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快科技创新

加快科技创新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着力化解矛盾 加快科技创新——陇南科技进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近年来,陇南科技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根据陇南科技进步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加快科技创新_陇南科技进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_贫困地区发展的实践考察与理论思索

着力化解矛盾 加快科技创新——陇南科技进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近年来,陇南科技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通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使科技服务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科技致富的意识明显增强。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全市科技整体水平不高,科技贡献率仅有39%,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工作处在全省中下水平和后进状态。通过调研发现,陇南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着影响科技进步的许多不利因素,科技进步面临着严峻挑战,任务十分繁重。

一、陇南科技工作中存在着的几个突出矛盾

1.加快科学发展的强劲势头与科技支撑不力的矛盾。目前,陇南经济发展是依靠资源拉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工业主体是矿产资源开发,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工艺使产品仍处于产业链的初端,科技成果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高新技术的应用仍然步伐缓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占据市场份额的名牌产品更是屈指可数。

在农村发展上,陇南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低,农业科技人才总量小,科技成果少且转化率不高,还不能适应农业生产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科技的需要。2006年以来,全市按照特色产业最大化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特色产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快车道,但特色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没有改变,现有数量不多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型企业,绝大多数以出卖原材料为主,精深加工的产品少,技术开发能力弱,对农业的辐射带动性不强;农业生产离标准化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农产品“一注册三认证”才刚刚起步,大量的农产品出现卖难的问题,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有待于提高。

从整体上看,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低,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比较缓慢,科技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科研与生产脱节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善,科技自身发展的后劲不足。全市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相对不高,科技应用的能力弱。尽管近年来在人才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创新型人才的供需矛盾依然很大。加快科学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没有先进的科技和优秀的人才,宏伟的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快科学发展也就成为空话。

2.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强烈愿望与农技人员本领恐慌的矛盾。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农民群众对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许多科技明白人自发地前去陕西杨陵、山东、四川等地考察和引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一些农民成了产业发展的土专家,他们对来到田间地头教技术、搞服务、有真才实学的农技干部十分欢迎,对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学科技非常渴望。2007年6月的一场雹灾之后,听说县上有名的农技干部要来讲课,两当站儿巷等地的农民,顾不上救灾和麦收赶来听课,三个村的培训场场爆满,连科技人员都很意外。然而,在许多地方科技培训质量不高,相当一些农技人员本领恐慌,没有新知识去传授,很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深不透,面对农民的渴求束手无策,农业科技队伍整体上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3.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矛盾。近几年一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但重大关键领域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不多,能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更少。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创新意识普遍薄弱,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创新知识贫乏,没有形成一定的创新氛围。不少企业经营者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愿承担创新风险和增加创新投入,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产品开发、工艺改造中取得的创新成果不能及时申报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绝大多数企业有产品未注册商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先进技术。企业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也就难以引领未来。

4.现有科技体制不活与科技市场化加快的矛盾。陇南市科技体制改革一直在探索之中,但改革还不深入,科技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大量科研成果和科技力量游离于经济主战场之外,“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部门的松散管理,也使一些科技工作者怕吃苦、怕下乡,许多人不学习、连电脑都不会操作,也不会组织申报项目。由于体制、观念的束缚,一些科研成果难以申报鉴定,先进的科学技术难以转化应用,人才难以流动,农业科技人员难以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这与生产力要素自由流动、技术市场日趋活跃的大局极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陇南市场化进程,影响了社会发育程度的提高。

二、促进陇南市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对策措施

从陇南发展的战略全局来看,实现“在更高的坐标上科学定位,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紧紧抓住建立创新型国家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全面夯实基础,局部谋求发展,打造自主品牌,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全面促进科技进步,使陇南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对接,推进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根据陇南科技进步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让“第一生产力”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调研中感觉到,凡是一把手重视科技的单位和地方,科技工作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成县、徽县县委政府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几次科技工作,科技投入也在逐年增长,先后通过了全国科技先进县的复核验收。成县沙坝镇、徽县城关镇也通过突出科技工作找到了转变乡镇职能服务“三农”的切入点。

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必须突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首要因素,各级组织都应将“第一生产力”成为一把手工程,靠实责任,落实措施,切实把经济发展纳入到依靠科技的轨道上来。一是市县两级都应建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或成员。恢复科委建制,科委主任分别由副市长和副县(区)长兼任,并按职数配备专职副主任,发改委、财政、人事、农牧、林业、中小企业局、教育、扶贫、劳动保障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决定,具体事项由科委协调落实。科技工作由政府一把手主管。二是将8个二级事业单位的县科技局恢复为政府序列具有执法资格的行政单位。在人员配置、经费安排、条件装备上给予保障,让其充分发挥“服务、参谋、协调、管理”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健全机构。市上应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局,加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申报、宣传与保护;市上应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市场、技术转让、人才培训等服务。相关单位应设立科教科(股)或明确科技主管科(股)室。健全和加强乡镇科委工作机构,由乡镇长担任科委主任,选配得力领导担任科技副乡(镇)长,任科委副主任。乡镇科委加挂“科技服务中心”的牌子,中心主任由科技副乡镇长兼任,承担技术服务工作和管理“七站八所”的科技人员,以便统筹工作和科技事业人员的考核管理和职称评定等工作。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推动作用,应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为依托,以党员活动室和村级学校为阵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向农民传授先进技术,组织农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要在大力培养科技明白人的基础上,把科技带头人作为农村科技的排头兵和生力军,重点培育,发挥好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落实第一生产力责任制。市县(区)每年新上的项目应突出科技含量,工业园区的入驻应将科技含量当做衡量的指标。市县(区)政府要定期开会研究科技,定期督促检查,也可设立科技咨询顾问组,由科技局长担任组长主抓协调联络,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技术论证制。市县(区)领导每人至少主抓一个科技项目,联系一至两个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点。五是强化考核刚性指标。应将科技工作年度考核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分离出来,将科技进步指标纳入对各县的经济考核和目标责任书中,将领导重视程度、科技投入、科技贡献率、重大科技项目、节能减排等指标量化分解,同时提高科技进步的分值占比,实行一票否决制。六是重视科技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在配强上下工夫。对不适宜和不热心科技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整,科技单位领导班子的配备也应征求上级科技单位的意见。市县科技人员应由市县科技部门协助人事部门管理,县乡科技人员的管理也应量化工作指标,实行动态管理,并与工资中的津贴挂钩,促使科技人员钻研业务,提高水平。

