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河北省数据中心建设搬迁访谈实录

河北省数据中心建设搬迁访谈实录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河北省数据中心建设是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的一件大事,这项建设工程浩大、头绪繁多,得到了两届党委班子的鼎力支持,历经了3年的调研、立项,1年的建设和试运行以及3个月搬迁,终于在2015年4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了。另一方面要满足安全可靠要求,为全省人民银行信息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确保10年不落后。
河北省数据中心建设搬迁访谈实录_大讲堂 :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文化建设实录. 2014—2015

主持人: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副行长 李伟

访谈人: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科技处 处长 陈锡堃

科技处副处长 王健 清算中心主任 张新文

基建办副主任 刘雁国 科技处科长 张莉

科技处科长 陈力

李伟:各位同事,下午好!

河北省数据中心建设是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的一件大事,这项建设工程浩大、头绪繁多,得到了两届党委班子的鼎力支持,历经了3年的调研、立项,1年的建设和试运行以及3个月搬迁,终于在2015年4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了。数据中心在建设搬迁过程中有很多艰辛、坎坷、喜悦和收获,今天我们就借文化讲堂的平台,给大家做个介绍。下面就有请参与数据中心建设的代表陈锡堃、王健、张新文、刘雁国闪亮登场!大家欢迎!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旧机房是2001年投入使用的,随着业务应用系统剧增和网络复杂度加大,机房的基础环境已无法满足数据中心正常运转要求,就像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已经不适合在战场上作战了。在这个背景下,我中心支行决定修建新的数据中心,我们这个新的数据中心应该适应未来的信息化发展,科技处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设计,锡堃你能不能先谈谈,咱们当初对数据中心的设计目标是什么?

陈锡堃:数据中心机房设计的目标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适应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需要,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满足安全可靠要求,为全省人民银行信息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确保10年不落后。

李伟:但是,当前经费紧张,设计目标又那么高,你们在设计当中是怎么考虑的?

陈锡堃:为实现数据中心设计目标,我们重点把握了三点:

一是经济实用。经济实用主要体现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们在选择不太重要的设备设施的时候,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产品。比如:数据中心的3100块地板和196个机柜全部选用的经济实用产品。

二是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绿色数据中心机房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选用数据中心照明时,我们采用了320个LED节能灯,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多种照明模式,实现节省电能;数据中心机房约2000平米墙面全部采用绿色环保彩钢板。

三是安全可靠。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主要取决于基础环境设施,所以,我们在选择四台UPS电源和16台机房专用空调时全部采用国内外一线产品,把钱用在刀刃上。

李伟:锡堃提到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应该说这个理念是具有前瞻性的,达到了国家A类标准。有了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行动,那么怎么在建设中去实现这个理念?雁国你从事基建工作很多年了,你感觉这次数据中心建设跟以往的基建项目有什么不同?

刘雁国: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机房的复杂程度和科技含量。我们通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一栋楼是一首动听的歌曲,那么,数据机房则是一部完美的交响乐。我们知道,现代办公离不开网络,网络离不开机房,机房相当于我们机关办公的大脑。它的复杂体现在有这么多的系统、子系统,而且各个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科学、有序地相连的。它的科技含量主要体现在它的布线、设备以及运行环境上。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各个系统的有序合理,又要兼顾各个子系统相互的衔接;既要保证防尘、防漏甚至防鼠,还要保证设备运行环境的恒温恒湿,最终达到美观、牢固、规范、适用,确保“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李伟:为什么要防尘?对于防尘、防漏、防鼠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刘雁国:因为北方风沙大,灰尘多,而且大家都知道,石家庄的空气质量不太好,而机房内对设备运行环境要求又非常高,所以必须做好防尘处理。对于防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主机房内所有对外的窗子、孔洞等进行了封堵;其次,是对机房内空气采取正压运行,也就是只能室内空气外排,室外空气进不来;第三是如果室内达到设定的灰尘浓度,可以自动报警。对于防漏,我们在建设附属用房初期就考虑这个问题。机房设在三层,四层是会议室,而会议室采用坡屋顶,雨水向两边流向预设的排水沟。另外,机房运行后要考虑到两个隐患:一是四层卫生间的水源;二是机房内的空调排水。对于防鼠问题,行领导非常重视,因为一层是我们的食堂。我们对所有的穿线孔进行了封堵,同时还在部分位置安装了防鼠板。

李伟:那这个过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没有遇见一些棘手的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解决的,能给大家讲讲吗?

