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省际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比较研究

我国省际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比较研究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江苏省作为一个旅游文化大省,旅游业的发展对本省经济和全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各省市的旅游业发展实力作一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江苏省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一番比较,以揭示其优势与问题所在。

我国省际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比较研究——兼论江苏旅游业的发展

侯祥鹏(1)

【摘 要】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的旅游业发展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简要分析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关键词】 旅游业 因子分析 比较分析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入境旅游人数从1978年的71.60万人次增加到2002年的3680.26万人次,世界排名从第48位跃升到第5位;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03.85亿美元,世界排名从第41位跃升到第5位。我国旅游业在世界的地位已由一个不起眼的弱国,跻身于世界旅游强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综合评价国内各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和实力。同时,江苏省作为一个旅游文化大省,旅游业的发展对本省经济和全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各省市的旅游业发展实力作一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江苏省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一番比较,以揭示其优势与问题所在。

二、实证分析

(一)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必须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选取了16项指标作为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评价的指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img49

①旅游资源丰度参考了朱要武等(2003)的定义并作了修改,旅游资源丰度=4A旅游区(点)数×4+3A旅游区(点)数×3+2A旅游区(点)数×2+1A旅游区(点)数×1。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采用了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分析基础,从《中国旅游年鉴2003》、《中国统计年鉴2003》摘录了我国31个省(市)2002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省际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进行比较分析。

(二)因子分析过程

因子分析法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公共因子,这些公共因子能够反映原来多个指标所代表的主要信息,这就将原有数据进行了化简,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如果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构不够简化,可以对它实行旋转变换以使公因子负荷系数向更大(向1)或更小(向0)方向变化,使新的因子更具有鲜明的实际意义,据此可对原始变量进行分门别类的综合评价。将每个公共因子的得分算出,再以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与该因子的得分乘积的和构造综合得分函数。

本文采用SPSS 10.0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根和贡献率、因子载荷等,最后得出因子综合得分。具体过程如下:

(1)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Zij=(Xijimg50img51)/Sj。其中、Sj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由于经过标准化变换不改变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所以不失一般性。后面的讨论均采用经标准化后的变量。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的显著性,本文采用Bartlett球度检验与KMO检验。Bartlett球度检验从检验整个相关矩阵出发,其零假设为相关矩阵是单位阵,即各观测变量之间是不相关的,这时认为不适合作因子分析。本研究的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Bartlett值=833.455,自由度df=120,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0.0001,表明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是用于比较观测值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逼近于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当KMO较小时,表明观测变量不适合作因子分析。通常若KMO值大于0.6,因子分析方法可以接受,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KMO值=0.850,表明观测变量作因子分析是可以接受的。

(2)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特征值及其贡献率。表2是根据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了三个公因子。公因子的贡献率表示该公因子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累计贡献率表示相应几个公因子累计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这三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9.996%,表明这三个公因子反映了原指标信息的89.996%,可以作为反映我国省际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的综合指标。

表2 因子方差贡献率

img52

由于初始的因子载荷典型代表变量不是很突出,因子的意义含糊不清,不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以使各综合因子更能集中地反映因子的综合信息。表3就是正交旋转以后得到的载荷矩阵。

表3 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img53

(续 表)

img54

(3)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根据SPSS分析结果可得公因子得分。用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与该因子得分相乘可得综合评价分F,计算公式如下:

img55

各省(市)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其排名见表4。

表4 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表

img56

(续 表)

img57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可对我国省际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1)从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可以看出:变量X1、X2、X4、X9、X10、X11在第一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反映了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变量X7、X8、X13、X14、X15、X16在第二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反映了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变量X3、X5、X6、X12在第三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反映了旅游业对当地GDP的贡献和旅游人力资源;综合得分是反映各地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

(2)从表4综合得分排名来看,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最好的八个省(市)依次是: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和湖北,它们的综合得分均为正值。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最差的五个省(市)依次是: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和内蒙古,它们的综合得分均为负值。其他省(市)则处于二者之间。

