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宏观经济报道的写作原则与方法

宏观经济报道的写作原则与方法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报道在日常财经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和地位,因为宏观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做好宏观经济报道意义十分重大。财经新闻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宏观意识,深入解读宏观政策,以小见大,视角多样,强化宏观经济报道的指导性作用,增强宏观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以近期水污染为例,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消耗大量财政支出。

宏观经济报道在日常财经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和地位,因为宏观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宏观经济的各种动态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整个经济的变动,如产业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投资的新动向等。同时,宏观经济报道与我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失业率就业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利率调整、物价水平等,都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宏观经济报道也是记者瞭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因此,做好宏观经济报道意义十分重大。财经新闻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宏观意识,深入解读宏观政策,以小见大,视角多样,强化宏观经济报道的指导性作用,增强宏观经济报道的可读性。

一、树立宏观意识,挖掘新闻联系

宏观经济视角是财经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发现和分析问题的基础。宏观经济视角提醒我们,在进行财经新闻报道时,应该将财经新闻信息和事件作为一个整体,寻找它可能存在的宏观背景。学习宏观经济知识,其实重要的就是培养自身的宏观思维模式。以物价为例,普通消费者也感受到物价有了变动,这种感受是零碎和不全面的,存在很多的局限。而究竟物价形势是怎样的?这就需要经济新闻报道来回答。经济新闻要从整体上报道物价,不但要对物价形势作出说明——涨了还是降了,而且要对物价形势的原因进行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物价变化。所以,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要报道物价,就不能仅仅从个人感受来判断,需要掌握宏观情况,从宏观层面作出判断,进行报道。经济报道既要回答人们遇到的问题,又要告诉受众一些个人感受之外的宏观信息,这样的报道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发挥应有的作用。[20]宏观意识就是要建立起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表现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感,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在观察一个事实时,把它与其他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当做一个整体来认识,往往能发现一些从单个事实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如:

从松花江污染忧中国重化工布局

傅剑峰

旧规划的环保沉疴

吉化“11·13爆炸”的危害为什么没有被控制在厂内,而是引起哈尔滨等城市的水危机,甚至殃及俄罗斯城市?

“不合理的工业规划与布局加剧了事故的危害性,不合理的布局常常会使化工厂的一般事故威胁到一个城市与一条河流的安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魏利军说。

吉化这一国内最大的苯胺制造厂商,正是临江而建。由此而来的污染也不是第一次。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健、翟平阳介绍,自从1950年代吉化建厂后,几十年间向松花江排放的汞已经高达150多吨,造成沿岸居民出现汞中毒的水俣病,而沉积在江中的汞治理耗时10余年。而且,“此后几十年间,沿松花江两岸建设的小油井、小炼油厂、化工厂已经不计其数,江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

除吉化外,中石油的其他一些分公司也出现过因不合理的布局而加剧环境事故的问题。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在重庆开县发生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出事矿井离居住最近的村民不足100米,矿井周围散布农户。2004年二三月间,处在沱江上游的中石油下属公司川化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沿江的简阳、资中近百万居民出现饮水危机。

这种与重化工业布局直接相关的危机也不只出现在中石油,还出现在那些拥有大量老式重化工业的城市。后来搬离重庆的长陵化工,1998年曾在关键时刻阻止了剧毒氯化钡泄漏到长江。然而2004年4月16日的天原化工厂氯气罐大爆炸并未被有效阻止。这一化工厂虽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建时在郊区,但随着城市化逐渐被圈入主城区内。结果风一吹,氯气即漫向江北区与沙坪坝区,造成了15万市民紧急大转移。而在这一事故后才开始搬迁的嘉陵化工厂,则处在重庆工商大学B校区和居民区之间,离嘉化厂最近的董家沟居民区(与之相距)不足百米,此前因排放氯气与氯化氢,曾造成对大学生与居民的严重健康伤害。处在嘉陵江上游的农丰化工,更一度使重庆自来水厂的取水都发生困难。这些处在重庆主城区的化工企业在2004年前后,曾达到78家。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内至少有2000家化工企业处在居民区包围中或者城市饮用水源的上游。一个常规性的化工事故稍处理不慎,就会放大为对一个城市安全的威胁。如中石油下属公司兰州石化,就处在黄河的上游。

