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宏观经济报道的方法与策略

宏观经济报道的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众多的宏观经济报道中,可读性强、受众满意的宏观经济报道仍然不多,究其原因则是传统宏观经济报道的方法与策略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了。如何解决传统宏观经济报道难题,将宏观经济报道的专业性与通俗性这一对矛盾处理得妥帖合宜,也是财经新闻记者需要积极努力尝试的。因此在宏观经济报道中,财经新闻记者的“经济翻译”技巧十分重要。
宏观经济报道的方法与策略_财经新闻概论

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众多的宏观经济报道中,可读性强、受众满意的宏观经济报道仍然不多,究其原因则是传统宏观经济报道的方法与策略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了。传统的报道方法往往是采取“数字+经济术语+新闻事件”,或是“生产过程+生产措施+生产效益”的模式报道,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业外人看不懂,业内人不爱看”的尴尬境地。其实一直以来,宏观经济报道的专业性和通俗性就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宏观经济报道属于专业性极强的新闻范畴,它离不开大量的经济数据、经济学专业知识和经济术语。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报道写作常常使用过多的专业名词,总是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去报道相关新闻,这对广大受众来说是晦涩难懂,因而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何解决传统宏观经济报道难题,将宏观经济报道的专业性与通俗性这一对矛盾处理得妥帖合宜,也是财经新闻记者需要积极努力尝试的。

笔者认为,要想克服这个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球化的视野,本土化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与全球经济正在逐渐接轨,因此,财经新闻记者在涉及一些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动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时更需要高度关注。记者在报道时不仅要反映出事件的复杂性,还要注重热点经济事件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在进行宏观经济报道时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较高的理论高度,但同时也要立足中国实际,能够反映我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为我国经济改革中政府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制订、民众生活工作计划制订提供信息依据。

例如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蔓延,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冲击之强超出预料,最终迅速演变成为60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使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难以幸免。面对这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财经新闻记者在进行宏观经济报道时必须具有世界眼光,站在全球的高度和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上去把握国际新闻信息源的本质,阐明新闻事件的深刻意义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9年改版为财经频道)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不但在一套节目及时报道有关新闻,而且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直面金融海啸,其旗下的《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等资讯节目及时更新全球金融危机的最新进展,全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随着金融风暴的不断蔓延,经济频道从2008年9月20日起在傍晚18点时段增加了一档新的直播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该节目以短、频、快的方式,从新闻和资讯报道的角度及时、全面、深入报道了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还详细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各个行业可能造成的冲击,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金融危机的平台,同时也增加了对金融危机的理性认识。这样,经济频道就形成了早间时段(《第一时间》两个小时)、午间时段(《全球资讯榜》半个小时)、晚间两个时段(18点档和21点档《直击华尔街风暴》,全场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全天四个时段递进报道、滚动播出的格局。在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上,其采取了信息综合化的报道方式,坚持多渠道采集信息和多元信息报道,邀请国内外经济界人士围绕金融危机展开开放式探讨,这些各有所长的嘉宾深入浅出的解读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使专业性很强的金融知识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观众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升发展我国经济的信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下,中国政府的每一次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举动,也都牵动着世界的脉搏,引起各国媒体的密切关注。如中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陆续出台了10项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计划投资4万亿,并启动了一系列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报纸和网络版都有专门的“中国”专栏对此进行深度报道,《金融时报》也建立了专门的中文网络版全天候跟踪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足以显示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

二、做好受众的“经济翻译师”

做好宏观经济报道的必经之路就是在报道方法与策略上下工夫,财经新闻记者最首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能够做到在经济理论和受众之间“穿针引线”,把晦涩难懂的宏观经济新闻事件及经济数据“翻译”成一般受众能够理解的通俗话语,将距离受众实际生活有些“遥远”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宏观经济数据“落地”,让它们切实地与受众的日常生活对接。宏观经济报道不仅要向受众传达相关国家宏观政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向受众传递经济信息,使受众更加准确地了解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为自己日后的经济活动及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宏观经济报道中,财经新闻记者的“经济翻译”技巧十分重要。

