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循环经济是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循环经济是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及重要意义(一)循环经济的含义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依赖资源消耗型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全新的经济模式。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载体。

第一节 循环经济是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及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依赖资源消耗型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按照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哈丁的说法,传统工业社会犹如一个牧羊人可以肆意放牧的草场,是一种由“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当前的资源衰竭、环境退化,正是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这种“牧童经济”发展模式的恶果。而与此不同的循环经济却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全新的经济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追求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目标,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的基本特征如下:

(1)运行模式的生态化。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其经济运行模式有自身的特点:传统经济为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社会物流模式为“资源——生产——消费——丢弃”,运行模式为“资源——产品——污染物”。传统线性经济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形物质流的叠加,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特征,经济增长以大量消耗自然界的资源与能源以及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是穷途末路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产业革命,其所倡导的是建立在物质不断被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流动的环形经济,它要求系统内部要以互连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形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主要特征是典型的“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

(2)循环路径的层次性。循环经济包括既不相同而又有序衔接的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的循环,即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二是区域层面的循环,在企业清洁生产基础上,使区域内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工业园区企业群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三是社会层面的循环,即整个国家和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相关法律及各种规则,实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资源循环、环境净化。

(3)产业功能的系统性。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载体。生态工业园的产业功能是根据生态安全信息链原理,谋求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节约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通过成员间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整体在经济和环境上的良好表现。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生态的一个重要发展形态,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同时也正在成为我国继经济开发园区、高新科技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

(4)实施范围的社会化。循环经济的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并需要各种新型的技术作为支持,需要法律、规章的保障。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产业变革,是从产品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主宰向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永续建设的根本转变。循环经济有以下基本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

(1)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同时,在产品包装方面要求简化及产品功能的增大化,以实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目的。

(2)产品生产的再利用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新产品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那种使用完毕就丢弃的一次性消费。这种理念与后工业社会一次性产品的推广相反,循环经济强调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产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下,用尽可能长的时间而不废弃。如产品标准化,可以不断更换配件;一辆汽车可以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使用等。

(3)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即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重新被人们引入到“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系统。整个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再循环。3R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而三者之间的作用并非是同等的,其中减量化的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之意。工业园区的企业应遵循3R原则使生产成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一部分。和人一样,经济社会的和谐必须血脉畅通,病态的经济社会只能使血液阻塞、淤积。而循环经济却是经济社会畅通的血脉,它能够平衡资源和生产的关系,接通废物和产品的链条,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肌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四)循环经济理念的形成及发展

1.循环经济理念的萌芽

循环经济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首次在他的“宇宙飞船理论”中提出“循环经济”一词。他作为循环经济理念的创始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鲍尔丁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遨游的宇宙飞船,而宇宙飞船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方能生存,如果人类对地球的资源进行不合理开发,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地球就会走向毁灭。而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宇宙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如分解呼出的二氧化碳为氧气,分解出尚存营养成分的排泄物并对其进行再利用,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当然,宇宙飞船仍会因资源耗尽而最终毁灭。尽管地球的自然资源系统很大,地球的寿命也很长,但只有实现对地球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地球最终才能永生长存。这是循环经济思想的早期萌芽。与此同时,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对“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破坏食物链和生物链的恶果进行了严肃的批判。1968年4月,意大利的“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将制约,直至最终将使发展停止,而达到增长的极限。这一观点在当时极大地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朝野,经济界与企业界对资源问题开始进行探讨。

2.循环经济理念的拓展

鲍尔丁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资源“瓶颈”向世人发出警告:如果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失去资源和环境为依托的经济增长就会后劲乏力。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关注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未能纳入人们的研究视野。70年代的经济发展采取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从80年代起,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发达国家在思想和政策上都有所升华,企业开始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如何从根本上即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尚未形成更加成熟的理论与政策。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天人冲突”模式(以末端治理为最高形态)将逐渐为“天人和谐”的循环模式(以循环经济为基础)所替代。