事实上,这种重化工企业建在大江大河附近与主城区内的情况,已引起国家环保总局的高度关注。12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发出警告:当前中国已进入了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

新布局的环保隐忧

旧有的重化工环保沉疴尚未清除,新一轮的化工投资热已在这几年开始愈演愈烈。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周国梅博士分析说,近几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以重工业大发展为主要特点的新的历史阶段。以石化产业为例,2004年,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3%,对GDP的贡献份额达到18%。亦有专家据此分析,石化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也使不少化工企业超产能运转,结果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概率。

重化工区沿江布局,甚至在环境敏感区分布,引起环境专家担忧:即使每个项目都是达标排放,但由于整个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许多大型化工园区或项目聚集在一起,还是会产生污染叠加效应,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据湖北媒体报道,汉江上游就出现了这一情况,因为汉江支流化工企业过多,水质已被严重污染。而被媒体一再关注的淮河,更是化工企业遍布,虽十年百亿治淮,收效却甚微。

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也警示,渤海湾、江苏近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海域污染严重,而这些海域附近正密布着近年建成的大小化工园区。

据生态统计证实:我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以近期水污染为例,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消耗大量财政支出。

如何解决旧忧新愁

在解决吉化对松花江的长期污染问题方面,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平阳认为,必须关闭上游的污水口,并搬迁沿江不合理设置的化工企业。但要搬迁吉林石化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所需资金必然是个天文数字。

这种情况同样也是主城区拥有化工企业的地方政府之困。以重庆为例,在2001年中,7个主要领导就重庆嘉化厂共作了19个批示,却无法使其搬迁。其主要原因既有与国企改制相关的各种利益纠葛,亦有搬迁的资金困局,还有老职工适应了城市生活不愿搬迁的人为因素。直到2004年发生天原化工厂爆炸后,才使政府部门对化工厂的搬迁决绝起来。

但搬到郊区化工园区的化工企业,也还存在着环境承载力的隐忧。

而对目前蔓延的重化工热,环保专家认为,应根据我国的环境容量制定出国家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这样即便某一个项目再能为GDP作贡献,如果没有环境容量的指标,也不能上马。另外,据国家安监总局有关研究人员透露,目前安监总局已率先普查七省一市的化工厂、化工储藏地等危险源

对去年川化污染沱江有切肤之痛的四川省环保局局长朱天开亦撰文认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把环境容量、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为评价决策的最重要的前置条件来考虑,凡是超过排污总量许可的地方,一律不能新上项目。

更有学者与官员指出,我国的宏观调控应科学建立“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以全面评估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社会经济价值,并改变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

在这方面,解振华在他辞职前的几天里,曾在一个环保论坛上提交过一份题为“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演讲稿。

解振华在演讲稿中表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必须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依法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必须妥善化解因环境问题而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的环保基础。

解振华还认为,“十五”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也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这样的演讲稿,留给越来越离不开重化工业的中国经济应该不只是感慨。

(《南方周末》,2005年12月8日)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这次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定性为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如果仅仅就这起事件进行新闻报道,也许仍然离不开爆炸原因、污染情况、污染事件的责任、污染防范的措施、污染后的居民生活等方面。然而,《南方周末》记者傅剑锋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这则事件:从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忧虑中国重化工布局。这样的选题视角就很好地将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观察视野放大,突破了就事论事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一篇具有全局观念的报道。该报道立足于重化工布局,分析了旧规划的不合理性,选取了吉林化工、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开县)、长陵化工、嘉陵化工、兰州石化等大量重化工企业的不合理布局现象进行报道,分析旧规划对城市、河流、居民用水的污染;同时,记者还勇于揭露新的布局所存在的问题,对重化工的沿江布局和环境敏感区的布局表示了忧虑,并引用官方资料进一步强化新的重化工布局的环保隐忧,使得该新闻有着较强的预警功能;最后,该新闻提出“如何解决旧忧新愁”的问题,以及解决重化工布局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正是记者采用了通过2005年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这一新闻事件联想到此前所发生的同类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挖掘这些事件背后的共同点,树立了新闻的宏观意识,从而使得这篇报道在同时期的报道中独树一帜。

