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尽管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形势仍然是比较严峻的。然而,在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致使市场的秩序陷于混乱。由于1988年经济过热的影响,1989年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的形势,仍然令人担忧。

第三节 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尽管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形势仍然是比较严峻的。根据有关的资料披露,1988年由于经济过热,致使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国产资源有较大的增长,但指令性分配计划执行不力。1988年与1987年相比,尽管钢材的生产增长了7%(增加了306万吨)、水泥的生产增长了12.5%(增加了2209万吨)、煤炭的生产增长了5.4%(增加了4814万吨),但是,国家指令性分配计划的执行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例如:1988年1~9月,在16种主要的生产资料中,钢材、水泥、煤炭等,只完成分配计划的60%多;木材、铝、锌、锡等,只完成分配计划的50%多;铜、铅、橡胶等,只完成分配计划的40%多。到了1988年第4季度,国家指令性分配计划的完成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全年统算,仍有较大的欠交。1989年和1990年,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供货合同兑现率没有显著提高。

2.重要生产资料的进口锐减,但出口却处于失控状态。1988年1~11月与1987年同期相比,钢材的进口减少了30%,铜的进口减少了25%,铝的进口减少了60%。与此同时,国内的重要生产资料的出口却大量增加,例如:1988年1~10月与1987年同期相比,钢材的出口增加了1.2倍,生铁的出口增加了13倍,铜出口了4.8万吨(为该品种进口数量的1.5倍),铝出口了12万吨(为该品种进口数量的3.8倍),铜材出口了4万吨(为该品种进口数量的2.7倍)。

3.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销售额大幅度增长,但宏观调控的能力减弱。1988年,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销售总额为2400亿元,扣除涨价因素后,比1987年增长29%。但是,由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库存量急剧下降,这就大大地削弱了宏观调控的能力。例如:到1988年底,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平均库存周转期只有30多天,其中钢材的库存量减少近100万吨,只够销售45天。尤其是一些紧缺的冷轧薄板、中板等,不少地区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已无库存。

4.市场不断扩大,但缺乏有效的管理。除国家指令性的分配计划以外,市场不断扩大的具体表现是:(1)计划外销售的比重上升。例如,1988年1~9月,钢材由55%上升到60%,木材由67%上升到72%,煤炭由53%上升到56%。(2)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计划外投放市场销售的数量剧增。例如,1988年1~11月与1987年同期相比,钢材增长60%,木材增长22%,水泥增长13%。(3)专业性的有形市场购销两旺。例如,1988年,全国182个钢材市场共销售钢材1200万吨,比1987年增长60%。然而,在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致使市场的秩序陷于混乱。在这方面,除了公司林立、多头经营外,诸如哄抬物价、违法经营、倒买倒卖、牟取暴利等种种非法的行径,也时有发生。

由于1988年经济过热的影响,1989年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的形势,仍然令人担忧。主要的问题是:(1)计划分配量的比重继续下降。例如,钢材由1988年的45%下降到42%,与此同时,其计划分配量的实现率,也由1988年的96.2%下降到87.9%。(2)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销售出现“滑坡”。据统计,1989年上半年,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销售总额为1195亿元,比1988年同期增长6.3%,其增幅大大低于1988年同期49.4%的水平。而前几年,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销售量占全社会消费量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例如,1988年与1985年相比,钢材由40%提高到52%,煤炭由22%提高到24%。然而,到了1989年上半年,这个比重已明显下降。例如,钢材比1988年减少了7.9个百分点,煤炭比1988年减少了3.1个百分点。(3)价格继续上涨。1989年3~4月,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有所增长,以及进口生产资料的订货率较好,所以,自5月份以后,部分生产资料的市场价开始回落。但是,基于1988年下半年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翘尾巴因素、煤炭价格暴涨而牵动的其他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一部分计划内的钢材和有色金属实行高价、计划内的生产资料所占的比重下降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种种原因,因此,1989年上半年的主要生产资料的价格总水平,仍然比1988年同期上升28.4%。