3.循环经济理论在全球的兴起

循环经济理论的拓展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新视野审视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一起,成为国际上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与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1992年,联合国世界首脑环发大会发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一章,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场深刻的转轨变型,而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演变成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

4.循环经济理念在中国的深化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虽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无情毁坏,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加深的压力。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各种重要会议上加以阐述和强调,2002年10月,江泽民同志首次公开正式提出:中国要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在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随后,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2004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缓解能源、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3月12日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又一次强调,要着力调整投资结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项工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显然,随着我国政府执政理念的提升,对在我国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和具体。“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循环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一场深刻革命

1.生态伦理观的转变:人类文明史的三次飞跃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源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成熟,而人类生态伦理观的革命源于人类社会文明史的三次大转折:第一次大转折是由渔猎社会向农业文明的转折,农业社会曾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曾因野蛮耕作造成“千里沃野变荒漠”的生态灾难;第二次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工业文明时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将人类文明再次抛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赤字的深渊;第三次大转折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折。这三大转折推动着人类社会跨越“黄色文明”与“黑色文明”时代而走进“绿色文明”时代。由此,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发生了根本变革:由以“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命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是世界存在的最高目标,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的且是惟一的,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观则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维护和管理好自然是人类的神圣使命”;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认为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这种伦理观提倡:转变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实现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

2.生态阈值备受关注: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循环经济强调经济发展应当尊重自然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切实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罗马俱乐部最早提出生态阈值这一重要命题,同时,也相应产生出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情绪甚至反发展的消极意识。但是,后来的学者研究表明,生态环境阈值与零增长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生态阈值的客观存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之一。从本质上说,环境的自净力与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类似印度洋海啸这种不可逆的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循环经济理论强调在阈值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本,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在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使“物质财富翻番,资源使用减半”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的。循环经济是“点绿成金”的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3.自然资本作用的确立:循环经济是对浅层次生态论的扬弃

循环经济将自然资本列为最重要的资本形式,通过“向自然资本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本存量”、“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园区”和“开展服务与流通经济,倡导绿色生产与消费”这三种途径充分发挥自然资本的作用。在确立自然资本的作用的同时,将系统论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大系统的末端治理模式仅仅关注环境问题,强调技术万能论,过分地依赖技术,当技术制约难以解救生态阈值时,则束手无策。而循环经济模式则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出发,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态论。它在强调技术进步的同时,将制度、体制、管理、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它既可标本兼治,又能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防止破坏环境因素的出现。所以,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对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真正超越。

恩格斯曾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幸的是,历史验证了恩格斯的预言。在人类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等,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2年在巴黎发布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以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呼唤循环经济为题,着重指出:“过去10年,传统的线性经济方式进一步导致环境退化和灾害加剧,对世界造成了608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此前40年中的损失总和”。“最新气候模型表明,除非大大减缓资源使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否则到100年后的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现在上升6度,必然导致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水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致命疾病扩散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人类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经历了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三次飞跃,从一种线形的发展模式(即单向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向网络式的多重环圈发展模式(即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进化,这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方面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二)循环经济模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的小康社会具有“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三维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循环经济则是21世纪的最新发展模式,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1.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促进功能导向的中国经济模式转换。中国经济发展要强调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而不是物质消耗的数量,提高中国实际意义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是数字意义的GDP。中国从人均GDP800美元到人均3000美元,生活水平的倍数要提高到现在的4倍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放眼世界,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200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发达国家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发达国家10倍以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要占到GDP的18%以上。面对这些情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解决中国严峻的就业问题。循环经济在就业方面的特点可以归纳为:①在产业类型上,线性经济强调制造就业(第二产业),而循环经济扩展服务就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②在市场变化上,线性经济依赖市场变化,而循环经济具有稳定特点;③在就业空间上,线性经济是异地的就业(联系全球化),而循环经济是当地的就业(联系地方化)。