二、解读宏观经济政策,强化新闻指导作用

财经新闻报道一方面确实需要提供“短平快”式的财经动态信息,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市场变化。然而,这种细碎的信息稍纵即逝,对于一个读者来说,具有长效作用的新闻信息更为重要。读者可以根据财经新闻报道提供的长效新闻信息,结合媒体的报道解读,把长效新闻信息作为一个分析工具或分析的背景,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投资理财。这个长效信息就是宏观政策。很多人往往觉得宏观政策很空洞,其实空洞的不是宏观政策,而是媒体。媒体没有认真地去解读这些宏观政策背后的东西,以及宏观政策可能提供给我们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对于财经新闻报道,解读宏观政策尤为重要。财经新闻报道应该深入解读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等将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每次利率的调整,媒体除了进行常规的信息报道外,还配合了大量的分析解释性深度报道、经济述评、评论等;或者从企业、银行、民众和政府的角度分析加息降息对方方面面的影响和方方面面对加息降息行为的预期;或者深入分析加息降息将为我国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加息降息这个经济热点问题,并对当前的经济生活作出正确的评价。再比如说,在20世纪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构成“瓶颈”部门的行业基本上历来都是水泥、钢铁、煤炭等原材料行业,而在今天很多人所看到投资过热的却正是这些行业。投资高涨和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引起投资高涨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在报道中,记者要深入一线,就宏观调控中涉及的新问题和新趋势进行深刻的调查。

因此,宏观经济报道应该做好对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经济现象的解读、分析,让读者能够不仅明白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还能从宏观经济政策中预知到今后发展的重点。以《中国劳动力储备正在枯竭》这一新闻报道为例,它可以说明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的重要性,分析和解释是宏观经济报道的两个重要工具。

中国劳动力储备正在枯竭

Keith Bradsher

中国,广州——在解雇数百万劳工事件发生后仅一年时间,中国面临着新一轮的严重劳工短缺。

对比美国工人两位数的失业率,在中国的工业中心地带,非熟练的技术工人都可以获得签约奖金。

近几个月,这里的工厂薪资已经提升了近20%。

电话推销员也不用再费心去寻找潜在客户,因为招聘人员已经充盈了他们的客户源,这些人必须打电话给相关应聘者,提供工作机会。

一些制造商因为无法找到足够的工人,开工时间都已经比原定计划推迟了几周,并开始考虑关闭生产线,提高商品价格。这样的话会提高美国消费者购买各种中国制造的产品的价格。

增加工人薪水会导致中国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在过去,通货膨胀意味着社会动荡。

劳工短缺的直接原因是,数百万回家欢度中国新年的流动工人没有再返回沿海务工。因为5,000亿美元的政府刺激计划为内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很多经济学家表示,最近全球的经济低迷也意味着这样一个长期发展趋势:中国已经耗尽了它的农民工储备,工厂正在耗尽它所有的新鲜劳动力。

因为中国没有及时可靠的就业数据统计,工资就是劳动力短缺的最佳晴雨表。广州的临时机构将他们工人工资从年假前的95美分每小时,提高到本周的1.17美元每小时。

这比两年前提高了80美分,当时全球金融危机暂时降低了工资和劳工需求。

由于缺乏流动务工人员,造成了针对乘坐长途火车和汽车从内地返回劳工人员的招聘争夺战。

星期四下午,在广州市区政府举办的招聘会上,雇主需求的用工数量超过了求职者。

梁火桥,一名22岁的塑料工人,正在同一群人一起研究这40英尺长的招工公司名单。他说,“你在任何一个工厂都能找到工作”。

本周四《中国日报》官方报道,通过对雇主的调查显示,十二分之一的流动工人不愿再回到广东务工。中国北部的沿海城市同样面临劳工荒,单温州就有多达100万工人的劳工短缺。

