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的旅游业

我国的旅游业

时间:2022-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也增至30个,其中正式开展对中国公民组团业务的有19个国家和地区。有专家预计,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三种类型:

(1)组织国内旅游者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2)组织国内旅游者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3)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都是涉外性质的业务。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一、我国旅游业的振兴与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中国旅游业大踏步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新步伐。按照旅游业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旅行社行业在2003年1月1日以前允许外商在合资旅行社中控股,在2005年12月31日前允许成立外商独资旅行社。面对开放的形势,国内旅游企业积极抓住机遇,2002年1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和美国运通公司合资兴办的国旅运通旅行社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中美商务旅行合资企业。美国运通是全球财富500强公司之一,中国国际旅行总社是中国最大的旅行社,国旅运通以商务旅游作为主营业务,意味着合作双方将进军商务旅游市场。12月,两巨头签署协议,美国运通公司指定国旅总社作为其在中国休闲旅游的唯一被授权经营伙伴,再次联手抢滩中国的休闲旅游市场。目前,全国已有11家中外合资旅行社,这一数字在短时间内还将改写。

随着《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颁布,国家旅游局批准扩大经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业务的组团社范围,全国经营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增加到528家。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也增至30个,其中正式开展对中国公民组团业务的有19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世界风云多变幻,旅游业一直在变化中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旅游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亚太地区跃居世界第二,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势真正确立。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在东方,世界旅游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的增长集中体现在东亚,而东亚的旅游领军者是中国。

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现象”成为近两年来的重要话题。中国旅游业也正面临着重大变革。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于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青睐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有专家预计,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二、旅游行业全面发展

旅游业发展的起伏,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虽然一些调整是被动的,但这些调整为旅游业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其影响是深远的。综合起来看,这些变化的特点是,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行业相对成熟,行业发展的重心开始向相对薄弱的行业转移;相对成熟的行业从主流领域向新领域和新业态转移;行业发展中心的转变逐渐受市场需求力量的驱动,而不是政府政策的推进。

1.饭店业

和旅游业的其他部门相比,中国的饭店业是开放程度最高且相对成熟的行业。在大中城市和旅游发达地区,饭店的硬件设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管理与经营水平也在不断改善、提高。

近年来,中国饭店业发展的热点有三个:其一是经济型酒店,其二是主题酒店,其三是分时度假。经济型酒店是个新概念,它的发展反映了市场的新需求,尤其是日益扩大的国内旅游需求。

经济型酒店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目前也有一些国际经济型酒店品牌开始进入中国,但这一发展的领航者却是国内一些旅游集团。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以“品牌”进入,以“连锁”的方式扩展,以建立网络为战略的。总部在北京的如家快捷(HOME INN)和总部在上海的锦江之星,都是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新秀。

主题酒店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而今天主题酒店的发展,则受益于国内休闲市场的兴起。如果说最初的主题酒店是以文化为主题,而现在的主题酒店则更关注休闲的方式和品味,比较成熟的主题酒店是以温泉、健身为特色的度假酒店。广东珠海御温泉、新会古兜温泉和四川的九寨天堂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分时度假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走了一些弯路,曾出现了“未兴先乱”的窘境。虽然分时度假业并非完全等同于饭店业,但它与饭店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饭店业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2004年以来,这个行业在没有明显政府主导的状况下积极探索,不仅世界著名的国际公司,例如RCI(Resort Condominiums International,译作“国际度假联盟”)和II(Interval International,可译作“国际分时交换公司”)等,开始努力以其成熟的国际经验打入中国。国内一些公司,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泰达度假交换有限公司、中安达旅游度假服务公司等,也在借鉴国际经验,探索自己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类型的饭店业态的发展基本上是市场需求驱动而并非政府政策推进的结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逐渐走向成熟。

2.旅行社业

中国的旅游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旅游业中很多领域都是改革开放的先驱。然而,旅行社业则是相对保守的行业,也是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管理和经营方式变化最小的领域,甚至仍然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这主要是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模式有关。近年来,虽然旅行社的数量在增加,旅行社的分类方式也有变化,但这主要是政府行为的作用,并没有反映市场力量。

