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模式

宁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模式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宁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模式1.专业大户牵头创建型这种形式在宁夏共有253个,占全自治区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33.2%。这也是宁夏自2003年以来重点推广的一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取得的成效也较为显著。

(二)宁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模式

1.专业大户牵头创建型

这种形式在宁夏共有253个,占全自治区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33.2%。其特点是依托能人和专业大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及资金、销售网点优势,广泛联系农户参加。如宁夏贺兰县金贵镇优质稻麦产销合作社,该合作社是在2004年由贺兰县金贵镇通昌村农机大户杨金平,联合同村7户农机大户牵头组建,131位农户自愿加入组成的。合作社依托大型农业机械和粮食加工企业的优势,开展稻麦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和稻麦加工经营,是一个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企业、具有稳定的生产基地、通过农业契约方式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下设种植部、农机部、加工部、农资部4个部负责具体经营工作。其中种植部负责托管耕地的经营管理工作,农机部负责稻麦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工作,加工部负责稻麦收购、加工和营销等工作,农资部负责农用物资的营销工作。各部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2006年,合作社采取托管式管理机制,将本村及周边地区部分农户的耕地以合同形式由合作代为托管,共托管耕地4000亩,全部种植优质水稻。合作社提供整地、耕作、供种、插秧、收获等一条龙式的机械化服务,农户只需向合作社交纳160元水稻育秧、插秧等各环节的机械作业费并负责耕地的田间管理作业。托管后的耕地每亩稻谷产量比托管前每亩稻谷高出250公斤,每亩稻谷收入高出465元。

2.农民自发组织型

这种形式在宁夏共有223个,占全自治区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29.3%。其特点是:农民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自发组建创办“农户+合作社+基地”的合作模式。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农产品服务合作社,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本村农民入社,股权由成员自主认购,按每股100元交纳资格股金,共吸收社员113人,社员股金18万元,股权的份数与成员的权益和责任挂钩。合作社以瓜果蔬菜种植经营为主,兼营其他农产品加工,农药、农资、种子及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对成员进行科技培训;该村有二代日光温棚2.3万间,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产蔬菜2.4万吨;合作社成员分布全村11个自然村,形成了带动辐射周边村队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良好态势。

3.乡村基层党组织牵头型

这种形式在宁夏共有145个,占全自治区合作组织总数的19%。其特点是由党支部发起创建的“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种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结合了合作社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等优势,实现了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互相结合、良性互动,做到“搭台不唱戏,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献策不决策,服务不增负”。这也是宁夏自2003年以来重点推广的一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取得的成效也较为显著。如青铜峡市友好食用菌协会,它是由友好村党支部牵头于1996年5月创建的,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连接模式,通过党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围绕食用菌生产、销售,将生产基地、农户、市场销售等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集基地建设、菌种供应、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推广、产品销售、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济性联合体。协会会员由最初的30名发展到现在的186名;食用菌种植户由过去的30户增加到现在的24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栽培面积由协会成立的30栋蘑菇立体种植温棚7500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419栋10.5万平方米。年产鲜菇627吨,年生产经营收入313万元,实现利润188万元,全村仅食用菌一项人均增收1300元。

4.县乡技术部门依托型

这种形式在宁夏共有52个,占全自治区合作组织总数的6.8%。其特点是由县乡技术部门发起创建的,以“部门+协会+农户”为模式的专业合作组织,这种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了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吸收各地生产、加工、销售大户为会员。在这种专业合作组织中政府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在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初始阶段比较容易成功。如成立于2001年的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采取“部门+协会+农户”的形式,组织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市场需求的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指导栽苗、生产,直至采收的技术服务;对产品的分级包装,商品化处理和上市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尤其是在脱水蔬菜产业方面宁夏蔬菜协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协会实行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手抓生产经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使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走出了一条抓项目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产业化之路。通过建园区,采用育苗移栽、错开生育期种植、滴灌技术、新品种引进、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规范化的种植管理,不仅解决了脱水菜病虫害的防治,也解决了企业原料不足或集中上市生产周期短的矛盾,其种植和生产均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目前,宁夏的脱水蔬菜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万亩,生产企业也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12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惠农区为主体,平罗、陶乐以及固原市彭阳县等地为辅助的脱水蔬菜产业群;原料生产示范园区近百个,仅惠农、平罗两地,就有以夏绿集团公司和富民蔬菜脱水集团公司等为龙头的脱水蔬菜企业118家;脱水蔬菜基地从2000年的3.4万亩迅速发展到10万亩,建设100亩以上连片种植示范园40个,基地农民人均从种植脱水蔬菜中获得收益也由以前的100多元增加到410多元。其生产规模达到西北地区脱水蔬菜总产量的2/3,占全国脱水蔬菜总产量的1/4。脱水蔬菜加工由最初的长圆葱等产品发展到青红椒、番茄、甘蓝、梅豆、菠菜、芹菜、香菜、胡萝卜、色素菊等10多个品种。

5.龙头企业(公司)带动型

这种形式在宁夏共有57个,占全自治区合作组织总数的7.5%。其特点是由龙头企业(公司)发起,发挥合作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连接基地、农户,对接市场,结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如宁夏同心县利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是由同心县利农薯业有限公司牵头发起,联合马铃薯种植大户和运销大户于2001年组建的。目前已有会员500多人,其中种植大户和农民经纪人50多人,订单服务农户6000多户,拥有经济实体1个,马铃薯地下式恒温保鲜贮藏库1800余平方米。合作社服务区辐射下马关、马高庄、田老庄、韦州等4个乡镇70多个行政村,种植基地20多万亩。合作社已与上海、广东、福建、湖北、浙江、河南等省的大型农贸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供货渠道,设立了7个销售网点。从2002年开始,合作社开发建设了5000亩脱毒良种繁育供应基地,推广了“克新”、“虎头”一级薯种,并配以“保水剂”拌种进行示范种植,使马铃薯产量亩均比过去增产30%,总产增加1.8万吨,仅此一项农民增收72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