在社会方面,要强调人口增加条件下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从人类发展指数为世界平均值(0.744)发展到高人类水平的入门值(0.8)。德国学者拉封丹在《不要恐惧经济全球化》(2000)一书中指出:“只要人们从一次性原则转向耐用性原则,就能创立新的劳动岗位,取代趋于消逝的一次性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岗位。从净值看,新设的劳动岗位将多于消失的劳动岗位,并且新增劳动岗位将出现于人们生活所在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解决中国就业的循环经济途径。人口众多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未来的中国需要将人口大国转变为就业大国,要通过循环经济发展各种服务性的产业,通过循环经济实现工业的第三产业化,即指工业部门加强与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有关的服务,从而减少物质产品的消耗。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完善基于预防和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在资源方面,要运用循环经济把资源消耗控制在低增长甚至零增长水平,从现在的13亿人口到未来20年的14亿左右人口,资源效率要提高到现在的3~4倍;在环境方面,要运用循环经济使得环境污染排放控制在低增长和零增长水平,尽管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但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即人均消费所占用的生态服务数量,要不超过原来的界限。美国学者艾里斯在《转折点》(1998)一书中指出:“从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更好和更有价值的服务意义上来讲,不需要消费更多物质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这种观点依据的事实是,消费者最终感兴趣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这些商品所能够提供的服务。”中国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是提高自然生产率,未来的中国要从宏观上的经济全过程和微观上的产品全周期两个层面努力,使得中国的自然资本能够充分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2.循环经济是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选择

全面小康社会必然是一个节约型的社会。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1)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所占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20世纪后十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为100%,天然气增长为92%,钢增长为143%,铜增长为189%,10种有色金属增长为276%。但是,我国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石不足5%,水资源量不足7%。从消费总量看,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到80%。另外,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近三成,而且每年仍以平均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近4亿人口的耕地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同时,经济建设也在占用着大量的耕地,2004年一年建设占用耕地达到22.9万公顷。全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而且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我国资源的单位产值消耗是惊人的。资料显示,我国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与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单位面积的污水负荷量是世界平均数的16倍多。我国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也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按现行汇率计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最新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美国和欧盟分别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1%和19.9%。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以高耗能为代价的。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每创造100万美元的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3.4倍,日本的9.5倍。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31%……目前,中国矿产资源的平均总回收率只有30%~ 50%,比发达国家低10%~20%,能源利用率只有30%,比美国、日本等国家低20%。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能源是重要的助推器,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不成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煤荒、电荒、水荒、油荒已经一次次敲响了能源短缺的警钟,2004年中国的华北、华中、华东有24个省份电力告急,到了2004年冬天,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又相继出现天然气短缺。煤、电、油、气这些涉及能源的大问题,将会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继续飞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广东省的资源已无法支撑粗放经济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2003年全省GDP占全国总量的1/9的基础上,2004年GDP增长率进一步达到14.2%,广东经济增长主要呈现“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综合产出低”的特征,能源、电力消耗增长均高于GDP增长。据统计,2003年全省能源综合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分别增长15%和17.8%,均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与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广东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偏高,广东万元GDP的废水排放量为40.2吨,而江苏为33.5吨,浙江为28.8吨,山东为19.8吨;广东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排放为7.3吨,而江苏为6.1吨,浙江为7.1吨,山东为6.7吨。广东相当部分的经济增长仍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实现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广东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土地储备看,广东GDP每增加100亿元(以2000~2003年计,下同),就要耗用约61100亩的耕地,照此速度,要实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需要与珠三角相等的土地面积,偌大的广东将无地可用。从能源消费看,GDP每增加100亿元,要耗能64.22万吨标准煤,按此速率,GDP比2000年翻两番时,全省能源消耗将达到2.69亿吨标准煤,这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从人力资源看,GDP每增加100亿元(以2003年计),平均需增加12.1万个劳动力,按此速率,GDP比2000年翻两番时,需要在2003年全省4325.9万个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再增加3078.3万个劳动力。如果简单的按2003年社会劳动者与常住人口的比例推算,届时广东省常住人口将近1.5亿人,这么多的人口,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都将难以承受。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佛山曾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以全国1/390的人口、以占全国1/2500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占全国1/83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税收1/80的税收、占全国1/59的存款、占全国1/53的进出口总量的成就。而与此同时,资源与环境问题正日益成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佛山市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全市水资源相对匮乏,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为32.8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019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2682立方米)的38%。饮用水源水质仍然未完全达到Ⅱ类水质功能要求,个别水质项目超出标准并有恶化趋势;流经城镇河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劣于Ⅳ类水质的河段占15%,境内30个水功能区中,现达标率为75%,非汛期时降至63%;地下水已经不适合饮用。工业污染问题和结构性、分散性水污染问题都十分突出。虽然近些年来,佛山市已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环境,但总体恶化的趋势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若不采取措施及时遏制,将严重阻碍全市建设富裕小康社会,实现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在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这是有效解决佛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治本之策。