刘雁国:如果说困难,我觉得很多,比如,人手少,时间紧,头绪多,而且行领导的重视程度也不同以往。这对我们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我们也担心哪个环节出现纰漏,还担心会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等,但所有这些通过合理安排、规范操作都可以克服,属于可控范围。如果说最棘手的就是消防验收,因为对我们来说验收是不可控的,完全掌控在别人手里。我们通常都说:“水火无情,人命关天。”一栋楼,一个机房,如果没有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而搬迁、使用,不出事故大家都相安无事;一旦发生灾情,后果将不堪设想。机房建成以后如果没有取得消防主管部门的验收,我想行领导是没办法下决心进行搬迁、使用的。主管行领导曾多次提到消防验收问题并作出重要批示,一定要按时完成。所以在机房建设初期,我们就把消防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设计方案确定后,首先报消防主管部门进行备案、认可,为最后的验收做准备。因为消防主管部门管辖的范围很大,分管的项目很多,每次来现场检查需要提前预约。我们先后十几次到消防支队登门拜访、进行座谈,说明我们的实际情况,取得他们的认可、支持,消防支队先后三次来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两次整改,最终在2014年10月取得了消防验收合格证,与此同时,组织通过了初步验收,取得了防雷检测报告,初步具备了搬迁条件。

李伟:有了好的设想、放心的工程,接下来就是怎么搬的问题。我想对于刚刚过去的搬迁过程,王健你一定记忆犹新。这次机房搬迁主要搬什么?

王健:概括来说,主要是实现科技处、国库处、国际收支处、清算中心4个需求部门所有的设备和应用系统平滑安全搬迁到新机房,包括业务网、金融城域网、办公网、互联网、支付网、外汇网、政府网、医保网8套网络系统,人民币结算账户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支付系统等55个核心应用系统,60台网络设备、134台服务器,割接通信线路共计214条。

李伟:都谁参加了搬迁工作?

王健:为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机房搬迁项目实施小组、技术支持小组以及后勤保障小组,明确了任务和分工,落实了搬迁模式、时间安排、搬迁步骤、应急准备、电力保障等有关事项。同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聘请福建金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助完成机房搬迁工作。与主要系统集成商、维保商就搬迁期间技术保障事宜达成协议,要求做好现场或非现场技术支持工作。

在搬迁期间总行金融信息中心成立了技术支持小组,安排相关对口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和远程技术支持。金融电子化公司潘润红副总经理、金融信息中心网络部乔林主任率领技术专家团队,亲临搬迁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专家对我行搬迁方案设计、各项准备工作和工程组织实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伟:从局外人角度看,数据中心搬迁怎么还得用3个月,分6个批次?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搬的?

王健:上班时间,大家都需要上网、上系统,网络和系统都不能中断,所以工作时间不能搬迁,只能安排在晚上和节假日,另外,还得避开一些特殊日子,如春节和全国“两会”。

关于分期分批,主要考虑到,这次搬迁的机器设备比较多,将近200台,而且这些设备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是都是通过各种连接线缆有序地连接在一起的,动一发而牵全身,必须合理拆分成几块,再分期分批地搬。

另外,搬迁设备需要很多环节,首先要备份数据、关闭系统、断掉电源、拆卸打包、设备搬运、上架安装调试到业务验证,卸拆打包、设备搬运还要轻拿轻放,缓慢行进,所以一晚上最多搬十几台。

李伟:数据中心搬迁就是这样的,工作时间要保证正常的业务开展,只能在周六日、晚上进行搬迁,打的是周末战和夜战。这三个月里,参与的工作人员没有休过周末,晚上没有正常下过班,确实付出得非常多。数据中心的搬迁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系统,王健你作为总指挥,承担了这项全新任务,你想对你的团队说点什么?

