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启示
一百多年前,欧美等国相继大量出现各种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农村合作组织,如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加工服务的合作社等。这些主要围绕经济活动开展服务的合作社大量涌现,是资本主义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合了当时欧美的国情。一方面,现代化的大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和集约化,个体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需要与规模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农民需要加强自身的经济地位,对抗垄断的资本的控制,抵制中间商的盘剥,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必须建立自我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目前,这些组织已发展成为多功能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这些组织在有的国家叫农场主合作社,有的国家叫农业生产者合作社(不等于生产合作社),有的国家叫农业合作公司,我们将其统称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由于各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背景和途径有别,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这类合作社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即以某一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如奶牛合作社、小麦合作社,或销售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合作社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其本身就是经济实体,为了形成规模优势,保障合作社利益,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逐步增强,已涉及农业产供销、信贷、保险和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不仅大多数农户和农业企业进入了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许多城镇居民也加入了合作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合作社体系。
以日本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这类合作社的主要特征是以综合性为主,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都属于这一类型。在日本有综合性农协,根据成员的需要为会员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主要有生产指导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信用服务。日本也有专业性农协,但从经济实力和经营范围看,以综合性农协为主,综合农协的销售额远远超过专业农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这类合作社的主要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共同销售为主。美国合作社是从发展销售合作社,继而扩大到供应和食品加工,因此美国销售合作社较发达,规模大,在牛奶、水果、蔬菜等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涌现了不少国际驰名品牌。
下面,具体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