(一)具备深厚的经济知识和扎实的新闻专业能力

一名优秀的财经新闻记者是扎实的新闻专业能力和过硬的经济专业知识共同塑造出来的。扎实的新闻专业能力是每个新闻记者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当新闻记者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你可以不是科班出身,但一定要在一次次的采访中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新闻专业能力。而当新闻记者前面加上了“财经”两个字时,对你的要求就不仅仅是新闻专业知识和能力了,经济专业理论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只有掌握了经济理论,才能透过经济现象背后洞察、分析出本质性的东西,从而提高宏观经济报道的深度与高度。前些年在新闻界,就流传着“吴敬琏给记者上课的故事”,讲的就是因为记者缺乏经济专业理论,在采访时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财经新闻记者只有掌握足够多的经济专业知识和理论,才能做到对所报道的事情心中有数,对经济现象、经济数字进行正确的解读,能从宏观经济数字、经济政策的发布之中,找到中国经济现阶段发展的风向标。

(二)借助权威机构和主流学者的观点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和权威性

权威机构所提供的信息肯定是与国家政府层面的动作紧密联系的,而主流学者则更善于以“以小见大”的方式,让公众以较为直观的视角深刻理解国家宏观经济的专业知识。在借助权威机构和主流学者观点进行宏观经济报道方面,我们以《经济观察报》和《华尔街日报》对2009年上半年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形势分析会的报道为例加以解说。

2009年7月16日《经济观察报》以《六部委汇报半年经济,称股市楼价暴涨不正常》为题对2009年上半年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形势分析会进行了报道。仅从题目上,我们觉得它是比较成功的,“股市、楼价、暴涨”这三个词就足以吸引到广大民众的眼球。报道在开篇导语中简要介绍了在全国人大财经委200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六部委各自负责领域的汇报以及后来的讨论内容之后,很快就选取了三大问题进行集中报道:尽管GDP涨幅情况不错,但是农民收入却连降三月;股市楼市暴涨引发质疑;地方债务风险有加剧的趋势。应该说,此篇记者的报道理念秉承了问题意识——当下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的敏感的社会以及政治问题。记者在迅速传递对此次会议情况、报道了较为喜人的GDP数据的情况下提出了警示,无疑促使读者更加明确地认识到目前经济形势依然存在的潜在风险,且面临紧急的风险规避。

但是,作为一家专业的财经类报纸而言,《经济观察报》的这篇报道的权威性显然打了折扣。《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采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最终选取了三个角度进行报道。从报道的全文来看,这一事件的关键人物如果说是贺铿的话未尝不可,但是却让人觉得缺少了些分量。仔细想来,应该是最关键的解读者始终缺失,即未见贺铿之外的其他经济界专家对这一会议的主题提出观点或评价。其实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国内财经新闻报道中十分常见。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经济新闻报道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的原因之一。

而《华尔街日报》在这方面明显技高一筹。其不仅采访到了关键人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更是请出了权威的解读者——经济学家,对这个会议的目的和宗旨进行评价,以便使读者了解到会议本身不是关键,关键是议题——即中国目前急需解决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问题到底是什么,可能引起哪些结果,我们该如何应对等。《华尔街日报》是这样报道的:“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王庆说,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是,他们应当小心避免很快回到紧缩倾向中去;这是一场危机,你需要强有力的政策确保增长。”由此将会议报道的重点引向金融领域。不仅如此,《华尔街日报》记者认为还需要告知读者国际及中国金融领域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因此又采访了ING Financial Markets Research的经济学家库顿,再一次借助专家之口提供对未来的形势的预测:“库顿说,风险正慢慢从增长转向通胀。他预计央行将逐步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国GDP今年可能增长8.3%,2010年接近10%,央行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才会提高利率。”采访关键人物加上两个业内专家的观点和预测,使这篇报道的分量陡增,既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又能简明扼要地点出到此次会议的真正价值,提升了它对于读者的参考价值。由此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华尔街日报》在处理这类经济新闻报道时所表现出来的精微度与深度,不愧为全球财经新闻媒体的领袖。这也正是我国新闻记者需要积极学习的地方之一,即借助具有重要价值的人物之口,将宏观经济报道的复杂性以及政治连带意义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全面准确地呈现给广大受众,既体现出应有的权威性、又达到了简洁直观的目的。

