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问世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问世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问世18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觊觎中国这块巨大的潜在商品市场,但中国封建政府则采取闭关锁国的基本政策。《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上刊登的新闻报道,有《月食》等,但为数极少。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问世

18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觊觎中国这块巨大的潜在商品市场,但中国封建政府则采取闭关锁国的基本政策。至19世纪初,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随着它们对华贸易量的不断增大,打开中华帝国国门的欲求日益迫切,曾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但仍然遭到拒绝。与此同时,西方基督教会也把目光投向中国,派遣传教士远涉重洋来华传教,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

1804年,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向其所属的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提出去中国传教的请求,3年后获准。1807年5月12日,马礼逊乘“三叉戟”号货船从英国启程,至9月4日抵达澳门、8日抵达广州,成为基督教在近代来华传教的第一人。马礼逊来华之初,倾其全力学习中文,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国官话和粤语。在传教过程中,马礼逊还发现,中国地方大、方言多,而文字则是统一的,因而采用出版书刊等印刷手段传教比口头传教更易于为各地民众所接受。而且,当时中国人对外国传教士怀有戒心乃至敌意,很难直接对中国人作口头宣传,而散发中文书刊比较可行。但是,马礼逊出版传教书刊的设想,有悖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从事传教及出版活动的文化政策。1810年,即马礼逊来华3年后,清嘉庆皇帝发布谕旨:“如有洋人秘密印刷书籍,或设立传教机关,希图惑众,及有满汉人等受洋人委派传扬其教,及改称名字,扰乱治安者,应严为防范,为首者立斩。”[1]因此,马礼逊虽然以重金诱使蔡高、梁发(又名梁亚发)等中国刻工印刷《圣经新约》和其他宣传教义的小册子,但很难形成气候。1813年,英国伦敦布道会又将一位名叫威廉·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的年轻传教士派遣到中国来协助马礼逊工作。7月3日,米怜抵达澳门,1814年初受马礼逊委派去南洋群岛散发中文《新约》等传教小册子。在南洋群岛,米怜受到了当地官绅的礼遇,并作了为时8个月的认真考察,发现那里是华人聚居地,中国与南洋群岛两地的华人往来极为频繁,而且当地的荷兰殖民当局十分支持传教活动。因此,米怜重返广州后向马礼逊建议,将出版传教书刊的基地设在南洋地区,并立刻得到了马礼逊的赞同。

1815年4月17日,米怜带上已皈依基督教的中国刻工梁发等人离开广州,再度前往马来半岛,于5月下旬抵达马六甲。之后,米怜立即着手筹建英华书院及其印刷所,3个月后初步建成一个以传教为主旨的出版基地。在此基础上,米怜又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他传教的主要工具。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于1815 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图2.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img3

图2.1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纯粹是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米怜作为该刊的创办人始终担任该刊的主编,梁发是米怜办报的主要助手,1816年受洗正式加入基督教,后成为最早的中国籍传教士。《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出版6年又4个月,共发表文章244篇,其中直接宣传教义的有206篇,占总数的84.5%;关于科学文化方面的文章29篇,占11.9%;有关办义务学校、办济困会等告白、章程共9篇,占3.6%。即使是那些举办善事和介绍天文、地理、医学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知识的文章,大多也旨在宣扬上帝的全德全能,如介绍天体运行知识时最后竟将此自然现象归诸神的旨意:“若神一少顷取去其全能之手不承当宇宙,则日必不复发光,天必不复下雨,川必不复流下。”此外,他们介绍西方科技文化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向中国人炫耀西方科技水平之高超,显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友好,以改变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看法。但不管怎样,《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介绍、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内容,如介绍蒸汽机农业技术急救方法等,确为当时中国社会所需要,因而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至于时事政治问题,《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前五卷概未涉及,连米怜自己也认为是一大缺陷,但将这一缺陷归诸当时条件的限制,声称并非其办刊本意。因此,自第六卷起,该刊增设“全地各国纪略”栏目,简要介绍世界各国概况,同时发表时事评论性文章,如评价法国大革命、支持波旁王朝等,甚至有涉及发展中英贸易乃至鸦片贸易等现实问题,但所占篇幅甚少。《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上刊登的新闻报道,有《月食》等,但为数极少。《月食》是刊登在该刊第二期上的一则预告自然现象的消息,内云:“照查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该有月食,始蚀于酉时约六刻,复原于亥时约初刻之间。若此晚天色晴明,呷地诸人俱可见之。”此外,该刊还刊登过一篇记述清道光元年(1821年)四月初九出现在马六甲东街蚋地区祭祀痘娘娘活动的报道,并以西方宗教的观点对这一东方巫术作了批评。这篇报道还附有插图《事痘娘娘悬人环运图》,把当时祭祀痘神时银钩吊人回旋转动的场面形象地记录下来。这幅插图是我国报刊史上最早发表的新闻图画。该刊在后期还辟有《儿童页》,其中一部分文字为英华书院的中国学生所写。

