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旨在论据和论点有机统一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旨在论据和论点有机统一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从形式逻辑来说,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统一起来,即通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评论的论证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是决定评论成败的重要问题。证伪,是用论据反驳并否定对立面的谬误论点。论证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以论据支持论点。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为了保证论证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作者在新闻评论写作中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或叙述罗列堆砌材料不见观点,做到观点和材料要有机结合,论点和论据要和谐统一。

在论证中一定要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和规则:新闻评论的论证要条理分明,讲究逻辑性。论述的基本方法则应当遵循人们的思维特点。首先,思维从感知开始,认识从实践产生。这就要求评论文章要凭借事实说话,而且事实要具有代表性。其次,人的思维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有程序的、合逻辑的,认识是不断向前推进的。这就要求新闻评论摆出事实之后,既要作全面的辩证的分析,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又要能显示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

新闻评论的论证并不是完全冷冰冰地讲道理,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要的时候,评论者要有感情投入,真情是指出自评论作者内心深入的真挚动人的感情,打动人的评论能在更深的程度上说服别人。

一、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及运用

(一)论证的含义

什么叫论证?从形式逻辑来说,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统一起来,即通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从形式上来看它是一个过程,从内容上来看则是一种方法。

论证的过程就是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论证好比劈柴,顺着纹路劈柴才能顺当,论证越是恰当,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就越是紧密,观点和材料就越是能得到统一,中心论点就越是突出,文章的说服力就越大。一篇新闻评论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有了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论证性。

(二)论证的作用

论证的本质就是增加一个命题(论点)的可接受程度,逻辑学上认为论证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从写作角度来看,论证的本质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的作用就是用来寻找、检验和确证认识的结果(即论点)。新闻评论的论证是一个靠逻辑力量说服读者的过程。评论的论证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是决定评论成败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种议论文,新闻评论的论证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

程仲文在《新闻评论学》中指出:“从文章做法的简单道理说,议论文要使文理畅达,阐述谨严,论断中肯,文字运用,无论纵横开阖,命意总是站得住,立得稳,没有章法零乱,说理不明,论据不固的弊病,就必须准乎逻辑形式。”

如何看有没有起到论证的作用?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衡量,其一,从关系看:有没有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其二,从作用看:是否增强了话语的可接受程度?例如,下面哪一句话是在进行论证?

我相信上帝的理由是世界不可能是偶然产生的。

我相信上帝的理由是我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耐心地给我灌输这个信仰。

显然第一句更重论断,而第二句更注重论证,逻辑关系更严密,可接受程度也更高一些。

(三)论证的两个方面

证实,即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自己的论点。

证伪,是用论据反驳并否定对立面的谬误论点。

两者交叉共存于同一论述过程之中。

(四)论证的基本方法:逻辑论证

新闻评论是逻辑推理过程,逻辑论证掌握新闻评论中的逻辑,关键在于辨清新闻评论论证的前提与结论。论证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以论据支持论点。形式逻辑三大要素分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基本的逻辑论证方法,表现为前提与结论的三种关系。

演绎关系: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是从“从一般到特殊”。

归纳关系: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

类比关系: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这是“从个别到个别”。

1.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较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较小的推理,或者说是以一般的道理为前提,推出对个别事物的判断。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也就是说只要前提正确,推理的方法正确,结论也必然正确。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

梁启超曾如是解释演绎与归纳:“演绎法者,据总以推分;归纳法者,由分以求总。如云:凡绕日者,皆行星也。地球绕日者也。故地球行星也。此演绎法也。如云:金星者,行星也,绕日者也。木水火土星乃至天王海王星,皆行星也,绕日者也。今地球亦与彼七星,全同一现象也。故地球亦行星也,绕日者也。此归纳法也。”

“三段论”就是有两个前提的演绎论证,它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例如:

物质是可分的,(大前提;已知判断)

基本粒子是物质,(小前提;已知判断)

所以,基本粒子是可分的。(结论;新判断)

上例中演绎推理是逻辑推理,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即从两个反映客观世界对象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得出新的判断的推理形式。这要求大、小前提的判断应做到真实;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大前提的正确与否,如果大前提错了,结论自然不会正确。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这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断定,那么对它的部分也就有所断定。

