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的普适性和多样性

文化的普适性和多样性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既具有普适性,同时文化又是丰富多样的。文化相互连接,同时又存在差异,多种文化共存共荣。[9]一些文化日渐衰退甚至消亡,这可以从语言的消亡速度急剧加快得到印证。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带来一种文化的消亡,带来人类精神的损失。

何谓文化?回答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对于我们来说,文化都如同空气一样司空见惯,我们可以感知各种文化载体(文化符号),这些载体是文化的表层,但是我们无法感知文化符号背后隐藏着深层意义,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文化定义的多样性。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收集到一百多个“文化”的定义,[3]到如今,更多新定义仍在不断出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对文化进行一些普适性的描述。文化包括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核心,外在的形式指的是承载文化的各种载体,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服饰等各种文化符号,文化的核心指的是这些符号背后隐含的意义,包括信仰、态度、感情方式、思维模式、认识论、价值观等,如亨廷顿所言“文化的核心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传统以及习俗。”[4]

人类多样性的文化具有很多共通的特性,比如对于爱、善良、尊严、自由、真善美等的向往和尊崇,对于凶残、专制、假丑恶等的抵制。具体来说,以宗教教义的共通为例,佛教:“如果你自己觉得会受到伤害,就不要那样去伤害别人。”基督教:“你们愿意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印度教:“全部的责任是:那些会令你痛苦的事不要对别人去做。”耆那教:“无论是快乐还是苦难,欢笑还是悲叹,我们在对待他人时都要和对待自己一样。”犹太教:“你不喜欢的不要对别人去做,这才是法则,其他的都是评注。”[5]这些思想与我们儒家宣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是异曲同工的。

文化既具有普适性,同时文化又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是相似的,但我们又是不同的。”[6]蒙泰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种同样的观点,更没有两根相同的头发或两颗相同的谷粒:世界最普遍的特征是多样性。”[7]中国古语云:“性相近,习相远”也是同样的道理。法国人视烧鹅为圣诞大餐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但约占西班牙人口1/10的加泰罗尼亚人不仅不吃鹅,还认为羽毛洁白、身姿优雅的鹅是极其美丽和纯洁的动物,对鹅充满怜爱,甚至还很崇敬。[8]在美国,狗被认为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躺在主人的床上或沙发上睡觉,吃狗肉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人信仰基督教,有些人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一些人信仰佛教、犹太教或其他宗教;西方文化中白色表示圣洁,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有时与死亡相关,而在秘鲁人、伊朗人和墨西哥人的文化中,黄色才是代表死亡的颜色;“熊”在俄罗斯文化中代表勇猛强壮,而在中国表示很孬,比如“熊市”“瞧你那熊样”,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文化相互连接,同时又存在差异,多种文化共存共荣。沃勒斯坦把文明定义为“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连结。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即使不总是同时)共存”。[9]

一些文化日渐衰退甚至消亡,这可以从语言的消亡速度急剧加快得到印证。每一种语言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受强势语言及文化的冲击,一些土著和少数民族使用本土语言者越来越少,年轻人更多开始使用主流的语言,许多语言濒临灭绝。“在人类社会几千年历史中,语种减少的速度相对缓慢,但最近几个世纪以来,语种减少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带来一种文化的消亡,带来人类精神的损失。比如在很多偏远的地区,在少数民族或土著居民那里有着一些民间药方,掌握着一些草药的神奇疗效,这些草药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现代医学,如治疗蛇毒、烫伤、跌打损伤等,在偏远闭塞的原生态地区,人们常常遇见这些伤病,人们依靠一些世代相传、行之有效的偏方和草药对抗伤病,这些偏方和草药通过人们的方言土语口耳相传,随着语言和文化消失,这些草药的名称和疗效也渐渐消失。“比如南美洲人在与欧洲人接触以前,早已知晓了箭毒和奎宁的药效。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曾经流行过一种严重的皮肤病,一般的治疗方法不起作用,但在患者皮肤上涂抹由某种植物提炼的液剂后,症状马上就会消失。但是,这种植物的名字和药效只有土著人才知道。”[10]语言消亡、文化逝去是人类的巨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