化曲靖市麒麟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强化新时期改革工作的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狠抓落实是取得工作实效的保证。 “十二五”和2010年改革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我们切实加大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度,确保我省各项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

(一)切实加强领导

全省各州(市)、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把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改革形势,深入研究改革事项,及时部署相关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把改革工作纳入强有力的领导之下。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大工作汇报力度,积极提请当地党委、政府研究改革问题,部署推动改革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要切实加大工作的衔接协调力度,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增强工作合力为目标,在加强工作交流沟通与统筹协调上下工夫,努力形成改革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搞好调查研究

要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一环。要加大调研的力度,创新调研的方式,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合作,总结实践经验,升华改革理论,大胆探索前行;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参与改革工作调研,扩大调研工作的参与面,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使调研成果汇聚各个方面的智慧;要进一步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跟踪、调研、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改革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2010年我委将启动并完成“十二五”改革重点专项规划,请各州(市)、各部门抓好相应工作的落实。

(三)提高队伍素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改革工作者自身素质是否过硬,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省改革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各州(市)、各部门要结合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选派更多的精兵强将充实到改革队伍中来。全省改革战线的同志们要加强理论政策学习,进一步提高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政策的能力与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充分认识改革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将使命感转化为责任意识,将责任意识转化为扎实有效工作的动力。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大力实施素质提高工程,加大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组织保证,真正做到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

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在各项改革工作中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就一定能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云南改革报告》2010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