在新闻评论中,演绎的逻辑推理可以从以下案例中解读。

“爱情教育”不该成为青春禁忌

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情感,爱情对于孩子们不可能是封闭的,因为社会和人生对于他们不可能是封闭的。实际上,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封闭知识——包括人类的情感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孩子们在今天开放的信息环境里毫无障碍地接触到比较物质化的两性情感信息的时候,那些古今中外最纯洁、最美好的人类两性情感——真正可以称为爱情的东西,难道却要对他们封闭吗?人的物质欲望,包括性欲,都属本能,它们随着人类的身体一起生长。但是爱情不是这样,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成果,是善的意志、美的追求的一个成果。这样的成果,没有教育是不能自动传承的。而古今中外关于爱情的文学艺术,就是人类爱情教育的媒介。这样的情感知识不大可能通过教科书的形式来分析和生理卫生课的形式来图解。(马少华,2004年9月1日《新京报》)

超生的孩子并不靠社会养活

这个世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本身,而不是石油、煤炭,也不是水和空气。石油在人们不具备使用它的知识之前,根本不是资源。甚至水也是人创造出来的,知识让缺水的以色列成为蔬菜出口国,沙特人也从来都有水可喝。所以,资源是知识创造出来的,也因此资源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而人口越多,分工越细,知识创新的可能性就越高,人们“创造”的资源也就越多。

……

因此,人——不管他是怎么生出来的——从来都不是负担,因为,人从来不是靠自然资源生存的,人也不是靠社会,更不是靠政府来养活的。人是自我生存的,这就是人的尊严所在。(秋风,2007年2月23日《南方都市报》)

2.归纳推理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例如,(大前提)知识分子(共有项叫中项)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谓项叫作大项),(小前提)人民教师(主项叫小项)都是知识分子(共有项叫中项),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又如,吃奶油容易胖、吃肉容易胖、吃粉条容易胖;奶油、肉、粉条都是高脂肪、高油脂、高糖类食物;所以,高脂肪、高油脂、高糖类食物都容易使人发胖。

归纳推理的要意是,需要有足够多的事例,而且它们应具有相同的属性,在没有观察到相反事例的情况下,才可能得出一个或必然性的结论。事物甲因为具备属性1、属性2,所以才具备了属性3;那么,只要事物乙具备了属性1、属性2,就能推理出它也应具备属性3。

新闻评论的归纳推理,必须开阔视野,从多种相同现象中作出归纳性判断,由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主要表现为,通过列举多种相同典型具体的事,来证明自身的论点。通过列举多种相同现象、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两点:第一,所举事例与观点要紧密联系,事例要具备典型性,才具有论证的力度;第二,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其结论的必要条件,必须真实,但结论未必真实,可能为假。例如,根据某天有一只兔子撞到树上死了,推出每天都会有兔子撞到树上死掉,这一结论很可能为假。

归纳论证的规律和本质是,当我们把已经发现的东西延伸到还未考察的事情上,我们就是在进行归纳推理。归纳论证提供给我们一个方法,即把我们对某些已知的事物的信念延伸到那些未知的事物上。

归纳论证在新闻评论中的适用时,要注意逻辑学上一般把归纳的诸多事项都看作平列的,但新闻评论所面对的事项实际上是不能平列的,因为新闻评论的功能就是要评论最新的具体事实,最新的具体事实与其他事实在地位上是不相同的。如果有这样一个最新的事实,我们难以单独地对他进行判断,但是我们可以把以前发生过的同类事实拿来共同进行归纳,由此判断这一事实的性质和意义。

记者也是战士

(多种相同现象、典型的具体事例)4月28日,中央电视台派出两名记者进驻北京胸科医院,对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作及时报道。他们告诉台里“这里危险,就不要再派别人来了”。人民日报记者通过艰苦的采访,挖掘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张积慧的《护士日记》,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京华时报记者杨凤立坚持只身采访患者,把危险留给自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摄影记者王小明采访非典患者不幸染病。北京、山西、内蒙古、上海等地,都有大批记者战斗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他们忠实地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实地报道了这场攻坚战的动人场面。他们所表现出来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出色业绩,令人敬佩。他们是抗击非典队伍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先举例再总结观点)

新闻工作者通过手中的笔、话筒、摄像机,及时报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情系人民,心忧百姓,亲临一线考察民情、疫情,看望和鼓励基层群众、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形象和精神。广大新闻工作者经受了战斗的考验,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哪里有抗击非典的战斗,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展示了共产党人在危急关头的光辉形象。从《护士日记》到《女儿给父亲的信》,从殉职在火线的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山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梁世奎,到传播学院传播学院奋不顾身力克疫病的广东省非典防治专家钟南山院士、解放军302医院老专家姜素椿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报道鼓舞了士气,激励了斗志,增添了我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先总结观点,然后举例)(刘汉俊,2003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