三、为硬新闻寻找软写法,将宏观经济报道“故事化”

目前在很多新锐财经报纸和杂志上,都有“故事化”的经济新闻。那什么是新闻“故事化”?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作为宏观经济报道,选择报道新闻“故事化”是对宏观经济报道方式的一个有益创新,也成为宏观经济深度报道的一种趋势。即把人物甚至情节加入宏观经济报道中,以“故事”解读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数据及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宏观经济报道耳目一新,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易于接受。

如何才能创造出符合我国媒体特色的“故事化”的宏观经济报道?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借鉴“华尔街日报体”的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叙事的精华并加以推陈出新。以国内三家媒体2004年关于央行加息事件的报道为例。2004年央行正式决定加息,是在10月29日。这一消息成为各大报纸当天的头版头条。《经济观察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对此都作了报道。下面摘录的是几大报纸报道的开头:

10月28日下午5点30分,国内债市交易员们结束了还算平稳的一天,正准备下班。这一天波澜不惊,上证国债指数以95.971报收,比前一个交易日微量上扬0.04%。

“我们都已经准备要走了,这时一位同事偶然上了央行网站。”一位交易员说。他看到央行网站上挂出了“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消息。一下子,所有人都惊呆了。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短信、电话、M SN,每个行业人士口中只有3个字:“加息了!”

(张宏、马宜、孙健芳、袁满、郭宏超、冉学东:《加息后的金融业全景》,来源:《经济观察报》,2004年11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田俊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来源:《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9日头条)

今天,在中国各商业银行下班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中国自1994年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利率。

正当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不会在短期内采取加息措施时,央行宣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谭新、吕天玲:《央行宣布今起加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9日)

对比以上三家报纸的加息报道,《经济观察报》和其他两家报纸的区别是明显的。两家报纸基本上是把中央人民银行的网上通告照搬下来,变成纸质版的通告,向读者展示的是静态的、结论式的报道。而《经济观察报》力求给读者展示一个动态的、故事化的场景,将央行的一纸通告,呈现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场景。让读者感到央行加息不再是遥远陌生的经济决策,是与普通民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从《经济观察报》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故事化宏观经济报道的特点:借鉴“华尔街日报体”(简称“华体”),彰显故事化魅力,注重内在逻辑关系。业界通常把它的写作特点归结为:用一个小故事做叙述式导语,先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再慢慢进入到新闻主体部分的报道。过渡到新闻主体时,记者笔下的篇幅剧增,为的是按照逻辑顺序推导出新闻主题。前面叙述式导语的人物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容易引导读者进入期待状态。而在主体部分会把侧重点放在分析热点经济现象上。叙述完毕以后又会回到开头的事例,导语所讲的人物或故事会再次登场,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作手法也被人简单归纳为小故事(导语)——过渡——新闻主体——再提小故事(结尾)的模式。“华体”的优势在于将新闻已经影响或可能影响的普通人引入报道中,通过讲述此人生活发生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与自己息息相关以及“替代性的被关注”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

四、以受众为中心,活用数字,让数字成为宏观经济报道的亮点

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相比于其他类别的新闻,宏观经济报道很少是有关人物、事件的报道,往往非常抽象,更多是有关数字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向、预测等,经常使用数字,很难给受众以具体事实的立体的直观的感受(文字报道)或者带来视觉冲击(图像报道),很容易使普通读者厌倦。从实际看,大量的财经新闻语言确实大都呈现出过于抽象、枯燥呆滞的“新闻语言(专业知识、技术术语、专用名词等)+财经专业语言+数字+图表”的模式。人们无法实在地看到利息率下降、股市上升、国民经济状况,只能通过图表、曲线、比喻、举例说明等方式来报道,这就给受众的接受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日益壮大的投资型消费者群体对财经新闻产生了一种新的多元化需求,财经新闻报道要以“受众为中心”。因此,财经新闻记者在经济新闻中使用数字,就如同做菜放盐。一盘可口的菜需要盐来调味,但任何事情都有个适度,如果盐放多了,这盘菜肯定又难以下咽,只有放适量的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来。那么,如何才能让数字成为宏观经济报道中的亮点呢?