3.发展循环经济是突破“绿色壁垒”的迫切需要

绿色壁垒是指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目的而设置的贸易壁垒。这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另一种常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又被称做生态壁垒、环保壁垒。国际上经常使用的绿色壁垒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疫”、强制性措施、环境贸易制裁和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配额等形式,其限制的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

有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都设置了不少它们自己容易达到而发展中国家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甚至将它们自己目前还达不到的标准也列入国际标准之中,以阻止竞争者进入它们的领地。显然,发达国家设置“绿色壁垒”其目的是将国际标准化当做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大棒”来挥舞,是对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掠夺。但是,国际绿色环保标准毕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南方日报》2005年6月10日刊载,欧盟两项新环保指令WEEE和ROHS将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6年7月实施,面对“绿色贸易壁垒”,佛山顺德的家电品牌企业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大企业成本激增,众多中小企业订单减少,有的甚至开始考虑放弃欧盟市场。这两项环保指令的实施,将对顺德2000多家家电企业及其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重新洗牌。目前,除顺德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大企业基本达到指令限制的标准外,许多中小企业压力重重。欧盟两项指令共涉及数万种电子电气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出口电子电气品种及其上下游产品。顺德作为我国电子电气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区之一,受两指令的影响尤其严重,其中有不少是强势出口电器产品,如顺德的空调、冰箱等。业内人士预测,顺德企业如果应对不力,其损失将不可估量。欧盟的这一行动,还很可能被美国、日本等其他中国电子电气产品输出国所仿效,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美的、科龙、格兰仕这三家顺德大型家电企业,其出口欧盟的产品基本上占据了销售总量的半壁江山。但从长远看,欧盟指令有利于国内相关产业早日实现符合国际绿色环保潮流的产业升级。顺应国际绿色环保及生态产业发展的趋势,佛山在工业园区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最新生态科技研究,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使园区企业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积极应对绿色壁垒的严峻挑战。

4.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指导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从大量投资末端处理污染物的事倍功半的低效对策,转变为节能、节水、节约资源的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和循环利用,形成一整套新的环境对策。循环经济要求以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即“绿化”的发展方向)。新型工业化就是工业生态化,新型工业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个方式就是生态工业的载体——生态工业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区是在过去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一个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形式。生态工业示范区是运用工业生态的理论,寻求企业间的关联度,进行产业链接,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示范区是在前两类开发区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升华和优化。在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正式建成之时,广东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指出:产业强市是佛山发展的必由之路,园区经济更是产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全佛山市的工业发展将起到一个重大的示范作用。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指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以环保产业为主导,立足华南,辐射周边,广泛开展环境保护以及相关产业的合作,努力提升广东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必将促进广东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