3.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论证是根据两个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

类比推理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前提,“彼”看作结论,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类比推理的特点是“先比后推”,即通过比较再进一步推理。“比”是类比的基础,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更要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类比论证推理时,两个事物在某一点上的相似性,还不足以论证这两个事物具有相同的结论。如,火星与地球均有水、空气及泥土等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支持火星也有生物的结论。但是如果火星上只有泥土、空气这两个要素,缺少水这第三个要素,就不足以得出火星也有生物的结论。

类比构成我们很多思维的基础。我们注意到两件事在某些方面相似,而这种相似对我们当前的目的有用,于是我们就把两种相似推广开去。这种推理方式在科学思维中曾经起过非常有效的作用,尽管它容易陷于危险。例如:

如果说投票代表了选民对投票对象的看法的话,那么在博客上写文章就是民众更加宽泛的广博的观点和看法,而如果发表这种观点和看法也要实行“实名制”的话,虽然对心怀坦荡的人来说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络就是一个自由言论的场所,如果安上名字就好像投票记名一样,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什么人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麻烦,而如果采用匿名的形式,我们得到的信息将会更加的真实。

(五)如何掌握,辨清论证的前提与结论

论证中经常容易混淆的是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一句话概括来说,前提即论据,结论即论点。要辨清论证的前提和结论,可以通过两个逻辑方法的基本着眼点来进行分辨。

逻辑方法的基本着眼点之一,首先是看文章之内文意的关系,即文章是由什么到什么的,一般是由前提到结论;然后,是看文章之外的社会语境,对于读者来说,前提是无争议的,而结论则是有争议的。

逻辑方法的基本着眼点之二,辨识前提与结论的特征:前提是“一般”的道理,结论是“个别的判断”,用演绎逻辑完成论证,因为个别就包含在一般之中;前提是具体、个别的判断,而结论是“一般”的判断,用归纳论证方式,因为较多相同的个别情况,有可能反映了事物的一般情况。

二、论据的种类与运用

(一)论据种类

论据是新闻评论三要素之一,如果把新闻评论比作一座建筑物,论据就是这一建筑物的基础,是它托起建筑物的框架,是它决定建筑物的牢固程度。

新闻评论是形象化的说理文章。论据的形象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采用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来论证观点;二是采用受众身边的、熟悉的人事材料来论证观点;三是采用形象化的写作笔法,如使用比喻、寓言、典故等形象化笔法来作为论据。

论据可以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知识性论据。

所谓事实性论据,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灾难中的警醒值得永远铭记

新华网沈阳9月17日电(记者陈梦阳、孙仁斌) 曾经的岁月渐行渐远,有一种警醒却丝毫不曾忘记。“九一八”事变81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深深缅怀,追思先烈,勿忘国耻;更是对现实和未来的深刻启迪,从灾难中奋起,在奋发中图强,永远不让任人欺凌、国土沦丧的历史重演。

正视历史,以往鉴来。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嫁祸中国,并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地区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

“九一八”的屈辱历史是中华民族记忆里的一道伤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实力是一个主权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提和基础。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国防。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不能够在战争年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在和平年代争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耻辱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深深的痛,又是一种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面对国耻,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中国以迅速崛起的实力赢得了尊重,以热爱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取得了理解和支持。旧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崛起的中国正成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繁荣、和谐的重要力量。

缅怀历史,方能更好地启迪现实和未来。从历史的苦难中走来的中华民族珍爱和平,是因为深知今天的和平发展环境来之不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就在“九一八”事变81周年来临之际,日本政府罔顾事实,对我国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等一系列挑衅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深深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认和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肆意挑战,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理应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恶性膨胀保持足够警惕,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威胁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人民决不会允许国土和权益被肆意侵占的历史再次重演!

“九一八”的警钟即将敲响,让记忆引领人们重温和审视一段灾难的历史,更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新华时评,2012年9月18日新华网)

所谓知识性论据,已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科学的定理和法则;公认的道德规范等。

谁来打消我们的“转基因焦虑”

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日前与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今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

孟山都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世界粮食奖”一直被看作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对于一直希望获得“正名”的转基因研究专家来说,此次获奖可谓求仁得仁。但对于自然主义者或个别国家或机构来说,孟山都几乎是“怪物”的化身,把奖颁给“转基因作物大本营”的专家级高管,许多人议论纷纷。

转基因公司及其产品之所以被妖魔化,是因为转基因作物风险大的观点时常见诸报端:吃转基因作物长瘤、过敏、引发生态灾害,各种说法不一而足。论证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一波波科研拉锯战的背后,是不同国家、地区和机构的不同利益诉求。由此我们看到,转基因作物越是发展,对它的安全性担忧和质疑就越多,有关争论也就越激烈。到底谁是谁非?

