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台州沿海开发的劣势分析

台州沿海开发的劣势分析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台州沿海开发的劣势分析1.块状经济“低、散、弱”的现状亟待改善长期以来,为适应“吃、穿、用”的需求,台州形成了以汽摩及配件、塑料及模具、缝制设备、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块状经济,与未来以基础设施现代化、节能减排、人们追求生活品质提高为主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发展趋势相去甚远,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低、散、弱”的低端化锁定倾向。

二、台州沿海开发的劣势分析

1.块状经济“低、散、弱”的现状亟待改善

长期以来,为适应“吃、穿、用”的需求,台州形成了以汽摩及配件、塑料及模具、缝制设备、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块状经济,与未来以基础设施现代化、节能减排、人们追求生活品质提高为主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发展趋势相去甚远,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低、散、弱”的低端化锁定倾向。一是产业层次低。台州工业起步晚,传统产业依然是块状经济的主体,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台州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底部的加工环节,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营销环节的延伸,生产的自动化和集约化水平低,产品多是消费轻工产品,档次普遍不高,技术含量低,能源等原材料价格剧烈动荡给这些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会挤压终端产品的利润空间,而价格急剧下跌时,企业又因原材料存货过多而遭受重大损失。目前,台州产业结构升级进展缓慢,存在固化于产业链低端的危险。二是组织结构散。台州块状经济中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少,大部分是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产业内部的整合度和协作水平低,尽管不少产业块状经济发达,但更多的是同类企业在一起扎堆,大量中小企业类同、无序竞争现象比较普遍,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拉低了行业价值,直接影响企业赢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台州一些产品虽然国际市场占有率极高,但在销售和定价方面没有相应的话语权。三是创新能力弱。台州低水平的块状经济对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一方面,块状经济内企业数量众多,竞争过度,大都依靠价格竞争来取胜,利润偏低,企业无力投入技术研发;另一方面,企业数量多,人员流动频繁,技术溢出效应极为明显,技术与商业信息非常容易扩散,知识产权保护很难,因而技术研发成为高风险低收益的活动,“搭便车”成为业内普遍心态,模仿而非创新成为块状经济的一大特点。

2.民营经济的企业管理水平需要提升

台州由于区位等因素,国家历来甚少投资,完全靠着台州人自己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台州。因此,台州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据统计,台州的企业中99%为民营企业,创造了95%的工业产值和利税。台州许多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迫切需要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张欲望强烈。台州民营企业家敢于冒险,扩张冲动较强,企业负债率较高。这一特性在经济上行时期能够捕捉更多的机会,但在紧缩时期则意味着高风险。由于前期规模扩张,资金大量被所购置的土地、原材料、设备占用,造成民营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紧张,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不得不向民间借贷资金,从而推高民间借贷利率,加大了区域金融风险。同时,由于互保,某些民营企业资金周转不畅会引发更大范围企业经营风险,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产业风险容易演变成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系统风险,本次金融危机下台州许多企业的资金链条紧张都是由此而引起的。二是目标市场单一。台州企业外贸依存度很高,民营制造业企业基本处在充分竞争的消费产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以外销为主。对国外订单过度依赖,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一旦目标国发生经济衰退将极大地影响产品出口,本次金融危机就使得众多台州企业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另一方面,对单一目标市场的依赖将削弱企业的产品议价权,还可能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使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而且目前部分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在深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一些“潜在风险”出现了向“显性风险”演变的趋势,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将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生存。三是家族式管理盛行。台州人“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台州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单一,家族化现象较为普遍,与现代化大生产、大发展不相适应,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弊端日渐显现。家族式管理缺乏科学性,大部分企业管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出现决策失误的概率很大,影响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09年上半年台州GDP增幅位列浙江末位,投资一度出现10%以上的负增长,这固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但与当地民企“家族制”的股权结构制约了经济发展也不无关系。

3.人力资源匮乏的状况亟须扭转

台州人力资源匮乏,既缺少高级的技术、管理人才,也欠缺初级的蓝领工人。2008年台州每万人中大学生(包括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本科、专科学生)人数为84.6人,仅占浙江省平均水平的49.9%(2008年浙江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为169.54人),中学生(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生)人数为646.95人,仍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2008年浙江每万人中中学生人数为661.84人)。从根本上看,是由于历史投入有限,科技基础资源先天不足。近年来,台州虽然加强了人才培训、引进力度,但基础薄弱的现状一时还难以解决。人力资源有限,已成为制约台州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

2010年初,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台州市民营企业协会和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成立联合调查组,历时近3个月,对五地的345家民营企业和11家劳动力市场展开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61份。[2]结果显示,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员工缺口率高达76.1%;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员工缺口率为20%。而根据台州市工商局的数据,截至2010年4月底,全市有29.7%的民营企业面临“用工荒”,员工的缺口率为28.5%。企业最缺的岗位分别是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缺口率分别为41.9%和28.8%。当地制造业、化工产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都面临用工缺口。“用工荒”现象有多层面原因:首先是台州作为中小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其次是企业的用人机制欠佳,表现为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发展前景不明朗等;最后是政府的服务职能不够完善,如就业培训不足、工会的作用不强、子女教育服务不足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没有营造一个良好、公平的社会就业环境。在解决“用工荒”民营企业方面的八大因素分析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为提高待遇3.82%、改善工作环境3.66%、规范用工3.57%和员工培训3.53%。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正在丧失,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4.资源要素约束状况需要突破

台州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源要素供给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用水、用地、用电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承受能力脆弱,这些资源稀缺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劣势因素。首先是水资源短缺,虽然降水充沛,但源短流急、暴涨暴落、人口稠密,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0.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仅为1570立方米,尚不足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4,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2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尤其是南部经济发达、人口高密度地区水资源十分紧缺。出现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水污染加剧,水环境严重恶化;二是水资源的可供给量有限,总需求量大幅增加,供求矛盾突出;三是缺乏合理完善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其次是土地资源短缺,台州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为0.397亩,耕地承载量2.52人/亩,大大高出浙江省1.56人/亩的平均水平,更高于全国0.70人/亩的平均水平,其中耕地承载量是世界平均水平0.23人/亩的10.95倍。台州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无论是工业、建设用地,还是农业用地,都出现了严重的短缺,有的地方工业用地拍卖价为每亩160万元。一些企业因土地约束,不得不外迁发展。最后是电资源短缺,台州的GDP、财政收入都占全省的10%以上,人口数量在浙江位列第三,但省里给台州的网电电量只占全省的7.4%左右,一段时期用电缺口高达1/3。

另外,台州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也是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台州的土地单位生产效率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台州的经济发展。据台州市经委调查,2006年全市每平方公里工业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只有宁波的67%,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工业生产总值只有杭州的69%,全市工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浙江省仅居第8位。其次,台州水资源利用率也偏低,工业污水等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09年台州每创造1亿元GDP排放的废水、每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工业废弃、工业固体废物,虽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但都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如果不尽快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生态环境将无法承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