2.加大科技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下决心解决科技经费投入问题,要认真落实科技投入达到本级财政支出1%和科普经费人均0.1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市级财政新增1000万~2000万元作为科技项目支持经费,各县新增经费也应不少于100万元。市县可设立科技基金,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同时落实好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鼓励金融资本、企业财团和民间资本以参股、合资等方式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形成不同投资形式共同参与促进科技进步的格局。

3.深化科技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整合科技资源,撤并科研机构。除了建议成立陇南市知识产权局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外,为了完善科技服务功能,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根据全市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组建陇南特色产业研究院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可按特色产业主要种类,在已确定组建花椒油橄榄、核桃三个研究所的基础上,应继续组建茶叶、畜牧、食用菌、蔬果、中药材研究所。研究所主要论证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项目,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突出的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成为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源头和产业发展的领头雁,真正担当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科技支撑重任。特色产业研究院的业务应该归属科技管理部门。二是把市县科研单位和科技推广机构事业费改为项目经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自愿申请、竞争招标,将项目、经费、人员捆绑使用,集中力量干大事,依托项目求发展,逼迫科技人员出实效。三是改革管理体制,进一步放活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让科技人员带资金带项目到生产一线干事创业,可实行“无偿服务型”、“技术资金入股型”、“科技项目有偿承包型”、“独资创办科技实体型”、“企业有偿聘用型”、“高位嫁接型”、“中介服务型”、“法人特派型”等模式。使科技特派员在自主创新的主战场上大显身手;鼓励科技人员与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创业奔富路;明确细化乡镇农技人员工作职责,形成县乡双重管理,以业务绩效为主的考核管理机制,实行量化考核;要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鼓励引导更多的人进行发明创造。四是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整合现有科技人才资源。让有本事的人有舞台,让干不成事情的人另谋出路。五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科技部门对科技工作总体规划、政策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形成科技工作大联合、大协作和大集成的局面。五是建立财政科技预算的协调机制,由科技、财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统筹协调财政科技投入,避免多头投入和分散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一是重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激励和培养各门类的学科带头人,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定期培训、交流使用和外出学习,促使他们提高业务素质,加快知识更新步伐。二是引进人才。对加快发展的尖端人才和领军人才高薪聘请,依靠他们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培养本地人才,以提升全市科技进步的层次和水平。三是依托重大科技项目,搞好院企、院地、校企、校地的合作与交流,和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吸纳高校和外地科研院所人才来陇南建功立业。四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抓好“阳光工程”等对农民工的输转培训。可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组建陇南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开发所需人才,实行订单培养。五是做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明确企业职称评定的主办单位,放宽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在外语、计算机方面的限制,对在技术创新和特色产业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破格晋升,在职称限额上给予优惠。六是做好成果鉴定和专利申报工作。开拓技术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5.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市县政府每年都应重奖在产业开发和科技创新中的科技功臣,科技主管单位要重视科技成果的申报鉴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好科技进步奖等四个重大奖项的推荐和组织工作。有关单位要制定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和鼓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不断改善科技人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各企业和各单位要每年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体检,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市县都要强化面向群众的科技普及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抓紧培养现代技术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科技明白人的数量和质量,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在重视科技技术传播的基础上,重视科学技术引领发展的舆论导向,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技创新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让科技人员和科技致富带头人扬眉吐气,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6.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根据陇南创新能力弱的实际,在促进全市科技进步的战略措施上,应体现“引进、示范、推广、提高”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思想,着力抓好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重视实用科技的示范推广,加快提高总体科技含量。农业上更多地采用“拿来主义”,应把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作为重点,在加快培养科技明白人的基础上,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大力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提高农业尤其是特色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要整合村级学校和党员活动室的有效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村级科技培训学校的作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让现代科技武装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企业以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人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研发中心,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培育高新科技示范企业,着力提高资源、回收率和整体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科技部门要紧紧抓住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围绕科研攻关积极申报项目,尤其是在核桃病虫害防治、优质苗木调运嫁接、优良作物品种选育、畜禽疫病防治等方面组织科技人员破解重点技术难题。市县政府应认真实施2007年印发的《陇南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若干政策措施,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与唐志敏、宋维海、庆海荣合作,原载于《陇南经济》200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