(3)从综合得分可以看出,我国省际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很不平衡,得分最高的广东省(2.03分)和得分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0.62分)之间的得分差距达到2.65分。另外,我国大部分省(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得分为负值,表明我国旅游业总体发展实力水平较低,同时也说明我国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从各因子得分的排名来看,同一地区的三个因子得分排名有前有后,第一因子得分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和福建,第二因子得分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河北,第三因子得分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和重庆。这说明各省(市)在发展旅游业时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四、对江苏省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的分析

从上述分析结果中,江苏省以综合得分0.58分位居全国第5位,与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相差1.45分,表明江苏省的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在全国居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与同处长三角的上海和浙江相比,江苏排在最后。以下就江苏与沪、浙和全国最高水平省(市)(广东、北京)作一比较,以揭示江苏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因子看,江苏排名第六,得分0.00652,与排名第一的广东相差5.13133分,且排名位于上海和浙江之后,可见江苏旅游行业的经济绩效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

img58

图1 1995—2002年五省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旅游年鉴》

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例,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1995—2002年五省市旅游创汇和增长率情况。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江苏的旅游外汇收入列于北京、上海之后,与全国排名第一的广东差距很大且有扩大的趋势,只比浙江略高一些。2002年江苏旅游外汇收入仅为广东省的20.6%、北京市的33.7%、上海市的46.2%,仅比浙江省多13.2%。浙江旅游外汇收入虽然较低,但最近三年的增长率却远远超过江苏,大有迎头赶上之势。

从第二因子看,江苏排名第二,得分1.90481,与排名第一的山东相差0.26893分,可见江苏在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2002年,江苏旅游行业固定资产原值534.59亿元,全国排名第三,居于上海、浙江之前;星级饭店575座,拥有客房5.46万间,分别居于全国第三和第四位;拥有旅行社844家,4A风景区25家,这些都为江苏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img59

图2 1995—2002年五省市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旅游年鉴》有关资料整理

旅游产业包括旅行社业、住宿餐饮业、游览娱乐业等基本行业,这些行业之间应保持综合平衡,其中住宿餐饮设施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决定着某个旅游地点可能的客流总量。因此,在综合平衡中要格外重视接待游客的住宿设施。下面就来考察江苏的旅游饭店的发展情况。从1994—2002年,饭店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3.5%,客房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8.4%,床位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7.1%。如图3所示,从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来看,与沪、浙相比,江苏的客房出租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另外,江苏的旅游饭店全员劳动生产力、人均实现利润、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占用固定资产原值等经济效益指标都劣于沪、浙两地。可见,江苏的旅游饭店经营情况相对比较落后,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延型发展。

img60

图3 1994—2002年苏、浙、沪三省市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旅游年鉴》

从第三因子看,江苏排名第十,得分-0.00236,与排名第一的北京相差4.22664分,这主要是因为和排名靠前的其他省(市)相比,江苏的旅游业收入占全省GDP比重以及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低。

img61

图4 1995—2002年江苏旅游业增加值及占第三产增加值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旅游年鉴》有关资料整理

从旅游业增加值来看,如图4所示,1995年江苏旅游产业增加值为58.4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3.67%,到2002年,这一指标增加到365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9.21%,平均年增长30%。从旅游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来看,江苏旅游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2年末,江苏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已达41.3万人。“九五”以来,江苏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可见,江苏的旅游业对全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率正不断提高。

五、结 束 语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的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省际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很不平衡,但各省市在发展旅游业时都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各地区既要注重本地的绝对优势,同时也要兼顾本地的比较优势。就江苏省而言,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作为旅游文化大省,江苏省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快旅游企业改革,提高旅游企业绩效,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特别是与浙、沪两地的合作,打造中国旅游金三角。

参考文献

1.薄湘平,薛晶晶.中国旅游业绩效评价.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4)

2.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4.朱要武,冯学钢.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开发研究,2003(4)

5.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旅游年鉴1995—2003.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2003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注释】

(1)侯祥鹏,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