值得注意的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与1988年下半年出现的那种供求全面紧张、价格暴涨和流通秩序混乱的情景相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根据有关调查表明,由于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一方面,使过旺的需求得到了抑制,而另一方面,却使市场陷入了疲软的状态之中。其具体表现是:(1)由于供需双方资金短缺,过去一直是“抢手货”的钢材、木材、有色金属、汽车等紧俏的生产资料,现在已普遍滞销。(2)由于普遍滞销,价格下跌,甚至还出现了南方沿海地区率先降价抛售紧俏的生产资料,即所谓价格上的“南低北高”的反常现象。(3)由于市场的骤然冷落,购销双方都持观望的态度,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四多四少”现象。即:资源多,成交少;卖方多,买方少;零星购买多,批量采购少;了解行情的多,做买卖的少。

综观近几年来的生产资料市场的形势,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个结论:一是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与变革步履艰难;二是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交易秩序比较混乱。对此,人们都在思索:这究竟是为什么?毫无疑问,答案是有的。我们认为,这除了在理论上淡化了计划经济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在实践中忽视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外,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在进一步发育和完善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障碍:

1.宏观政策的非科学化倾向。科学的经济政策,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回顾我国以往的经济工作的实践,由于在指导思想上缺乏科学的态度和在经济政策上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我们的经济工作曾多次因陷入困境而产生过阵阵的创痛。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经济政策脱离了我们的经济实际。例如,在过去的某些时候,也许是出于良好的愿望和求胜心切,因此,在生产建设的决策上,过分地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结果欲速则不达。相反,倒是给生产资料市场带来了许多的麻烦。这方面的教训,应当说是不少了。众所周知,我们的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顽症”,就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失控。近几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膨胀,使社会的总需求大大地超过了社会的总供给,从而导致原材料和其他重要生产资料供应的全面紧张。据了解,从1983~198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由1430亿元剧增到4496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5.7%,大大超过了同期国民收入平均每年递增9.5%的速度。由于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致使积累率连续几年都在34%以上,明显地越过了社会公认的警戒线。投资增长速度过快,除了上述投资总量的扩张外,还表现为在建项目过多和建设总规模过大上。根据不完全统计,到1987年底,全社会在建项目的总投资规模为11641亿元,比1985年的8500亿元增加了3141亿元,增长了36.9%。到了1988年,在建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达到13000亿元,到1989年又增长了11.7%。按照我国目前的投资水平,我们认为,即使不再增加新的建设项目,要完成这么大的在建项目的总投资规模,恐怕也需要花上3年左右的时间。以上的数据表明,基于我国的年国民收入增加有限,如果超过了国家的财力和物力的负担能力,盲目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积累的比重,那就势必造成生产资料的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最终导致生产资料供应的全面紧张,使生产资料市场陷入混乱的境地。现在我们假设,如果在1988年我们将积累率控制在30%的话,那么,这一年的合理投资额应是3300~3500亿元左右,与这一年的实际投资额4496亿元相比较,可减少投资996~1196亿元。这个假设表明,如按减少投资1000亿元计算,1988年生产资料的社会总需求可以削减600亿元(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购买力计算)。显然,在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下,生产资料的供求关系可能缓和,生产资料市场的那种虚假的繁荣和随之而来的萧条的景象,也必定能得以避免。由此可见,那种把短缺经济和紧运行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现象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