王健:在这我想借这个机会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支持,感谢我的团队鼎力相助,感谢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积极配合,谢谢大家!

李伟:如果说整个数据中心搬迁的特点是难和险的话,那最难的就是科技处的搬迁,打的是攻坚战和持久战,最险的要属支付系统的搬迁,打的是歼灭战。我记得总行主管清算中心的范一飞副行长说过:“人民银行这么多系统,再没有比支付系统更重要的了,要保证安全,所有设备时刻处于可用状态。”新文,这次支付系统机房搬迁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张新文:经历过很多次搬家,但支付系统的搬家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压力还是蛮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行领导的压力,也包括李伟副行长。石家庄中心支行党委对这次CCPC的搬家高度关注,非常重视。陈建华行长也多次作出过指示,要求万无一失,虽然字数不多,但这里面的分量是很重的。二是来自上级行的压力。为了我们的机房建设,我陪同李伟副行长多次到总行汇报。总中心各位领导,上到书记、主任,下到中层的同志们都来过石家庄多次,调研、考察、建议、帮助,给予了很高的关注。除此之外,清算总中心还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这种支持包括物力和精神各个方面。石家庄CCPC连续稳定运行了多年,石家庄清算中心也连续3年保持了全国清算系统先进单位,这种考核实行的是一票否决,稍有闪失,就会全盘皆输,所以必须把机房搬好,给总中心交一份100分的答卷。三是社会公众的压力。李伟副行长办公室挂着几个字:“央行支付,中流砥柱”,这就是人民银行的品牌。CCPC日均处理业务58万笔,3200亿元,7×24小时全天候进行清算,社会公众对人民银行的清算关注度越来越高,清算知名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科技处的搬迁比较难,清算中心的搬迁比较险。我们没有回退机制,真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在搬迁过程中出了问题,这种责任是无法承担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新年贺词中说过我们的干部是蛮拼的。我们在行领导的带领下,完成了搬迁任务,我很荣幸、很肯定地说,清算中心的干部也是蛮拼的。清算中心全体同仁,在行领导的关注下,变压力为动力,以踏石有痕、抓铁有印的精神,经受住了考验,打胜了这场硬仗。这是我的感受。

李伟:很多时候,决定一切的是态度,有了正确的态度,新文就能带领清算中心的干部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完成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很多收获吧?

张新文:收获是非常多的,最大的收获有三点:一是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正是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给了我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兄弟处室的密切配合。清算中心搬家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搬迁之所以这么顺畅,得益于兄弟处室的大力配合和积极支持。办公室密切关注舆情,法律事务处耐心向社会公众解释,支付处申请批文、下发通知、业务指导;科技处提供技术网络保障;保卫处提供安全保障,后勤服务中心提供交通保障,物业中心提供配电保障,连夜安装发电机,架设照明设备、铺设绿色通道,提供百余人的就餐服务。当时我们看到的都是忙碌的身影,听到的都是没问题的答复,在这里我向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援和付出艰辛劳动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三是团队精神。一项工作,团队必须有合作,有奉献。清算中心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集体。冯瑞光大姐工作认真,专注细节;齐文生大哥内外协调,不辞辛苦;赵荣芬主任主管业务,严谨认真;大家都知道清算中心还有四大金刚,也就是何雪蕾、唐拥军、刘世奇、于莲莲4位科长,他们吃苦耐劳不计名利,保证着清算中心的平平安安;其他同志,岗位奉献,昼夜值守,他们干的是周而复始的工作,非常平凡。上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我也告诉大家,只要我们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在,清算中心的灯光是一分一秒都不会熄灭的。他们没有豪言、没有壮举,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不平凡的奉献。在这里我也想感谢我的团队,他们做的每件事都打动了我,搬家是这样,其他工作也是如此,让我时刻地感动。

李伟:刚才大家都介绍了很多数据中心建设搬迁的工作,那么我们将怎样管理好数据中心呢?

