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心与环境互动

内心与环境互动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4 内心与环境互动你的内心达到一个什么样境界,视野才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境界。很多情况,外界因为内心而变化。据说20世纪末的时候,信息巨人IBM公司不行了,内外交困,债台高筑,工资都发不出去,踏向破产保护的境地,等待被分拆变卖。我们讲究视野占先,贵在向前看,处理事务从寻求解决之道的基点出发,激发潜能,迎接挑战。

3.4 内心与环境互动

你的内心达到一个什么样境界,视野才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境界。

大凡出类拔萃者,视野具有向内和向外两点与众不同的地方:

(1)向内看,外界环境的光明或者黑暗与否,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

(2)向外看,人们原本相差不多,突破僵局或打开局面者在于看到了潜能。

经由改变内心而改变外部世界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外部世界的状态是唯一的(事实有此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认识和解决问题之道,延续一条比较机械和可靠的方式。

经济体系变化速率越来越高的21世纪,我们注意到发展战略和方法呈多样性,从进取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同一外部世界可能是不相同的,因为同样的外部世界在不同人的眼里一定是不同的,所以结论不同,行为举措不同,结果不同。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积极乐观,开阔宽容,眼前的外部世界一定充满光明,所谓心之所想即眼之所见,心态良好必然处在最具发展前景的位置,反之亦然。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决定变化的因素,可以按照系统的边界划分为系统内因素和系统外因素,改变系统内因素相对比较容易,事项的自控性较强,是一条事半功倍的解决之道。

我们经常列举苏东坡和佛印和尚互相印证内心世界的故事。那时候东坡先生还是小苏,尚在成长过程中,心高气盛,专好与人斗嘴争强。小苏笑贬布衣高僧佛印说:“你在俺的眼里不过冒着热气的牛粪一堆而已”,佛印不温不火回曰:“施主在贫僧眼里如同宝台莲花”,小苏大获全胜,美得屁颠屁颠的,转回内室挥笔疾书《周瑜和曹操战于赤壁》一类的乏味论文,结果自己都不满意,自觉浑身上下怪怪的,起了很多小痘痘。有烧火的小师傅经常与小苏一同嬉戏,口无遮拦,遂批评小苏:“你内心世界净是牛屎刀枪之类的东西,如此龌龊,岂能看到大好河山的美妙呢,再看人家佛印大和尚,放眼世界净是莲花,就知道人家心里有莲花宝座,知道吗,这叫差别。”苏东坡大悟,自此内心世界拨开迷雾见太阳,汹涌澎湃不已,这才吟出《大江东去》的奔放曲调。

余伯牙以琴会友,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结交天下抚琴高手,找不着共同语言,大体情况相当于钢琴手克莱斯曼和弹棉花的冯二死活言语不合,因为小冯只懂机械的弹琴技术,没有境界。钟子期同志不会抚琴,但内心世界深谙音律,心境随着余伯牙弹奏的旋律共鸣激越,高山流水,天马行空,成大自在,两人破除了“隔行如隔山”的行业制约,成就千古知音的佳话。很多情况,外界因为内心而变化。

据说20世纪末的时候,信息巨人IBM公司不行了,内外交困,债台高筑,工资都发不出去,踏向破产保护的境地,等待被分拆变卖。对这样的百年巨型公司败亡,大家都极有兴趣,几乎全世界的IT管理专家全主动围过来进行会诊把脉,据说包括比尔·盖茨等大腕,结论比较统一,大意是“尽快清产变卖残值为妥”。有来自食品行业纳贝斯克公司的郭士纳先生,卖饼干出身,也到了可以提前退休的年限,对计算机基本一窍不通,照理说升迁或应聘高科技行业经理没一点戏,不料老郭阴差阳错当上了IBM的董事长,受命于危难之时,拯救IBM于水火之中。后事如我们所知,在卖饼干的老头儿领导下,IBM公司终于活了过来,重新站回信息行业排头的位置,至今一直过得不错。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IBM公司破产危机这样一件经济界的大事,少壮的专家都说必死,外行的老头儿说可活,出现死里逃生如此天壤之别的结局,为什么?最基本和关键的层面,郭士纳先生内心是光明的,放眼纵观IBM具有生机,而大多数专家在这件事上内心世界悲观,所以IBM非破产不可,这就决定了IBM存亡的基本走向,也就是说,内心决定了外界。因此我们有经济世界发展的三点体会:

(1)如果想要让外部世界光明,必先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光明,才能洞悉出路;

(2)先改变自己比直接改变外界要容易得多,这是捷径;

(3)改变内心世界,外部境况往往自动随之改观。

时间走到2005年的今天,百年老店AT&T公司几乎面临当年IBM同样的困境,会诊结果也差不多,“趁现在残值较高的时候,尽快卖掉”。现实需要什么呢,现实需要郭士纳先生式的光明的内心世界,AT&T的资源等待一个内心光明的智者,承担起死回生的重任,而一个手法高明但内心消沉的专家,则必然决定公司被分拆变卖的宿命。为什么主动乐观的人常常占优,更容易得到环境和同事的认可,属于同样的道理。事实上:

你心里有什么,你才能看到什么,成败首先在于心,属于铁的经济管理法则。

胜在潜能,输在自保

一般而言人类共有一个很讨厌的毛病,叫“规避责任,寻求自保”。就经济业务领域而言,但凡情况出现一点变化,必定腻腻歪歪,动辄奉上不着边际的一箩筐话语,意图是把自己的责任摘干净,表明自己“按兵不动或者落荒而逃”是多么的合理。实际上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情况究竟如何,接着怎么办”这样的事宜,早就被那些不着边际的解释给气得七窍生烟,肝火骤升,颇接近“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爆炸地步。近年曾有人翻译出版了一本叫做《没有任何借口》的书,此书通篇归结为一句话,“不要找任何借口往后退,或者观望不前,只管往前走,万事皆OK”,结果畅销得不得了,说明人们普遍对借口和解释都厌恶到了极点。事实上在旁观者眼里,各种借口和解释只能愚蠢地保护非常短暂的眼前,直接损害已经看得见的将来,俗招。

我们站在讨论视野的角度,不同结局的关键区分点在于:人的眼睛究竟向前看,还是向后看,天壤之别。我们讲究视野占先,贵在向前看,处理事务从寻求解决之道的基点出发,激发潜能,迎接挑战。人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标示着不同的视角,当习惯于向前看的时候,有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

(1)向后看,寻找借口,多方解释,以“停”或者“退”为主;

(2)看眼前,不讲理由和借口,遇事乐于采取行动,以“实干”为主;

(3)向前看,激发潜能,面向挑战,以“超常发挥”为主。

高级视野境界在于看到自己的潜能

为什么寻找借口的行为如此普遍,因为许多人看不见自己的潜能,作为摆脱平庸色彩的最简单途径,实际希望通过解释来美化拔高自己。实际上人们的能力情况原本相差不多,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突破僵局或打开局面,在于看到并激发出了自己的潜能。人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正反馈属性,人的能力会越战越强,而越停歇则越弱,这大概就是潜能之所在。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我们比较容易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即置之死地而后生和面临挑战性。

置之死地而后生

很多事情往往反过来才有道理,身处绝地可以逢生,青蛙躺在舒适的温开水里反而丢了小命。所以古人有训:“置之死地而后生”,并由楚国大英雄项羽第一次做了验证。据说古人打仗最怕粮草被劫,一旦补给线出了问题,就全完了,一般情况必定安排干将押运粮草。项羽率领小股部队攻击秦国的大队兵马,本来力量对比悬殊,属于自取败局的游戏,项羽不但置粮草这个命根子于不顾,索性连吃饭和撤退的家伙事砸得一干二净,把将士逼入绝境,史称破釜沉舟。由此彻底激发了将士的潜能,战斗力超水平发挥,勇往直前,以一当十,彻底击溃了不可一世的秦国军队。

处在自由空间的时候,我们的眼光和力量面向全方位,效果是平常的;当处在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境况,所有的心思朝向一个方向,自激和连锁反应的结果,造就潜能勃发。为什么硅谷讲究车库创业,非得猫在小黑屋里才出成果,这就是经济技术界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写字间的舒适房间里多半搞不掂。

面对挑战性

可以说在经济领域里面,存在一把解决所有难题和令人有所作为的万能钥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问题。我们这样认识问题,当面对巨大困难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把它当作困难来看待,我们认为这是对自己能力和意志的挑战,因此自然拧动了打拼的万能钥匙,于是潜能勃发,干劲倍增,战胜困难的机会无限扩大。

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最具挑战性的事情,莫过于把一个恐龙规模的濒死的公司救活,只要明晰挑战的形势,人们会由避之不及转为知难而上,态度发生180°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陷入深度危机,人才走光了,钱财花光了,在破产保护的泥潭里做垂死挣扎。当时艾科卡先生正在享受福特汽车公司的高官厚禄,整日优哉闲哉,某月某日酒会上有闲人问道,“你敢不敢,能不能接受拯救克莱斯勒公司这个挑战?”艾科卡先生大悟,拍案而起,接受一美元的月薪,出任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自觉自愿跑进炼狱迎接挑战。后来艾科卡同志保持超水平发挥潜能,创造性的管理决策和举措迭出,果然救克莱斯勒公司于水火之中,创造了一个起死回生的经济奇迹。

高妙的管理之策,在于不断营造挑战性的环境,绝不靠高工资招摇,或者拿枪顶着别人后腰。

当一个人的视角集中在潜力的方向,才是大聪明和大智慧的境界,同时依赖置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和迎接挑战的个性,克制住人类推脱逃避的不良基因。

作为经济界的特有现象:大凡看见潜能,发挥潜能,自然出类拔萃,这就是平常中的不平常,导致人与人发展结局不同的硬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