这里还必须提到的就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很不合理。显然,这种状况是与上述固定资产投资的失控是有密切联系的。目前,我国的农业、交通运输、电信、能源,以及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过去,我们曾经片面地注重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纠正。然而,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却又过多地向另一个方向倾斜,致使某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不到较大的发展。这种情况,无疑也是造成生产资料市场因供需矛盾尖锐而超负荷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认为,目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除了表现在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外,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在这方面,一些机电行业和轻工行业则尤为明显。就以家用电器这一行业来说,由于近几年的大哄大起,曾经给薄钢板的供应带来了超常的压力。然而,当1989年下半年出现市场疲软以后,许多家用电器产品均因滞销积压而纷纷减产,其中电冰箱、洗衣机当年就减产10%~15%。到1990年,电冰箱的生产又削减200万台、洗衣机的生产又削减150万台。仅此两项,薄钢板的消耗量就减少9万吨左右。至于那些大量消耗钢材的机电产品的制造业,如能得到合理的调整,那情况就更不同了。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下决心进行全面和彻底的整顿,切实地调整产业结构,杜绝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真正做到关、停、并、转,那么,生产资料供求矛盾的尖锐化和生产资料市场的无序状态,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2.流通领域的非社会化倾向。流通社会化,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它的本意是指: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相对独立于生产过程的流通这一经济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面向全社会的集约化的经济运动过程。生产资料的流通,是整个社会流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快生产资料流通的社会化步伐,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观意识的落后,我国生产资料流通的社会化程度是非常低的。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生产资料市场进一步发育和完善的非社会化倾向。这主要是:(1)条块分割。由于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经济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从部门到地方,乃至企业,大家都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从部门来看,中央有40多个生产主管部门都设有为本系统服务的供销机构,它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极少往来。从地区来看,则互相封锁,形成了从省际之间一直到县际之间的大大小小的“诸侯经济”,它们奉行的是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从企业来看,则热衷于搞大而全、小而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供销机构,自成体系,自我服务。(2)行行层层设库。条块分割所能带来的,只能是各设各的库。这种各行各业、各家各户设库的现象,表面上看来似乎方便多了,但是,由于行政体制所造成的阻隔,实际上却是“货到地头死”。在这里,不用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调不动,就是企业之间、同行之间也难以沟通。结果是,此地紧缺、彼地积压的现象比比皆是。显然,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大大地分散了我们本来就比较有限的物质资源,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成了对社会财富的浪费。(3)产需关系不稳定。生产资料的消费不同于生活资料的消费。首先是,它的需用量大、连续性强;其次是,它具有配套性和不可替代性。正是由于生产资料的消费所固有的这些特点。因此,在客观上就决定了生产资料的流通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产需关系的基础上。然而,由于受小生产和手工业方式的思想意识的深刻影响,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自身和眼前的利益,习惯于现吃现买。基于这种状况,所以,我国目前的生产资料的产需关系是很不稳定的。据了解,除了占计划内总量的25%的钢材(约500万吨左右),因实行定点定量供应而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产需关系外,其余大部分钢材,以及其他的生产资料的产需衔接工作,每年都要打乱一次,然后再重新组合。(4)流通企业小而散。由于部门林立、条块分割,因此,我国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尽管有成千上万,但是,它们却都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各搞各的,形不成整体的优势。即使是专门从事生产资料流通的管理系统内所拥有的4万多个生产资料的经营网点,它们也都由于组织规模小,又比较分散,因此,也发挥不了应有的规模效益。

3.调控手段的非协调化倾向。对于生产资料市场来说,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当达到这样三个目的:一是能够保证优化配置各种物质资源;二是能够保证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能够保证有效地调节和干预市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必须学会并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以便使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沿着正常的运行轨道向前发展。例如:从计划管理上调控市场,则要求有适度地控制生产的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缩消费基金的增长,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达到基本平衡。从资源管理上调控市场,则要求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同时,贯彻倾斜的物资供应政策,积极建立资源基地,以保障有效供给的能力;从信贷管理上调控市场,则要求实行与上述计划管理、资源管理相适应的有侧重的金融政策;从价格管理上调控市场,则要求在取消价格双轨制的同时,按不同的产品分别代之以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企业定价,即实行“一物一价”的价格单轨制;从法制管理上调控市场,则要求建立起一整套有助于市场秩序正常化和规范化的政策、法令、法规和条例,等等。然而,在以往的经济工作中,面对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生产资料市场,我们却显得软弱无力。对于所谓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包括上述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还只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或者说,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在实践中,对于生产资料市场的运行过程,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驾驭,相反,当出现问题时,不是顾此失彼,就是矫枉过正。在调控手段的运用上,经常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之中。显然,这种情况对于生产资料市场的正常发育和进一步完善,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鉴于上述种种,为此,我们在促进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的过程中,亟待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并使之与生产资料市场目标模式的构想相衔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