王健:数据中心的建成倾注着领导的心血,凝结着同事们的汗水,是举全行之力完成的。一流的设施,还要有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下一步,科技处作为数据中心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的规范管理和运行维护,切实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正在抓紧制度的完善和运维操作的规范。

李伟:王健,数据中心未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王健:初步的想法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综合开发利用好数据中心,进一步为央行履职和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力争用3到5年时间,分三个目标三个阶段,逐步将河北省数据中心建设成为河北省金融数据展示中心、监测分析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让数据中心成为宣传央行政策、职能,展现业务发展的一个窗口。让全行各业务部门能够共享数据中心资源,提高数据分析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李伟:王健对数据中心未来的前景展望很令人振奋,数据中心从设计、施工到搬迁,不是一两个处、几个同志就能完成的,刚才几位同志也都提到,那是中心支行十几个处室密切配合、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的结果,更是有很多幕后英雄。现在有请参与机房搬迁工作的两名干部代表科技处陈力勇和张莉。

力勇,在这次搬过程中,你负责什么工作?

陈力勇:我负责科技处运维机房74台设备的搬迁。

李伟:什么设备?

陈力勇:服务器。

李伟:什么是服务器,和我们用的个人计算机一样吗?

陈力勇:类似,但服务器要复杂一些。个人计算机一般供一个人使用,服务器安装应用系统,供很多人访问。

李伟:这次搬迁有什么感受?

陈力勇:最大的感受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李伟:细节决定成败,能说得具体点吗?

陈力勇:大家在屏幕上可能注意到,在搬迁时我们院子里铺着红地毯。

李伟:看到了。

陈力勇:总行金电公司的潘润红潘总在搬迁账户系统时带着金电公司技术人员到现场做技术支持,当时就说经常看到人走红地毯,设备走红地毯还是第一次。

李伟:为什么要铺红地毯?

陈力勇:服务器搬迁是从3月18号开始,3月18号的搬迁其实是实验性质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熟悉搬迁的流程和环境,同时也通过实际搬迁,让可能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搬迁完毕,问题暴露出来了,还很充分。

李伟:什么问题?

陈力勇:7台设备,坏了两台。

李伟:2台设备,很严重吗?

陈力勇:2台设备倒不严重,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很严重。7台坏两台,也就是近1/3。74台设备,就要坏20多台,搬完后估计所有系统都不能正常运行了。

李伟:你们什么反应?

陈力勇:记得搬完就和搬迁公司急了:“你们是专业的搬迁公司,不是搬家公司,这种坏损率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这样我们将和你们公司终止合同。”公司也承认这种情况不可接受。晚上我们科的4位同志盯着搬迁公司的人员一台一台地搬运,不敢多搬,搬了4台,这次一台也没坏。

李伟:问题找到了?

陈力勇:当时认为是搬迁公司的态度问题。

李伟:实际不是?

陈力勇:对。3月27晚上,开始第二批搬迁,一共5台,搬之前,我再三和搬迁公司负责的同志交代,这里边有一台TIPS系统的前置机,千万千万不能出问题,这台设备是和财政、国税、地税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相连,如果它出问题,河北省全省的纳税和财政支出都要出问题,千万别出事。公司负责的同志说,你放心,这台设备我亲自搬,绝对不会出问题。搬到新机房,加电、开机,又坏了2台,其中就包括绝对不能坏的TIPS前置机。

李伟:你们怎么办?

陈力勇:记得将坏的设备修复好、开机正常,差不多已是凌晨2点了。机器修好了,大家就更愁了:一样的方法,一样的流程,搬迁公司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行搬迁,给别人搬,从来没出过问题。但我们从18号开始到27号,才搬了16台,就坏了4台设备,坏损率25%。

拉着运设备的小车,我们从旧机房到新机房走了一遍,走到院子时,似乎有了点头绪。院子里的砖很规则,但之间的缝隙要比楼内瓷砖的缝隙大许多,推车通过时,都会产生固定的振动频率,很有可能这种振动与设备发生共振,造成了设备损坏。

李伟:共振造成的?

陈力勇:是。

李伟:那怎么办?

陈力勇:问题找到了,解决似乎不太难,硬质塑料轮的小车改成充气橡胶轮小车,气不要充得太满;地面铺上纸板和地毯;设备进一步做好包装和防护。

李伟:这就是院子里铺红地毯的原因。

陈力勇:是。

李伟:效果怎么样?