广东省政府星期三宣布,他们正在考虑提高最低工资,根据城市和地区的不同,提高到每月113美元到146美元。

较高的工资会导致工时的减少,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工短缺。

但是,许多工厂的工资已经超过最低工资。他们对提高的工资表示担忧,因为他们不确定是否能够平衡增加的支出,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甚至绑定美国或者欧洲联盟的进口商的方式。

工资上涨预示着全球金融危机后,劳工短缺现象的再次抬头。3年前政府对17个省的2,749个村庄开展调查,发现74%的适龄劳动力都已经在城市打工——劳动力储备已经枯竭。

2008年年底到2009年初,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了大规模裁员,暂时掩盖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人短缺。但是还有两大原因造成工厂的年轻工人供应的减少。一个是,中国政府在快速普及高等教育。去年,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共招收6,400万新生,对比2007年新生数量为5,700万,2000年只有2,200万。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从1977年提出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出生率一直持续下滑。

劳动力短缺在最近几个星期发展迅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减少与海外需求的增加出现冲突。

这些年来,中国内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公路和铁路建设项目招收了数百万工人,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0年的经济刺激消费计划中,政府拨款6,000亿美元。消费者开销也在迅速提高;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同时零售业、餐厅、酒店业和其他内陆业务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就在年假之前,公司还在努力寻找维持产品线运行的雇员。

在许多工厂,因为劳工短缺,白领管理者和工程师都被派到生产线,以应对农历新年的最后交货期限。管理者经常要工作在从玩具到DVD播放器这样单调枯燥的生产线上。

“像我一样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现在都被派到了工厂里,”东莞恒嘉电子公司销售部经理Sky Niu说,“当然,我们只能做像打包装这种简单工作。”

劳动力短缺,不仅仅对于这些刚刚涨了薪水的工人来说是有利的。这里的人事经理说,他们也放弃了不招收超过35岁工人的不成文的传统,他们现在会招收40岁,甚至更老的工人,尽管也很担心他们能否跟上日益加快的中国装配线的速度。

中国工厂是否能从他们的用工荒中得到教训,在下次全球经济低迷期不会再次迅速解雇大批工人,还有待考量。

目前的情况“不稳定,也不正常,”《中国劳动报》主任韩东方说。

虽然工资的提高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是也有其有益的影响。奥巴马政府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将削弱中国在出口市场的巨大优势。中国的工资增长有同样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

让工资的提高为工人福利,中国股票和商品J.P.Morgan集团董事长Jing Ulrich说。

22岁的塑料工人梁先生说,他希望他的工资在未来5年增加一倍,还补充说,他已经确定了他的消费计划。

“当然,我想买辆车,”他说,“汽车第一,然后是结婚。”

(Susan/译,《时代》周刊,2010年2月26日)

“用工荒”、“劳动力短缺”、“人口红利”等问题近年来一直成为财经新闻报道和专家学者所讨论的话题。《中国劳动力储备正在枯竭》这篇报道虽然也在探讨中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但却具有几个特点:首先,该新闻报道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报道方式,采用的报道语气较为轻松,选取的案例也颇具代表性,简短句式使这篇新闻读来轻松;其次,它立足的角度稍有不同,视野更显宏观,多角度化。该新闻分析了劳动力短缺的几个原因,如政府投资政策的影响(政府刺激计划为内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快速普及的高等教育、人口出生率一直持续下滑等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还需注意,该新闻虽然对“劳动力短缺”进行了大量现象式描述,如有工厂因找不到人而推迟开工、非熟练工人也可获签约奖金、管理者被派往生产线等,但是其报道的总体思路是工资:“工资就是劳动力短缺的最佳晴雨表。”该新闻基本都是围绕这个点出发,分析条理清晰,虽简单,却很透彻。

