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快区域环境整治一体化,推动循环经济创新

加快区域环境整治一体化,推动循环经济创新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加快区域环境整治一体化,推动循环经济创新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取而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加快区域环境整治一体化,推动循环经济创新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取而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此相似,城市群的发展也不能背离这一趋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将资源、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重视。为保证自然资源的长远利用和保持地方性城市结构稳定,减小环境压力,必须对区域整体生态进行研究,推动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否则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必然面临整体恶化的威胁。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进行区域环境整治过程中,应着眼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和竞争格局变化的趋势,突出抓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努力使产业结构调整最终落实到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不同发展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对资源环境的额外压力,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秉安等.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2.王朗玲.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体制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宋冬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4.隋舵.200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5.张新颖.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张辉.区域竞争力的有关理论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8)

7.李莉,高志刚.关于区域竞争力内涵、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3)

8.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

9.高志刚.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竞争力分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

10.袁灵.湖南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3)

11.林木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制度创新,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12.陈永杰.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3(77)

13.李振泉,石庆武.东北经济区经济地理总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4.张行湘.突围历程——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探索[M].沈阳出版社,2006

15.赵子祥.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研究[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16.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度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7.赵新良.构建和谐社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环境目标[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18.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9.王朗玲.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体制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0.闻世震.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思路与实践[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21.高广志,涅槃.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纪实[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4

22.赵新良.拥抱市场春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理性思辨[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3.曲伟.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战略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4.振兴老工业基地研究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J].沈阳会议报告,2000

25.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6.隋舵.200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M].红旗出版社,2004

27.张启元.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国际经验借鉴[M].沈阳出版社,2004

28.马聪.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竞争优势培育[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9.曲振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0.李清均.从刚性到柔性: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1.齐建珍.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2.宋冬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1

33.韩嘉彬,任熹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工业化建设[J].理论探讨,2006(2)

34.白永青,张静.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创新群[J].宏观经济管理,2006(1)

35.张洋,孟越.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资源约束[J].商业研究,2006(4)

36.阎质杰.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加快产业集聚步伐[J].商业研究, 2006(1)

37.支大林,刘贵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支持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4(3)

38.郝春禄.区域创新系统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经济管理, 2006(3)

39.马明,闫金城.吉林省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税收扶持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6(1)

40.金成晓,任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5(5)

41.满海红,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探析[J].商业研究,2005(17)

42.马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政政策初探[J].商业研究, 2005(17)

43.景玉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政府作用的发挥[J].理论前沿,2005(24)

44.姜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及协同效应[J].社会科学辑刊,2005(6)

45.魏旭,赵桂杰.基于集群式创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模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4(9)

46.杜莉,赵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政府规制取向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4(4)

47.杨冬民,韦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生产力研究,2004(12)

48.王秉安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践[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49.王立成.区域竞争力模型分析与提升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 2006(1)

50.夏智伦,李自如.区域竞争力的内涵、本质和核心[J].求是, 200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