陈力勇:4月4日晚上,大批量的设备搬迁开始。凌晨6点,近30台设备,只有一台设备的磁盘损坏。4月5日下午到6日凌晨,又有30多台设备搬迁完毕,无一损坏。4月6日晚,随着最后一台最大设备——磁带库搬迁完毕,服务器设备搬迁完成,整个搬迁只有一台设备的磁盘损坏。

李伟:铺上地毯、多加一层包装、一个充气的车轮,正是这点点滴滴细微之处,使坏损率由25%下降到1%,保证了服务器搬迁的顺利完成,确实是细节决定成败。张莉,你是科技处网络科科长,机房搬迁网络先行,这6个批次的搬迁哪一次也离不开你们科,可以说你是从始至终参与了搬迁的整个过程。你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张莉:网络就像高速公路,我们就是修路工和养护人。机房搬迁网络必须先行,科技处主要承担全行机房搬迁总体协调和技术保障工作,网络科主要有三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负责数据中心搬迁技术方案的调研、编写和制定。从去年初机房建设开始,搬迁技术方案的编写已同步开始。

李伟:听说你们去清算总中心汇报搬迁准备工作,情况怎样?

张莉:记得去年4月中旬,清算中心张新文主任、王健副处长带领我们到清算总中心汇报搬迁技术方案,汇报结束后从参会的总中心各位专家的表情和话语,就知道这次到总中心的“化缘”没有白跑,搬迁的费用有了着落。

第二项任务是负责搬迁所需网络设备的需求调研、设备按计划安装调试以及新机房局域网环境的搭建和测试。

第三项任务是技术保障。网络科不仅要完成办公网、互联网、业务网、金融城域网、医保网、政府网6套网络系统的平滑安全迁移,而且要全程参与机房搬迁所有批次的搬迁工作,做好网络技术保障工作。

李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线工作者,你的感受是什么?

张莉:回顾机房搬迁的日日夜夜,有付出,更有收获,我对科长职责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是敢于承担,做好助手。作为科长,要主动承担任务,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全力配合处长开展工作。

二是换个视角,做好帮手。作为科长,要有把他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的胸怀,其他部门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工作,用心沟通,鼎力配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三是放平心态, 当好带头人。作为科长,专业上,要精益求精,学会与大家分享,做同学;在工作中,要带头冲锋陷阵,与同事同甘共苦,做战友。

机房建设和搬迁是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一段很独特的工作经历,其中得到的温暖和信任、收获和体会将让我受益终身。

李伟:你刚刚提到了温暖和信任,那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你感受到了温暖和信任?

张莉:我想给大家分享三个发生在搬迁期间的真实故事。

一句问候。

去年冬天我收到过这样一句特别的问候。那段时间正是搬迁技术方案编写的紧张阶段,一连几天都在加班,早把生日忘记得干干净净。一早到办公室,打开腾讯通,“生日快乐”四个字跃入眼帘,是李伟副行长发给我的。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是那么亲切,一句祝福温暖一生。

一把牙刷。

在整个机房搬迁期间,网络科加班是经常的事情。记得晚上加班忘了带洗漱用品。回到办公室,欣喜地发现桌上多了一把牙刷,原来是科里同事白华悄悄准备好的。有这么铁的搭档,还有那么多贴心的同事,再苦再累,心里也倍感温暖。

一碗米线 。

当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脚步走出机房,连夜加班,身体透支到了极限,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在单位已连续工作了三天两夜,早点和午饭也没顾上吃。推门进家,餐桌上一碗米线,热腾腾,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在搬迁机房的一年里,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办公楼下家人已默默等候多时;只记得每次深夜加班回家,漆黑的小区里家的那扇窗户还在亮着灯。

李伟:成绩的取得来源于辛苦的付出,这个重大工程能够顺利完成,数据中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应该说得到了全行干部职工的支持配合,凝聚了所有参与者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那些默默无闻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他们加班加点,恪尽职守,确保了每个环节的一丝不苟,准确对接,保证了数据中心的整个建设、搬迁的完美收官。在这里我想我们应该为他们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数据中心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鼓掌!

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