值得欣慰的是,这两年旅行社行业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垂直分工已具雏形。这突出地体现在出境旅游的经营上,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旅游批发商,例如以凯撒国旅、众信国旅和华远国旅为代表的主打欧洲市场的批发商,以北京捷达假期、海洋国旅、上海东方中旅和广州和平国旅为代表的主打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的批发商以及以历史悠久的国旅总社、中旅总社和青旅集团等为代表的主攻特定市场的批发商。这些批发商都集中在我国大的口岸城市,他们以其突出的品牌和能力,开发市场,组织产品。围绕这些大的批发商又出现了一批旅游代理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网络。

与此同时,旅行社的水平分工也在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的专业性旅游经营商。这是一种自然分工,旨在做大做强市场,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不同于靠行政力量强行实现的分类。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强势批发商和专业旅行社,不是原来国家的“老字号”,而是这两年涌现出来的具有国际背景的新秀。

3.交通业

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近两年来,围绕旅游业的发展,空中、陆地(铁路、公路以及城市交通)和水上交通业都在瞄着旅游业的发展而调整自身的运行方式和网络布局,其中民航业发展的力度最为瞩目。有两个明显的变化,其一是传统投资主体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机场和购买飞机;其二是民营资本对投资民用航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目前,国内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包括现有大型枢纽机场的改造升级和更多的支线机场与旅游机场的建设。据PATA的资料,到2005年底,中国国内有157个机场在运营,2000—2005年间,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运营的航空公司从63个增加到83个,每周的航班数从10938个增加到29798个,飞机座位从1731298个增加到4681428个,航班数和座位数年递增率达22%,而国际平均水平为5.7%。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主要飞机制造商的关注,中国成为未来20年民航客机需求最大的市场。据空中客车公司的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需要购买1316架客机,而波音公司的预测,则需要2600架。仅在2005年下半年,中国主要航空公司就与波音和空中客车签订了购买220架客机的合同,协议价格超过140亿美元。

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是最近两年的一大热点,到现在已有十多家国内民营企业或企业联盟获得了经营民航的执照,至少有五家民营航空公司开始运营。民营资本进入民航运输在中国实现了低价航空的突破,而低价航空的基础市场是旅游者。虽然低价航空在实际运营中还存在着很多障碍和难题,同时这个新的运行方式还将承受来自社会和行业的传统观念和模式的巨大压力,但是毕竟迈开了第一步,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4.旅游娱乐业

为了丰富旅游者的文化生活,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除了鼓励社会文化团体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提供文艺娱乐活动之外,一些城市和大型景区也专门投资组织专项大型旅游表演活动。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些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作为一个经常性固定活动项目;不是原有作品的改造,而是专门根据旅游者需求量身定做的;不是一般传统项目的选择,而是充分反映和体现当地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旅游形象与产品相得益彰,异彩纷呈。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文艺表演又多是精品,而又往往出自大家之手,高投入,高品位,从而具有某种里程碑意义。它们不仅是一场作为旅游景区、景点吸引力补充的文艺表演,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特殊吸引力,这些文艺表演变成了具有突出特色的旅游吸引物、规模宏大的旅游形象宣传和民族文化的展示。当年深圳华侨城的大型广场表演开了先河,而最近两年涌现的大导演张艺谋的《印象漓江》《印象丽江》,云南民族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以及深圳世界之窗新作《千古风流》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5.旅游商品业

购物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重要的体验和消费活动,是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虽然全国各地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目前购物依然是个薄弱环节,甚至这个颇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活动经常被误用和错用,沦为“陷阱”,实在令人“爱之深,恨之切”。但是,北京申办、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为旅游购物的振兴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奥运会纪念品的开发、推广与运营,大大地提高了国家和业界对旅游纪念品意义的认识,开拓了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思路,为旅游纪念品和礼品行业的特许经营做出了示范。可以预见,奥运会筹备和进行过程的实践,将为这个行业优化环境、积累经验并实现新的飞跃提供一个重要的契机。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展望未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1世纪将是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将是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时期。世界旅游组织预言,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人源国。

《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为我们勾画了中国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万~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0亿~4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亿~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亿~10500亿元人民币;两者合计总产出值将达13000亿~140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8%,旅游业将真正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四、旅游业的经济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提供各种服务性劳动而取得经济收益的经济部门。它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它的基础经济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部门组成。此外,还有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旅游商品的零售企业、园林设施、文化娱乐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连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状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发展国际旅游业,能增加外汇收入,并为各国、各地区间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开拓新的渠道,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创造条件。发展国内旅游业,能为国际旅游业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和经营管理经验,并能扩大非商品货币回笼,增加资金积累,改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发展旅游业也是扩大社会劳动就业的途径之一。

