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首钢搬迁调整工程的背景

首钢搬迁调整工程的背景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首钢搬迁调整工程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首钢一直面临着环境、政策和市场三大压力。日益增多的汽车在城区处处造成拥堵,形成严重的尾气污染。北京规划城区在满足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条件下,氮氧化物的年允许排放总量为7.5万吨,二氧化氮的年允许排放总量为6万吨。

一、首钢搬迁调整工程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首钢一直面临着环境、政策和市场三大压力。可谓环境不相容,政策不相亲,市场不相善。

(一)环境不相容

城市的环境生态容量总是有限的。北京作为拥有1800万人口的大都市,其环境负荷更是不堪其重。北京城区面积104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但集中了81%的城市人口,占2/3产值的工业生产集中在规划城区内,全市能源消费也大部分集中在规划市区。日益增多的汽车在城区处处造成拥堵,形成严重的尾气污染

北京规划城区在满足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条件下,采暖期内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总量只有3万吨,二氧化硫的年允许排放总量为11万吨左右。而在世纪之交,全市每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均在20万吨左右。北京规划城区在满足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条件下,氮氧化物的年允许排放总量为7.5万吨,二氧化氮的年允许排放总量为6万吨。而当时北京市城区及近郊区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均达到22.5万吨,其中仅机动车造成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就达到7.8万吨,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是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9倍。

2002年,北京市的首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为0.373毫克/立方米,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平均浓度为0.166毫克/立方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2毫克/立方米与0.1毫克/立方米,北京市的这两项指标分别超标86.5%与66%,也高于空气质量三级标准的上限值。

2005年以来,北京市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000余辆,当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41万辆。庞大的人口,猛增的汽车,再加上北京的都市产业,所有这些都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烟尘气体,对北京的环境容量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北京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以及当时北京奥运会的日益迫近,首都的环境生态保护形势益形严峻,钢铁冶炼工业更无容身之地。

(二)政策不相亲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提出了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钢铁冶炼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窘迫。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将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重点打造“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架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要逐步退出,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作为八大中心之一的石景山区,将建设成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旋律,以花园式生态环境和时尚高雅文化氛围为基础,集数字动漫、会展购物、商务办公和文化创意等功能为一体的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capital recreation district,CRD)。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也突出强调:今后钢铁业重在优化升级,降低消耗,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淘汰一批落后的钢铁产能,全面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

首钢在北京继续发展钢铁业已成逆水行舟之势。

(三)市场不相善

多年来,首钢一直以生产棒、线等长材产品为主。这些素称“面条裤腰带”的大路货,中小钢铁企业也能生产,首钢因此被迫与众多中小厂家同台竞争,备受压力,宛如龙游浅水遭虾戏。普通长材的附加值较低,与板材相比:吨钢销售价格要低数千元,吨钢利润要低数百元。在钢铁低迷时期,首钢的长材产品是材长气短,收益甚微;而其他大钢的板材产品,板薄利厚,日子好过得多。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钢材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板带材消费持续增长,特别是高端薄板产品供给不足。因此,中国钢铁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着重发展板带材和高端薄板产品,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个总趋势。

为适应钢材消费结构的新变化,许多企业纷纷加快技术改造。首钢受环保和产业政策及北京城市定位的限制,钢铁业从1995年以后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现有的技术工艺水平和以长材为主的产品结构,明显不适应我国钢铁市场的需求变化,继续留在北京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到北京之外寻求发展空间乃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