事实上,国际上许多对转基因作物耸人听闻的指责,不少都被权威论文和机构评议推翻。在承认转基因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同时,更多专家和机构认为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这类作物。

目前,全球人口在迅速增加,即使在当前人口水平,全球粮荒现象也经常发生,更遑论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达到90亿的情况,轻言放弃转基因这一有望解决粮食问题的工具并不明智。

尽管有许多不足,转基因作物已为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转基因育种技术可增加作物的抗性,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对其他昆虫和人畜的伤害;同时可以改善土地生产能力等。如今,全球大豆产量的77%来自转基因作物,48%的棉花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和油菜的比例分别超过25%和20%。

正因为如此,本次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特别肯定了三个得奖人的改良基因工作成果,称其使1.7亿农民受益,其中至少90%来自发展中国家中小型、资源贫瘠农户家庭。

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的文件中曾谨慎地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破坏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评价道,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对转基因技术不能“一棒子打死”,生物技术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出路。他主张,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猜测和推论,要用事实说话。(新华时评,2013 年6月24日新华网)

(二)运用论据注意事项

新闻评论都是以事实为依托的,即使那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社论,也同样要求要化虚为实。新闻评论要力求用事实说话,这就涉及新闻评论的论据使用问题。有些新闻评论立论不可谓不高,视角不可谓不新,但材料的使用上却出了问题,导致评论没有什么说服力。因此,新闻评论的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典型、科学性,同时选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1.材料要真实

这是材料使用的首要问题。材料的失实,对评论的立论将会造成致命的损害。

(1)要尽量使用第一手材料。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对这一问题作过恰切的定义: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人们一般认为记者报道新闻应当力求掌握第一手材料,而对于评论的要求则不太严格。大量的新闻评论文章所使用的材料,比如新闻评论的由头,新闻评论所引用的其他新闻材料等都是来自其他媒体的报道,对于它的真实与否,评论者无暇,也不可能去一一考证,但对于拿不准的事实却可以弃之不用。

许多报道中新闻材料是不可能与事实完全一致,记者采访不到位会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即使记者拿到了真实情况,他个人的立场、观点也会对新闻报道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闻评论如果对这些材料不加甄别使用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会造成以讹传讹。

(2)要把第一手材料放在一个大环境下进行考察。有些材料是记者亲自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但这一材料却可能只是一种局部的真实,用它来说明一种全局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就有可能成了虚假的。新闻评论不要把一些偶然的突发的或局部的现象作为新闻评论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否则也同样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列宁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段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

2.材料要及时

所议之事和所用之事都要尽量追求时效性,即新近发生的。新闻评论也是一种新闻体裁,它同样要注意时效性。从新闻评论的由头到新闻评论所使用的其他材料,都要尽量讲究时效性。用一些新近发生的事实材料来说明、论证问题,会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有些新闻评论为了说明问题,会引用一些古代人物、典籍的事例,来以古证今,以古论今,但这种事例只可少用,太多不但使文章读来晦涩,而且也与“新闻评论”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相违背,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

3.材料要充实

新闻评论目的在于阐述一种观点,但这种阐述是用事实来说话的,“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事实的评论同样不能称为“新闻评论”。读者在阅读一篇评论的时候,他一方面是在理解观点,另一方面则是像阅读新闻报道一样在咀嚼新闻事实——他们喜欢在新闻评论里获得一些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信息。因此,具有充实的新闻事实作材料,新闻评论就会显得有力度、有厚度。

新闻评论的论据要材料充实,但并不是主张堆砌材料,让材料淹没了分析、观点。必须注意使用新闻材料的疏密和韵致。论据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材料对论点的论证不可勉强。好的材料应当是与论点结合得浑然一体。这里尤其注意不要为了说明论点而去强解材料,一篇好的评论的产生过程应当是“事在意先,意在笔先”,许多好的新闻评论都是先看了某个新闻事实而顿生感慨,然后旁征博引,落笔成文。

二是材料的使用不要有堆砌感。材料选取要以一当十,安排疏密有致。

三是不要过分关注材料,文章的重点是论点,而不是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