旅游业是社会服务部门。因此,它和服务行业有共同点,即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同时进行,不能储存,时间性很强。但它又区别于一般的服务性行业,具有综合性经济特点。它的整个经营活动是和有关经济部门共同协作的过程,它离开交通运输业、饭店服务业就无法经营。以旅游资源作为吸引物招徕旅游者,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成为旅游业兴衰的关键。季节性强,多受气候和假期的影响,淡旺季差异很大,利用价格调节供求矛盾能起一定作用。翻译、导游服务为旅游业所特有,以提供无形劳动满足旅游者需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们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如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末,世界各国每年在国内外旅游人数达30亿,旅游业可望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概括起来,旅游有以下作用:

1.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因此,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也就是说,旅游业是关联度较大、发展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工业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可以扩大1.36倍,投资可扩大0.25倍,而在发展中国家起的作用相对会更高,分别可以扩大到3.7倍、2.7倍、0.9倍。

另据世界旅游组织(WTO/OMT)的统计分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作用比例是1∶7。在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发生“游、住、行、食、购、娱”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旅游行为不仅涉及交通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外贸业等相关产业,而且还涉及工业、农业等物质产品生产行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

2.扩大就业机会,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与一般服务性行业不同,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服务行业,它有许多服务项目不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就能取代人力的,其活劳动占有较大比例,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即旅游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服务性产业。

旅游业的带动性强,就业乘数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的测算,发达国家旅游业每增加3万美元的收入,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对于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每增加3万美元的收入,将增加2个直接就业机会和5个间接就业机会。而根据研究估算,旅游业每增加一间客房,所推动的直接就业指数1.5,间接就业指数2.5。另外,旅游业是低就业门槛的产业,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总体上向初级技能劳动者倾斜,劳动的培训成本较低。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也就是说,旅游业具有就业乘数效应大、就业门槛低、发展前景好的优势。

旅游业之所以能吸纳大量的劳动者就业,是由其性质和服务特点所决定的。其一,旅游产品的生产,尽管离不开先进的物质技术设备,但主要靠劳动者的精心制作,如旅店的饭、菜制作主要靠厨师精湛的手艺;其二,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劳务服务,是一种面对面的服务,是一种感情交流的服务,如参观游览过程中的导游服务、旅游者住宿的客房、餐厅服务等;其三,旅游活动是一种娱乐休闲活动,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娱乐休闲服务,这不仅需要大量劳动来运用、管理娱乐设施,而且需要服务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此外,旅游业还要为旅游者提供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服务活动,如购物和交通服务。

由此可见,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游、住、行、食、购、娱”等全方位服务的行业,它涉及的服务项目广泛,具有以“劳务”为主的服务性质,因而比一般的服务行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除了旅游企业直接吸纳劳动者就业外,由旅游活动引起的相关服务业经营项目的扩大和扩展,也会间接地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也就是所谓“旅游兴、百业旺”的说法。

3.创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推进建设事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型的国际性产业,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吸纳国际资本的投入,扩大对外经济关系,而且能吸引各国朋友入境旅游,增加旅游外汇收入。由于旅游经营成本低,创汇能力强,而且又不受国家税制限制,因而已成为各国创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被誉为“无形出品贸易”。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入境旅游者将有更大幅度的上升。入境旅游者的增多,也会有力地推进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4.传播精神文明,推进社会文化进步

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旅游者传播现代精神文明,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作用。

在旅游活动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必然将本国和本地区的道德标准、社会价值观、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和经营观念等意识形态传播到旅游区,使旅游区的人们在管理思想、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而尽管在经济交往中会进行社会文明的交流,但传播社会文明的最佳途径是旅游渠道,也即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会通过旅游活动来实现。

不仅如此,旅游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既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又是文化的消费过程。作为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活动创造出一种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新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的消费过程,通过旅游活动使旅游者游览名胜古迹,欣赏山水风光,了解民俗风情,鉴赏历史遗产,从而使旅游者得到美的享受、文化的熏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