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普适性

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普适性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普适性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只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相适应,才能为企业所运用,给企业带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需要找到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点,创建具有我国特点的企业文化。中国的集权观念与西方企业文化的放权管理形成了正面的冲突,很多企业可能尚无法接受。

第二节 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普适性

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只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相适应,才能为企业所运用,给企业带来其应有的功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国度,其本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找到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点,创建具有我国特点的企业文化。

一、东方传统文化生态

东方文化,主要是指以中国为发源地,对东方人的思维、价值观伦理道德及管理思想影响最大、最广的传统文化。东方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重视群体的合作精神,倡导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重视人和,注重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一种和谐、协调的总体观念;主张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强调用个人的直觉和内心的感情去认识世界;重义轻利。

家庭主义的农耕民族文化是东方文化典型特征,在长期乡土性、稳定性的生态环境中,孕育了灿烂的东方文化,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伦理思想,“明德、亲民、止于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的思想体系,平等比自由重要、同情比理性重要、礼教比法治重要、责任比权利重要、人际关怀比个人主义重要的伦理思想一直影响着两千多年来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中国以及整个东亚,经济文化、家庭价值和商业道德都是以儒家语汇加以表达的。像网络资本主义、软性权威主义、团队精神和协商政治这些在东亚经济、政治和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观念全都说明,儒家传统在东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二、东方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东方文化以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儒家思想的许多核心理念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当中,在管理理念、战略思维形象设计、团队建设、文化策划等多方面可以做十分广泛的运用。具体可以简单归纳为几个方面:

(1)“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包含了“仁者爱人”、“克己复礼”、“重民爱民”等理念,其主旨是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怀着仁爱之心来处理人际关系。这与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中所强调的人本主义具有一定相通之处。

(2)“德”是从管理者的道德品格立论的,突出了管理者的道德修养。企业形象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的素养和形象对企业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管理者的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等非权力性因素的作用,在以道德为导向的柔性管理活动中,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同。

(3)“义”、“利”在儒家思想中,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在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利统一几个方面。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文化,不仅是经济的,还必须强调必要的公共伦理和道德规范。如何将“义”和“利”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生死存亡具有重要意义。

(4)“中庸”首先表现为“过犹不及”的道德取向,强调既无不过,也无不及;其次,儒家还将中庸视为行为准则;再次,中庸之道还表现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这就要求企业在文化策划中把握“度”,善于行权达变,主张中道,恰到好处,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5)“和”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望,而要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流”,才能实现“和”的理想。这对现代管理中所讲求的以和为贵、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6)“信”是儒学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信”是树立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人际交往和企业认知的情感基础。在企业文化中,管理者得到被管理者的信任程度,关系到管理工作的成败;对企业而言,“信”即“信誉”,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可见,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创立管理者和企业的信誉。

总之,儒家传统所包含的丰富的经济和伦理思想,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的资源宝库。我们在借鉴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同时,应将东方文化的一些思想内核容纳入企业文化系统,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本土文化与西方企业文化的冲突与协调

我们不仅要挖掘本土文化与西方企业文化的结合点,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冲突。只有协调这种冲突,找寻其间的融合之处,才能更好地将西方的理论运用在中国企业,从而在中国文化里扎根。

(1)中国本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偏重整体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企业文化则注重个人创新能力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应该说,本土文化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在企业中培植集体主义精神,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但是它也否认了个人的创造力,不利于个人才智的发挥,阻碍了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的机会。而西方的关注个人价值和个人创新力的意识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应该有取舍地吸纳进本土的企业文化当中。

(2)本土文化当中的“重人情,轻规则”虽然使企业易于创造一种家庭式的氛围,但是也会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阻碍,造成对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的冲击;西方文化注重理性、强调规则,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就是建立起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作为控制手段。西方文化的这种规则化、制度化的理念是现代企业发展当中的一个必要因素,这正是我国企业所缺乏的,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本土公司应该学会接受、吸收,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3)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和等级观念,表现在企业管理中就是采用集权式领导方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便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和可控性,但是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也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中国的集权观念与西方企业文化的放权管理形成了正面的冲突,很多企业可能尚无法接受。但是在人才聚集的企业,适当的放权,让员工参与管理反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现在流行的柔性管理已经体现出这种管理思想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