三、做足民生服务报道,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宏观经济数据总是给人非常枯燥的感觉,要将其写成读者爱看的新闻就更难。这也让许多新闻工作者感到越来越难写。如何创新和突破宏观经济报道?显然,在内容上,读者希望得到更丰富和客观的信息;在思想上,希望报道对社会生活影响有更深入的解读;在形式上,希望稿件与普通人的情感更贴近,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某种程度上,紧紧抓住“民生”这个关键词,用好用活高端资源,让读者容易懂、愿意看,就能增强宏观报道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21]

因此,如何将距离民众实际生活有些“遥远”的宏观经济数据“落地”,让它们切实与民众日常生活对接,是每一个财经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上涨意味着什么?人民币升值利弊何在?楼市走高是长期趋势还是短期反弹?投资高涨和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走向又是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每一个宏观数据的公布,每一项调控政策的出台,每一点经济形势的细微变化,都让人们将眼光投向新闻媒体。他们希望从这里获取信息,消除疑虑,寻找方向,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判断和投资决策找到参考。但是,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宏观经济报道的阅读往往并不轻松、愉快。枯燥的数字、晦涩的术语,使得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变得愈加“面目可憎”。因此,如何增强宏观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便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宏观经济报道的微观化视角

宏观经济确实是比较难以把握,但微观经济却是可以把握的。粗略地说,微观经济应该折射了一定时期宏观经济的走势。因此,从微观角度去观察宏观经济,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探索宏观经济走势及发展规律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案,如证券市场、投资动向、消费动向、企业动态、政府行为、价格变化等都反映着宏观经济的一举一动。当然,分析宏观经济走势还有其他一些切入点,如出口贸易情况目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很大,还有失业率和就业率、国际石油价格等,都会对宏观经济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记者多倾听专家的意见是搞好经济走势报道的一个有效方法。总之,分析报道经济走势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媒体要想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就必须注重分析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细节,要善于从微观经济现象中把握宏观经济走势,这样才能报道出符合实际的经济走势新闻分析来。反之,对于一些以报道微观济见长的报纸来说,也要注重对宏观经济走势的把握,因为报道微观经济不能脱离宏观经济背景,经济新闻不能不考虑经济走势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22]如《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美贸易时,没有选择宏大的事件,而是选择了一个常人无法想到的角度切入报道。如:

美国垃圾如何帮助中国经济繁荣

乔恩·希尔森拉特

在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正在暴涨:这就是垃圾出口。每年,成千上万吨来自废弃汽车和旧家电的金属,来自空纸盒和废报纸的纸张和来自丢弃的饮料瓶的塑料经过处理后被堆上船送到大洋彼岸。它们在那里成为纸厂、钢铁厂和其他工厂的原材料,支撑着中国迅速增长的出口型工业经济。

据商务部资料显示,美国去年向中国出口的垃圾和废料估计价值12亿美元,而5年前只有1.94亿美元。垃圾如今排在飞机和半导体之后,成为美国销往中国的第三大出口商品,出口量超过了大豆和电脑。总部在华盛顿的废品回收利用研究所商品研究处负责人罗伯特·加里诺说:“我们就像沙特阿拉伯出口石油那样出口废料。”中国已成为美国垃圾的最大顾客。美国价值52亿美元的废料和垃圾出口中的23%由中国购买。

垃圾贸易使人们得以目睹世界最强大的美国经济和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中国经济之间复杂的关系。由于美国购买的中国商品数量远远高于美国销售给中国的商品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正在剧增。尽管差异巨大,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也在增长。去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增长了15%,达到220亿美元。半导体、机械产品、橙子,其他(如)垃圾和废料的出口量都在增长。

运到中国的废料有些留在当地,为中国繁荣的经济提供原料。其他销售到中国的美国垃圾注定要返回美国,低薪的工人把它们制造成产品,从玩具到汽车零部件再到涤纶衬衫等,随后卖回到美国。这种循环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廉价商品,但使一些美国人受到失业威胁。

