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技术环境下的中外出版物编辑工作

新技术环境下的中外出版物编辑工作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技术革命以革新性的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日益普及的网络科技为核心,以全球化为发展态势。新技术环境下传统出版模式、理念和规范必然受到冲击,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传统编辑的“把关人”角色与网络信息发布者多元化的矛盾对立。

新技术革命以革新性的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日益普及的网络科技为核心,以全球化为发展态势。新技术环境下传统出版模式、理念和规范必然受到冲击,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传统编辑的“把关人”角色与网络信息发布者多元化的矛盾对立。

1.网络技术对中外出版物编辑工作的冲击

(1)网络传播的多向交互性和开放性特点对编辑的“把关人”地位形成冲击。网络信息系统是个高度开放的电子信息空间,网络信息传播呈多向发散式,这使传统传播中常见的“信息把关”、“信息过滤”实际上成为不可能。受众可利用多节点的联通访问,轻易绕开“把关人”来获取信息,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形同虚设。

(2)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联通挑战“把关人”的信息优先占有权。互联网是由无数局域网联结起来的世界性信息传输网络。通过无数网络节点,包括所有的信息团体和个人信息源,可组成电子信息空间中的资料库。同时,由于网络传播采用多媒体、超文本方式,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度是任何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在网络中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把关人”的信息优先占有权将受到挑战。

(3)网络信息传播的便利和廉价对编辑把关造成冲击。传统媒介从文化信息的选择加工到从业机构的经营管理,需要专业技术和高额经费的支持。一般公众只能将信息交给传播机构,经“把关人”选择加工后进行传播。而网络传播借助应用软件的强大功能,使用电子公告板、电子论坛、电子邮件、个人访问网页等技术工具传递信息更为便捷。互联网充分利用现有的全球通讯网络,信息传播费用较低廉。这些优点打破了媒介进入的技术和经济障碍,对编辑把关造成冲击。

2.网络技术环境下编辑角色的调适

网络传播在挑战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把关的同时,也为编辑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在网络环境下,编辑如果能掌握新技术,适应全新传播方式的需要,至少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实现“把关人”角色的调适,以重塑其文化信息权威。

(1)信息提供者。网络传播需要大量的内容信息作为支撑,文化信息的选择加工依然是网络传播的基础。编辑可发挥专业特长,为网络受众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如真实、准确的即时动态信息提供,详细的信息咨询和点对点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等。要适应这一角色要求,编辑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严守职业伦理道德,并通晓信息技术。

(2)信息“领航员”。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指出媒介的“麻醉”负功能:“如果一个人接受了过多的信息,便可能陷入一种对信息漠不关心或被动消极的状态。除此之外,过多地接触那些不正常、极特殊的‘信息’,还会导致受众毫不了解社会上正常、普通状况的后果。”[10]网络条件下信息如潮,令受众眼花缭乱,受众仍需要编辑把关活动进行指导。编辑可为受众获取网上信息提供向导,充当信息“领航员”。

(3)网络传播规范倡导者和监督者。网络环境下信息难免优劣并存、泥沙俱下,信息传播的管理存在相当难度。网络的健康运行依然离不开道德自律和行为规范的支持。如何规范网络传播行为,抵制侵犯国家和他人利益的恶意传播和有悖公德的不良内容,需要传播者的监督和示范。作为“把关人”的编辑在这方面可有所作为,成为网络传播规范的自觉倡导者和监督者,为受众提供价值规范和评判标准,以保证网络传播的有序发展。

仅此数者,我们已看到编辑角色在网络环境下的种种发展可能。一旦实现了这些角色调适,传统的“把关人”将成为新技术环境下的信息“守望者”。

3.其他新技术对中外出版物编辑工作的影响

传播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的传播载体不断出现。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出版物载体除计算机网络外,主要还有磁盘、光盘等形式。现在国内外编印图书,大都采用计算机录入和激光照排。磁盘、光盘载体的出现正给出版业带来全新的变革,如引发书稿无纸化,促进编辑部门办公自动化,推动印制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而实现按需印刷、远程印刷等。

新的出版载体形式给中外编辑活动带来许多新问题,尤其体现在编辑把关的后期阶段编辑加工环节上。与传统的编辑加工相比,新介质书稿的编辑加工有不同的特点:编辑、审稿、排版、加工有一体化趋势;编辑加工对象无纸化,比如美国前进笔技公司已于1992年推出专为出版社编辑人员设计的笔式计算机“笔编机”(Pen Edit),用它作的修改将以“手写”印刷体区别于原稿,这些改动可完全消除,待所有的改动经审查批准后才印出定稿的清样[11];编校功能“是非化”,以及基于校是非功能而出现校对模式编辑化,这一趋势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校对编辑的出现,将在编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针对这些新的编辑加工模式、方法、理念,中外出版界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外出版界都主张编辑应坚持稿件质量第一的原则。如果“源头”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新出版技术的优势便无从体现。我国要求编辑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坚持审稿和退改制度。西方正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重视选题组稿,但并不忽视审稿加工。[12]

(2)中外出版界都对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外出版界都要求编辑人员积极进行计算机技术和各种专业软件操作的学习与实践,熟知各种现代传播技术。在法国,出版联合会下属的出版职业学校负责对法国的编辑人员进行现代出版技术的培训,该校紧跟社会技术进步和出版业的发展,及时开设一些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培训班,如培训编辑人员如何采用电脑加工书稿,向编辑人员介绍市场上各种专用软件的特点、局限性和应用方法,推荐优秀软件,以应用于出版工作中。[13]我国出版界也十分重视编辑知识结构的更新,要求编辑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和渊博的学识。除此之外,我国出版界还要求编辑在把关活动中要养成善疑、多思、勤查、明辨、慎改的作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中外出版人在出版实践中努力探索更完善的编校模式。书稿无纸化和激光照排条件下,容易出现一些因技术差错或制度不严造成的错误,因此,传统的编校模式需要加以灵活的改进。例如,目前在我国流行的“三审三校一通读”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在编辑实践中,要加强编辑质量控制,可在传统编校模式上增加通读的次数。美国的编辑工作包括组稿编辑、加工编辑,在美国尽管所有加工编辑工作均已在计算机上进行,但修改书稿仍是该类编辑人员最重要和最耗时的任务。美国加工编辑工作与我国有所不同的是根据修改书稿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编辑加工、中度编辑加工、重度编辑加工三类,稿件加工需要编辑对大多数内容细节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修改能力。[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