重要数字,重点报道。从受众接受信息的角度来讲,读者并非一概排斥数字,他们对新闻中必要的数字是有耐心的,一些显著变化的数字就是新闻有说服力的依据,如许多读者十分注意我国每年财政预算中国民经济递增、收入、支出等主要数字,还有就是工资调整、银行调息、春节增开列车等,这些数字写得再多再详细都会有人耐心地读下去,因为广大读者关心这些数字将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既然数字在财经新闻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对于重要数字就必须写清楚、写详细,且不能怕麻烦,对每个数字都要准确、及时地进行报道。相反,有些原始经济数据却并非与采写的新闻主题相关,这时记者就应该将与新闻报道无关的数据舍弃,在多个数据中选取最相关的数据。

小数字代替大数字,以小见大。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在进行相关宏观经济报道时必须使用官方公布的各种经济数据。有时候用小数字代替大数字反而可以开辟出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吸引读者,如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中的一篇《从邮局看变化》报道就将这种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写道:“从关内邮寄香肠、猪肉、花生米等的包裹猛增,单是花生米一项,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寄16吨。今年,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接运包裹的‘旺季’突然不旺了。据初步统计,去年12月和前年同期相比,寄往关内的汇款减少了64000多元,即减少了50%;从关内邮来的包裹减少了12000多件,即减少了1/3。”作者并没有使用大的难以统计的食品总数,也没有把这些食品列出一串数字,只用花生一项来反映邮寄的食品之多,又对比了今年邮局包裹邮寄的情况,从而将这一变化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两个农业文件联系起来,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起到了惠民的意义。

读图看数字。数字,宏观经济报道离不开它,财经新闻记者又怕它。因为数字是闪光的,数字又是枯燥的。有人说,西方数学的传统是代数几何化,中国数字的传统是几何代数化。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数字是可以用几何的图形来表示的。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通过图表把数字具象化,是增强宏观经济报道可读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果一篇新闻中必须使用很多数字,而且这些数字之间还有一定的关联,这个时候使用图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表的运用,可以将枯燥的经济新闻变得形象,将理性的经济新闻变得形象,增加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近年来,以列表或图示的方法报道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上。例如,财经新闻中的每日外汇实时报价表、实时图表、证券信息表等,都是新闻的一种新的信息传递形式。又如,国家颁布某项政策时会引起股市或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很多媒体喜欢将股市及房地产波动图表置于新闻报道之中。

总之,在财经新闻“唱主角”的这个年代,财经新闻记者对“数字解读”应当有更多的思考,努力挖掘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变化,分析在数字变化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层意义,让经济报道更具有鲜活性、指导性和多样性。

本章小结

1.宏观经济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政策报道和宏观经济指标报道。其中宏观经济政策报道又可以分为财政政策报道、货币政策报道、对外经济政策报道。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包括GDP、CPI和PPI、就业人数和失业率等。

2.宏观经济报道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宏观经济报道对国家宏观政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其他领域财经报道的风向标。一方面,宏观经济报道本身就是财经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报道价值,同时,作为对国家经济总体情况的,报道,也深刻地影响着中观的行业报道、微观的公司报道的动向及内容。可以说,宏观经济报道是统领经济运行的地位。

4.宏观经济报道的方法与策略:全球化的视野,本土化的定位;做好受众的“经济翻译师”;为硬新闻寻找软写法,将宏观经济报道“故事化”;以受众为中心,活用数字,让数字成为宏观经济报道的亮点。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你身边的宏观经济现象。

2.如何看待宏观经济报道在财经报道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3.宏观经济政策报道可以分为几类?

4.举例说明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利率影响经济。

5.你还知道在宏观经济报道中其他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吗?

6.怎样做好宏观经济报道?举例说明。

【注释】

[1]汪祥春:《宏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2]韩秀云:《推开宏观之窗》,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3]编辑部:《十五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变化轨迹》,《今日财富(金融版)》,2008年第2期。

[4]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源于英国。2003年英国发表能源白皮书,提出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调整,要用低碳基能源、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目前不可持续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

[5]彼得·肯尼迪著:《新闻中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摘要》,高传胜、陈祖华、周晓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