消费量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美国每年都制造大量废品;去年,仅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州波莫纳的美国中南公司销售给中国的美国废料重量就相当于17艘航空母舰的重量。由于工业基地不断扩大,而且缺乏纸浆或铁矿之类的自然资源,中国需要大量原材料。

这种垃圾贸易还体现了中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如今已成功加入世界经济的中国正以惊人的效率熔化美国的铁壶和铁锅。在今后5年内,预计中国将超过法国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经济第四大国。

在中国不断扩建工厂的同时,美国工业基地却步履维艰,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国外的激烈竞争。例如,纸张和钢铁公司纷纷关闭设在美国的工厂,以设法避免与国外低价的进口产品竞争。

纽约的大型废弃金属再利用公司雨果·诺伊公司总裁约翰·诺伊说:“美国制造业正在消失,这是一场灾难。”不过他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两面。诺伊说,尽管他为美国制造业岗位的流失忧心忡忡,但由于中国买家的需求,他的废料得以继续维持高价。

(《华尔街日报》,2010年4月9日)

可以看出,这篇报道的选题非常巧妙,它避开了很多写中美贸易时的宏大角度,而是以“垃圾”这一常常被我们忽略甚至不屑一顾的内容入手,展现经济全球化下国家的相互关系。该报道从美国垃圾的出口谈及中美两国的产品出口正在相互增加、垃圾出口显示中国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垃圾贸易显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廉价产品出口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等方面。一个小小的垃圾,《华尔街日报》居然做成这么大一篇文章,从中看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很值得我国财经新闻记者认真学习。

【注释】

[1]陈江生:《把GDP纳入科学发展范畴》,《深圳特区报》,2012年1月16日。

[2]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汪孝宗:《GDP居世界第二被指意义不大多领域落后》,《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3月1日。

[4]黄应来、谢梦:《发改委一天审批100多个项目“4万亿2.0版”来了?》,《南方日报》2012年5月29日。

[5]方烨:《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经济参考报》2011年12月20日。

[6]陈淮:《城市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经济参考报》2011年7月1日。

[7]连建明:《中国储蓄率高达52%,世上绝无仅有》,《新民晚报》2012年6月29日。

[8]党国英:《高储蓄率低消费率:束缚中国经济的腰带该粉碎了》,《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5月26日。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解读》,http://www.chinacity.org.cn/cstj/gmjj/54453.html,2012年7月21日访问。

[10]《出口退税政策松绑8400家莞企受益》,《东莞日报》2012年7月20日。

[11]戴险峰:《通胀与CPI》,《第一财经日报》,2001年9月28日。

[12]王红茹:《失业率“数字打架”专家称应废除“登记失业率”》,《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4月7日。

[13]孙自法:《中科院报告:中国还有1.28亿贫困人口》,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3-12/3737442.shtml,2012年7月28日访问。

[14]谢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普遍“营养贫困”》,《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19日。

[15]孙春祥:《中国千万富豪人数达96万“炒房者”占去两成》,《北京晨报》2011年4月13日。

[16]周伟、徐寿松、陈冀、颜秉光:《中国奢侈品市场逆势上扬富人阶层成强劲购买力》,《瞭望》2010年3月1日。

[17]王红茹、朱杉:《社科院报告称我国成城乡收入差距最大国家之一》,《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9月20日。

[18]《中国贫富差距是否已到危险边缘?》,http://view.news.qq.com/zt/2006/economistgap/index.htm,2012年7月27日访问。

[19]《2012两会舆情报告(3月2日篇):聚焦社会保障》,http://news.china.com.cn/2012lianghui/2012-03/02/content_24788071.htm,2012年7月28日访问。

[20]魏永刚、康守永:《“深入下去”与“跳得出来”——谈经济报道的宏观意识》,《中国记者》2006年第11期。

[21]陈芳:《宏观经济报道的民生视角》,《中国记者》2008年第12期。

[22]陈芳:《宏观经济报道的民生视角》,《中国记者》2008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