在宣传策略上,米怜等传教士十分明白,他们创办的报刊要想在中国的土地上立足,就不能不迁就中国的国情和民族传统。为了不与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形态发生直接的冲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宣传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该刊创刊号的封面上标印的不是基督福音,而是孔子语录:“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米怜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式的笔名“博爱者”,在该刊左下角署上“博爱者纂”字样。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采用木刻(雕版)竹纸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文句右旁有中式圈点。该刊为非卖品,主要在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散发,逢广东省县府乡试时被运回国内与宗教书籍一起分送,创刊号上刊有主编米怜的一则告白说明其发送办法:“凡属呷地各方之唐人,愿读察世俗之书者,请每月初一、二、三等日,打发人来到弟之寓所受之。若在葫芦、槟榔、安南、暹罗、咖留吧、廖里龙牙、丁几宜、单丹、万单等处各地之唐人,有愿看此书者,请于船到呷地之时,或寄信与弟知道,或请船上朋友来弟寓所自取,弟即均为奉送也。”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每月出版一期,每期5页,每面8行,每行20字,全年合订一卷,还印有全年目录、序文和封面,以便于读者保存。据记载,该刊月印500册,3年后增至1000册,最高发行数字达2000册。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累计574页。1822年6月2日,米怜在马六甲去世,年仅37岁。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终刊一年后,英国伦敦布道会还先后出版过《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两份宗教性报刊。

《特选撮要每月纪传》于1823年7月在巴达维亚(Batavia,今雅加达)创刊,创办人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麦都思于1817年受伦敦布道会派遣,在马六甲从事印刷工作,并协助米怜主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不仅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主要撰稿人,还在米怜去广州休假期间担任过几个月的代理主编。1922年初,麦都思来到巴达维亚从事传教活动,《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终刊后创办《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并担任主编,以继承米怜开创的事业。麦都思在《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创刊号上发表的创刊序文中声称:“如今继续此察世俗书,……书名虽改,而理仍旧矣。”因此,该刊内容首重“神理”,认为“是人中最紧要之事,所以多讲之”,此外还有“人道”、“天文”、“地理”等。

在宣传策略上,《特选撮要每月纪传》虽然也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一样,在形式上采用中国书本式样,木刻竹纸印刷,但在内容上则不同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附会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为能事,而是刊登了不少文章以批评、抨击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习惯,如中国人祭拜祖先和对佛教、道教的偶像崇拜等,从而也引起了当时中国人的反感,有的读者甚至将该刊扔在地上加以践踏。《特选撮要每月纪传》每月出版一期,每期8页,每年编为一卷。该刊的发行量最初为1000份左右,后逐渐增加,至1826年停刊时已达83000份左右[2]

《天下新闻》于1828年在马六甲创刊,由该布道会传教士、英华书院院长纪德(Samuel Kidd,1799—1843)主持编务,其资金据说是两名热心的英国商人所提供。《天下新闻》在形式上是白报纸活版印刷的报纸,在内容上有中外新闻、西方知识以及科学、历史、宗教和伦理等,还刊载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以冀引起中国读者的兴趣,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连载麦都思编写的《东西史记和合》的摘要,云西洋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已有历史的记载。1829年底,纪德因其夫人健康原因而离开马六甲去新加坡,不久后回英国,其主编的《天下新闻》也因此而终刊。

据记载,在1827年至1828年间,还有一份中、英文对照的报刊《依泾杂说》在当时为葡萄牙所占据的澳门出版。《依泾杂说》为木版刻印本,由葡萄牙人主办。该刊因揭载官府陋规,为清政府所严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